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工程专业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duck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在目前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就业形势下主动学习的目的、原因和心理行为,以及专业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通过老师适当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理性地看待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关键词】生物工程 课堂氛围 实践 创新创业
  广西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经济以农业为主,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实力要差得很远,对于生物工程相关产业来说更是不能同日而语。笔者所在的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多是到广东沿海地区就业,很少有在当地找到合适工作的。因此,学生们对专业的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多认为本专业就业困难,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如何提高本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结合多位教师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课堂和课外两方面着手。首先,理论教学的课堂氛围提倡即严肃认真又轻松活泼。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课堂一切的传达需要语言,所以掌握好语言这门艺术对教师来说极其重要。首先最基本的要去就是讲课要口齿清晰,语言流畅、准确、完整,语速快慢适中,语调抑扬顿挫,使学生听起来愉悦舒服,觉得听课也是一种享受。有的授课内容本身是晦涩难懂、距离学生平时生活较远的,但是其内在有一定的逻辑条理。教师需要在表述的时候,深入浅出,用词生动鲜明,举例子要最好结合实际生活,最好有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的加入,逻辑条理清晰。学会运用时下流行语,也是让课堂氛围轻松活跃的一大手段。
  2、合理安排讲课内容。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但是有的时候教学内容却繁重,在一节课的过程中,复杂繁重的脑力劳动难免使学生无法从始至终专心致志听课,所以要对授课内容做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必有主次之分,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特点,把学生容易理解以及非重点内容简单讲解,重点内容以及疑难点可以重点分析讲解。重点、难点内容穿插讲述,结合有趣生动的案例,这样既增加趣味性,也不会让学生过度劳累,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多提问,少讲述。有的老师讲课的时候照本宣科满堂灌,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学生不动脑,固然不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也失去听课的兴趣。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新源自“质疑”。教师应在讲课过程根据课程内容以及上课进度,适时的设问,及时将学生注意力拉回,既可以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表达能力,也可以有效的组织教学,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4、发现教材背后的“新”领域。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知识是需要更新换代的,很多教师使用的教材内容并不能反映出当下本领域最新最前沿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本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并结合讲课内容在课堂上把新动态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时下的最新科研成果,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不是死的,是活的,是有用的,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还有一个“新”,是教材背后的故事的挖掘。教科书往往很简单的介绍一个概念或者理论,至于这些发生的时代背景,在历史上处于何种状态,有何用处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但是这些知识的知晓对提高求知欲与学习积极性有很大作用。所以,教师需要适时介绍这些相关背景知识,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5、导语的重要性。很多大学老师上课忽略导语的重要性。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教学这门艺术同样离不开感情。新课伊始,学生对老师、对课程内容都是满怀期待的,这个时候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欲望最强烈的时刻,是教学参与度最高的时刻。所以,授课前一段精彩的导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身心投入课堂。导语形式多种多样,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地设计导语,重点是要生动有趣,贴合讲课主要内容,温故知新,承上启下,使学生的思维顺利进入新课内容。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实验课和课外实习、实践活动,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学生们也多有创业之心,老师的引导和扶持就成为学生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学生有时候只是有一些很懵懂的想法,就如一颗种子刚刚发芽,对后面的发展方向毫无预见,老师这是要善于发现,并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指导,为学生明确方向。比如,本专业的一个学生打算在家创业养育冬虫夏草,经过简单地和有关生物技术公司联系后就开始在家中进行培养。但由于控制卫生条件不过关导致染菌严重而损失了大量的虫草。灰心的他找到本专业的任课老师请教无菌技术方面的知识,很快就收到明显的效果,这让他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激发出学习的热情。他的例子在同学们中也引起了一些积极的反响。
  还有一个同学家里是养蚕的,近年来由于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的滥用,环境恶化,导致蚕虫的成活率大大下降。有很多蚕虫甚至在将要结茧和结茧过程中会死去,看着家里人辛辛苦苦地劳动,到最后却没有一个好的收成,她心里很难过找到老师寻求帮助。在老师指导下,经过一段课余时间的实验研究,蚕虫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她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更加激起了她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渴望。
  对学生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的积极引导都可以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关键因素还是老师,老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对学生兴趣点的发现都是其中必要的前提条件。每一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深刻体会,也会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本文所述仅是个人拙见,期待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更多的老师们投入到相关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罗红玲,曹代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地质教育[J],2012,3:9-11
  [2]娄延常.大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复旦教育论坛[J],2004,2(2):68-71
  [3]左延莉,黄高明.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广西医科大学学报[J],2004,9:162
  [4]林春,王晶.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基础医学教育[J],2000,2:199-200
其他文献
邓小平理论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为提高教学质量,使邓小平理论真正进入大学生头脑,必须努力进行教学探索.笔者就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由最初的提高语文表达能力转变为如今对文学综合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其中古诗文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推动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典古诗文诵读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相关部门提供可靠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经典古诗文
以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引进的太湖鹅为素材,对其生长、生产性能和肉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周龄前,太湖鹅体重在性别间无显著差异,7周龄后公鹅的体重显著高于母鹅的体重;公鹅
【摘 要】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每一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展在数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德育教育 教学质量 学生发展  一、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  
9月4日,长城汽车与德国零部件巨头舍弗勒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系统、电动马达等领域深化技术合作。目前长城汽车已经与舍弗勒集团在发动机、变速
采用体外发酵,研究了不同发酵豆粕饲喂仔猪粪样对日粮发酵的影响。以仔猪日粮作为底物,仔猪粪样作为接种物进行体外发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粪样B对日粮进行发酵后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