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告何应钦,警惕法国重返越南的阴谋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28859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8月17日,盟军统帅部发布第一号命令:“台湾及北纬16度以北法属印度支那境内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所有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应向蒋介石委员长投降。”据此,蒋介石命令国民党陆军一方面军司令卢汉率全军入越,在河内设立占领军司令部,接受日军投降。与此同时,国民党行政院还组成一顾问团,协助接收。
  陈修和的老朋友凌其翰被举为顾问团负责人,他于赴越途中在昆明逗留数日。因陈修和担任过兵工署及联勤司令部驻越南办事处处长,又曾留学法国,且于盟军统帅部命令后就受降事务去了一趟河内,对越南的情形相当熟悉,凌其翰便前往陈处拜访讨教。不料刚见面,他就挨了陈修和好一通数落。
  原来凌其翰刚受命,就接到行政院拟定的《占领越南军事及行政设施原则十四项》,要其根据这十四项原则行事。这十四项原则中的有关措施,均以尚未回到越南的法国势力为一方,以法方为商洽对象,而只字不提“八月革命”后诞生的、以越南劳动党为主的越南临时政府。
  而早在1943年开罗会议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对蒋介石表示,战后绝不能把印度支那归还法国,而应置于国际托管之下。特别是“四强”对二战期间法国维希政权追随轴心国印象颇深,不愿让法国在战后捞得丝毫便宜,因而盟军决定印度支那北纬16度以北由中国军队接收,以南由英国军队接收,不允许法国染指。
  可十四项原则以法国为越南战后各种事项的商洽对象,无异将法国视为接收的伙伴,给了法国再次染指印度支那的机会。陈修和认为这无疑背离了原来中美达成的共识和意向,同时作为军人的陈修和,对历史上法国殖民者将越南当做侵略中国跳板的行径记忆犹新,亦对越南人民为摆脱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怀有同情。
  陈修和在驻越期间,曾陆续接到过几封陈毅的来信,希望他支持胡志明,支持越南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所以,他将对行政院拟定的《十四项原则》的不满,一股脑向代表行政院参与接收的凌其翰倾泄而去。
  当然,他也知道行政院的训示,并非老朋友的意旨,因而在对行政院尽兴批评后,向凌其翰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越南目前的局势。他说:“在‘八月革命’后,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领导下,已经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成立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是坚决反法国的,不准悬挂法国国旗,得到了越南民众的拥护。如果我们不同他们合作,或让法国军队重新回去,就会遭到越南民众的反对,发生中越冲突,影响受降。”
  凌其翰后来回忆说,听了陈修和一席话,“茅塞顿开”。
  然而,法国并不甘于被排挤在美、苏、英、中反法西斯“四强”之外,更不愿其原有的殖民地区就此丢失。因此,在日本宣布投降后,便千方百计把手重新伸进印度支那。
  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日军缴械后逃到云南的法国殖民军司令亚历山德利几次找到曾经在法国留学、现任国民党陆军总部驻昆明办事处主任的陈修和,请求允许在云南的法国飞机飞往河内,与投降的日本人接洽。对法国殖民军抱有高度警惕的陈修和敏锐地感到这里藏着一个阴谋:飞机一到河内,法国就可从河内发出电报,向世界宣称法军已重返越南,收复了河内,以此为插手战后越南事务争得一份权利。
  他立即将法国的请求和自己的分析电告何应钦,何完全赞同陈修和的观点,同时他也不愿让法国势力再向越南扩张。于是,何应钦命令昆明空军司令宴玉琮,扣留所有在云南机场的法国飞机,绝不能让一架法国飞机潜飞越南。紧接着,他又严令在云南境内的法国军队在原地待命,不得在中国军队接收日军投降之前进入越南地域。
  法国的飞机被扣后,驾驶飞机的空军军官找到陈修和,询问被扣原因。陈修和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军官们认为亚历山德利无权指挥法国空军,他这种不适当的活动使别人无辜受累,并请求允许他们驾机返回法国,还一再保证绝不飞往越南。
  但陈修和担心法国人又施展伎俩,郑重地向他们申明:“法国的飞机必须等中国军队到达河内以后方能放行。你们个人可以自由行动,也可以上飞机查看,但不准起飞。”
  亚历山德利又找到陈修和,极力辩解说他并没有别的意思,中国方面誤会了,请求放法军飞机返回法国。陈修和任凭法方军人几次三番纠缠,只是以不变应万变:命令是何应钦下的,非待中国军队进入河内不能更改。
  亚历山德利见陈修和这道门槛很难过,就屡次要求面见何应钦,以求绕开陈修和实现自己进军越南的企图。何应钦就此征询陈修和的意见。陈修和认为正好利用接见的机会,一方面对其过去在越南阻挠中国军运,扣压中国物资,勾结日军,反对同中国合作的行径加以申斥;一方面当面揭穿他的阴谋,使之无以再施其奸,干预破坏受降工作。
  何应钦在陈修和的陪同下接见了亚历山德利,在听罢求诉后,用事先商定的言辞以申斥的口吻陈述了一遍。亚历山德利的译员听了,不敢如实翻译,只是轻描淡写地翻译了几句。陈修和见此,十分生气,随即质问译员为何不照实翻译。何应钦得知译员未将自己的话照实翻译,顿时勃然大怒,要陈修和替他翻译。
  陈修和认为若由自己翻译,亚历山德利会误以为是陈的意思,仍要译员翻译,但不得有丝毫遗漏。亚历山德利听了全部内容,面红耳赤,局促不安,在道歉认错后,便匆匆告退。
  法国方面虽屡屡碰壁,却仍未停止活动,又派人向重庆活动,竟然从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拿到了同意放行被扣飞机的文件,要求陈修和照办放飞。陈修和立刻请何应钦给当时的国府外长王世杰打电话,指出外交部不与何商量,也未经陆军总部同意,径自应允法军要求,发出书面文件,超出了外交部的权限,陆军总部拒绝执行。他还警告外交部,今后处理这类事要慎重,避免内部纠纷,让外国人利用。
其他文献
一、志同道合,二人同成为新文化启蒙运动当之无愧的领袖    胡适与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界的两个巨人,初为同道,后来奔向不同的方向。他们在思想观念上相互对立,但私交却胜似亲人。他们各自的思想与品性至今仍值得世人解读,而两人之间的友谊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值得人们深思与怀念。  胡适与陈独秀都是安徽人。胡适出生于皖南山区的绩溪,绩溪襟山带水,风光旖旎,民风淳朴。胡适的性格很像这里的田园山水,一派自然风光
期刊
一、论往昔,“海盗”大家都有过    中国有“假货”是不争的事实,但冷静地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和结构性难题,美国、日本等国也都有过造假的历史。  1842年,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首度参观访问美国波士顿,眼见当地书店里摆满了英国作家的盗版书。他新作的小说《圣诞颂歌》在英国售价2.5美元,美国盗版却仅卖6美分。他没有从美国出版商那里拿到一毛钱。狄更斯气愤地写信回国说:“当我想到这天大的不公时,
期刊
★ 徐佳标,新四军第三师十旅特务团班长。  1945年9月6日两淮战役中,他背插红旗,攀登淮阴城南门城墙时身负重伤,陷入昏迷状态。醒来后听到敌机枪在叫,马上咬牙冲上前,用腹部堵住敌人枪眼,掩护突击队登城,壮烈牺牲。淮阴被攻克,伪二十八师被全歼。三师指挥部和师党委追授徐佳标“淮阴战斗英雄”称号,他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佳标班”,淮阴城南门被命名为“佳标门”。    ★ 王正同,东北野战军一纵某团二连排
期刊
闲来翻阅史书时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同盟国、轴心国两大阵营之间硝烟弥漫外,居然还有动物“参战”,还屡立战功!    一、虾群蹦跳弄声响,引爆水雷伤德军    二战中,德军发明了“音响水雷”,布设在经常有盟军船队和潜艇出入的大西洋某海域。  音响水雷威力非常大,触之则舰毁人亡。  一天,布雷海域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德军官兵欣喜异常。可是赶到爆炸海域一看,居然没有发现一艘炸坏、炸沉的盟军船
期刊
一、就这样当了兵    1938年的中国,风雨飘摇,日军铁骑恣意践踏我大好河山。  这年6月末的一天,20岁的郭荣昌步行到泌阳县城,给在学校教书的父亲送衣裳。  郭荣昌在县行政公署附近歇息时,遇到了一个腰挎手枪、卫兵模样的国民党军人。这位军人问他:“老乡,你从哪儿来呀?”“我从乡下来。”郭荣昌说。这位军人拍了拍郭荣昌的肩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这时,从院内走出一位30岁左右的国民党军官,那个卫兵
期刊
1905年4月4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报道:“兹闻邹容于昨日黎明四点钟时,病死狱中。由某君派人收殓,髀肉尽消,空存皮骨。生敬邹容者,当为惨然。”  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自居的邹容因著《革命军》一书,慷慨入狱。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荣衔,崇祀宗烈祠。  据邹容的同狱者章太炎先生(1903年,章太炎因“苏报案”被捕)说,邹容死状甚惨,口张目
期刊
生产假英镑是非常困难的。战前发行的英镑拥有精美的细节:委任专人设计的大不列颠墨印,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能手做出的水印,很有质感的亚麻纸覆盖层,特殊的多层次手工制作,以及非常复杂的序号计数系统。这些纸币简直可以称为艺术作品。尽管如此,1940年末,当德国人将一包试验性纸币送进瑞士银行进行兑换时,被当作真钞顺利过关。  假英镑被投入大量生产。   1942年6月,假钞阴谋由另一名军官本哈德接手,一个更加扎
期刊
两千年前,黄瓜被张骞的骆驼带到我国,成为我国广泛种植并大受欢迎的蔬果之一。如今,一年四季、不论冬夏,均可吃得到,也吃得起。  但在古代,例如唐宋的冬天,身为普通百姓,想吃根黄瓜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原因之一是那时黄瓜的产量非常低,陆游有句“白苣黄瓜上市稀”,就是明证。  诗人王建有两句诗说:“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这个“内园”,说的是皇家的园圃,这“瓜”就是长安骊山的农民引来温泉水,在温室
期刊
春秋交替,陈修和在上海兵工厂已工作了数年,厂长张群也另有高就。当年他初来时为了笼络陈修和,使陈不在蒋介石那里指摘他的失当举措,曾许愿要送陈去德国留学。然而,当他发现陈绝非拨弄是非之人后,便将口头之惠置之脑后。  接替张的是宋子文的亲信郭承恩。郭既不懂军工,且贪鄙厚颜,利用购买生产原材料大吃回扣,并通过报假账恣意贪污。而新任兵工署长陈仪见郭以贪污中饱暴富,也眼红手热,下令关闭上海兵工厂的火药厂,以便
期刊
1929年仲夏的一天,在上海警备区司令部政治部当主任的陈孟熙突然来到陈修和的寓所,悄声对他说:“大哥,好消息,五弟来信了,说是将从汕头乘香港船来上海,要我们去接他。”  “真的吗?”陈修和心头掠过一阵喜悦,但随即又涌出缕缕担忧。喜的是为追寻自己的主义舍生忘死的五弟仍安然无恙,且兄弟又得团聚;忧的是近期上海环境严酷,彭湃、颜昌颐等共产党人刚刚惨遭捕杀,颜昌颐还是陈毅的入党介绍人。五弟此时来沪,风险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