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新品种泉红花1号施肥量与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泉红花1号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泉红花1号高产栽培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是播种仁30.32万粒/hm2、施氯化钾复合肥600 kg/hm2。
  关键词:花生;泉红花1号;施肥量;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0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志码: B
  花生是福清市阳下街道主要油料作物,目前阳下街道主要种植品种为泉花551和闽花6号等[1-7]。泉红花1号是由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蛋白、高锌红花生新品种,福清市于2016年引进试种示范,均表现高产、稳产和抗病等优良特性。为配合泉红花1号的示范推广,充分发挥泉红花1号的高产潜力,2020年春季在福清市阳下街道开展泉红花1号施肥量和种植密度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品种为泉红花1号,是由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秋花生种子。
  1.2   方法
  试验于2020年春季在福清市阳下街道北亭村种植大户陈明余的地块进行。试验地为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5.3 g/kg、速效氮82 mg/kg、速效钾103.4 mg/kg、速效磷为220.8 mg/kg,pH值为6.02。前作为水稻,生长正常。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两个处理,主处理种植密度(A)设5个水平,分别为A1:株行距26.4 cm×19.8 cm(折合播种仁22.74万粒/hm2);A2:株行距23.1 cm×19.8 cm(折合播种仁25.99万粒/hm2);A3:株行距设置为19.8 cm×19.8 cm(折合播种仁30.32万粒/hm2);A4:株行距16.5 cm×19.8 cm(折合播种仁36.38万粒/hm2);A5:株行距设置为13.2 cm×19.8 cm(折合播种仁45.47万粒/hm2)。副处理氯化钾复合肥(N∶P∶K=16%∶16%∶16%)施肥量(B)也设5个水平,分别为B1:150 kg/hm2;B2:300 kg/hm2;B3:450 kg/hm2;B4:600 kg/hm2;B5:750 kg/hm2。小区面积6.67 m2,畦宽带沟1 m,畦植3纵行,双粒穴播。氯化钾复合肥全作基肥施用。
  其他栽培管理同一般大田。收获时取样考查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结荚数、饱果数等性状,并进行全小区晒干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荚果产量分析
  从表1中可看出,播种仁30.32万粒/hm2、施氯化钾复合肥600 kg/hm2的组合A3B4荚果产量最高,与其他组合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组合A3B5,即播种仁30.32万粒/hm2、施氯化钾复合肥750 kg/hm2;播种仁30.32万粒/hm2、施氯化钾复合肥450 kg/hm2的组合A3B3莢果产量居第3位。产量居第2位的组合A3B5与第3位的组合A3B3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与第4位的组合A2B5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播种仁45.47万粒/hm2、施氯化钾复合肥750 kg/hm2的组合A5B5和播种仁22.74万粒/hm2、施氯化钾复合肥150 kg/hm2的组合A1B1产量较低,居试验所有处理的倒数第1位、第2位。
  2.2   裂区方差分析
  从表2裂区方差中可看出,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所选用试验地块地力均匀度较好。主处理A和副处理B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本试验所设定的处理对泉红花1号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A×B互作也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相互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2.3   主处理A均值多重比较
  从表3中可知,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泉红花1号产量影响存在差异。在本试验设定种植密度范围内,最佳密度是A3(播种仁30.32万粒/hm2),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极显著减产。其中A4(播种仁36.38万粒/hm2)和A2(播种仁25.99万粒/hm2)荚果产量居第2位、第3位,它们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A1和A5产量差异极显著;A1(播种仁22.74万粒/hm2)和A5(播种仁45.47万粒/hm2)荚果产量居最后两位,它们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2.4   副处理B均值多重比较
  从表4副处理B均值多重比较中可看出,产量最高的施肥量处理为B4(施氯化钾复合肥600 kg/hm2),与其他几个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B3处理(施氯化钾复合肥450 kg/hm2)产量居第2位,与第3位的B5产量差异不显著,与第4位的B2和第5位的B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第3位的B5(施加氯化钾复合肥750 kg/hm2)、第4位的B2(施加氯化钾复合肥300 kg/hm2)和最后一位的B1(施加氯化钾复合肥150 kg/hm2),它们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2.5   各处理主要性状分析
  从表5中可看出,在本试验中主茎高和侧枝长随着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大呈增高趋势;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变化不明显;但单株结果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减少趋势,在种植密度较低时,随着施肥量增加,单株结果数和单位面积结果数增多,但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单株结果数随着施肥量增加呈先增多后减少趋势。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饱果率的提高,种植密度低时增加施肥量有利于饱果率的提高,但种植密度过高,饱果率随着施肥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果数在种植密度较低时,随着施肥量增加呈减少趋势;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福清市泉红花1号栽培效果最佳的组合是A3B4,即种植密度播种仁30.32万粒/hm2、氯化钾复合肥施用量为600 kg/hm2。该组合单位面积果数多,饱果率高,果数少,果重,产量较高。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施肥量过多或过少,单位面积果变少、果数变多、果变轻、饱果率降低,均不利于产量提高。
  参考文献:
  [ 1 ] 施爱玲,陈茹艳,郭陞垚,等.彩色花生泉花806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5(5):39-40.
  [ 2 ] 陈剑洪.种植密度对花生开花结荚习性影响的研究[J].福建热作科技,2006(3):3-5.
  [ 3 ] 陈剑洪.花生新品种“泉花7号”种植密度试验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12(9):21-22.
  [ 4 ] 陈剑洪.油用型花生新品种“泉花6号”播种期和种植密度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2(11):32-34.
  [ 5 ] 陈丽云.花生新品种“泉红花1号”栽培措施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8(2):10-11.
  [ 6 ] 郭陞垚,陈剑洪,谢少和,等.高蛋白红皮花生新品种泉红花1号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16,31(12):1308-1311.
  [ 7 ] 黄雨,潘虹,范丽君.红皮花生新品种红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60,107.
其他文献
研究了曲靖烟区马龙和沾益2个县土壤与烟叶中铁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烟叶铁含量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龙和沾益植烟土壤有效铁含量较丰富,平均值为66.23mg/kg,变异系数为70.45%,有效铁含量不足区域占比较低,仅为7.17%,地区间差异显著;土壤有效铁含量与pH值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铁含量与土壤有效铁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铁元素含量对感官质量影响显著,随着烟叶铁元素含量的增加,烟叶香气质、香气量、余味、燃烧性和干燥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烟叶杂气、刺激性、香型
为探讨基因型、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烤烟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烤烟品种中烟100、云烟87和K326为材料,设置低氮(45kg/hm2)、中氮(60kg/hm2)和高氮(75kg/hm2)处理,研究其对烟叶中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烤烟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变异的贡献率不同,其中基因型对四者的贡献率分别为2.50%、5.13%、4.70%和15.95%,
为探寻稻麦两熟区高产优质高效的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组合,从2001年开始,在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进行田间连续定位试验。设置稻麦双季免耕与秸秆还田(NTS)、麦季免耕与秸秆减量还田(RNT)、稻季免耕与秸秆减量还田(RCT)、稻麦双季翻耕与秸秆还田(CTS)、稻麦双季少耕与秸秆减量还田(MTS)以及稻麦双季翻耕无秸秆还田(CT,对照)6个处理。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组合下2009-2018年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其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秸秆还田显著提高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其
为明确冬小麦春季合理追肥技术,以追肥时间(返青后10、25和40d)为主区,追肥量(90、120和150kg/hm2)为副区,研究春季追肥对冬小麦群体分蘖动态变化、籽粒灌浆进程、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后25d较其他追肥时间显著提高了开花期分蘖数,追氮量为120kg/hm2时最高。返青后25d较其他追肥时间显著提高了籽粒灌浆起始势,籽粒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提高了1%~20%,提高灌浆过程中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灌浆速率,追氮量以120kg/hm2
摘 要:几种新型药械、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示范表明,以纳米农药1 500 g/hm2植保無人机防效最高,达88.55%;纳米农药1 500 g/hm2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防效次之,达87.54%;30%肟菌·戊唑醇EC 600 g/hm2的防效也在82%以上。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药剂;药械;防效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1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
生产中为了追求高收益,果蔗种植中磷肥过量投入现象普遍,造成肥料效率降低和土壤肥力失衡等问题。本研究在广东湛江高磷红壤区采取田间定位试验(初始有效磷含量为234.80mg/kg),研究磷肥减量100%(P0)、50%(P1)、20%(P2)和当地常规施磷(CK,600kg P2O5/hm2)处理下,果蔗磷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连续2年试验后,果蔗产量、糖分含量、株高和茎径等品质性状均表现为P2>CK>P
采用尼龙网袋埋田法,研究越冬绿肥二月兰在春玉米田土壤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为华北地区春玉米减肥增效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二月兰还田0~l0d腐解速率最高,达1.
摘 要:盐胁迫是影响果树栽培的重要环境因子,严重制约我国果树产业的发展。主要对果树耐盐性评价方法和耐盐种质资源筛选、果树耐盐性形成的生理机制、果树耐盐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为后续的果树耐盐碱机制解析及耐盐碱果树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树;耐盐机制;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08-04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6 文献标
为揭示不同移栽期和覆盖方式对晒红烟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和有效积温关系的影响,以吉林蛟河晒红烟品种漂河1号为材料,研究3个移栽期(5月24日、5月29日、6月4日)和2种覆盖方式(不覆盖、地膜覆盖)对晒红烟生育期天数、有效积温、干物质积累特征及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移栽期可延长晒红烟伸根期天数;提前移栽期和地膜覆盖可延长晒红烟成熟期天数,提高了晒红烟成熟期有效积温和采收前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速率峰值出现积温和快增期开始积温、结束积温均提前,降低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提高快增期干物质积累量;移栽期
以油用向日葵T562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5个播期(4月25日、5月2日、5月9日、5月16日及5月23日)和4个种植密度(3.75×104、4.50×104、5.25×104、6.00×104株/hm2)条件下向日葵干物质转运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向日葵各生育期均缩短,播期对向日葵出苗至开花阶段影响较大,对开花至成熟阶段影响较小。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在不同密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