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农机化是发展新产业的强大支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把产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发展农村经济,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化装备武装农业优势产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2农机化是培育新农民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建设新农村,还是发展农机化,都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机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强化人本观念,在普及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中,着力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3农机化是建设新村镇的有效措施 通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不仅解决了秸秆堆放甚至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消除了施肥不当造成的水源污染,还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1.4农机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方略。一方面,国家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既扶持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又有效拉动了农机市场需求,加快了农机工业振兴。另一方面,农机化的迅速发展,既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富裕了农民,又促进了我省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2.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2.1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机化发展的主体也是农民。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中,要给予农民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使农民既能从国家补贴政策中得实惠,又能从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添实惠,获得更低的机具价格,更好的售后服务。
2.2坚持走非均衡发展的路子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的方针,从不同乡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自然经济条件、产业特点、种植制度的实际出发,确定优先发展农机化的重点区域、重点村镇、优势产业和关键环节,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重点支持产业优势明显、群众积极性高的乡村,以及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发展农机化。
2.3坚持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要求,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化肥深施、农机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2.4坚持典型引路 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农民的意见,充分尊重基层和农民的首创精神,发现典型,树立样板,充分发挥典型和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解放思想,善于创新,积极探索发展农机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3.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3.1 要继续提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 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契机,确保农机化在政策推动、效益驱动、需求拉动下,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引导农民自觉自愿购置农业机械。同时,要加大对农机化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农业装备项目和专项资金,引导农民及农村的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收获、植保、田间耕作、还田、青贮、粮食烘干、农副产品深加工、保护性耕作等机械技术;发展节水溉灌、设施农业等系列化机械作业,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全过程、全领域的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2要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要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改善农机装备结构,积极引导农民购置耗能少、作业率高、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发展多功能高级的复式作业机械,加快老旧机型的更新换代;其次要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加快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推进农机作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再次,要构建节约型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主要是节水、节肥、节药、节约种子、节约能源,真正使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提供节能增效的途径。
3.3要注重用农机化的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首先要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可有效控制焚毁农作物秸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变废为宝,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还从源头上防止了空气污染,保护了农村的村容整洁和提高了空气质量。
3.4要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规范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切实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守法意识和操作技能。要加强拖拉机管理,建立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提高农机管理规范化水平;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百日平安农机”活动,严防和查处无牌无证,无证驾驶和载人载客等违章行为,减少事故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社会主义新农村。
1.1农机化是发展新产业的强大支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把产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发展农村经济,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化装备武装农业优势产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2农机化是培育新农民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建设新农村,还是发展农机化,都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机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强化人本观念,在普及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中,着力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3农机化是建设新村镇的有效措施 通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不仅解决了秸秆堆放甚至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消除了施肥不当造成的水源污染,还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1.4农机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方略。一方面,国家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既扶持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又有效拉动了农机市场需求,加快了农机工业振兴。另一方面,农机化的迅速发展,既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富裕了农民,又促进了我省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2.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2.1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机化发展的主体也是农民。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中,要给予农民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使农民既能从国家补贴政策中得实惠,又能从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添实惠,获得更低的机具价格,更好的售后服务。
2.2坚持走非均衡发展的路子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的方针,从不同乡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自然经济条件、产业特点、种植制度的实际出发,确定优先发展农机化的重点区域、重点村镇、优势产业和关键环节,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重点支持产业优势明显、群众积极性高的乡村,以及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发展农机化。
2.3坚持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要求,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化肥深施、农机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2.4坚持典型引路 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农民的意见,充分尊重基层和农民的首创精神,发现典型,树立样板,充分发挥典型和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解放思想,善于创新,积极探索发展农机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3.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3.1 要继续提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 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契机,确保农机化在政策推动、效益驱动、需求拉动下,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引导农民自觉自愿购置农业机械。同时,要加大对农机化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农业装备项目和专项资金,引导农民及农村的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收获、植保、田间耕作、还田、青贮、粮食烘干、农副产品深加工、保护性耕作等机械技术;发展节水溉灌、设施农业等系列化机械作业,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全过程、全领域的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2要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要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改善农机装备结构,积极引导农民购置耗能少、作业率高、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发展多功能高级的复式作业机械,加快老旧机型的更新换代;其次要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加快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推进农机作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再次,要构建节约型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主要是节水、节肥、节药、节约种子、节约能源,真正使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提供节能增效的途径。
3.3要注重用农机化的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首先要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可有效控制焚毁农作物秸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变废为宝,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还从源头上防止了空气污染,保护了农村的村容整洁和提高了空气质量。
3.4要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规范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切实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守法意识和操作技能。要加强拖拉机管理,建立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提高农机管理规范化水平;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百日平安农机”活动,严防和查处无牌无证,无证驾驶和载人载客等违章行为,减少事故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