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通过美术课堂教学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开展个性化教育,加强评价激励,提高美术作品欣赏水平,进行教学反思,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了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激发兴趣;研究
基础教育課程改革对美术课堂教学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进行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就是要改变过去的单纯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开展个性化教育,加强评价激励,提高美术作品欣赏水平,进行教学反思,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达到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使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促使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美术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此,我们采取如下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多媒体的运用势在必行,当前课堂改革中,最明显的改革趋势就是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更加生动、逼真、形象、活泼等特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则会更加直观、更易接受。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局限于此,例如书本期刊上的一些精彩图片、世界名画等欣赏时,以往教师很难呈现给学生,如今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欣赏,这样学生看得真切,看得清楚,对于美术的学习更加浓厚了。
如在讲《我爱国旗》一课时,打开电脑,就能看到北京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令人肃然起敬,小学生也起立向国旗敬礼,“大写”的国旗定格在那里。意境的创设使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在这种良好的情境中,因势利导地引入了新课。
二是巧妙设疑,激发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巧设疑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比如教《动物聚会》一课时提出让学生“考老师”,请学生随意说出一种形状,只要老师动几笔,就能画出一只可爱的鸡来。学生一听,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发言,整堂课气氛热烈,人人投入,并学会了抓住鸡的形象特征来作画的方法。
三是教具演示,激发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时,适当运用教具,能够活跃课堂,改变课堂本来沉闷单调、索然寡味的气氛。比如在教学《剪纸的故事》时,先出示了一张对折已剪好的剪纸,在未打开前,用幻灯片投影出来,让学生猜:打开来的时候可能是什么?学生的思路立马拓展开来,各个争先恐后地竞猜。一时间,课堂沸腾起来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集体的团结,而且增添了课堂的情趣,使课堂常规教学在愉快的游戏娱乐之中得到实施。
四是分组讨论,激发兴趣。把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地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进而提升他们会学、会问的能力。比如讲《春节到》时,让学生自由分组,回忆、讲解自己家(家乡)过春节的场景。谈趣闻、谈感受、谈过程,课堂气氛一下热闹起来,学生之间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课堂的参与度大大地提高了。
五是设置游戏,激发兴趣。比如在讲《鸟语花香》时,事先准备几个动物的布娃娃。在教学时,向学生宣布:“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学生一听,立马气氛高涨。然后请几名学生上台来,用布蒙上他们的眼睛。接着让他们摸一下事先准备好的布娃娃,要他们猜猜手上拿到的布娃娃是什么动物。学生们都很欢快,踊跃上台。一节课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六是拓展教学材料,激发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导孩子从多角度去联想和制作,逐步养成从多思路创作作品的好习惯。如学习《装饰画》一课,有的学生带来了麦秆、稻草、麻绳、鹅卵石,有的带来了匾、贝壳,纽扣、啤酒瓶,有的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花瓣、花生壳、废纸板……通过粘贴制作,一个个别具风格的装饰画就这样诞生了。如上《植物写生》一课时,发给孩子不同的植物种子宝宝,让孩子们当一回农民伯伯,观察及体验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并要求学生用画笔记录植物生长的每个阶段。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在美术学习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美术课堂氛围
一堂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师生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是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艺术。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要掌握教学语言艺术,使自己成为一名演说家,该激昂时激昂,该低沉时低沉,语调要懂得抑扬顿挫,同时,发挥自己的学识,言语中透着智慧与幽默,进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动力十足、事半功倍。
二是示范传授技能。在美术教学中技能传授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就是:示范。示范的目的:传授技能;传达思想(意图)。示范可以是局部示范,也可以是整体示范。局部示范的好处是能突出重点,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整体示范则照顾到构图、绘画步骤、各个环节,比较全面且直观。示范要注意所教的专业知识、审美元素在示范中的运用和体现;范图的大小适中、教师不能遮挡住学生的视线、边示范边讲解方法、意图,速度适宜、步骤清晰,要点进行板书;示范要做到突破难点,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的消化吸收;示范还要对学生的作业要有借鉴作用,起到启发的目的。
三是因材施教。懂得尝试,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与其他学科比较来说,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的教学方法,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当学生在实践中出现错误时,或出现抵触情绪、不想画时,老师不应该责怪、批评学生,而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在失败中学到许多东西。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现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形式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外,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把心中想画的东西画出来,甚至画得更好。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画,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教师分类具体指导学生绘画。
四、积极开展评价激励
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每堂课中要始终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激励作用,研究评价内容的多维性、评价对象的差异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全面性、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强调学生自我评价激励。好的课不仅是过程设计的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在过程中点评环节,教师也不忘激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学会了什么?自己的创意是什么?欣赏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从表达中反馈各自在操作、欣赏、联想等方面的收获。
重视伙伴互评激励。在美术学习中,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用自己的眼睛去读懂他人的作品,给予评价、意见与建议,用欣赏进行“再创作”,运用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意见,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也是有利于自己美术表达能力的提高。“贴星互评”“商品拍卖、交易”“故事述说”“角色表演”是伙伴评价最多用的形式。
发挥教师点拨激励。在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每次回答的闪光点,教师都要给予激励性评价。要告诉学生不怕画错,尽情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不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乐学乐问,勇于创作。
五、课堂上的美术欣赏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离不开作品欣赏。我们把美术作品欣赏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目标和要求的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品,从感性的认识内化为自身的审美能力。美术欣赏离不开美术语言,所谓美术语言是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面、形状、颜色、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一幅作品要先分析其形式语言、色块、色彩、线条等,例如《线的表现力》《有趣的线造型》《色彩取样》等课程就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了线条、色彩,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一样的感受。其次是从艺术与视觉出发分析各种形式语言带给学生的心理感受。例如《遥远的地平线》,把近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下面,比较大,把远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上方,比较小,以此来表现画面上的远近关系,是观赏者产生远近的距离感。美术欣赏要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增强欣赏教学的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拉近美术作品与学生的距离。
六、加强课堂教学反思
反思是当前美术教育研究倡导的新形式,我们从课堂教学的困惑中寻找问题,从美术教育的现象中捕捉问题,从美术教学的交流、研讨中发现问题,从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找准问题反思的点,有利于明确反思的方向,从而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每节课都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并进行交流,找出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广馨,白彬华.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J].基础教育:重庆,2005.
[3]陈芳.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J].教育,2015.(04):26-26.
[4]房泽军.提高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大众文艺,2015,(16):219-219.
[5]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激发兴趣;研究
基础教育課程改革对美术课堂教学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进行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就是要改变过去的单纯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开展个性化教育,加强评价激励,提高美术作品欣赏水平,进行教学反思,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达到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使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促使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美术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此,我们采取如下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多媒体的运用势在必行,当前课堂改革中,最明显的改革趋势就是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更加生动、逼真、形象、活泼等特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则会更加直观、更易接受。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局限于此,例如书本期刊上的一些精彩图片、世界名画等欣赏时,以往教师很难呈现给学生,如今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欣赏,这样学生看得真切,看得清楚,对于美术的学习更加浓厚了。
如在讲《我爱国旗》一课时,打开电脑,就能看到北京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令人肃然起敬,小学生也起立向国旗敬礼,“大写”的国旗定格在那里。意境的创设使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在这种良好的情境中,因势利导地引入了新课。
二是巧妙设疑,激发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巧设疑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比如教《动物聚会》一课时提出让学生“考老师”,请学生随意说出一种形状,只要老师动几笔,就能画出一只可爱的鸡来。学生一听,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发言,整堂课气氛热烈,人人投入,并学会了抓住鸡的形象特征来作画的方法。
三是教具演示,激发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时,适当运用教具,能够活跃课堂,改变课堂本来沉闷单调、索然寡味的气氛。比如在教学《剪纸的故事》时,先出示了一张对折已剪好的剪纸,在未打开前,用幻灯片投影出来,让学生猜:打开来的时候可能是什么?学生的思路立马拓展开来,各个争先恐后地竞猜。一时间,课堂沸腾起来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集体的团结,而且增添了课堂的情趣,使课堂常规教学在愉快的游戏娱乐之中得到实施。
四是分组讨论,激发兴趣。把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地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进而提升他们会学、会问的能力。比如讲《春节到》时,让学生自由分组,回忆、讲解自己家(家乡)过春节的场景。谈趣闻、谈感受、谈过程,课堂气氛一下热闹起来,学生之间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课堂的参与度大大地提高了。
五是设置游戏,激发兴趣。比如在讲《鸟语花香》时,事先准备几个动物的布娃娃。在教学时,向学生宣布:“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学生一听,立马气氛高涨。然后请几名学生上台来,用布蒙上他们的眼睛。接着让他们摸一下事先准备好的布娃娃,要他们猜猜手上拿到的布娃娃是什么动物。学生们都很欢快,踊跃上台。一节课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六是拓展教学材料,激发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导孩子从多角度去联想和制作,逐步养成从多思路创作作品的好习惯。如学习《装饰画》一课,有的学生带来了麦秆、稻草、麻绳、鹅卵石,有的带来了匾、贝壳,纽扣、啤酒瓶,有的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花瓣、花生壳、废纸板……通过粘贴制作,一个个别具风格的装饰画就这样诞生了。如上《植物写生》一课时,发给孩子不同的植物种子宝宝,让孩子们当一回农民伯伯,观察及体验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并要求学生用画笔记录植物生长的每个阶段。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在美术学习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美术课堂氛围
一堂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师生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是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艺术。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要掌握教学语言艺术,使自己成为一名演说家,该激昂时激昂,该低沉时低沉,语调要懂得抑扬顿挫,同时,发挥自己的学识,言语中透着智慧与幽默,进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动力十足、事半功倍。
二是示范传授技能。在美术教学中技能传授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就是:示范。示范的目的:传授技能;传达思想(意图)。示范可以是局部示范,也可以是整体示范。局部示范的好处是能突出重点,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整体示范则照顾到构图、绘画步骤、各个环节,比较全面且直观。示范要注意所教的专业知识、审美元素在示范中的运用和体现;范图的大小适中、教师不能遮挡住学生的视线、边示范边讲解方法、意图,速度适宜、步骤清晰,要点进行板书;示范要做到突破难点,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的消化吸收;示范还要对学生的作业要有借鉴作用,起到启发的目的。
三是因材施教。懂得尝试,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与其他学科比较来说,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的教学方法,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当学生在实践中出现错误时,或出现抵触情绪、不想画时,老师不应该责怪、批评学生,而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在失败中学到许多东西。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现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形式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外,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把心中想画的东西画出来,甚至画得更好。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画,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教师分类具体指导学生绘画。
四、积极开展评价激励
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每堂课中要始终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激励作用,研究评价内容的多维性、评价对象的差异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全面性、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强调学生自我评价激励。好的课不仅是过程设计的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在过程中点评环节,教师也不忘激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学会了什么?自己的创意是什么?欣赏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从表达中反馈各自在操作、欣赏、联想等方面的收获。
重视伙伴互评激励。在美术学习中,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用自己的眼睛去读懂他人的作品,给予评价、意见与建议,用欣赏进行“再创作”,运用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意见,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也是有利于自己美术表达能力的提高。“贴星互评”“商品拍卖、交易”“故事述说”“角色表演”是伙伴评价最多用的形式。
发挥教师点拨激励。在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每次回答的闪光点,教师都要给予激励性评价。要告诉学生不怕画错,尽情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不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乐学乐问,勇于创作。
五、课堂上的美术欣赏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离不开作品欣赏。我们把美术作品欣赏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目标和要求的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品,从感性的认识内化为自身的审美能力。美术欣赏离不开美术语言,所谓美术语言是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面、形状、颜色、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一幅作品要先分析其形式语言、色块、色彩、线条等,例如《线的表现力》《有趣的线造型》《色彩取样》等课程就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了线条、色彩,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一样的感受。其次是从艺术与视觉出发分析各种形式语言带给学生的心理感受。例如《遥远的地平线》,把近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下面,比较大,把远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上方,比较小,以此来表现画面上的远近关系,是观赏者产生远近的距离感。美术欣赏要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增强欣赏教学的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拉近美术作品与学生的距离。
六、加强课堂教学反思
反思是当前美术教育研究倡导的新形式,我们从课堂教学的困惑中寻找问题,从美术教育的现象中捕捉问题,从美术教学的交流、研讨中发现问题,从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找准问题反思的点,有利于明确反思的方向,从而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每节课都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并进行交流,找出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广馨,白彬华.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J].基础教育:重庆,2005.
[3]陈芳.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J].教育,2015.(04):26-26.
[4]房泽军.提高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大众文艺,2015,(16):219-219.
[5]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