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讨不过关
周作人抗战时“落水”,后来受审又被释放,到了沧桑鼎革之际,又风尘仆仆回到北京,晚年自此始。无疑,彼时的所谓“提起千斤,放下四两”,到了此时,他是心中没数了。不过,为了一家子的生活,以及打发自己晚年时光,他要试上一试。
于是,周作人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事宜,先后上书数次。所谓“上书”,当然是向高层的表态和请求。此后,间又有多次书信呈递,具体负责和接洽的,是负责文教的周扬,呈递的对象则是高层的毛泽东、周恩来、康生、胡乔木等。不过可惜,当年这些人都没有留下文字记录,而相关当事人以及具体奉命与之接洽的人,则遗下些许回忆,于是今天我们还能依稀拼凑出前前后后的消息。
先说几次“上书”。
1949年7月4日,据说周作人曾致周恩来一信(《鲁迅研究动态》杂志曾公布了原版照片——作者注)。一年半之后,1951年2月24日,胡乔木为周作人事写信请示毛泽东,其中提及:“周总理处也谈过,周作人给他的信因传阅失查他并未看到。”是证明此前周作人给周恩来的信失收,此后致毛泽东的信,由秘书胡乔木收阅。至于周作人给周扬的信(附给毛泽东的信),也由周扬转给胡乔木,胡乔木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
“周作人写了一封长信给你,辩白自己,要求不要没收他的房屋(作为逆产),不当他是汉奸。他另又写了一信给周扬,现一并送上。我的意见是:他应当彻底认错,像李季一样在报纸上悔过。他的房屋可另行解决(事实上北京地方法院也并未准备把他赶走)。他现已在翻译欧洲古典文学,领取稿费为生,以后仍可在这方面做些工作。周扬亦同此意。当否请示。”
毛泽东批示曰:“照办。”据此倪墨炎认为周作人“上书”最后获得了毛泽东的批示:“说文化汉奸吗?也没有杀人放火,他懂得希腊文,现在懂得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可以叫他搞些翻译,将来给出版。”这里,所谓“文化汉奸”,“又没有杀人放火”,“做翻译工作”等,未见出处,属于“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
却说胡乔木接到毛泽东的批示后,遂与周扬商量,决定由周扬找周作人谈话。4月4日,周扬派人通知周作人谈话;翌日,周作人往文化部见周扬,周扬让其写“彻底认错”的检讨,“像李季一样在报纸上悔过”等,并告诉他自己即将去上海,检讨写好后可直接寄至上海。22日,经过半个多月的思考和书写,周作人将检讨挂号寄至上海,然而由于这份检讨没有被通过,周扬也未予复信。
沧桑鼎革之后,所谓天翻地覆,过去有罪的人或者戴罪在身的人,是有必要“输诚”了,当时《人民日报》相继刊登了“托派”分子刘仁静和李季的“公开的检讨”。此后,刘仁静在人民出版社担任编辑,李季则担任了国家出版总署的特约翻译。显然,周扬(其实是代表胡乔木等人的意见)也要周作人效此表态,但周作人的陈辞不仅不似刘、李的“认罪”,反而不识相地自我夸耀。据林辰《沦陷期周作人的政治立场》一文:1949年7月4日,周作人致周恩来的信(也是他后来几次“上书”的底本),冯雪峰、林辰等后来都看到过,其内容主要是两点: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认识(其在信中自称的“拍马屁”);关于自己的汉奸问题(其在信中自称的“丑表功”)。前者,由周作人曾致力的妇女问题的研究,他自认可以由此导入社会问题的全盘解决,(“我由妇女问题一角人手,知道共产主义的正路,因此也相信它可以解决整个的社会问题。”)这是他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或者说是与执政党的共鸣。后者,周作人再次进行了解释,即自己的“下水”是别有原因,如家人14口的生活、保存北大图书馆等、抵制王揖唐辈,所谓“积极”和“消极”的维护和防护,“明和暗的种种抗争”等,同时又在自己的思想背景上做了诠释,特别是他的那篇《中国的思想问题》,招致了片冈铁兵的攻击,等等。
“突然想到了死”
既然周作人不作表现,他的境况也就没有得到什么大变化。在北京,他仍以写稿和译书为生,文章在上海的《亦报》《大报》上发表,译稿则分别在上海和香港出版。至于其“上书”提到的住房,除了他的居所,八道湾的住宅早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已作为逆产查封的住房,由政府分配给别人居住,八道湾于是成了大杂院。而此前由国民党政府没收的周作人的藏书(其中包括周氏其他兄弟所共有的),则统归北京图书馆所有。不过,总归是“文化名流”,特别是从1954年起,全国的经济状况转好后,文化建设提到了日程,全国“一盘棋”院系调整,起用老知识分子,许多“文化名流”受到重视,如历史学家顾颉刚被调至北京的历史研究所,薪金每月200万元(相当于后来的200元),至1956年又增至345元(研究员的最高工资);在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成立编译所,由老翻译家罗稷南等加入,也每月给予固定津贴。如此,周作人也就由中宣部指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以“预支稿费”名义每月发放生活费用(周作人的著译原则皆由该社统一出版)。周作人感激不尽,也投桃报李,勤奋译书,先后交出11部译稿,另外撰写了两部关于鲁迅的书,并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校订了《明清笑话四种》,此外还参与审订了丰子恺译《源氏物语》等多种译稿。
在那些日子里,他可谓文事兴旺,不仅每日提笔疾书,整理旧著,又访客不断,而约稿的来人也络绎不绝,各家出版机构乃至报刊编辑纷纷登门求稿。1957年1月14日,他在信中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见访,嘱准备编选杂文,拟于下年度为刊行选集数册。政府之好意甚可感,唯因无自信,自选殊感困难,幸时日尚宽,可以慢慢打算耳。”(见《周作人致松枝茂夫手札》)还有一些记者上门来采访。更难得的是居然还享受了一次“公费旅游”——那是1956年9月,在有关部门安排下,他与王古鲁、钱稻孙三人往西安一行。9月23日,三人启程,翌日抵达西安,受到西安“文联”的迎接,三人下榻西安人民大厦,接下来几日,三人游览鼓楼、慈恩寺、大雁塔、碑林、华清池、博物馆等,不亦乐乎,直到10月10日结束行程返京,前后共半个月。西安一行之后,是年10月,在有关部门安排下,三人又赴京郊的官厅水库参观;17日,又出席了中国文艺家联合会招待宴会;19日,三人又共同出席了北京各界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12月,周作人在有关部门安排下参观了北京的鲁迅博物馆。1956年8月18日,他在信中说:“今年鲁迅逝世二十年纪念,国内刊物渐见活跃,来我处索稿者多,苦于无法应付,因我所写系报告事实,资料有限,无法多写,但不得已亦非应酬不可。已写了两万余字,看来纪念过去,我可以‘托荫’写成一册小书,目下已有出版社来预约,可谓敏捷矣。应绍兴之鲁迅纪念馆约我去看一趟,大概有些物件要托‘鉴定’,我得公费旅行,一看现今的百草园,亦甚乐意。”(见《周作人致松枝茂夫手札》) 以上是晚年周作人平淡生活中十分罕见的活动了。1957年3月,周作人诗兴大发,作诗曰:“万紫千红都是许,繁枝密叶已交加。老僧已是沾泥絮,秉烛还看末摘花。”也是差不多同时,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他撰写的《鲁迅的青年时代》(署名“周启明”)。
彼时正是共和国蒸蒸日上之时,全不似接下来的多事之秋,于是周作人可以正常地写作、翻译,以及与人交往。而共和国的领袖如毛泽东等,当然都熟知这位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过贡献的鲁迅之弟,估计那时又有好管“闲事”的章士钊居间传话,也能发挥一点作用,而章士钊是有这个“资格”的,周作人是由张次溪传话给章士钊(他与周作人有诗词唱和)。不仅周作人,章士钊还向毛泽东反映过其他历史“过气”人物的遗留问题,如1957年9月29日,毛泽东在《对章士钊反映张之洞、段祺瑞遗属情况来信的批语》中说:“嘱彭真查明处理。”
到了1959年12月11日,周作人再致周扬一信。12月4日,又致康生一信。这次“上书”的内容,估计是周作人在大饥馑时难以维持生活了,被迫有此举动。此后的1960年1月,显然周作人的“上书”有了回应,人民文学出版社来人谈预支稿费一事,即同意每月预支400元供周作人的家用。当时周作人也以为是自己的“上书”发生了效用,后来他在给曹聚仁的信中说:“六〇年冬天,因了友人的提示,曾向中央一委员诉说,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派人来说,每月需用若干,事实上同顾颉刚一样需要五百一月,但是不好要的太多,所以只说四百,以后就照数付给,虽说是预支稿费,不过积欠下来不知何时才能还清。因为负担太重太多,加以病人,所以支出甚巨,每月要不足有百余元以上,这是我拮据的实情,论理是不应该的。”信中所称的“中央一委员”,显然是指康生,康生当时负责文教方面的工作。不过,虽然有了400元的家用,大概是家用奢费(日本夫人的习惯以及医药的开支、佣人的支出等),仍不能维持,这年10月,周作人开始出售家中的物品,有古钱、铜镜、书画等,周作人在日记中也提及:“拟减少庸(佣)人。家内不能通过,只得任之,甚感不快。”
在他最难过的日子里,即1961年1月,周作人突然想到了死,当时在他的日记中,居然有“即便溘然,亦已满足矣”这样的话。
卖日记,卖文物
没有办法,只好再次“上书”。1961年7月27日,周作人再致周扬一信,此信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转交(抗战时周作人曾帮助过李星华)。然而此次“上书”的效力可能不大,到了11月,周作人拟出售自己的日记,可能这也是当时他身边最值钱的东西了。不久,文化部表示拟收购,以及包括周作人收藏的书简之类,这些东西收购后交存北京鲁迅博物馆,全部费用大致是1800元。此次周作人的“出售”,由友人常维钧居间传话,对于价格,周作人大致表示同意,不过,因为他正在写《药堂谈往》,因尚未完成,他的日记后面的几册须完成文章后再交出,至于书信等,也须有暇整理云云。
1962年1月,周作人将自己的旧日记售予鲁迅博物馆,得款1000元。2月,又得到收购款800元。4月,因鲁迅博物馆经费困难,原定款项不能办到,常维钧传话:须另想办法。这一下,周作人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4月8日,羽太信子病逝。最能花钱的主儿没了,也许周作人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吧。也是在大饥馑的岁月里,周作人不惜“脸面”,时常写信要求海外友人帮助,而他不时获得了海外友人(柳存仁、高伯雨、鲍耀明等)寄赠的食物等。
1964年11月16目,周作人又致康生一信。信的内容,估计与此前的7月人民出版社降低预支稿费有关。原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已将每月预支稿费减付了100元,到了9月,又减为200元,较此之前,少了一半。逾年,1965年4月26日,周作人立下苍凉遗嘱,所谓“死无遗恨”,“人死声消迹灭最是理想”。
其实,晚年周作人的生活较之一般百姓,不知高出几许。他的文童多在香港等地发表,以换取费用,但他仍感到生活的压力。1965年11月1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近日心事重重,百忧俱集,简而言之,只是忧无钱耳。”翌日,又提笔说:“生活甚苦,而兴致似不差,亦甚难得。”1966年6月2目,他致海外友人曹聚仁等一信,所言“皆为钱事”。7月10日,周作人致信章士钊,仿佛欲引前例,他说:“此亦溺人之藁而已,希望虽亦甚微,姑且一试耳。”18日,章士钊的秘书王益知来访,周作人在日记中写道:“甚可感荷。”31日,他又在日记中说:“此一个月不作一事,而辛苦实甚,日唯忧贫,心旁无一刻舒畅,可谓毕生最苦之境矣。行严秘书王君曾云,当再次来访,因随时期计其到来,作种种妄想,窃日思惟,亦不禁悯笑也。”
周作人把希望甚至是侥幸全部寄托在与毛泽东有旧的章士钊(字行严)身上,其情可悯,其状可哀。那是“文革”爆发之后的日子呵,就是童士钊也自顾不暇了。到了8月,“红卫兵”运动兴起,开始大破“四旧”,周作人知大难来临,于是呈书派出所,请求安乐死(服安眠药),不准。
翌年5月6日,周作人寂然去世。
晚年的翻译和出版
楼适夷《我所知道的周作人》一文回忆说:“有一次,胡乔木同志特地召我谈话,要我们重视周作人的工作,给他一定的重视和关心;还要我作为出版社的负责人之一,亲自和他接触,还说过现在虽不方便,将来他的作品也是可以适当出版的。”这是周作人最早“上书”之后的事了。
又据李文兵《周作人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关系》一文:“周作人是我社约请的翻译者,主要是译日本的古代作品和古希腊作品(他与罗念生同志互相合作,互译互校),交我社出版支取稿费。后来他写信给康生,诉说妻子生病卧床,生活困难,希望与我社建立长期关系,以便有较稳定的收入。康生把信批给周扬,周又批给钱俊瑞(当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最后批到我社。我社即派人与周作人谈定,他每月交稿三万字,我社每月给他四百元,作稿费支付,出书后扣除。后来他并没有交出那么多稿,预支给他的稿费也没有追回,实际上也无法追回。说他是我社约请的‘社外翻译’,庶几无误;而所谓‘顾问’之说,则绝无此事,纯属子虚。”
晚年周作人的头衔,以及他的生活来源,大致如是。周作人预支稿费,先是200元,后来改为400元,“尽管这样,他仍不断诉说困难,如口粮分配,白面不足;或是在西安的女儿家发生什么困难,要特别支款,等等,大都一一予以满足。但仍发现他将文物书画寄到香港去出卖,被海关扣住;甚至给海外的信,诉苦道穷,自称‘乞食为生’。在有些小报上写文章,署名为周长年。绍兴话地主富农的长期雇工就叫‘长年’,他就把自己当作在给人作苦工。”
虽然周作人如此“穷相”,不过他对工作是认真的、执着的。他从1949年时的64岁,到临死前的81岁,17年里一共翻译了400万字,著述则有200万字,总计600万字。楼适夷回忆说:“周作人给出版社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工作是很勤劳很认真的,甚至有时带着病还在不断工作,他的大量译稿,除了陆续出版的以外,至今还有相当的数量,积压在出版社编辑部的柜子里。”
如今,周作人的著作、译稿,大概都已全部出版、再版了,特别是201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全书共11卷。这是周作人译文全集首次出版,总计7000余页,据称近三分之一的内容自原书首版之后数十年来持续绝版,极为珍贵。
换言之,地下的周作人应该没有遗憾了。
周作人抗战时“落水”,后来受审又被释放,到了沧桑鼎革之际,又风尘仆仆回到北京,晚年自此始。无疑,彼时的所谓“提起千斤,放下四两”,到了此时,他是心中没数了。不过,为了一家子的生活,以及打发自己晚年时光,他要试上一试。
于是,周作人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事宜,先后上书数次。所谓“上书”,当然是向高层的表态和请求。此后,间又有多次书信呈递,具体负责和接洽的,是负责文教的周扬,呈递的对象则是高层的毛泽东、周恩来、康生、胡乔木等。不过可惜,当年这些人都没有留下文字记录,而相关当事人以及具体奉命与之接洽的人,则遗下些许回忆,于是今天我们还能依稀拼凑出前前后后的消息。
先说几次“上书”。
1949年7月4日,据说周作人曾致周恩来一信(《鲁迅研究动态》杂志曾公布了原版照片——作者注)。一年半之后,1951年2月24日,胡乔木为周作人事写信请示毛泽东,其中提及:“周总理处也谈过,周作人给他的信因传阅失查他并未看到。”是证明此前周作人给周恩来的信失收,此后致毛泽东的信,由秘书胡乔木收阅。至于周作人给周扬的信(附给毛泽东的信),也由周扬转给胡乔木,胡乔木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
“周作人写了一封长信给你,辩白自己,要求不要没收他的房屋(作为逆产),不当他是汉奸。他另又写了一信给周扬,现一并送上。我的意见是:他应当彻底认错,像李季一样在报纸上悔过。他的房屋可另行解决(事实上北京地方法院也并未准备把他赶走)。他现已在翻译欧洲古典文学,领取稿费为生,以后仍可在这方面做些工作。周扬亦同此意。当否请示。”
毛泽东批示曰:“照办。”据此倪墨炎认为周作人“上书”最后获得了毛泽东的批示:“说文化汉奸吗?也没有杀人放火,他懂得希腊文,现在懂得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可以叫他搞些翻译,将来给出版。”这里,所谓“文化汉奸”,“又没有杀人放火”,“做翻译工作”等,未见出处,属于“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
却说胡乔木接到毛泽东的批示后,遂与周扬商量,决定由周扬找周作人谈话。4月4日,周扬派人通知周作人谈话;翌日,周作人往文化部见周扬,周扬让其写“彻底认错”的检讨,“像李季一样在报纸上悔过”等,并告诉他自己即将去上海,检讨写好后可直接寄至上海。22日,经过半个多月的思考和书写,周作人将检讨挂号寄至上海,然而由于这份检讨没有被通过,周扬也未予复信。
沧桑鼎革之后,所谓天翻地覆,过去有罪的人或者戴罪在身的人,是有必要“输诚”了,当时《人民日报》相继刊登了“托派”分子刘仁静和李季的“公开的检讨”。此后,刘仁静在人民出版社担任编辑,李季则担任了国家出版总署的特约翻译。显然,周扬(其实是代表胡乔木等人的意见)也要周作人效此表态,但周作人的陈辞不仅不似刘、李的“认罪”,反而不识相地自我夸耀。据林辰《沦陷期周作人的政治立场》一文:1949年7月4日,周作人致周恩来的信(也是他后来几次“上书”的底本),冯雪峰、林辰等后来都看到过,其内容主要是两点: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认识(其在信中自称的“拍马屁”);关于自己的汉奸问题(其在信中自称的“丑表功”)。前者,由周作人曾致力的妇女问题的研究,他自认可以由此导入社会问题的全盘解决,(“我由妇女问题一角人手,知道共产主义的正路,因此也相信它可以解决整个的社会问题。”)这是他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或者说是与执政党的共鸣。后者,周作人再次进行了解释,即自己的“下水”是别有原因,如家人14口的生活、保存北大图书馆等、抵制王揖唐辈,所谓“积极”和“消极”的维护和防护,“明和暗的种种抗争”等,同时又在自己的思想背景上做了诠释,特别是他的那篇《中国的思想问题》,招致了片冈铁兵的攻击,等等。
“突然想到了死”
既然周作人不作表现,他的境况也就没有得到什么大变化。在北京,他仍以写稿和译书为生,文章在上海的《亦报》《大报》上发表,译稿则分别在上海和香港出版。至于其“上书”提到的住房,除了他的居所,八道湾的住宅早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已作为逆产查封的住房,由政府分配给别人居住,八道湾于是成了大杂院。而此前由国民党政府没收的周作人的藏书(其中包括周氏其他兄弟所共有的),则统归北京图书馆所有。不过,总归是“文化名流”,特别是从1954年起,全国的经济状况转好后,文化建设提到了日程,全国“一盘棋”院系调整,起用老知识分子,许多“文化名流”受到重视,如历史学家顾颉刚被调至北京的历史研究所,薪金每月200万元(相当于后来的200元),至1956年又增至345元(研究员的最高工资);在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成立编译所,由老翻译家罗稷南等加入,也每月给予固定津贴。如此,周作人也就由中宣部指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以“预支稿费”名义每月发放生活费用(周作人的著译原则皆由该社统一出版)。周作人感激不尽,也投桃报李,勤奋译书,先后交出11部译稿,另外撰写了两部关于鲁迅的书,并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校订了《明清笑话四种》,此外还参与审订了丰子恺译《源氏物语》等多种译稿。
在那些日子里,他可谓文事兴旺,不仅每日提笔疾书,整理旧著,又访客不断,而约稿的来人也络绎不绝,各家出版机构乃至报刊编辑纷纷登门求稿。1957年1月14日,他在信中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见访,嘱准备编选杂文,拟于下年度为刊行选集数册。政府之好意甚可感,唯因无自信,自选殊感困难,幸时日尚宽,可以慢慢打算耳。”(见《周作人致松枝茂夫手札》)还有一些记者上门来采访。更难得的是居然还享受了一次“公费旅游”——那是1956年9月,在有关部门安排下,他与王古鲁、钱稻孙三人往西安一行。9月23日,三人启程,翌日抵达西安,受到西安“文联”的迎接,三人下榻西安人民大厦,接下来几日,三人游览鼓楼、慈恩寺、大雁塔、碑林、华清池、博物馆等,不亦乐乎,直到10月10日结束行程返京,前后共半个月。西安一行之后,是年10月,在有关部门安排下,三人又赴京郊的官厅水库参观;17日,又出席了中国文艺家联合会招待宴会;19日,三人又共同出席了北京各界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12月,周作人在有关部门安排下参观了北京的鲁迅博物馆。1956年8月18日,他在信中说:“今年鲁迅逝世二十年纪念,国内刊物渐见活跃,来我处索稿者多,苦于无法应付,因我所写系报告事实,资料有限,无法多写,但不得已亦非应酬不可。已写了两万余字,看来纪念过去,我可以‘托荫’写成一册小书,目下已有出版社来预约,可谓敏捷矣。应绍兴之鲁迅纪念馆约我去看一趟,大概有些物件要托‘鉴定’,我得公费旅行,一看现今的百草园,亦甚乐意。”(见《周作人致松枝茂夫手札》) 以上是晚年周作人平淡生活中十分罕见的活动了。1957年3月,周作人诗兴大发,作诗曰:“万紫千红都是许,繁枝密叶已交加。老僧已是沾泥絮,秉烛还看末摘花。”也是差不多同时,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他撰写的《鲁迅的青年时代》(署名“周启明”)。
彼时正是共和国蒸蒸日上之时,全不似接下来的多事之秋,于是周作人可以正常地写作、翻译,以及与人交往。而共和国的领袖如毛泽东等,当然都熟知这位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过贡献的鲁迅之弟,估计那时又有好管“闲事”的章士钊居间传话,也能发挥一点作用,而章士钊是有这个“资格”的,周作人是由张次溪传话给章士钊(他与周作人有诗词唱和)。不仅周作人,章士钊还向毛泽东反映过其他历史“过气”人物的遗留问题,如1957年9月29日,毛泽东在《对章士钊反映张之洞、段祺瑞遗属情况来信的批语》中说:“嘱彭真查明处理。”
到了1959年12月11日,周作人再致周扬一信。12月4日,又致康生一信。这次“上书”的内容,估计是周作人在大饥馑时难以维持生活了,被迫有此举动。此后的1960年1月,显然周作人的“上书”有了回应,人民文学出版社来人谈预支稿费一事,即同意每月预支400元供周作人的家用。当时周作人也以为是自己的“上书”发生了效用,后来他在给曹聚仁的信中说:“六〇年冬天,因了友人的提示,曾向中央一委员诉说,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派人来说,每月需用若干,事实上同顾颉刚一样需要五百一月,但是不好要的太多,所以只说四百,以后就照数付给,虽说是预支稿费,不过积欠下来不知何时才能还清。因为负担太重太多,加以病人,所以支出甚巨,每月要不足有百余元以上,这是我拮据的实情,论理是不应该的。”信中所称的“中央一委员”,显然是指康生,康生当时负责文教方面的工作。不过,虽然有了400元的家用,大概是家用奢费(日本夫人的习惯以及医药的开支、佣人的支出等),仍不能维持,这年10月,周作人开始出售家中的物品,有古钱、铜镜、书画等,周作人在日记中也提及:“拟减少庸(佣)人。家内不能通过,只得任之,甚感不快。”
在他最难过的日子里,即1961年1月,周作人突然想到了死,当时在他的日记中,居然有“即便溘然,亦已满足矣”这样的话。
卖日记,卖文物
没有办法,只好再次“上书”。1961年7月27日,周作人再致周扬一信,此信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转交(抗战时周作人曾帮助过李星华)。然而此次“上书”的效力可能不大,到了11月,周作人拟出售自己的日记,可能这也是当时他身边最值钱的东西了。不久,文化部表示拟收购,以及包括周作人收藏的书简之类,这些东西收购后交存北京鲁迅博物馆,全部费用大致是1800元。此次周作人的“出售”,由友人常维钧居间传话,对于价格,周作人大致表示同意,不过,因为他正在写《药堂谈往》,因尚未完成,他的日记后面的几册须完成文章后再交出,至于书信等,也须有暇整理云云。
1962年1月,周作人将自己的旧日记售予鲁迅博物馆,得款1000元。2月,又得到收购款800元。4月,因鲁迅博物馆经费困难,原定款项不能办到,常维钧传话:须另想办法。这一下,周作人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4月8日,羽太信子病逝。最能花钱的主儿没了,也许周作人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吧。也是在大饥馑的岁月里,周作人不惜“脸面”,时常写信要求海外友人帮助,而他不时获得了海外友人(柳存仁、高伯雨、鲍耀明等)寄赠的食物等。
1964年11月16目,周作人又致康生一信。信的内容,估计与此前的7月人民出版社降低预支稿费有关。原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已将每月预支稿费减付了100元,到了9月,又减为200元,较此之前,少了一半。逾年,1965年4月26日,周作人立下苍凉遗嘱,所谓“死无遗恨”,“人死声消迹灭最是理想”。
其实,晚年周作人的生活较之一般百姓,不知高出几许。他的文童多在香港等地发表,以换取费用,但他仍感到生活的压力。1965年11月1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近日心事重重,百忧俱集,简而言之,只是忧无钱耳。”翌日,又提笔说:“生活甚苦,而兴致似不差,亦甚难得。”1966年6月2目,他致海外友人曹聚仁等一信,所言“皆为钱事”。7月10日,周作人致信章士钊,仿佛欲引前例,他说:“此亦溺人之藁而已,希望虽亦甚微,姑且一试耳。”18日,章士钊的秘书王益知来访,周作人在日记中写道:“甚可感荷。”31日,他又在日记中说:“此一个月不作一事,而辛苦实甚,日唯忧贫,心旁无一刻舒畅,可谓毕生最苦之境矣。行严秘书王君曾云,当再次来访,因随时期计其到来,作种种妄想,窃日思惟,亦不禁悯笑也。”
周作人把希望甚至是侥幸全部寄托在与毛泽东有旧的章士钊(字行严)身上,其情可悯,其状可哀。那是“文革”爆发之后的日子呵,就是童士钊也自顾不暇了。到了8月,“红卫兵”运动兴起,开始大破“四旧”,周作人知大难来临,于是呈书派出所,请求安乐死(服安眠药),不准。
翌年5月6日,周作人寂然去世。
晚年的翻译和出版
楼适夷《我所知道的周作人》一文回忆说:“有一次,胡乔木同志特地召我谈话,要我们重视周作人的工作,给他一定的重视和关心;还要我作为出版社的负责人之一,亲自和他接触,还说过现在虽不方便,将来他的作品也是可以适当出版的。”这是周作人最早“上书”之后的事了。
又据李文兵《周作人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关系》一文:“周作人是我社约请的翻译者,主要是译日本的古代作品和古希腊作品(他与罗念生同志互相合作,互译互校),交我社出版支取稿费。后来他写信给康生,诉说妻子生病卧床,生活困难,希望与我社建立长期关系,以便有较稳定的收入。康生把信批给周扬,周又批给钱俊瑞(当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最后批到我社。我社即派人与周作人谈定,他每月交稿三万字,我社每月给他四百元,作稿费支付,出书后扣除。后来他并没有交出那么多稿,预支给他的稿费也没有追回,实际上也无法追回。说他是我社约请的‘社外翻译’,庶几无误;而所谓‘顾问’之说,则绝无此事,纯属子虚。”
晚年周作人的头衔,以及他的生活来源,大致如是。周作人预支稿费,先是200元,后来改为400元,“尽管这样,他仍不断诉说困难,如口粮分配,白面不足;或是在西安的女儿家发生什么困难,要特别支款,等等,大都一一予以满足。但仍发现他将文物书画寄到香港去出卖,被海关扣住;甚至给海外的信,诉苦道穷,自称‘乞食为生’。在有些小报上写文章,署名为周长年。绍兴话地主富农的长期雇工就叫‘长年’,他就把自己当作在给人作苦工。”
虽然周作人如此“穷相”,不过他对工作是认真的、执着的。他从1949年时的64岁,到临死前的81岁,17年里一共翻译了400万字,著述则有200万字,总计600万字。楼适夷回忆说:“周作人给出版社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工作是很勤劳很认真的,甚至有时带着病还在不断工作,他的大量译稿,除了陆续出版的以外,至今还有相当的数量,积压在出版社编辑部的柜子里。”
如今,周作人的著作、译稿,大概都已全部出版、再版了,特别是201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全书共11卷。这是周作人译文全集首次出版,总计7000余页,据称近三分之一的内容自原书首版之后数十年来持续绝版,极为珍贵。
换言之,地下的周作人应该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