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人
平静的河水下面,暗流涌动。
河里的一条船上,工人正操作着承重一吨的钩机,沉入五十多米深的水底。五分钟后,钩机浮出水面,上面却空空如也。接连打捞了几次,钩机都一无所获,人们一直屏住呼吸,大气也不敢出。
将近四个小时后,沉寂了半天的人群开始躁动起来:“有料!太多了!好的。慢一点,慢一点。”钩机捞上来的东西,只是一堆石头。
像这样打捞,一天的成本近万元,就是为了捞一堆石头?一个带头大哥模样的男人走上前去,拿起一块石头仔细端详:“这几块能值三万元、五万元,都是很便宜的。没有十万八万元,买不了好的。石头真的疯狂,很疯狂的,我们也疯狂,它也疯狂……”
这几块看似普通的石头,每一块的价值竟然能达到三到五万元!但男人看上去毫无喜色,甚至有些不满意。旁边的人毕恭毕敬,“黎哥水平高,说一句话,我这石头怎么好,它的价位就要提升一万元到两万元。”
一句话能顶一两万元?近年来,奇石交易在两广地区日益火爆。而在柳州,奇石观赏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井街边,总能见到石头待价而沽;普通人家,摆上几块奇石也是家常便饭。奇石甚至成为柳州市的一张名片,奇石大市场就有五个,从业者有几万人。
“带头大哥” 叫黎俊杰,正是来自广西柳州。在这个市场上,老黎被奉为当之无愧的大师。他看石头的绝活,在行业里传得神乎其神。只要他看中的石头,身价都会暴涨。曾经靠这个本事,老黎只用十万元,三年时间就净赚八百万元,2012年销售额达到一千三百万元。
这是怎样一种暗藏玄机的买卖?从河里捞出来的石头中,黎俊杰只挑到了一块,以1200元的价格当场成交。他急匆匆地坐船上岸,把刚刚那块石头藏了起来。
“这个石头只能是中下,中下的石头,对。”连常年从事奇石打捞的船老大,也觉得这块石头平淡无奇。可在黎俊杰看来,远没有那么简单。
“我捡到宝了。”这个时候,黎俊杰才变得有些兴奋:“捡漏了。刚刚我买这块石头,真的捡漏。他这块石头为什么这么便宜给我?其实这块石头是绿豆青,他是因为这里有一点裂,价格就便宜。恰恰相反,如果这个不裂,我不要。”
在老黎眼中,这块石头形状像一本“天书”。一般河里捞出来的石头,由于长期冲刷与打磨,大部分都是圆的,而这块却是方方正正,“很难出”。
“他绝对看不出。所以他们是靠运气,我是靠眼力。”只一句话,大师风范尽显……
外地客
2007年的一天,贵州德江长宝乡乌江沿岸一个偏僻的小村落里,来了两个外地客。一个是姓万的年轻后生,来过几次,但每次都是挑几块便宜的石头就走。另一个中年汉子,以前没见过,听他说话口音,不是本地人,但看上去挺有钱。
中年汉子正是黎俊杰,这是他第一次下乌江石产地。跟他同行的小万是江西人,在柳州开了一间只有十几平米的奇石店铺,主要经营乌江石。
那个时候,乌江石在奇石圈并没有什么影响力,柳州人自己很少亲自下产地看石头。远道而来的“老板”让这个平静小村有些受宠若惊,村长亲自邀请黎俊杰和小万一起在家里吃饭,希望这两个城市里来的客人可以多买点石头。
觥筹交错间,小万却突然捂住肚子,哎哟哎哟的叫了起来,说是肚子疼,要去上厕所。然而,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左等右等,小万都没有回来。等到菜都凉了,小万还没回来。村长急了,给小万打电话,小万却告诉村长,不用等他了,自己在外面有事儿。
村长脸色刷一下变了:“你这个朋友怎么回事,我们好心款待他,他却放我们‘耙子’。”老黎心里也十分紧张:自己本来就是初来乍到,没交到朋友,反倒先把老村长得罪了。搞不清楚状况的老黎也不好多说,只得连连道歉。
吃完饭,村长带老黎“到村里转转”,看了几户石农家里石头。一看是个生面孔,农户开口要价都是五万十万元。当时在柳州卖得最贵的乌江石,也不过两三万元。看了一圈,老黎连价都没敢还。
晚上在农户家住下后,小万也从外面回来了:“黎哥,我已经看好石头了,你跟我去看看吧。”彼时已是晚上是十点,两人沿着河边跋涉了六公里小路,赶到石农家里。一共9块石头,每块都比他刚才看的要好,关键是,这九块石头一共只卖1.1万元。初涉这一行的老黎这才明白,外地客在“村里”,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回到住处,黎俊杰跟小万商量,看第二天能不能跟他一起去看石头。小万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大早,小万急急忙忙跑来告诉他,家里有事儿,要急着回去。这下黎俊杰着急了,“好歹你也帮我看两块石头啊。”小万爱理不理,不耐烦地回答,“那就上午,中午我要去遵义坐车回柳州了。”
结果匆匆忙忙选了两块还过得去的石头,小万就离开了。原本希望能跟小万的那批石头一起托运回柳州,无奈昨晚石农拉石头的车一大早已经出发了。黎俊杰心里暗暗叫苦,不得不在产地又等了三天,终于找到一辆回柳州的顺风车。
回到柳州老黎才打听到,小万家里并没有发生什么事,这次黎俊杰纯粹是来给小万当“保镖”了。同行果然是冤家。刨除各种成本,黎俊杰这次几乎是空手而归。
蛙王
老黎不服。别人能做的,到我这儿就只是这幅模样?
半年前,黎俊杰碰见正在做奇石生意老朋友王勇。老王店里的几块石头,这块要几十万元,那块也要几十万元。“那你不是几百万身家?”老王得意地一笑,“兄弟,有了哦。”这个老王,几年前做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靠卖石头,几年时间竟然咸鱼翻身。
老黎动心了。我其他生意都能做好,难道在这门生意上会比他差?他拿出攒了半辈子的七十万元做石头生意,结果却让他哭都来不及。
“买完石头回来,搞好之后摆在那里,客户进来走一圈,晃一晃就走了,留都留不住。”黎俊杰买来一堆卖不出去的石头,连看都没人看。才半年时间,就掏空了半辈子的积蓄。黎俊杰不甘心,他又东拼西凑了十万元,想东山再起。 听说乌江石便宜,不需要太多流动资金,老黎跟着旁边的奇石店主小万下乌江,没想到就被摆了一道。
虽然初探乌江就铩羽而归,但好歹也看懂了一些门道。老黎不服输,决定只身再闯乌江。
柳州人不爱去乌江,因为乌江地势偏远,民风剽悍。乌江石也从来不是柳州奇石市场的主流。虽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黎俊杰认准这条路,就没打算回头,经常在乌江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
一次买石头的饭局上,老黎认识了长宝乡奇石协会会长老李。两人都是爱石心切,老黎希望在当地结朋揽友,老李也希望在柳州广开枝蔓。一壶好酒,双方把酒言欢,兄弟相称。在老李的大力推荐下,老黎总算跟镇上大一点的石农都逐渐熟络起来,加上他为人仗义,买石头从不只挑上品,总是上中下品相各带几块,口碑在石农中间也慢慢传开。
2008年腊月雪灾,黎俊杰被困在产地。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每天就穿着防水的筒子靴,在乌江沿岸转悠,遇到有在捞石头的就看看。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在河边闲逛,碰到一个姓张的石农刚好有一船石头上岸。老张一看是他,急忙招呼,“黎总,过来看看吧,今天石头不错。”黎俊杰笑而不答,自己在这江边转悠了大半年了,哪儿来的那么多“不错”?远远打量了一下石头后,老黎才凑上前去。
石头还没洗干净,被石农随便地堆成一堆,一块如锅底灰一样周身裹满黄泥的石头吸引了老黎的注意。那块石头只露出五厘米见方的一小块,还微微凸起,黎俊杰隐约觉得,它好像一只动物的眼睛。他看得出这块石头的皮色一流,颜色是乌江石里标准的绿豆青,形状也周正。他想把石头翻过来看看另一面,这时候,他无意间摸到石头的下面,一个鼓鼓的突起明显反馈到他的手上。
奇了!老黎心里一惊,心跳加快,八九不离十,这块石头应该是一个上品。但他马上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一脸镇定地将翻到一半的石头放下,摇了摇头,转而继续看其他石头。
“这几块石头多少钱?”看了几块儿过后,他指着“目标”旁边的一堆石头向老张询价。
这是要买?老张也多了个心眼,但仔细看了看那些石头,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价钱你开,合适就行。”
看到老张并无异样,他便以每块几千元不等的价格将这堆石头买下。当然,他也把自己看中那块“普通石头”悄悄收入其中。当天就包好装车,运往柳州。
回柳州第一件事就是洗石头。洗完仔细一看,这块石头比他预想的还要好:形状酷似青蛙,两只石眼突出,外形、色泽、纹路,无疑都是万中选一的极品!黎俊杰兴奋不已,给它取名“蛙王”。
没几天,黎俊杰在乌江淘到宝的消息就传开了。先是各路藏家纷纷上门一辨真伪,然后普通藏友如潮水般涌入店中,前来观赏。
但让人吃惊的远不止这块石头,还有黎俊杰给这块石头定的价:80万元。
当时市面上,一块好的乌江石能卖到10万元已经非常罕见。黎俊杰如此叫价,不管是行家,还是外行,都认为他这是疯了。
但黎俊杰似乎有他自己的打算。在他老家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古董商人,偶然发现一家饭店门口的猫食碗是一件古董,但他又怕告诉猫主人后对方坐地起价,便将猫买下,顺便买下猫吃食的碗。黎俊杰把这个故事戏称为“猫碗效应”。
他认为,不管买石头还是卖石头,这个方法同样适用。
黎俊杰每天依旧在店里稳坐泰山,来看“蛙王”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关键是,看完的人也往往都能在他的店里买上一两块其他的乌江石。就这样,虽然蛙王暂时没有卖出去,但店里却是生意兴隆。
黎俊杰以一人之力,将乌江石行情向上推了好几个台阶。而“蛙王”,正是黎俊杰的镇店之宝。
眼力、魄力、财力
同行们都觉得老黎撞了大运,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从当初人们眼中的“菜鸟”和“笑话”,到今天咸鱼翻身,这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老黎看了上万块石头,走坏了十五双胶鞋。日积月累的磨练,终于锻炼出了他独到的眼光。
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是因为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决定别人不敢决定的,关键,还有能力完成自己所决定的事儿。用奇石圈子自己人的说法就是:眼力、魄力、财力。
眼力说的是看石头的功底。初入此行的人,往往看石头缺乏市场眼光,他们的审美标准,主要是凭自己喜好,而不是市场喜好。做奇石生意,不看市场喜好是大忌,当初老黎就是没有把握好这条规律,盲目买石,导致流动资金打了水漂。
魄力说的是买石头要果断,看准就要下手,不然机会转瞬即逝。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天,柳州的奇石市场都会有石头一级产地的石农拉一大车石头来卖,能在群石中选出自己心仪的那一块,需要眼力,但更需要当机立断。因为,很有可能在你犹豫的空档,同时来看石头的众多买家,说不定谁就会将石头买走,所以不能优柔寡断。
财力说的就是实力了。一个人再有眼力,再有魄力,没钱没底气,什么事都办不了。
——这几条准则放之商海亦皆准。平时不显山露水的老黎,今天总算是一鸣惊人。
奇石这行,名气一响,黄金万两。“蛙王”让老黎一炮而红,生意自然是顺风顺水,他又接连出手“神像”、“熊猫”等“珍品”。
然而,正当他的乌江石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市场冬季却悄悄来临。春江水暖鸭先知,长年浸泡在奇石市场的老黎自然能够感受市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当时他有一批货刚到广州。往常像这种质地石头,只要一个电话,广东的藏家们立刻蜂拥而至,抢购一空。可这次,有点不太对劲。打第一个电话,客户推说有事,来不了,他没着急,第二个电话第三个电话……他接连联系了9个客户,每个都是这样那样的理由婉言拒绝了他。
时间不等人,老黎立刻部署。他让人先把石头运送回柳州,自己则留在广东,四处跟广东的客户联系。他觉得,就算不能多卖几块石头,也要先把这次滞销的原因弄清楚。
几经打听,他终于搞清楚原因:一方面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广东很多老板资金链紧张,没有钱再来购买奇石;另一方面,来自云南的黄龙玉异军突起,成为当年最风光的一股新势力。 市场容不得你犹豫,他立刻布局自己下一步投资方向。
思考再三,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曾经折戟的大化石市场。由于整体行业不景气,大化石价格此时正处在一个相对的低位;另外大化石在柳州奇石圈有“硬通货”之称,虽然暂时疲软,至少保值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他决定重新进军大化石市场。
未卜先知
可是,当老黎去到大化石产地的时候,却遭遇了第一次到乌江去那样的尴尬。
他一家一家看石头,却没有几个人搭理他。商户们要么埋头看电视上网,要么几个一起,凑着打麻将。好不容易有一家有人回应了他一声,他抬头一看,还是个小孩儿。
他指了指门口一块儿看上去不错的石头:“这块儿多少钱?”小孩儿怯生生地回答:“这块儿石头一万块。”
老黎考虑了一下,“行,那你把你大人叫回来吧,我买了。”小孩儿赶紧打电话,“我爸爸现在回不来,你把钱给我吧”。
他让小孩儿拨通大人电话。那头传来噼里啪啦的麻将声,卖主很不耐烦:“什么事儿,快说。”老黎自报家门:“这么多钱交给小孩,恐怕不合适。”“那你等等吧。”老黎来产地的第一块大化石,才好歹成交。
临走前,对方上下打量了一下老黎:“以前没来过吧?”原来他在当地是个生面孔,加上一年多时间没有大买家了,所以石农们也有些无心再做这个生意。
没办法,老黎只能每周都去,并且每次去,总要在当地最大的铺面买上一两块上等的石头。没多长时间,当地人都知道了一个来买石头的大户。那段时间,黎俊杰成了这里最受欢迎的人,众人纷纷把这几年压下来的好石头拿出来给老黎看。
老黎不断把大化石运回柳州,之前积攒的八百多万元全部变成了一块一块的石头。整个市场的人都替他捏了把汗,“没人玩的大化石,买这么多卖给谁呢?一向精明的黎哥,这回铁定要亏本。”
谁也没想到,2010年下半年,大化石的价格突然开始疯涨。
“基本上是一天一个价,有时候不是一天一个价,我现在跟他谈的时候是一个价,最后转一圈过来又是一个价,都是这一块石头。”这时候,黎俊杰再出手大化石,就不是原来的价了,利润高达500%。
老黎真乃神人?
原来,他通过玩乌江石的经验,感觉大化石会有上涨的行情。他第一次去大化县买石头的时候,他发现,小孩卖给他的那块石头的价格,竟然跟三年前一样。“一看那个价格,跟2006年涨价时候的价格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三年都没变,我感觉可能这个石头不会都停留在这个价格,可能会涨。”其实,老黎也不能准确断定大化石上涨的时间,但2010年经济形势的好转给大化石带来了好行情。
时也?命也?在老黎看来,还是那三个关键词:眼力、魄力、财力。
平静的河水下面,暗流涌动。
河里的一条船上,工人正操作着承重一吨的钩机,沉入五十多米深的水底。五分钟后,钩机浮出水面,上面却空空如也。接连打捞了几次,钩机都一无所获,人们一直屏住呼吸,大气也不敢出。
将近四个小时后,沉寂了半天的人群开始躁动起来:“有料!太多了!好的。慢一点,慢一点。”钩机捞上来的东西,只是一堆石头。
像这样打捞,一天的成本近万元,就是为了捞一堆石头?一个带头大哥模样的男人走上前去,拿起一块石头仔细端详:“这几块能值三万元、五万元,都是很便宜的。没有十万八万元,买不了好的。石头真的疯狂,很疯狂的,我们也疯狂,它也疯狂……”
这几块看似普通的石头,每一块的价值竟然能达到三到五万元!但男人看上去毫无喜色,甚至有些不满意。旁边的人毕恭毕敬,“黎哥水平高,说一句话,我这石头怎么好,它的价位就要提升一万元到两万元。”
一句话能顶一两万元?近年来,奇石交易在两广地区日益火爆。而在柳州,奇石观赏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井街边,总能见到石头待价而沽;普通人家,摆上几块奇石也是家常便饭。奇石甚至成为柳州市的一张名片,奇石大市场就有五个,从业者有几万人。
“带头大哥” 叫黎俊杰,正是来自广西柳州。在这个市场上,老黎被奉为当之无愧的大师。他看石头的绝活,在行业里传得神乎其神。只要他看中的石头,身价都会暴涨。曾经靠这个本事,老黎只用十万元,三年时间就净赚八百万元,2012年销售额达到一千三百万元。
这是怎样一种暗藏玄机的买卖?从河里捞出来的石头中,黎俊杰只挑到了一块,以1200元的价格当场成交。他急匆匆地坐船上岸,把刚刚那块石头藏了起来。
“这个石头只能是中下,中下的石头,对。”连常年从事奇石打捞的船老大,也觉得这块石头平淡无奇。可在黎俊杰看来,远没有那么简单。
“我捡到宝了。”这个时候,黎俊杰才变得有些兴奋:“捡漏了。刚刚我买这块石头,真的捡漏。他这块石头为什么这么便宜给我?其实这块石头是绿豆青,他是因为这里有一点裂,价格就便宜。恰恰相反,如果这个不裂,我不要。”
在老黎眼中,这块石头形状像一本“天书”。一般河里捞出来的石头,由于长期冲刷与打磨,大部分都是圆的,而这块却是方方正正,“很难出”。
“他绝对看不出。所以他们是靠运气,我是靠眼力。”只一句话,大师风范尽显……
外地客
2007年的一天,贵州德江长宝乡乌江沿岸一个偏僻的小村落里,来了两个外地客。一个是姓万的年轻后生,来过几次,但每次都是挑几块便宜的石头就走。另一个中年汉子,以前没见过,听他说话口音,不是本地人,但看上去挺有钱。
中年汉子正是黎俊杰,这是他第一次下乌江石产地。跟他同行的小万是江西人,在柳州开了一间只有十几平米的奇石店铺,主要经营乌江石。
那个时候,乌江石在奇石圈并没有什么影响力,柳州人自己很少亲自下产地看石头。远道而来的“老板”让这个平静小村有些受宠若惊,村长亲自邀请黎俊杰和小万一起在家里吃饭,希望这两个城市里来的客人可以多买点石头。
觥筹交错间,小万却突然捂住肚子,哎哟哎哟的叫了起来,说是肚子疼,要去上厕所。然而,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左等右等,小万都没有回来。等到菜都凉了,小万还没回来。村长急了,给小万打电话,小万却告诉村长,不用等他了,自己在外面有事儿。
村长脸色刷一下变了:“你这个朋友怎么回事,我们好心款待他,他却放我们‘耙子’。”老黎心里也十分紧张:自己本来就是初来乍到,没交到朋友,反倒先把老村长得罪了。搞不清楚状况的老黎也不好多说,只得连连道歉。
吃完饭,村长带老黎“到村里转转”,看了几户石农家里石头。一看是个生面孔,农户开口要价都是五万十万元。当时在柳州卖得最贵的乌江石,也不过两三万元。看了一圈,老黎连价都没敢还。
晚上在农户家住下后,小万也从外面回来了:“黎哥,我已经看好石头了,你跟我去看看吧。”彼时已是晚上是十点,两人沿着河边跋涉了六公里小路,赶到石农家里。一共9块石头,每块都比他刚才看的要好,关键是,这九块石头一共只卖1.1万元。初涉这一行的老黎这才明白,外地客在“村里”,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回到住处,黎俊杰跟小万商量,看第二天能不能跟他一起去看石头。小万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大早,小万急急忙忙跑来告诉他,家里有事儿,要急着回去。这下黎俊杰着急了,“好歹你也帮我看两块石头啊。”小万爱理不理,不耐烦地回答,“那就上午,中午我要去遵义坐车回柳州了。”
结果匆匆忙忙选了两块还过得去的石头,小万就离开了。原本希望能跟小万的那批石头一起托运回柳州,无奈昨晚石农拉石头的车一大早已经出发了。黎俊杰心里暗暗叫苦,不得不在产地又等了三天,终于找到一辆回柳州的顺风车。
回到柳州老黎才打听到,小万家里并没有发生什么事,这次黎俊杰纯粹是来给小万当“保镖”了。同行果然是冤家。刨除各种成本,黎俊杰这次几乎是空手而归。
蛙王
老黎不服。别人能做的,到我这儿就只是这幅模样?
半年前,黎俊杰碰见正在做奇石生意老朋友王勇。老王店里的几块石头,这块要几十万元,那块也要几十万元。“那你不是几百万身家?”老王得意地一笑,“兄弟,有了哦。”这个老王,几年前做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靠卖石头,几年时间竟然咸鱼翻身。
老黎动心了。我其他生意都能做好,难道在这门生意上会比他差?他拿出攒了半辈子的七十万元做石头生意,结果却让他哭都来不及。
“买完石头回来,搞好之后摆在那里,客户进来走一圈,晃一晃就走了,留都留不住。”黎俊杰买来一堆卖不出去的石头,连看都没人看。才半年时间,就掏空了半辈子的积蓄。黎俊杰不甘心,他又东拼西凑了十万元,想东山再起。 听说乌江石便宜,不需要太多流动资金,老黎跟着旁边的奇石店主小万下乌江,没想到就被摆了一道。
虽然初探乌江就铩羽而归,但好歹也看懂了一些门道。老黎不服输,决定只身再闯乌江。
柳州人不爱去乌江,因为乌江地势偏远,民风剽悍。乌江石也从来不是柳州奇石市场的主流。虽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黎俊杰认准这条路,就没打算回头,经常在乌江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
一次买石头的饭局上,老黎认识了长宝乡奇石协会会长老李。两人都是爱石心切,老黎希望在当地结朋揽友,老李也希望在柳州广开枝蔓。一壶好酒,双方把酒言欢,兄弟相称。在老李的大力推荐下,老黎总算跟镇上大一点的石农都逐渐熟络起来,加上他为人仗义,买石头从不只挑上品,总是上中下品相各带几块,口碑在石农中间也慢慢传开。
2008年腊月雪灾,黎俊杰被困在产地。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每天就穿着防水的筒子靴,在乌江沿岸转悠,遇到有在捞石头的就看看。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在河边闲逛,碰到一个姓张的石农刚好有一船石头上岸。老张一看是他,急忙招呼,“黎总,过来看看吧,今天石头不错。”黎俊杰笑而不答,自己在这江边转悠了大半年了,哪儿来的那么多“不错”?远远打量了一下石头后,老黎才凑上前去。
石头还没洗干净,被石农随便地堆成一堆,一块如锅底灰一样周身裹满黄泥的石头吸引了老黎的注意。那块石头只露出五厘米见方的一小块,还微微凸起,黎俊杰隐约觉得,它好像一只动物的眼睛。他看得出这块石头的皮色一流,颜色是乌江石里标准的绿豆青,形状也周正。他想把石头翻过来看看另一面,这时候,他无意间摸到石头的下面,一个鼓鼓的突起明显反馈到他的手上。
奇了!老黎心里一惊,心跳加快,八九不离十,这块石头应该是一个上品。但他马上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一脸镇定地将翻到一半的石头放下,摇了摇头,转而继续看其他石头。
“这几块石头多少钱?”看了几块儿过后,他指着“目标”旁边的一堆石头向老张询价。
这是要买?老张也多了个心眼,但仔细看了看那些石头,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价钱你开,合适就行。”
看到老张并无异样,他便以每块几千元不等的价格将这堆石头买下。当然,他也把自己看中那块“普通石头”悄悄收入其中。当天就包好装车,运往柳州。
回柳州第一件事就是洗石头。洗完仔细一看,这块石头比他预想的还要好:形状酷似青蛙,两只石眼突出,外形、色泽、纹路,无疑都是万中选一的极品!黎俊杰兴奋不已,给它取名“蛙王”。
没几天,黎俊杰在乌江淘到宝的消息就传开了。先是各路藏家纷纷上门一辨真伪,然后普通藏友如潮水般涌入店中,前来观赏。
但让人吃惊的远不止这块石头,还有黎俊杰给这块石头定的价:80万元。
当时市面上,一块好的乌江石能卖到10万元已经非常罕见。黎俊杰如此叫价,不管是行家,还是外行,都认为他这是疯了。
但黎俊杰似乎有他自己的打算。在他老家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古董商人,偶然发现一家饭店门口的猫食碗是一件古董,但他又怕告诉猫主人后对方坐地起价,便将猫买下,顺便买下猫吃食的碗。黎俊杰把这个故事戏称为“猫碗效应”。
他认为,不管买石头还是卖石头,这个方法同样适用。
黎俊杰每天依旧在店里稳坐泰山,来看“蛙王”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关键是,看完的人也往往都能在他的店里买上一两块其他的乌江石。就这样,虽然蛙王暂时没有卖出去,但店里却是生意兴隆。
黎俊杰以一人之力,将乌江石行情向上推了好几个台阶。而“蛙王”,正是黎俊杰的镇店之宝。
眼力、魄力、财力
同行们都觉得老黎撞了大运,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从当初人们眼中的“菜鸟”和“笑话”,到今天咸鱼翻身,这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老黎看了上万块石头,走坏了十五双胶鞋。日积月累的磨练,终于锻炼出了他独到的眼光。
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是因为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决定别人不敢决定的,关键,还有能力完成自己所决定的事儿。用奇石圈子自己人的说法就是:眼力、魄力、财力。
眼力说的是看石头的功底。初入此行的人,往往看石头缺乏市场眼光,他们的审美标准,主要是凭自己喜好,而不是市场喜好。做奇石生意,不看市场喜好是大忌,当初老黎就是没有把握好这条规律,盲目买石,导致流动资金打了水漂。
魄力说的是买石头要果断,看准就要下手,不然机会转瞬即逝。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天,柳州的奇石市场都会有石头一级产地的石农拉一大车石头来卖,能在群石中选出自己心仪的那一块,需要眼力,但更需要当机立断。因为,很有可能在你犹豫的空档,同时来看石头的众多买家,说不定谁就会将石头买走,所以不能优柔寡断。
财力说的就是实力了。一个人再有眼力,再有魄力,没钱没底气,什么事都办不了。
——这几条准则放之商海亦皆准。平时不显山露水的老黎,今天总算是一鸣惊人。
奇石这行,名气一响,黄金万两。“蛙王”让老黎一炮而红,生意自然是顺风顺水,他又接连出手“神像”、“熊猫”等“珍品”。
然而,正当他的乌江石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市场冬季却悄悄来临。春江水暖鸭先知,长年浸泡在奇石市场的老黎自然能够感受市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当时他有一批货刚到广州。往常像这种质地石头,只要一个电话,广东的藏家们立刻蜂拥而至,抢购一空。可这次,有点不太对劲。打第一个电话,客户推说有事,来不了,他没着急,第二个电话第三个电话……他接连联系了9个客户,每个都是这样那样的理由婉言拒绝了他。
时间不等人,老黎立刻部署。他让人先把石头运送回柳州,自己则留在广东,四处跟广东的客户联系。他觉得,就算不能多卖几块石头,也要先把这次滞销的原因弄清楚。
几经打听,他终于搞清楚原因:一方面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广东很多老板资金链紧张,没有钱再来购买奇石;另一方面,来自云南的黄龙玉异军突起,成为当年最风光的一股新势力。 市场容不得你犹豫,他立刻布局自己下一步投资方向。
思考再三,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曾经折戟的大化石市场。由于整体行业不景气,大化石价格此时正处在一个相对的低位;另外大化石在柳州奇石圈有“硬通货”之称,虽然暂时疲软,至少保值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他决定重新进军大化石市场。
未卜先知
可是,当老黎去到大化石产地的时候,却遭遇了第一次到乌江去那样的尴尬。
他一家一家看石头,却没有几个人搭理他。商户们要么埋头看电视上网,要么几个一起,凑着打麻将。好不容易有一家有人回应了他一声,他抬头一看,还是个小孩儿。
他指了指门口一块儿看上去不错的石头:“这块儿多少钱?”小孩儿怯生生地回答:“这块儿石头一万块。”
老黎考虑了一下,“行,那你把你大人叫回来吧,我买了。”小孩儿赶紧打电话,“我爸爸现在回不来,你把钱给我吧”。
他让小孩儿拨通大人电话。那头传来噼里啪啦的麻将声,卖主很不耐烦:“什么事儿,快说。”老黎自报家门:“这么多钱交给小孩,恐怕不合适。”“那你等等吧。”老黎来产地的第一块大化石,才好歹成交。
临走前,对方上下打量了一下老黎:“以前没来过吧?”原来他在当地是个生面孔,加上一年多时间没有大买家了,所以石农们也有些无心再做这个生意。
没办法,老黎只能每周都去,并且每次去,总要在当地最大的铺面买上一两块上等的石头。没多长时间,当地人都知道了一个来买石头的大户。那段时间,黎俊杰成了这里最受欢迎的人,众人纷纷把这几年压下来的好石头拿出来给老黎看。
老黎不断把大化石运回柳州,之前积攒的八百多万元全部变成了一块一块的石头。整个市场的人都替他捏了把汗,“没人玩的大化石,买这么多卖给谁呢?一向精明的黎哥,这回铁定要亏本。”
谁也没想到,2010年下半年,大化石的价格突然开始疯涨。
“基本上是一天一个价,有时候不是一天一个价,我现在跟他谈的时候是一个价,最后转一圈过来又是一个价,都是这一块石头。”这时候,黎俊杰再出手大化石,就不是原来的价了,利润高达500%。
老黎真乃神人?
原来,他通过玩乌江石的经验,感觉大化石会有上涨的行情。他第一次去大化县买石头的时候,他发现,小孩卖给他的那块石头的价格,竟然跟三年前一样。“一看那个价格,跟2006年涨价时候的价格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三年都没变,我感觉可能这个石头不会都停留在这个价格,可能会涨。”其实,老黎也不能准确断定大化石上涨的时间,但2010年经济形势的好转给大化石带来了好行情。
时也?命也?在老黎看来,还是那三个关键词:眼力、魄力、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