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汉字规范化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hxd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的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书面交流,首先要学习汉字的使用。学习汉字要从小学开始,汉字的学习是学生听写和说话能力提高的基础。下文主要就汉字规范化的开展进行举例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汉字规范化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38-02
  一、小學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不规范问题
  1.教材中笔顺的不规范以及部分汉字“不合时宜”的出现
  在小学生学习汉字的时候,首先要会认识,然后再书写,这是学习汉字的基础。在小学的教材中笔画稍微难的汉字,在教材当中出现的有些过早,学生还没有熟悉最简单的汉字,就已经出现一些笔画多的汉字,这给学生学习汉字出了难题,比如在一年级上册的小学教材中,出现了“疑,趣”等,这些汉字的笔画有些多,学生在书写时候,对于它的结构安排总会有些不理解,这些难写的字出现在一年级的上册,笔者觉得在这个时间段不太合适,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个书写笔顺,小学生难以掌握。还有一些重复的字体出现在一起,对学生的学习也不是有利的,例如,“体”和“本”的学习,如果这两个字出现在一课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忽视其中一个,在学习时较容易混淆,另外会有“大意”的心理,所以说如果教材编排设计的不合理,学生会忽视重复字体,那样就会浪费生字表的资源。
  2.偏旁部首的不规范
  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部首,如何更好的教会学生认识偏旁部首,笔者认为在小学的教材中学生学习某一偏旁部首应该在同一课中列出不同个同样偏旁的汉字,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和记忆,比如在小学二年级下册“小字头”的学习上,课本当中列出了几个相同部首的字“尚、赏、常”这几个字,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这几个汉字有什么共同之处,三个汉字上面的字都是“小”,后边两个字的上半部分的字是“尚”,下面分别为“贝和巾”在书写这几个汉字时,老师帮助学生分析“尚”字“小”这个偏旁,它的下面是竖,横折钩,中间有个口字,让学生自己动脑来想,试着在本子上书写,学生很容易就写出这个字。在学习这个字的时候,老师还拿“尚”字这个字卡,把另外两个“贝和巾”字卡也拿出来,用“尚”字和这两个字卡来拼,结果学生很容易就拼出来“赏和常”这两个字了,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在学会“尚”字的基础上,很容易就又学会了衍生出来的两个字。
  二、如何应对教材当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
  1.语文教师要加强汉字规范化的系统培训,另帮助学生纠正握笔姿势和坐姿
  小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除了按着教材课本学习以外,老师的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教师如果发现了教材上的一些漏洞,要及时更正,不能按着有缺陷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教学,不然学生很难做到规范化。现在很多学生握笔的姿势不正确,在汉字书写时非常吃力,并且写出来的字也不美观,另外写字时的坐姿不正确也会使书写不够规范,且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及时纠正学生写错别字
  很多学生在认字开始就会对一些字产生不正确的理解,小学的教师在发现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改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继续错下去。比如,在学习到“汽”这个字时,老师要着重的讲解一下后半部分的写法,发现有的学生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后半部分会写成“乞”字。还有“肺”和“沛”这两个字,有的学生会把后边部分给看成“市”,这样写出来的字是不正确的。由于写法的错误,导致字的意思有偏差或者别人完全认不出,这样将来与人进行书面交际时会很困难。
  3.重视培养学生了解字的音和意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一个简单的字也会有好几种不同的解释,所以平时在给小学生授课时,要着重从字的读音教起。在学习某一汉字前,首先要学会它的读音,只有做到读音标准才会去运用它,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读音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学习的“没”字,这个字有两种读音,一种是二声“mei”,另一种是“mó”的读音,在教师给学生讲解这个字的时候运用了一个笑话:老师说,那天和她的儿子一起出去散步,在马路上看见了一辆小汽车,在小汽车后边车窗上贴了一个车贴,儿子很兴奋的叫妈妈一起看,并且大声喊道;妈妈快看,这车上写着熊出没“mei”注意。这个时候老师看了一眼就感觉很疑惑,问儿子;什么是熊出没注意?儿子指着车子说,看,就是这个贴上面写的。老师听完后哈哈大笑,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这个字不能读“mei”,这个字念“mó”,那句话说的是有熊出没,让人们注意安全的意思,老师讲完这个笑话,学生也笑作一团,这样在一个很轻松幽默的环境下,学生们也掌握了这个多音字。
  4.有关部门的硬性统一
  现在有好几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对于教材当中出现的漏洞也是五花八门,有关部门要重视这件事,组织专家教授研究出来一个统一的版本,针对一些不规范的现象要严格的禁止。
  三、结语
  汉字有很悠久的历史,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交流中写汉字就像说好标准普通话一样重要,为了达到汉字形体的标准化,学习并弘扬我国汉字的精髓,所以在小学的教材中一定要做到汉字的规范化。本文分析了小学教材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作者期待我国小学语文教材规范化,以便学生在学习汉字时也可以做到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周美玲.新课标语文版教材汉字部件名称规范化调查及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2017,35(12):69-73.
  [2]徐丽君.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培养策略[J].科技展望,2016,26(29):188+242.
  [3]周美玲.中小学语文教材落实汉字结构规范标准情况的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6(02):21-30.
  [4]孙园园.小学语文教材落实汉字部首规范情况的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6(02):31-40.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英语学习】小学生充满着童心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学习就要边玩边教学,没有注意语音教学,语篇教学关注不够,书写不规范。  【初中英语学习】初中英语具有词汇多,语法多,一词多义多,句子长,阅读短文内容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等特点,它强调学生对于句子各个成分的理解与分析(语法上),又十分注重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的交际能力。因此英语学习要注意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新课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起点和前奏,本文着重介绍几种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导入方法,对激发学生兴趣、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有着一定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 导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42-01  创新教育理念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如何为学生营造
【摘 要】信息化的今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再是二元对等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激发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文章结合农村职高学生的专业及思维特点,基于情境的层次性、专业性、故事性和生活性,创设了多种教学情境,在课堂实践中证明:巧用导入情境,变“厌学”为“想学”;巧借演示情境,变“难学”为“易学”;巧设问题情境,变“独学”为“互学”;巧引生活情境,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可见,教学情境创设,不仅让数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升,因此人们的健康生活观念不断的增强。初中的体育课程也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一些特殊学生,如初中聋校开展体育教学,能够有效的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身体素质,体育教学要求对每一位学生都公平对待,教师既要强调教学质量和效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形成勇敢和顽强的意志品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还需
文章针对地质灾害防御采用先进的智能多媒体传感器技术,在地质灾害区应用位移、水压、倾斜角、降雨量计等传感器组建无线传感网,并针对地灾监测传感网的特点设计了多协议支持
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对不同投资主体、施工主体、以及承包主体和劳动力市场、原材料市场,设备租赁市场之间产生的不同合同进行总结和分析,解析上述施工合同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