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即要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我们理解,他之所以将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也列入其中,是因为执政者是党和政府及其部门的代表,身处领导与管理的重要岗位和关键位置,是现代社会中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执政者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近几年来,部分领导干部由于不了解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和规律,缺乏与新媒体合作的经验,在与他们打交道时常常会因态度、方法等失当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纠纷,招致物议,给自己和所在部门的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甚至造成恶劣的后果。例如,2003年“非典”侵袭了我国部分地区,一些地区控制消息。广州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干部打着官腔,态度傲慢。结果媒体群起而攻之,网络迅速传播不利于相关方面和整个社会稳定的信息,舆情汹涌。如此时危机错误应对,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分析应对媒体的失当,主要有以下几种:采取“鸵鸟政策”,缺乏坦诚,往往采取隐瞒的做法,封锁信息,妨碍公众知情;遇到要害性问题,避重就轻,甚至干脆回避问题,只谈积极面,避而不谈消极面;面对质疑和诘问,不能冷静对待,甚至态度傲慢,指责媒体。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表达失当,或者口径不一,自相矛盾,互相矛盾,让人莫衷一是;或者答以“无可奉告”,冰冷拒之:或者使用内宣语言,平添理解难度。最恶劣的,就是出言不逊,甚至出口伤人。由此可见,当今执政者亟须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必须深刻理解新闻传媒的党性原则,正确对待媒体,切忌与媒体对抗。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闻媒体的党性和人民性相一致的关系至关重要。新时期传播介质日益现代化,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传递信息迅速,传播内容丰富多样,传播范围更为宽广,人民群众了解世界、关注社会的热情空前高涨,知情欲求和参政议政诉求与日俱增。有的地方曾经对政府的失误或错误采取隐瞒的做法,已经损害了政府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所以,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迫切需要。执政者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到,新闻媒体不仅应为本地、本部门从政者服务,更应为人民服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公开信息,是当前应对媒体最重要的手段。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媒体纷纷报道。四川省政府在应对这次自然灾害的公共危机处理中,对所有的媒体公开信息,全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向着有利方向发展,从而取得了有效的成绩,树立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值得学习和推广。
其次,必须正确运用媒体,有效引导舆论。水能栽舟,亦能覆舟。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指出:“现在的领导,第一是不愿说,第二是不敢说,第三是不会说。与其晚说,还不如早说:与其让其他人说,不如我们自己说;与其让外面人说,不如让自己人说;与其让外行说,不如让内行说:与其让一般人说,不如我们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自己来说。”他不仅指出了当前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态度和方法之不足,例如怕媒体、反感媒体、轻视媒体、回避媒体、乱用媒体,甚至通过媒体搞“一言堂”,同时也指出了正确运用媒体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应从中得到启迪,正确运用新兴媒体,掌握其运作规律,寻找正确处理的方法,从而避免由于对新媒体规律及其正确运用无知而发生各种问题。
第三,必须正确掌握应对媒体的策略。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经提出“三T”理论:“Tell it fast”(尽快)——在事情报道出来之后,反应要迅速;“Tell your own c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主动以我为主地向公众提供所关心的情况和动态,使公众主要通过这一渠道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动态;“Ten itall”(提供全部情况)——随着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对事件的全面掌握。将事情的真相全面辩证地阐明和公告于众。这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有效方法。执政者在危机和突发事件面前,必须临危不惧、沉着坚毅,表现出具有化解危机的意志和能力,并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反应,具体表示对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满有把握。首先,及时发布公众最关注的正确讯息,防止谣言传播。其次,邀请执政者或者权威人士发表意见,增强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满足媒体和公众的知情需求,告诉他们政府正在努力解决问题,从而在政府和媒体的互动中掌握主动权。第三,重视议程设置和语言修辞,在应对、化解、处置危机的战略和技术方面,要审时度势、审慎严谨,对事件背景、组织和人脉等作出深刻的把握和判断。周密思考,谨言慎行,在发布信息、表示态度时务必注意措辞用语,注意情绪控制,重点突出政府正在如何竭尽全力解决问题。特别要防止和避免与媒体发生对抗。
近几年来,部分领导干部由于不了解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和规律,缺乏与新媒体合作的经验,在与他们打交道时常常会因态度、方法等失当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纠纷,招致物议,给自己和所在部门的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甚至造成恶劣的后果。例如,2003年“非典”侵袭了我国部分地区,一些地区控制消息。广州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干部打着官腔,态度傲慢。结果媒体群起而攻之,网络迅速传播不利于相关方面和整个社会稳定的信息,舆情汹涌。如此时危机错误应对,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分析应对媒体的失当,主要有以下几种:采取“鸵鸟政策”,缺乏坦诚,往往采取隐瞒的做法,封锁信息,妨碍公众知情;遇到要害性问题,避重就轻,甚至干脆回避问题,只谈积极面,避而不谈消极面;面对质疑和诘问,不能冷静对待,甚至态度傲慢,指责媒体。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表达失当,或者口径不一,自相矛盾,互相矛盾,让人莫衷一是;或者答以“无可奉告”,冰冷拒之:或者使用内宣语言,平添理解难度。最恶劣的,就是出言不逊,甚至出口伤人。由此可见,当今执政者亟须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必须深刻理解新闻传媒的党性原则,正确对待媒体,切忌与媒体对抗。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闻媒体的党性和人民性相一致的关系至关重要。新时期传播介质日益现代化,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传递信息迅速,传播内容丰富多样,传播范围更为宽广,人民群众了解世界、关注社会的热情空前高涨,知情欲求和参政议政诉求与日俱增。有的地方曾经对政府的失误或错误采取隐瞒的做法,已经损害了政府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所以,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迫切需要。执政者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到,新闻媒体不仅应为本地、本部门从政者服务,更应为人民服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公开信息,是当前应对媒体最重要的手段。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媒体纷纷报道。四川省政府在应对这次自然灾害的公共危机处理中,对所有的媒体公开信息,全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向着有利方向发展,从而取得了有效的成绩,树立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值得学习和推广。
其次,必须正确运用媒体,有效引导舆论。水能栽舟,亦能覆舟。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指出:“现在的领导,第一是不愿说,第二是不敢说,第三是不会说。与其晚说,还不如早说:与其让其他人说,不如我们自己说;与其让外面人说,不如让自己人说;与其让外行说,不如让内行说:与其让一般人说,不如我们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自己来说。”他不仅指出了当前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态度和方法之不足,例如怕媒体、反感媒体、轻视媒体、回避媒体、乱用媒体,甚至通过媒体搞“一言堂”,同时也指出了正确运用媒体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应从中得到启迪,正确运用新兴媒体,掌握其运作规律,寻找正确处理的方法,从而避免由于对新媒体规律及其正确运用无知而发生各种问题。
第三,必须正确掌握应对媒体的策略。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经提出“三T”理论:“Tell it fast”(尽快)——在事情报道出来之后,反应要迅速;“Tell your own c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主动以我为主地向公众提供所关心的情况和动态,使公众主要通过这一渠道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动态;“Ten itall”(提供全部情况)——随着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对事件的全面掌握。将事情的真相全面辩证地阐明和公告于众。这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有效方法。执政者在危机和突发事件面前,必须临危不惧、沉着坚毅,表现出具有化解危机的意志和能力,并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反应,具体表示对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满有把握。首先,及时发布公众最关注的正确讯息,防止谣言传播。其次,邀请执政者或者权威人士发表意见,增强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满足媒体和公众的知情需求,告诉他们政府正在努力解决问题,从而在政府和媒体的互动中掌握主动权。第三,重视议程设置和语言修辞,在应对、化解、处置危机的战略和技术方面,要审时度势、审慎严谨,对事件背景、组织和人脉等作出深刻的把握和判断。周密思考,谨言慎行,在发布信息、表示态度时务必注意措辞用语,注意情绪控制,重点突出政府正在如何竭尽全力解决问题。特别要防止和避免与媒体发生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