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高考;科技文;阅读;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B)—0034—01
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科技文阅读常为许多考生的弱项,其实只要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再加上扎实的解题技巧训练,这一题型就会转化为大多数考生的强项。具体来说,搞好科技文阅读训练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 准确理解《考试大纲》对这一题型的要求,对应试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纵观近几年高考科技文的命题,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基本限定在关键词句的理解、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语主要指体现作者立场观点、作品主题思想、在结构上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如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及受上下文语意制约的有“临时意义”的词语。
关键句主要指从内容上体现不同层次的中心句;从结构上揭示文章脉络的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重要信息主要指文章的基本概念、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推断”的命题主要包括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的结论,作者在文中暗示的某种倾向,作者对某一观点的个人看法及评价态度等。
二、识辨常见的干扰项,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以客观题形式出现的科技文阅读题,一道题,四个选项中,一般有三个干扰选项,若能对常见的干扰项的设置思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则对识别干扰项,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大有帮助。一般来讲,常见的设题陷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偷换概念。这类干扰项常见的有四种情况: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中的词语并非相同概念的交换;选项在表达原文意思时漏掉了原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把原文中对中心语的陈述换成了对修饰语的陈述;故意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卷I第5题C项:“……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这一项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的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各个群体和团体。
2.无中生有。即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理出来。如2007全国高考语文卷I第7题C项:“……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此项中的“更值得保护”在文章中没有出处。
3.以偏概全。这类干扰项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所做的判断扩大到事物的全体,造成以偏概全的错误。如2006年福建卷第4题A项:“‘欧洲老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它将消除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而文中只谈到像糖尿病、心脏病、痛症及精神病等人类主要疾病的治疗,选项中的表述,范围明显被有意扩大。
4.或然必然。或然是可能发生的,也可以不发生,必然是一定发生的。干扰项故意把可能发生的事判断为必定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如2007年江西卷第8题D项:“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和书斋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此项中的必然趋势跟原文的陈述不相一致。
5.答非所问。选项与题干没有关系。如2007年辽宁卷第6小题D项:“第一原则强调了凡技术能做到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这一选项在原文中能找到出处且表述正确,但它却不是对弗洛姆“第一原则”的评价,而是对“第一原则”内容的陈述,属于典型的答非所问。
三、熟悉解题常规,不间断地进行强化训练
科技文的解题技巧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段的整体阅读的基础之上。在此前提下要注意以下步骤。
1.准确回归原文。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命题,大部分的选项在通常情况下都有与原文相对应的段落。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考生要带着选项回归原文,先找准文中的对应部分,然后再进行合理的推理及判断。
2.仔细对比。区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的表述有无出入。
3.合理判断。对科技文的解读离不开判断,比较时要判断,筛选信息时要判断。准确判断需要考生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找到确切的根据,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B)—0034—01
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科技文阅读常为许多考生的弱项,其实只要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再加上扎实的解题技巧训练,这一题型就会转化为大多数考生的强项。具体来说,搞好科技文阅读训练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 准确理解《考试大纲》对这一题型的要求,对应试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纵观近几年高考科技文的命题,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基本限定在关键词句的理解、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语主要指体现作者立场观点、作品主题思想、在结构上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如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及受上下文语意制约的有“临时意义”的词语。
关键句主要指从内容上体现不同层次的中心句;从结构上揭示文章脉络的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重要信息主要指文章的基本概念、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推断”的命题主要包括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的结论,作者在文中暗示的某种倾向,作者对某一观点的个人看法及评价态度等。
二、识辨常见的干扰项,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以客观题形式出现的科技文阅读题,一道题,四个选项中,一般有三个干扰选项,若能对常见的干扰项的设置思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则对识别干扰项,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大有帮助。一般来讲,常见的设题陷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偷换概念。这类干扰项常见的有四种情况: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中的词语并非相同概念的交换;选项在表达原文意思时漏掉了原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把原文中对中心语的陈述换成了对修饰语的陈述;故意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卷I第5题C项:“……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这一项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的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各个群体和团体。
2.无中生有。即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理出来。如2007全国高考语文卷I第7题C项:“……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此项中的“更值得保护”在文章中没有出处。
3.以偏概全。这类干扰项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所做的判断扩大到事物的全体,造成以偏概全的错误。如2006年福建卷第4题A项:“‘欧洲老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它将消除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而文中只谈到像糖尿病、心脏病、痛症及精神病等人类主要疾病的治疗,选项中的表述,范围明显被有意扩大。
4.或然必然。或然是可能发生的,也可以不发生,必然是一定发生的。干扰项故意把可能发生的事判断为必定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如2007年江西卷第8题D项:“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和书斋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此项中的必然趋势跟原文的陈述不相一致。
5.答非所问。选项与题干没有关系。如2007年辽宁卷第6小题D项:“第一原则强调了凡技术能做到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这一选项在原文中能找到出处且表述正确,但它却不是对弗洛姆“第一原则”的评价,而是对“第一原则”内容的陈述,属于典型的答非所问。
三、熟悉解题常规,不间断地进行强化训练
科技文的解题技巧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段的整体阅读的基础之上。在此前提下要注意以下步骤。
1.准确回归原文。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命题,大部分的选项在通常情况下都有与原文相对应的段落。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考生要带着选项回归原文,先找准文中的对应部分,然后再进行合理的推理及判断。
2.仔细对比。区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的表述有无出入。
3.合理判断。对科技文的解读离不开判断,比较时要判断,筛选信息时要判断。准确判断需要考生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找到确切的根据,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从而找到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