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裂开致内脏脱出的急救与护理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48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呼叫灯亮时,值班护士即到病房,发现Rowe正坐在床上捂着自己的腹部,并说自己在阵咳时突感腹部伤口裂开,并感觉好像"全部东西都出来了一样".护士戴上手套拉开其外衣发现Rowe的腹部伤口裂开,即用敷料托住肠管保护腹部。

其他文献
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存在免疫功能抑制,且术后疼痛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有效的术后镇痛能缓解围术期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并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然而,不同镇痛药物及镇痛方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就不同镇痛药物及镇痛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术后镇痛方案,有利于术后免疫平衡调节,减少肿瘤复发风险并改善预后。
妊娠期的甲状腺的生理变化在正常妊娠期间,可逆性的激素改变,可刺激甲状腺,升高T3、T4的水平,TSH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基础代谢率将增加25%,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脉搏加快,感觉怕热.在正常妊娠期间,由于甲状腺组织增生,增加了血流量,甲状腺体积可增大50%。
传统的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因其治疗相关死亡率较高,使患者的总体生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非清髓或减低剂量的预处理方案通过降低预处理强度来减少治疗相关死亡,移植后依靠供者免疫活性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来清除剩余的肿瘤细胞,达到完全治愈疾病的目的.本文对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脾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内脏动脉瘤,发病率为0.1%~10%,约占所有内脏动脉瘤的60%.其中有3% ~ 10%的脾动脉瘤发生破裂,一旦破裂,病死率达10% ~25%.一般直径大于2 cm的脾动脉瘤有治疗指征,否则有动脉瘤破裂的风险[1].近十余年来随着腔内介入技术发展,介入治疗已取代传统手术应用于脾动脉瘤的治疗.介入治疗方法也从单一的封堵治疗向球囊辅助封堵治疗和支架辅助封堵治疗等多元化个体化治疗过渡.
期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各级各类医院药房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其中综合性医院中药的销售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积累及广泛地总结,笔者
期刊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共刺激分子在GVH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与GVHD发生、发展相关的共刺激分子的研究
看见一女士在医院内大叫"我丈夫出血啦",只见Bell先生向前倚在床边,衣服上满是鲜血,地板上也有鲜血,其妻说他丈夫喷嚏后右鼻孔大量出血。
脾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内脏动脉瘤,一旦破裂,病死率极高[1].开放手术是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创伤大.近年来,腔内介入栓塞治疗因其微创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内脏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本文介绍1例复杂脾动脉的成功栓塞治疗.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上腹部隐痛伴间断黑便2年入院.既往史:慢性胰腺炎伴假性胰腺囊肿、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年,发现高血压病1个月,发现2型糖尿病1个月,曾分别于1988年
期刊
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 cells)造血分化过程中.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模拟体内胚胎发育过程.能够形成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三
对于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腔内微创治疗已成为现今趋势.不管通过真腔或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A)均可明显提高其治疗的成功率[1].但有部分病例,仍无法顺利进入远端真腔.同期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rterial flossing with antegrade-retregrade intervention,SAFARI)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