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岩桩内力测试探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力测试是获取桩侧和桩端阻力的最直接的手段。振弦式传感器和滑动测微计是工程中常用的内力测试工具,测量桩身内力后,换算为桩侧和桩端阻力,为桩基设计提供依据。在摩擦桩中,内力测试一般可获得较准确的桩侧和桩端阻力,但对于嵌岩桩而言,嵌岩段的内力测试值很小,不符合概念中岩体侧摩和端阻相当大的印象。本文通过对一个在建工程的桩身内力测试过程,探讨分析了嵌岩段内力测试结果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嵌岩桩;内力测试;卡颈效应
  1、引言
  电力工程设计中,嵌岩桩因沉降小、能提供的竖向承载力大而受结构设计者的青睐,但目前对嵌岩段的受力机理研究的不够清楚[1-2],原体试验仍是确定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方便设计者根据需要调整嵌岩深度,在原体试验中就必须进行桩身内力测试,确定桩的侧摩阻力和端阻力。
  在摩擦桩中,内力测试一般可获得较准确的桩侧和桩端阻力,但对于嵌岩桩而言,嵌岩段的内力测试值很小,不符合概念中岩体侧摩和端阻相当大的印象。
  2、桩身内力测试方法
  桩身内力测试可采用应变式传感器、钢弦式传感器或者滑动测微计等。传感器应设置在两种不同性质土层的界面处。在地面处或以上应设置一个测量断面作为传感器标定断面。传感器埋设断面距桩顶和桩底的距离不宜小于1倍桩径。在同一断面处可对称设置2~4个传感器。
  2.1钢弦式传感器测试内力原理
  2.2钢弦式传感器内力测试方法
  原体试验时,根据试验区勘测资料,确定安装钢筋计的断面,将钢筋计与主筋绑扎,通过电缆线与测试仪器连接,静载试验时测量在各级荷载作用下钢筋测力计的频率大小,通过试验前标定的钢筋测力计的频率和荷载关系,分析计算确定不同截面的桩侧及桩底各部分的阻力。
  3、某嵌岩桩内力测试
  在某电厂的原体试验过程中,基岩埋深较浅,按嵌岩桩设计。在竖向加载的过程中,采用钢筋计进行内力测试,获得桩基设计参数。
  3.1地层岩性
  试验区内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的淤泥质粉质粘土、粘性土,下伏侏罗系泥质砂岩。各地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碎石、粘性土和砖渣等,为近期人类活动形成。该层层厚为2.20m。
  ②1层粉质粘土(Q4al) :黄褐色,灰黄色,稍湿~湿,可塑偏软,局部软塑,含少量高岭土团块。该层层厚为0.20m。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 :青灰、灰黄色,饱和~湿,软塑~流塑,略有腥味,该层土为欠固结土,灵敏度较高,有机质含量约在1.10~2.58%之间。该层层厚为4.30m。
  ⑥1层泥质砂岩(J):灰白、灰褐色,全风化,泥质胶结,块状构造,岩体风化呈粘性土混砂土状,可见原岩构造,手捏可碎,遇水易软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厚度约为5.20m。
  ⑥2层泥质砂岩(J):灰白、灰褐色,强风化,泥质胶结,块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裂隙较发育,遇水易软化和崩解,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该层厚度为1.10m。
  ⑥3层泥质砂岩(J):灰白、灰褐、红褐色,中风化,泥质胶结,块状构造,岩芯呈长柱状或短柱状,裂隙较发育,遇水易软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该处未揭穿。
  3.2 试验桩设计
  采用旋挖成孔工艺,两组共6根试验桩,桩径600mm和800mm的桩长分别为16m、17m,以中风化泥质砂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5d分别3m、4m。
  3.3 钢筋计安装
  钢筋计安装在6根试验桩的主筋上,每根桩测试5个断面,每个断面对称安装3个钢筋计。Φ600mm桩安装在1m、7m、10m、13m、15m深度处;Φ800mm桩安装在1m、7m、10m、13m、16m深度处。
  3.4 测试结果——轴力
  通过对测试数据计算并根据孔径测量结果进行校正,试验桩S1~S6共计6根试验桩在各级荷载作用下轴力分布情况见图1~6。
  3.5 測试结果分析
  从3.4节可以看出,桩端附近轴力很小,对于桩径800的S4~S6来说,桩端处轴力接近于零,桩顶荷载无法传递到桩端。结合地层岩性来分析,当嵌岩段岩体完整性好、强度高时,桩体混凝土与周围岩体变为一个整体,在进入嵌岩段后,轴力迅速传入周围岩体,形成“卡颈”效应,桩端轴力变得很小。由于“卡颈”效应的存在,在嵌岩桩的内力测试中,针对嵌岩段不适合单独提侧阻力和端阻力,而是给出一个综合的承载力值,这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提法一致。在此次原体试验中,最终推荐的内力测试值如表1。
  结论:
  本文通过一个在建电厂桩基原体试验中的内力测试过程,分析了嵌岩段内力的特点,提出针对岩体完整性好、强度高的岩体时会产生轴力的“卡颈”效应,在测试成果中不宜单独提侧阻力和端阻力,而是提供嵌岩段的综合承载力,设计桩基时可以直接采用。
  参考文献:
  [1]宋进国,刘利民.嵌岩桩桩侧阻力特征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30(2):56-57.
  [2]雷勇.嵌岩桩竖向承载机理及其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3]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张立新(1980.5-),男,汉,内蒙古宁城县,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动力工程。
其他文献
【摘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进行勘察过程中,不仅需要研究相关岩土工程地质,更应重视相关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避免因忽视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施工产生不良影响,使工程建设存在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重要性  这些年我国建筑事故的不断频发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稳定带来了较大的隐患。作为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GPS 测量技术的内涵及优点,重点对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GPS 测量技术将传统测量技术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进行了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测量的性能与质量,在测量范围、测量效率、测量精度上均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1、GPS 测量技术应用的简要概述  众所周知,GPS 定位系统的定位数
期刊
【摘要】工民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是多个工种人员参与其中的一道工序,并且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一旦出现问题则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对工民建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要点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影响因素;技术要点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不断增多,并且混凝土以高强度及良好工作性能
期刊
金山最新的WPS Office 2005凭借小巧精干、功能齐全、操作类似Office等优点而受到用户欤迎,但为了更好地使用软件,应该对软件进行必要的设置,这样就要用到WPS Office 2005配置工具。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对房屋稳定安全性重视在不断提高,在进行房建工程的过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一定要选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该技术是为了保障房建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地基的力学性能,从而推动我国房建工程的发展。因此,对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非常重要。  【关键词】软土地基;房建工程;地基处理  1、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意义  房建工程中,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使用性能以及工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多的材料,其自身质量和施工技术,将会对建筑工程的使用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对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要强化质量控制意识,严格遵循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在切实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维护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探究复杂施工环
期刊
我们都知道,Windows XP自带的音量调节系统不仅功能单一,而且操作繁琐。怎样才能方便快捷地控制音量呢?不妨使用“Power Mixer”,它是一款专门用来调节音量的第三方工具,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设置和控制系统音量。
期刊
你用上最新的Windows Live Messenger 8.0(以下简称Messenger 8)了吗?虽然界面变漂亮了,可是面板下方那大大的广告和近似鸡肋的搜索条还占据着宝贵的面板空间。由于Messenger 8的版本比较新,针对老版本的去广告补丁已经没戏了,于是笔者萌发了DIY的念头。经过一番试验后发现只需简单修改一下动态链接库文件就可以达到目的,整个流程就是打开文件,修改,然后保存,打造更清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保障建筑安全使用,相关单位要正确认识屋面工程防水的重要性,从设计、选材、后期维护管理等多方面加强建筑屋面防水,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中的屋面渗漏原因,对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及其防水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渗漏原因;防水施工技术要点;防水策略  1、建筑工程中的屋面渗漏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中的屋面渗漏原因有很多,主要有:(1)材料原因
期刊
【摘要】新常态下,城市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是我国新阶段的必然诉求。中小城市应积极谋求转变发展方式,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本研究立足于资源、人口、产业和空间载体等城市发展要素,明确宁津的区域地位,深度剖析面临的现实问题,旨在为宁津未来的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方向和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同时,从绿色生态、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城镇化良性发展等若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