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晚秋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提高土壤复种指数,增加农户收入的新技术,具有省时、省工、环保和简便易操作的特点,通过宜良县多年的试验、示范种植,对秋季马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秋季 稻田 马铃薯 免耕栽培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217-01
秋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是一项全新的马铃薯轻型栽培方式。其核心技术就是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晚秋雨水及光热资源、土地资源,选择早熟抗病品种,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排水晒田,确保田面干而不燥,然后直接在稻田表面按一定规格摆放种薯,施足底肥,覆盖稻草,科学管理,捡薯收获;其主要特点就是利用宜良县常年种植冬早蔬菜、早玉米及小春马铃薯的生产优势,在海拨1600米以下,12月上旬无重霜冻区域、地势稍高的稻田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抢种一季马铃薯。这项技术的实施应用,为稻草还田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表层土壤的保水性,并且避免了稻草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1.选择适宜田块,备足稻草
选择海拔1600米以下、12月上旬前无重霜冻区域的地势稍高、土质疏松、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的砂泥田、河砂泥田或砂質壤土田块,在水稻黄熟期提早控水晾田(按3—3.5米墒宽挖沟控水),以利水稻收获后及时整田播种马铃薯。因马铃薯免耕栽培需要大量的覆盖物,每亩约需稻草1800—2000千克(折合2.5—3亩稻田的稻草),因此,水稻收获时,稻草要整齐堆放,并按要求备足稻草。
2.选择早熟、中早熟品种,精选种薯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是根据马铃薯生长特性,充分利用水稻收获后的雨水和光热资源以及秋后田块闲置时间,增种一季马铃薯,因此选准品种至关重要。根据近年来试验筛选,适宜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的马铃薯品种必须是早熟品种(75天以内)、中早熟品种(76—85天)、中熟品种(86—95天),以利避开霜冻危害、降低种植风险,且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特性。在宜良县种植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有爱德53、抗青9—1、云薯201、米拉和会—2号、中薯1号、大西洋等品种。播种前要认真精选种薯,一般应选20—40克带壮芽的无病小种薯,整薯播种。
3.种薯处理
3.1整薯消毒
剔除烂薯、病薯后将种薯放进多菌灵500—7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50―200单位浸泡15—20分钟,能有效预防青枯病、黑茎病和晚疫病的发生。再将浸泡过的种薯放置于通风见光处晾晒半日后进行催芽。
3.2赤霉素浸种
将种薯放进0.5×10-6—1×10-6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取出晾干后准备催芽。
3.3对种薯进行催芽
种薯催芽后再播种,有利于马铃薯早发、齐苗,提前地上部的发育时期,健壮生长,增产增效。将经过赤霉素处理后的种薯放在垫有干净细沙(土)或稻草的室内催芽,堆放厚度以10—15cm为宜,上面盖稻草遮光。当大部分种薯芽长至0.5—0.8cm时,揭开稻草使种薯暴露在散射光下炼芽,以芽变为紫色为度。
4.规范整墒,适时播种
水稻收获后及时按3—3.5米切沟晒田至表面适当干燥;墒沟宽30—35厘米,沟深25厘米;然后按行距50厘米,株距25—30厘米的规格,每亩播种4400—5300株;播种时把种薯摆放在墒面上,要确保薯芽接触土壤,以利及时生长,注意种薯不能摆种在沟边(距沟边13厘米左右摆种)。
5.施足底肥,覆盖稻草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的施肥为一次性施足底肥。每亩施肥量:优质腐熟农家肥2500—3000千克,马铃薯专用复混肥100千克;施肥方法:先在每个种薯上施优质腐熟农家肥0.5千克,后在两个种薯间施专用复混肥20克(种薯不可直接接触化肥,以防烂种缺苗)。施肥后用准备好的稻草,以草尖对草尖的方法与墒面垂直均匀整齐覆盖整个墒面,稻草覆盖厚度10厘米左右,不宜过薄或过厚,要求做到种暑、墒面不外露,避免 “露绿”和“卡苗”现象发生。盖好稻草后,再次清理墒沟,沟深30厘米,做到沟底平直、通畅,做到能排能灌,沟土在碎垡后均匀覆盖在稻草上,防止漏光和大风吹跑稻草。
6.及时引苗,科学管理
6.1及时引苗
马铃薯出苗至50—60%,要及时分次引苗出土,防止稻草挡苗,延迟生长。齐苗后应及时定苗,每株马铃薯保留生长健壮的2-3苗,剔除弱苗、小苗,以利结大薯。
6.2水份管理
因覆盖墒面的新鲜稻草晒干后吸收水份慢而少,容易导致田块干燥、薯苗干旱。在出苗期,要视墒情及时由墒沟进水,浅水漫灌,以稻草不随水漂移为度,灌水后应及时排水;苗期如遇久晴无雨要及时放水浸润墒面,阴雨天要注意疏通沟渠防止田块积水。
6.3养分管理
马铃薯是喜钾植物,增施硫酸钾可促进植株快速生长,促使物质积累向块茎转移,还可促进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光合作用的效能,加速新陈代谢。在生长期内一般不需中耕除草,施足底肥的情况下也不用追肥,可在生长的后期用0.2%磷酸二氢钾或0.5%的尿素进行1—2次根外追肥。
6.4防治病虫害
(1)晚秋季节,因温湿度较大,马铃薯容易诱发晚疫病,因此,齐苗后要及时使用化学(生物)农药防治晚疫病3次,一般10—15天施药一次;选用的药剂有: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的“福帅得”或“科佳”(由浙江金牛农药有限公司分装生产),“福帅得”每亩用量25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雾防治,“科佳”每亩用量24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雾防治,最好交替使用。
(2)蚜虫:吡虫啉2000—40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喷2—3次。
(3)鼠害:播种后开始防治至收获,在田边投放用苹果、小麦、薯块制成的毒饵。
7.适时采收,分级包装
7.1采收时间
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选用的马铃薯属早熟或中熟品种,全生育期70—90天左右,11月底至12月中旬大部分茎叶呈现黄色时便可采收。
7.2采收方法
收获采收时只需拨开稻草,直接在墒面上捡薯,不需挖收;有少数生长在田块缝隙中的薯块,入土较浅,采挖也很方便。收获捡薯时,要注意大、中、小薯分级包装,避免薯块损伤,以利上市销售。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在成熟采收前15—20天,分期采收上市,即将稻草轻轻拨开,先采收大薯,再将稻草复原后让中、小薯继续生长。一般每亩可收获鲜薯1500——2000千克。
8.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用早熟、抗病、产量高的品种,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播种,避开重霜期。
(2)对种薯进行催芽处理,确保苗齐、苗壮。
(3)正确使用农家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避免种芽腐烂。
(4)保证盖草厚度:过薄,马铃薯地下葡伏茎徒长,结薯小,绿薯发生严重;过厚,种芽生长受抑制,出苗延迟,幼苗瘦弱,严重影响了产量。
[参考文献]
[1]刘登魁.许科朗.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3(6):18-20
关键词:秋季 稻田 马铃薯 免耕栽培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217-01
秋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是一项全新的马铃薯轻型栽培方式。其核心技术就是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晚秋雨水及光热资源、土地资源,选择早熟抗病品种,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排水晒田,确保田面干而不燥,然后直接在稻田表面按一定规格摆放种薯,施足底肥,覆盖稻草,科学管理,捡薯收获;其主要特点就是利用宜良县常年种植冬早蔬菜、早玉米及小春马铃薯的生产优势,在海拨1600米以下,12月上旬无重霜冻区域、地势稍高的稻田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抢种一季马铃薯。这项技术的实施应用,为稻草还田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表层土壤的保水性,并且避免了稻草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1.选择适宜田块,备足稻草
选择海拔1600米以下、12月上旬前无重霜冻区域的地势稍高、土质疏松、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的砂泥田、河砂泥田或砂質壤土田块,在水稻黄熟期提早控水晾田(按3—3.5米墒宽挖沟控水),以利水稻收获后及时整田播种马铃薯。因马铃薯免耕栽培需要大量的覆盖物,每亩约需稻草1800—2000千克(折合2.5—3亩稻田的稻草),因此,水稻收获时,稻草要整齐堆放,并按要求备足稻草。
2.选择早熟、中早熟品种,精选种薯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是根据马铃薯生长特性,充分利用水稻收获后的雨水和光热资源以及秋后田块闲置时间,增种一季马铃薯,因此选准品种至关重要。根据近年来试验筛选,适宜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的马铃薯品种必须是早熟品种(75天以内)、中早熟品种(76—85天)、中熟品种(86—95天),以利避开霜冻危害、降低种植风险,且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特性。在宜良县种植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有爱德53、抗青9—1、云薯201、米拉和会—2号、中薯1号、大西洋等品种。播种前要认真精选种薯,一般应选20—40克带壮芽的无病小种薯,整薯播种。
3.种薯处理
3.1整薯消毒
剔除烂薯、病薯后将种薯放进多菌灵500—7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50―200单位浸泡15—20分钟,能有效预防青枯病、黑茎病和晚疫病的发生。再将浸泡过的种薯放置于通风见光处晾晒半日后进行催芽。
3.2赤霉素浸种
将种薯放进0.5×10-6—1×10-6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取出晾干后准备催芽。
3.3对种薯进行催芽
种薯催芽后再播种,有利于马铃薯早发、齐苗,提前地上部的发育时期,健壮生长,增产增效。将经过赤霉素处理后的种薯放在垫有干净细沙(土)或稻草的室内催芽,堆放厚度以10—15cm为宜,上面盖稻草遮光。当大部分种薯芽长至0.5—0.8cm时,揭开稻草使种薯暴露在散射光下炼芽,以芽变为紫色为度。
4.规范整墒,适时播种
水稻收获后及时按3—3.5米切沟晒田至表面适当干燥;墒沟宽30—35厘米,沟深25厘米;然后按行距50厘米,株距25—30厘米的规格,每亩播种4400—5300株;播种时把种薯摆放在墒面上,要确保薯芽接触土壤,以利及时生长,注意种薯不能摆种在沟边(距沟边13厘米左右摆种)。
5.施足底肥,覆盖稻草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的施肥为一次性施足底肥。每亩施肥量:优质腐熟农家肥2500—3000千克,马铃薯专用复混肥100千克;施肥方法:先在每个种薯上施优质腐熟农家肥0.5千克,后在两个种薯间施专用复混肥20克(种薯不可直接接触化肥,以防烂种缺苗)。施肥后用准备好的稻草,以草尖对草尖的方法与墒面垂直均匀整齐覆盖整个墒面,稻草覆盖厚度10厘米左右,不宜过薄或过厚,要求做到种暑、墒面不外露,避免 “露绿”和“卡苗”现象发生。盖好稻草后,再次清理墒沟,沟深30厘米,做到沟底平直、通畅,做到能排能灌,沟土在碎垡后均匀覆盖在稻草上,防止漏光和大风吹跑稻草。
6.及时引苗,科学管理
6.1及时引苗
马铃薯出苗至50—60%,要及时分次引苗出土,防止稻草挡苗,延迟生长。齐苗后应及时定苗,每株马铃薯保留生长健壮的2-3苗,剔除弱苗、小苗,以利结大薯。
6.2水份管理
因覆盖墒面的新鲜稻草晒干后吸收水份慢而少,容易导致田块干燥、薯苗干旱。在出苗期,要视墒情及时由墒沟进水,浅水漫灌,以稻草不随水漂移为度,灌水后应及时排水;苗期如遇久晴无雨要及时放水浸润墒面,阴雨天要注意疏通沟渠防止田块积水。
6.3养分管理
马铃薯是喜钾植物,增施硫酸钾可促进植株快速生长,促使物质积累向块茎转移,还可促进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光合作用的效能,加速新陈代谢。在生长期内一般不需中耕除草,施足底肥的情况下也不用追肥,可在生长的后期用0.2%磷酸二氢钾或0.5%的尿素进行1—2次根外追肥。
6.4防治病虫害
(1)晚秋季节,因温湿度较大,马铃薯容易诱发晚疫病,因此,齐苗后要及时使用化学(生物)农药防治晚疫病3次,一般10—15天施药一次;选用的药剂有: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的“福帅得”或“科佳”(由浙江金牛农药有限公司分装生产),“福帅得”每亩用量25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雾防治,“科佳”每亩用量24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雾防治,最好交替使用。
(2)蚜虫:吡虫啉2000—40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喷2—3次。
(3)鼠害:播种后开始防治至收获,在田边投放用苹果、小麦、薯块制成的毒饵。
7.适时采收,分级包装
7.1采收时间
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选用的马铃薯属早熟或中熟品种,全生育期70—90天左右,11月底至12月中旬大部分茎叶呈现黄色时便可采收。
7.2采收方法
收获采收时只需拨开稻草,直接在墒面上捡薯,不需挖收;有少数生长在田块缝隙中的薯块,入土较浅,采挖也很方便。收获捡薯时,要注意大、中、小薯分级包装,避免薯块损伤,以利上市销售。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在成熟采收前15—20天,分期采收上市,即将稻草轻轻拨开,先采收大薯,再将稻草复原后让中、小薯继续生长。一般每亩可收获鲜薯1500——2000千克。
8.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用早熟、抗病、产量高的品种,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播种,避开重霜期。
(2)对种薯进行催芽处理,确保苗齐、苗壮。
(3)正确使用农家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避免种芽腐烂。
(4)保证盖草厚度:过薄,马铃薯地下葡伏茎徒长,结薯小,绿薯发生严重;过厚,种芽生长受抑制,出苗延迟,幼苗瘦弱,严重影响了产量。
[参考文献]
[1]刘登魁.许科朗.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3(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