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教无定法,无论是“学在课内,养在课外”的“熏陶式”教学,还是讲练结合、题海式训练的传统教学,在中考应考的指挥下,初中语文教学都把得分作为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在应试教学和素质教学之间找到平衡点呢?我认为,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注重教学的前瞻性,在三年的语文教实践中做好与中考的衔接,那么,两者相得益彰是可以实现的。
一、教学知识的系统性
所谓教学知识的系统性,我认为其内容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文学常识、文学阅读等方面的教学。语法知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应从初一开始学习。试想,由汉字形体的学习,到汉字的结构再到汉字的类型的学习,最后到汉字运用的语法学习,这本身就是对汉字——这种让中华民族引以为傲、在世界上风靡的文字的历史传承,这是多么美的一件事情!
除此之外,教材还就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修辞知识和常见应用文写作格式进行了介绍,在教学时也应落实。当然,教材这些内容的编排不够具体,也没有配套的练习,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教学时予以补充,并设计一些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去巩固练习。同时也要注意,如果照本宣科,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将让学生不理解、难接受、更难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形式、教学语言等方面尽量生动起来。
二、阅读技巧的渗透性
学习好的文学作品,就是带领学生与大师对话的一个过程,从而美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想变得充盈起来。与此同时, 这一学习过程又不只是简单学习一篇文章,更应是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学会这种类型作品的阅读,逐步掌握一些文学常识和阅读技巧等。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侧重于这些阅读技巧的渗透。
1.了解文体的特点,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
教材的编排是把同种体裁的文章归为一个单元,各种体裁按单元依次学习。比如说,七年级上册的现代文阅读,以记叙文的学习为重点。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对记叙文这种文体的阅读进行一个整体的教学设计,把记叙文的阅读常识和技巧渗透到各文本中去学习。例如,记叙文的六要素、情节的概括、記叙的线索及其作用、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等,这些文学知识点在相应的典型的作品中应该讲解并指导学生理解、掌握。
2.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在学生的应考中,我们会发现有学生答非所问。为什么一个问题会让学生连一点边都沾不到呢?这与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重视问题的答案而忽视审题和思考方式有关。所以,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可以增设一个“审题”的指导提示,进而指导学生思考、解题,逐步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
三、课外阅读的承接性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承担着阅读补给、升华精神的作用。培根也曾说:“读书使人明智。”足见阅读的重要性。我们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呢?这也需要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有前瞻性,使学生初中三年的课外阅读内容前后衔接起来。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做:
1.荐课外阅读作品要有针对性
《考纲》中要求:“1.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根据要求简述关键事件。2.欣赏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3.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所以,初一开始,课外阅读以《考纲》中规定的篇目为主。教材后面也有“名著导读”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编排的顺序推荐学生阅读,也可以根据这些篇目的体裁和内容特点来安排学生的阅读顺序,也可以将这两者结合来安排阅读顺序。
这样坚持三年,《考纲》中的规定阅读篇目就有计划地阅读完了,同时学生还阅读了一些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爱看书的好习惯,可谓收获颇丰。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制作手抄报,记录读书的心得体会
如果只是读书本,这是阅读的低级状态,深度的阅读是与作品心灵沟通的。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写好读书笔记,可以摘抄,也可以概括故事内容,然后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到阅读完一本书时,这本读书笔记就可以积累很多读书的心得了。这时,要求学生分人物风采、精彩情节、语言长廊等板块制作一份手抄报,对整部作品的阅读有个整体的把握和展示。这样,《考纲》中的第三点“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⑤学生就能很好的把握了。
四、作文教学的动态性
作文教学的动态性是指在初中教学一开始就拟定三年的作文教学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教学。它以学生的写情为根本出发点,进行写前补偿的设计,跟进学生的训练情况。同时,作文教学的内容也进行一个合理的编排。一般说,作文的审题是写作的根本。审题错误或偏颇,往往会导致离题或偏题,成为写作失败的根源。所以,在我的教学中,审题的训练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重点。
同时,由于初中作文的命题形式以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为主,根据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在拟定作文教学计划时,应由命题作文写作训练到半命题写作训练,再到话题作文写作训练,使三年的作文训练呈渐进式的提高。
当然,只安排审题训练还不够,我们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各种写作技巧,以提高作文水平。我们可以将这些技巧穿插在各类型的作文题的审题训练中。这些技巧包括开头结尾、点题、首尾照应、设置悬念、化实为虚、先抑后扬、、以景衬情、细节描写、正侧面结合、文章的各种结构形式、生动感人的语言等等。这样,学生学习作文就会像学打球一样,不断学习方法和技巧,不断练习,不断提高能力水平,最后达到“手法娴熟”。
“实践出真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只要我们好好研读教材、关注中考动态和《考纲》要求、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仔细琢磨三年初中的语文教学该如何开展和怎样开展,我们一定能总结和不断完善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策略,最终带领学生在语文殿堂流连、汲取的同时,充分备战中考。
一、教学知识的系统性
所谓教学知识的系统性,我认为其内容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文学常识、文学阅读等方面的教学。语法知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应从初一开始学习。试想,由汉字形体的学习,到汉字的结构再到汉字的类型的学习,最后到汉字运用的语法学习,这本身就是对汉字——这种让中华民族引以为傲、在世界上风靡的文字的历史传承,这是多么美的一件事情!
除此之外,教材还就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修辞知识和常见应用文写作格式进行了介绍,在教学时也应落实。当然,教材这些内容的编排不够具体,也没有配套的练习,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教学时予以补充,并设计一些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去巩固练习。同时也要注意,如果照本宣科,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将让学生不理解、难接受、更难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形式、教学语言等方面尽量生动起来。
二、阅读技巧的渗透性
学习好的文学作品,就是带领学生与大师对话的一个过程,从而美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想变得充盈起来。与此同时, 这一学习过程又不只是简单学习一篇文章,更应是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学会这种类型作品的阅读,逐步掌握一些文学常识和阅读技巧等。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侧重于这些阅读技巧的渗透。
1.了解文体的特点,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
教材的编排是把同种体裁的文章归为一个单元,各种体裁按单元依次学习。比如说,七年级上册的现代文阅读,以记叙文的学习为重点。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对记叙文这种文体的阅读进行一个整体的教学设计,把记叙文的阅读常识和技巧渗透到各文本中去学习。例如,记叙文的六要素、情节的概括、記叙的线索及其作用、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等,这些文学知识点在相应的典型的作品中应该讲解并指导学生理解、掌握。
2.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在学生的应考中,我们会发现有学生答非所问。为什么一个问题会让学生连一点边都沾不到呢?这与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重视问题的答案而忽视审题和思考方式有关。所以,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可以增设一个“审题”的指导提示,进而指导学生思考、解题,逐步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
三、课外阅读的承接性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承担着阅读补给、升华精神的作用。培根也曾说:“读书使人明智。”足见阅读的重要性。我们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呢?这也需要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有前瞻性,使学生初中三年的课外阅读内容前后衔接起来。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做:
1.荐课外阅读作品要有针对性
《考纲》中要求:“1.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根据要求简述关键事件。2.欣赏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3.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所以,初一开始,课外阅读以《考纲》中规定的篇目为主。教材后面也有“名著导读”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编排的顺序推荐学生阅读,也可以根据这些篇目的体裁和内容特点来安排学生的阅读顺序,也可以将这两者结合来安排阅读顺序。
这样坚持三年,《考纲》中的规定阅读篇目就有计划地阅读完了,同时学生还阅读了一些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爱看书的好习惯,可谓收获颇丰。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制作手抄报,记录读书的心得体会
如果只是读书本,这是阅读的低级状态,深度的阅读是与作品心灵沟通的。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写好读书笔记,可以摘抄,也可以概括故事内容,然后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到阅读完一本书时,这本读书笔记就可以积累很多读书的心得了。这时,要求学生分人物风采、精彩情节、语言长廊等板块制作一份手抄报,对整部作品的阅读有个整体的把握和展示。这样,《考纲》中的第三点“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⑤学生就能很好的把握了。
四、作文教学的动态性
作文教学的动态性是指在初中教学一开始就拟定三年的作文教学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教学。它以学生的写情为根本出发点,进行写前补偿的设计,跟进学生的训练情况。同时,作文教学的内容也进行一个合理的编排。一般说,作文的审题是写作的根本。审题错误或偏颇,往往会导致离题或偏题,成为写作失败的根源。所以,在我的教学中,审题的训练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重点。
同时,由于初中作文的命题形式以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为主,根据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在拟定作文教学计划时,应由命题作文写作训练到半命题写作训练,再到话题作文写作训练,使三年的作文训练呈渐进式的提高。
当然,只安排审题训练还不够,我们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各种写作技巧,以提高作文水平。我们可以将这些技巧穿插在各类型的作文题的审题训练中。这些技巧包括开头结尾、点题、首尾照应、设置悬念、化实为虚、先抑后扬、、以景衬情、细节描写、正侧面结合、文章的各种结构形式、生动感人的语言等等。这样,学生学习作文就会像学打球一样,不断学习方法和技巧,不断练习,不断提高能力水平,最后达到“手法娴熟”。
“实践出真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只要我们好好研读教材、关注中考动态和《考纲》要求、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仔细琢磨三年初中的语文教学该如何开展和怎样开展,我们一定能总结和不断完善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策略,最终带领学生在语文殿堂流连、汲取的同时,充分备战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