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学生的情感、心智处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变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逐渐提高,高中音乐教育,对于保持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创造能力,培养音乐修养,是每一名高中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从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着手,探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根据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David J.Eliott关于新音乐教育哲学中的定义,音乐素养是对音乐多维的有效理解,是各种音乐能力的总和,是开放的和可教育的认识,也就是说,音乐素养并不是每个人先天所具备的,而是后天通过音乐老师科学、合理的教育,以及学生主动的学习、培养而形成的能力。因此,高中音乐教学,即肩负着这一重要的使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音乐教育的深层价值。
一、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高中音乐教育,担负着美育的重任,帮助学生们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获得个人修养、境界的提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拥有教育性与实践性两大特征,通过对学生们进行音乐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感受音乐,增加对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的理解力。在理解的过程中,体会作曲家的音乐情感,学习作曲家的音乐表达方式,并在对音乐充分理解、体会的基础上,将这种技巧、方式为己所用,运用同样的方式去表现及创造音乐,从而实现了音乐教育与实践的融合。而且,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力都有很大作用。在对音乐的创作、欣赏中,又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乐曲、歌词的记忆,相对于一般的背书式的记忆,效率会更高,因此,对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也很有效。可见,上好高中音乐课,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高中音乐教育现状
虽然高中音乐教育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不能尽如人意。一方面,迫于高考的压力,音乐课作为普通高校升学的非考试类科目之一,并不能得到重视,甚至可能会因为文化课的拖堂、学习的紧张,逐渐减少每周音乐课的排课,甚至被文化课占用。另一方面,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导致学生的创造力被限制,只是机械的听、唱,并不能让音乐走入内心,而且,音乐课程的内容过于老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程设计不够深入,对音乐内涵的分析不足,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到位,学生自然也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加之教师本身对音乐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于其美育的作用与重要性了解不够,在面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意义的宣讲上不够深入,学生又处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于考试以外的科目关注力度不够,两方面因素作用下,音乐教育便逐渐被搁置,不管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是流于形式,甚至不少学生认为音乐课就相当于自习课,将别的科目的作业拿到音乐课上完成,久而久之,音乐课逐渐失去本身的教育意义。
三、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1、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直接影响,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讲,学生学,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去开展教学,而不会去关注学生的兴趣,不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去改进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兴趣缺缺,因为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没有结合现下流行趋势,而这个年纪的学生可能会对流行乐方面关注较多,兴趣也较大,继续让学生学习比较老旧的民乐或一些不符合学生年龄需求的音乐,而且又没有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难以理解音乐课程中的内涵,感受不了音乐中的独特魅力,更不用说的对其中意境的感悟。所以,教師需要结合时下的音乐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改进,可以引入流行乐曲、外国歌曲、歌剧等,对流行乐尽可能选择内容积极向上、比较经典的,也可以鼓励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音乐,拿到课堂中与大家分享。或者,老师可以运用微课的模式,在微课课件中放入一些内容丰富、有一定深度的MTV片段让学生赏析,将课堂与外界相联系。这样,将教学计划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会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去学习音乐,并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2、培养审美意识
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根本点在于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建设,从而加强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在对音乐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表现音乐,甚至创造音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引领学生了解乐理知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学习各种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相应的赏析课程,让学生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在音乐赏析上,慢慢的,学生会发现,在学习了理论后再进行赏析,学生的关注点、对乐曲中的情感把握会更深更广,与学习理论之前相比,会增加许多不同的感悟,在赏析音乐的实践中,又对音乐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理解。这样层层递进,循环往复,学生对音乐上的审美观会呈螺旋式上升。在培养足够的审美意识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在创作中,运用之前学习的音乐知识及音乐技巧。比如可以组织全校性的音乐创作比赛,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创作,用学校提供的乐器演奏,由学校各年级组音乐老师,甚至可以请音乐专科学校的老师进行评判与指导,让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样,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对音乐全力以赴,大大提高了对相关音乐知识的消化吸收及运用,促进音乐素养的提高。
3、挖掘学生潜质
每一名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不同,对音乐的天赋不同,也就决定了每一名学生在音乐素养的培养上必将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式,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深入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培养。只要找准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就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都能在音乐教学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结语:
音乐素养是当代高中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心智、情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高中音乐教育对高中生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陈宁. 浅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68.
[2]郭列.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3]刘白.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5,(13):161.
[4]文蕾,曾皓.中学音乐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大众文艺(理论),2009, (03) :152-153.
[5]余莉.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4):111.
作者简介:
陆初睿(1989.04—),籍贯:广西柳州,单位:柳州市第六中学。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根据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David J.Eliott关于新音乐教育哲学中的定义,音乐素养是对音乐多维的有效理解,是各种音乐能力的总和,是开放的和可教育的认识,也就是说,音乐素养并不是每个人先天所具备的,而是后天通过音乐老师科学、合理的教育,以及学生主动的学习、培养而形成的能力。因此,高中音乐教学,即肩负着这一重要的使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音乐教育的深层价值。
一、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高中音乐教育,担负着美育的重任,帮助学生们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获得个人修养、境界的提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拥有教育性与实践性两大特征,通过对学生们进行音乐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感受音乐,增加对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的理解力。在理解的过程中,体会作曲家的音乐情感,学习作曲家的音乐表达方式,并在对音乐充分理解、体会的基础上,将这种技巧、方式为己所用,运用同样的方式去表现及创造音乐,从而实现了音乐教育与实践的融合。而且,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力都有很大作用。在对音乐的创作、欣赏中,又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乐曲、歌词的记忆,相对于一般的背书式的记忆,效率会更高,因此,对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也很有效。可见,上好高中音乐课,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高中音乐教育现状
虽然高中音乐教育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不能尽如人意。一方面,迫于高考的压力,音乐课作为普通高校升学的非考试类科目之一,并不能得到重视,甚至可能会因为文化课的拖堂、学习的紧张,逐渐减少每周音乐课的排课,甚至被文化课占用。另一方面,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导致学生的创造力被限制,只是机械的听、唱,并不能让音乐走入内心,而且,音乐课程的内容过于老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程设计不够深入,对音乐内涵的分析不足,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到位,学生自然也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加之教师本身对音乐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于其美育的作用与重要性了解不够,在面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意义的宣讲上不够深入,学生又处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于考试以外的科目关注力度不够,两方面因素作用下,音乐教育便逐渐被搁置,不管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是流于形式,甚至不少学生认为音乐课就相当于自习课,将别的科目的作业拿到音乐课上完成,久而久之,音乐课逐渐失去本身的教育意义。
三、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1、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直接影响,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讲,学生学,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去开展教学,而不会去关注学生的兴趣,不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去改进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兴趣缺缺,因为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没有结合现下流行趋势,而这个年纪的学生可能会对流行乐方面关注较多,兴趣也较大,继续让学生学习比较老旧的民乐或一些不符合学生年龄需求的音乐,而且又没有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难以理解音乐课程中的内涵,感受不了音乐中的独特魅力,更不用说的对其中意境的感悟。所以,教師需要结合时下的音乐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改进,可以引入流行乐曲、外国歌曲、歌剧等,对流行乐尽可能选择内容积极向上、比较经典的,也可以鼓励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音乐,拿到课堂中与大家分享。或者,老师可以运用微课的模式,在微课课件中放入一些内容丰富、有一定深度的MTV片段让学生赏析,将课堂与外界相联系。这样,将教学计划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会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去学习音乐,并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2、培养审美意识
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根本点在于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建设,从而加强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在对音乐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表现音乐,甚至创造音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引领学生了解乐理知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学习各种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相应的赏析课程,让学生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在音乐赏析上,慢慢的,学生会发现,在学习了理论后再进行赏析,学生的关注点、对乐曲中的情感把握会更深更广,与学习理论之前相比,会增加许多不同的感悟,在赏析音乐的实践中,又对音乐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理解。这样层层递进,循环往复,学生对音乐上的审美观会呈螺旋式上升。在培养足够的审美意识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在创作中,运用之前学习的音乐知识及音乐技巧。比如可以组织全校性的音乐创作比赛,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创作,用学校提供的乐器演奏,由学校各年级组音乐老师,甚至可以请音乐专科学校的老师进行评判与指导,让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样,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对音乐全力以赴,大大提高了对相关音乐知识的消化吸收及运用,促进音乐素养的提高。
3、挖掘学生潜质
每一名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不同,对音乐的天赋不同,也就决定了每一名学生在音乐素养的培养上必将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式,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深入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培养。只要找准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就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都能在音乐教学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结语:
音乐素养是当代高中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心智、情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高中音乐教育对高中生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陈宁. 浅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68.
[2]郭列.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3]刘白.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5,(13):161.
[4]文蕾,曾皓.中学音乐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大众文艺(理论),2009, (03) :152-153.
[5]余莉.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4):111.
作者简介:
陆初睿(1989.04—),籍贯:广西柳州,单位:柳州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