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表面处理对氧化锆陶瓷表面形貌的影响

来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表面处理后氧化锆陶瓷表面形貌的变化.方法 烧结48个6 mm×6mm×2 mm的氧化锆陶瓷方形试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喷砂组(n=12) 、e-max渗透剂组(n=12) 、In-ceram渗透剂组(n=12).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表面处理;喷砂组采用120 μm Al2O3颗粒喷砂处理;e-max渗透剂组和In-ceram渗透剂组分别采用e-max上釉膏和In-ceram氧化铝渗透玻璃粉作为渗透剂进行选择性渗透蚀刻.测量表面处理后各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扫描电镜下观察试件表面形貌,能谱分析仪检测试件表面元素含量变化.结果 空白对照组、喷砂组、e-max渗透剂组和Inceram渗透剂组的表面粗糙度Ra值分别为(0.078 0±0.016 0)μm、(0.100 5±0.003 1)μm、(0.410 7±0.037 0)μm、(0.262 3±0.014 3)μm.e-max渗透剂组和In-ceram渗透剂组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空白对照组和喷砂组(均P<0.01);喷砂组与空白对照组的表面粗糙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ax渗透剂组表面粗糙度大于In-ceram渗透剂组(P<0.01),e-max渗透剂组表面粗糙度Ra值最大.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显示表面处理后氧化锆陶瓷试件表面形貌发生改变,而表面元素含量无变化.结论 选择性渗透蚀刻能使氧化锆陶瓷表面更粗糙,形成网状间隙结构,有利于树脂黏接剂的渗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d(IL-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甲型H1N1流感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从IL-1α基因启动子区域中选取4个SNP位点rs1800587、rs2856836、rs2856838、rs3783525,针对以上位点建立基于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TOF-MS)鉴定SNP的方法,对167例H1N1流感患者(H1N1组)和192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进行检测.确定各SNP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