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酸铵溶液化学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除钒研究

来源 :稀有金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li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采用化学沉淀法、运用A,B两种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交换法,从钼酸铵溶液中分离除钒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溶液pH值在8~9时,钒主要以VO 3-状态存在,沉钒效率高,偏钒酸铵沉淀纯度也高,达98.5%以上。A树脂能够深度分离钼酸铵溶液中的钒,最佳工艺条件是:控制料液pH值在7.28左右和降低Cl-浓度。Cl-与A树脂有较强的亲和力,其浓度的增加会显著降低A树脂对钒的吸附容量。在溶液pH值为7.28,几乎不含Cl-的条件下,A树脂饱和吸钒容量达到了21.73 g·L-1,此工艺可控制钼酸铵溶液中钒浓度在0.02 g·L-1以下。A树脂最高解析回收率达到98.68%,确保了钼钒深度分离后钒的回收利用效果。B树脂能够有效回收A树脂解析液中的钒和钼,其吸钒容量达到26.22 g·L-1,吸钼容量达到了71.06 g·L-1。B树脂为A树脂的优化树脂,其饱和吸附容量大于A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
其他文献
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制度困境,提出了草根体育组织发展路径选择。研究表明,我国草根体育组织面临着诸多制度困境
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净化钼酸铵溶液,从而使制备的钼酸铵纯度提高。试验表明,所采用的JC-1螯合树脂能较好的净化钼酸铵溶液中的杂质金属离子,净化后钼酸铵溶液中二价金属离子含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3例临床辨证符合气阴不足、肝络凝瘀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观察煎服加味瓜蒌散后第1、2、3、4周的临
社会力量扶贫是精准扶贫资源配置的一种补充性吸纳机制。然而,"碎片化"已成为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这种"碎片化"困境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交互作用的产物。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