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枯,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加强学科课程的联系和综合化;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学物理实验主要有演示实验、边学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实验四种类型。那么,如何在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呢?
1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的主要特点是在课堂上结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并由教师操作表演的实验。它的作用是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能较生动形象地为学生所接受,还能将教师的感情、思维方法、操作技能以及科学作风等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学到更多的内容。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
例如,我在演示“蒸发吸热”实验时,采用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让学生观察演示温度计的示数。(即室温)
第二,用干棉花包住温度计的玻璃泡并且用细线捆好,之后用扇子对着温度计扇风,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
第三,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连同所包棉花一起浸入酒精中,再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
第四,把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来,随着酒精的蒸发,温度计的示数有没有变化?(明显下降)
第五,用扇子对着蘸有酒精的棉花扇风,提醒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下降快了还是慢了?(快了)
通过演示,使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实验器材的选择、仪器的正确使用都有了明确的认识,使他们从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使概念得到强化,从而加深对物理变化规律和本质特征的认识,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观察的方法,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重视演示实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德国的物理教师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演示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2~3个实验。美国物理教师普遍都很重视演示实验。在他们上的每一节课中至少要做一个演示实验。而且这些实验都是他们自己设计,所用器材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日本的物理教学也非常活跃,学生课堂上动手活动量较大,有半数以上的课是在实验室渡过的。大量的信息资料显示:国际物理教育界正在流行这样一种趋势,即衡量一堂物理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
2边学边实验
这类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做实验。实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课堂引入中、探究中或训练中运用,实验时间可长可短,实验方式形式多样,不遵循完整的实验步骤,“边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少走弯路。“边实验”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己动手做实验,提高课堂学习的形象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由于这类实验不像教师的演示实验进行的顺利,而又要求能很好地配合新课教学,恰当地掌握实验时间,因此要在课前有目的的作好准备,并且在课堂上又要求发挥应变能力。
在“磁场”的教学中,我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废旧磁体(如喇叭里的圆柱形磁块、铅笔盒磁体、指南针、蹄形磁铁等),准备好大头针、铜片、1元钱硬币、1角钱硬币、木块、塑料片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做实验,增强感性认识,强化对磁体,磁性、磁极、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理解。
边学边实验的仪器,材料大部分从日常生活中获取,不需要多么精密的专业器材,这些实验器具既节约了实验的花费,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到学习物理的魅力,增强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创新的能力。
3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进行的分组实验,一般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它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去探索新的物理知识,而是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技能比较规范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手能力,在每次学生分组实验前,我都要求学生对要实验的内容进行预习,明确的实验要求,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的原理、目的和方法以及所需实验器材有清楚的了解,熟悉实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和注意事项,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4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通过一些简单的器材或自制的仪器独立完成的一种教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课外实验没有成套的正规仪器,教师一般都不在现场,主要靠学生自己去找器材,自己设计,独立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当然,这些实验的题材需要教师提前定好或与学生商讨好提出,有利于实验的完成,达到实验目的。
物理实验将学生學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1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的主要特点是在课堂上结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并由教师操作表演的实验。它的作用是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能较生动形象地为学生所接受,还能将教师的感情、思维方法、操作技能以及科学作风等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学到更多的内容。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
例如,我在演示“蒸发吸热”实验时,采用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让学生观察演示温度计的示数。(即室温)
第二,用干棉花包住温度计的玻璃泡并且用细线捆好,之后用扇子对着温度计扇风,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
第三,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连同所包棉花一起浸入酒精中,再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
第四,把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来,随着酒精的蒸发,温度计的示数有没有变化?(明显下降)
第五,用扇子对着蘸有酒精的棉花扇风,提醒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下降快了还是慢了?(快了)
通过演示,使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实验器材的选择、仪器的正确使用都有了明确的认识,使他们从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使概念得到强化,从而加深对物理变化规律和本质特征的认识,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观察的方法,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重视演示实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德国的物理教师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演示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2~3个实验。美国物理教师普遍都很重视演示实验。在他们上的每一节课中至少要做一个演示实验。而且这些实验都是他们自己设计,所用器材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日本的物理教学也非常活跃,学生课堂上动手活动量较大,有半数以上的课是在实验室渡过的。大量的信息资料显示:国际物理教育界正在流行这样一种趋势,即衡量一堂物理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
2边学边实验
这类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做实验。实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课堂引入中、探究中或训练中运用,实验时间可长可短,实验方式形式多样,不遵循完整的实验步骤,“边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少走弯路。“边实验”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己动手做实验,提高课堂学习的形象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由于这类实验不像教师的演示实验进行的顺利,而又要求能很好地配合新课教学,恰当地掌握实验时间,因此要在课前有目的的作好准备,并且在课堂上又要求发挥应变能力。
在“磁场”的教学中,我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废旧磁体(如喇叭里的圆柱形磁块、铅笔盒磁体、指南针、蹄形磁铁等),准备好大头针、铜片、1元钱硬币、1角钱硬币、木块、塑料片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做实验,增强感性认识,强化对磁体,磁性、磁极、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理解。
边学边实验的仪器,材料大部分从日常生活中获取,不需要多么精密的专业器材,这些实验器具既节约了实验的花费,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到学习物理的魅力,增强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创新的能力。
3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进行的分组实验,一般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它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去探索新的物理知识,而是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技能比较规范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手能力,在每次学生分组实验前,我都要求学生对要实验的内容进行预习,明确的实验要求,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的原理、目的和方法以及所需实验器材有清楚的了解,熟悉实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和注意事项,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4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通过一些简单的器材或自制的仪器独立完成的一种教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课外实验没有成套的正规仪器,教师一般都不在现场,主要靠学生自己去找器材,自己设计,独立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当然,这些实验的题材需要教师提前定好或与学生商讨好提出,有利于实验的完成,达到实验目的。
物理实验将学生學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