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是一条低调的“强龙”】
对老子,有人尊敬,有人贬损,几十年前,好像贬损的多些。一些学者著文,把老子说成是个非常消极、灰暗的人,不但不干实事、徒作大言,还是个阴谋家,跟奴隶主还有点瓜葛,又喜欢为小生产者做代言。他向往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而人却不相往来的闭塞生活,鲁迅在小说里曾讥他为“一段呆木头”。我起初受这些观点的影响,对老子的印象并不佳。但后来明白了,我的那点印象其实多属误读误解,相当肤浅,实在是小看了老子的价值。真实的老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哲。我想用一句形象的话做个比喻:老子是一条低调的强龙。
老庄研究家陈鼓应先生曾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话来形容《老子》的价值,说《老子》“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细读《老子》,确实如此。
自古以来,人们从《老子》中汲取了大量生动而隽永的词语。“天长地久”出生入死”大器晚成”“福祸相倚”“金玉满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一般人已不知其来历的词语,其实都出自《老子》。
历代人们取名,更是常从《老子》中摭词取义。三国人物刘备,字玄德,老子》曰:“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近代思想家严复,字几道,《老子》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叶挺将军,字希夷,《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國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学家钱玄同,《老子》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曰:“上善若水。”老北京有个孔德中学,“孔德”二字,也取自《老子》:“孔德之容,惟道其尘,是谓‘玄同’。”哲学家王若水,老子》是从。”
历代文人写诗作文,更是常从《老子》中摭拾词句。赵朴初的《八声甘州·咏梅》开头一句是:对飘风骤雨乱群山,仰首看梅花。”“飘风骤雨”一词,出自《老子》的“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张中行著文,爱用“损之又损”一语,出自《老子》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每当看到各种报刊常引用《老子》词语时,感觉老子仿佛还活着。
《老子》的价值当然主要不在语言,而在于其思想学说,在于它那些永远不会过时的,既抽象又能落到实处的理念、方略。
曾国藩深通《老子》三昧,在晚清政界,虽有震主之功却未被主子猜忌,史家究其因,谓其甚得益于老子的“处下”“不争”之道,从而善行韬晦隐身之术。曾国藩极推崇老子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思想,写家书,几乎是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地叮嘱家人;带湘军,为给属下做表率,更是亲自去看操、点名、站墙子(修建防守营垒)。他在一封信里说:“军中阅历有年,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诚可谓老子的“曾氏版”。
毛泽东也喜读《老子》,出行有时也要带上它。对于《老子》提出的难易、有无、高下、刚柔、祸福、智愚、进退、静躁、巧拙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毛澤东尤感兴趣;对《老子》强调的“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矛盾转化思想,也极为重视。他的策略思想也甚得益于《老子》,《老子》云,“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毛在阐述战略退却等不少问题时,都曾引用《老子》这些话来说明。“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提出的一个治国理念,实际是一种政治哲学。自古以来,学者重之,高明的政治家更是推重并实行之。《韩非子·解老》发挥其义说:“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粉碎“四人帮”后,我党决定不再搞政治运动,后又提出“不折腾”的方略,从哲理层面上说,这与《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之义是相通的。据说美国前总统里根也很推崇老子的这一政治哲学,曾倾心践行之且获得一定实效。
但老子的学说也是双刃剑,恶人采之,也会产生负能量。明清之际大思想家王船山在论及唐武宗宦官之祸时,曾用《老子》学说解释之:“老氏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此女子小人滔天之恶,所挟以为藏身之固也。唐之宦官,其势十倍于汉、宋……及观仇士良教其党曰:‘天子不可令闲,日以奢靡娱其耳目,无暇更及他事。’然后知其所以驱中材之主入于其阱而不得出者,惟以至柔之道縻繫之,因而驰骋之,蔑不胜矣。”仇士良是唐代著名大宦官,曾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贪酷二十余年。王船山认为,唐代宦官之所以能成气候,为祸甚烈,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擅用老子的以柔克刚之术。一个至高无上的堂堂天子,竟被身为“半个女人”的太监以“至柔之道”弄得服服帖帖,这老子之术确实厉害得很呀。
看似潜于渊,实则可腾天,老子实为一条低调的“强龙”。
【《诗经》里的“用脚投票”】
用脚投票,古已有之。谓予不信,且看《诗经》之《硕鼠》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翻译过来,就是: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劳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这是《硕鼠》的第一段。第二、三段的末句分别是“适彼乐国”“适彼乐郊”,意为“去那乐国有仁爱”“去那乐郊有欢笑”。诗人把剥削者称为硕鼠,因备受硕鼠剥削,便发誓要离开故土、故国、故郊,到让人欢乐的地方去。用今天时兴的话说,就是打算用脚投票。
史学家陈垣先生对《诗经》这一经义非常重视,抗战期间,他在论说民心问题时,引用过“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八个字,并申说道:“何为出此言乎?其故可深长思也。”(《通鉴胡注表微·民心篇》)原因说来也简单,硕鼠当道,民不堪命,怎能不思“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关于民心、政治、爱国之间的关系,陈先生又提出一精辟见解,认为国民党当局提倡爱国,应以人民福祉为依归,以善政凝聚民心,这样人民才会不轻去其国。他说:“民心者人民心理之向背也。人民心理之向背,大抵以政治之善恶为依归,夷夏之防(即民族意识),有时并不足恃,是可惕然者也。”又说:“恩泽不下于民,而责人民之不爱国,不可得也。夫国必有可爱之道,而后能令人爱之。”陈先生实际是希望国民政府以史为鉴,实行善政,善待人民,以凝聚人民的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这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真正的获取民心之道,是领导抗战者应当奉行的为政方针。 【孔、关二圣与名人变形】
钱玄同给胡适写信说:“明清两代,社会上所景仰之古人,就是孔丘、关羽两位”,“不但愚夫愚妇信仰‘关老爷’,即文人学士亦崇拜‘关夫子’。”也就是说,明清时代最敬奉孔、关二圣。
孔圣、关圣,实际主要为思想之圣人也。孔子虽有教育上的事功,但成为“圣人”,主要靠思想。他是忠君和仁义礼智信的代表,故受崇仰。关羽哪有什么思想,但硬被弄成了孔子思想的门徒。一手捋胡须,一手持《春秋》,乃一忠义典范也。单靠武功,关羽成不了“关夫子”。关圣乃孔子思想之民间版、普及版。
孔、关二圣乃明清意识形态的两个关键人物。帝王对意识形态影响虽大,如朱元璋、康雍乾对其时政治思想影响巨大,但若论最基本的封建政治理念、纲常名教、伦理道德,还是孔、关二圣影响大。皇帝也敬服二圣人,清朝尤敬服关羽。意识形态多载于书本,但也人物化、偶像化了——明清之际,孔庙、关庙多如牛毛,即官方意识形态之人物化、偶像化。
历史名人死后,常被塑造得变形,变得真假杂糅。真孔子和真关羽,是春秋时代、三国时代的的孔子、关羽。明清时的孔、关,已非原装的孔、关,乃是异化了的孔、关。孔子是当道者捧起来的孔子,关羽是被演义了的、化过妆的关羽。批林批孔时的孔子,更是被弄得面目全非。
真歷史名人在可靠的史料中,真假杂糅的历史名人在小说、戏剧、传说和宣传材料中。孔子、关羽即如此。又如,赵匡胤、杨业、包拯、岳飞,是民間熟知的宋代四大名人,但老百姓所知者多非其信史,他们心里装着的,实为小说、戏曲、传说中的赵、杨、包、岳。
从历史上看,有时历史人物的名声越大,随着时间推移,变形就可能越大。小人物比大人物容易保存历史原貌。把名人搞得真假杂糅,或不经意,或是有意,或因崇拜,或因憎恶,或有其它原因。为贤者尊者讳,贤者尊者便愈贤愈尊,也越来越不真。破鼓众人捶,谁成了破鼓,就被越捶越破。
【提壶】
历史人物之品题,向有二偏向:一曰隐恶扬善,一曰隐善扬恶。所谓隐者扬者,余拟以一俗词概言之,曰“提壶”。析而言之:隐恶,即哪壶不开不提哪壶;扬善,哪壶开提哪壶;隐善,哪壶开不提哪壶;扬恶,哪壶不开提哪壶。隐之扬之,全在提壶之间耳。
浏览书、刊、报、网,妄加提壶之文多矣。誉人欲增其美,只提开水壶,毁人欲益其恶,只提凉水壶。品题尊者贤者,只提开水壶,讳提凉水壶;品题问题人物,只提凉水壶,讳提开水壶。秦皇暴虐,然有大功,喜秦皇者便只提装有大功之开水壶,不提装有暴虐之凉水壶;厌秦皇者则相反。如此提壶,则此秦皇非全人也,自亦非史上之真秦皇也。“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章太炎《检论》),亦提此壶不提彼壶之故也。此曾氏自亦非全人真人也。
善恶功过集于一人,本常态耳,若片面提壶,妄加抑扬,则距真人远矣。论人之原则,唯在顾及全人,辩证论人,所谓实事求是也。品题人物,居心为第一。秉大公者,天然具有辩证倾向;反之,则必为妄加提壶者也。
(作者系《北京日报》原编委、理论部主任,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
对老子,有人尊敬,有人贬损,几十年前,好像贬损的多些。一些学者著文,把老子说成是个非常消极、灰暗的人,不但不干实事、徒作大言,还是个阴谋家,跟奴隶主还有点瓜葛,又喜欢为小生产者做代言。他向往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而人却不相往来的闭塞生活,鲁迅在小说里曾讥他为“一段呆木头”。我起初受这些观点的影响,对老子的印象并不佳。但后来明白了,我的那点印象其实多属误读误解,相当肤浅,实在是小看了老子的价值。真实的老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哲。我想用一句形象的话做个比喻:老子是一条低调的强龙。
老庄研究家陈鼓应先生曾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话来形容《老子》的价值,说《老子》“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细读《老子》,确实如此。
自古以来,人们从《老子》中汲取了大量生动而隽永的词语。“天长地久”出生入死”大器晚成”“福祸相倚”“金玉满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一般人已不知其来历的词语,其实都出自《老子》。
历代人们取名,更是常从《老子》中摭词取义。三国人物刘备,字玄德,老子》曰:“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近代思想家严复,字几道,《老子》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叶挺将军,字希夷,《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國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学家钱玄同,《老子》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曰:“上善若水。”老北京有个孔德中学,“孔德”二字,也取自《老子》:“孔德之容,惟道其尘,是谓‘玄同’。”哲学家王若水,老子》是从。”
历代文人写诗作文,更是常从《老子》中摭拾词句。赵朴初的《八声甘州·咏梅》开头一句是:对飘风骤雨乱群山,仰首看梅花。”“飘风骤雨”一词,出自《老子》的“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张中行著文,爱用“损之又损”一语,出自《老子》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每当看到各种报刊常引用《老子》词语时,感觉老子仿佛还活着。
《老子》的价值当然主要不在语言,而在于其思想学说,在于它那些永远不会过时的,既抽象又能落到实处的理念、方略。
曾国藩深通《老子》三昧,在晚清政界,虽有震主之功却未被主子猜忌,史家究其因,谓其甚得益于老子的“处下”“不争”之道,从而善行韬晦隐身之术。曾国藩极推崇老子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思想,写家书,几乎是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地叮嘱家人;带湘军,为给属下做表率,更是亲自去看操、点名、站墙子(修建防守营垒)。他在一封信里说:“军中阅历有年,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诚可谓老子的“曾氏版”。
毛泽东也喜读《老子》,出行有时也要带上它。对于《老子》提出的难易、有无、高下、刚柔、祸福、智愚、进退、静躁、巧拙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毛澤东尤感兴趣;对《老子》强调的“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矛盾转化思想,也极为重视。他的策略思想也甚得益于《老子》,《老子》云,“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毛在阐述战略退却等不少问题时,都曾引用《老子》这些话来说明。“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提出的一个治国理念,实际是一种政治哲学。自古以来,学者重之,高明的政治家更是推重并实行之。《韩非子·解老》发挥其义说:“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粉碎“四人帮”后,我党决定不再搞政治运动,后又提出“不折腾”的方略,从哲理层面上说,这与《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之义是相通的。据说美国前总统里根也很推崇老子的这一政治哲学,曾倾心践行之且获得一定实效。
但老子的学说也是双刃剑,恶人采之,也会产生负能量。明清之际大思想家王船山在论及唐武宗宦官之祸时,曾用《老子》学说解释之:“老氏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此女子小人滔天之恶,所挟以为藏身之固也。唐之宦官,其势十倍于汉、宋……及观仇士良教其党曰:‘天子不可令闲,日以奢靡娱其耳目,无暇更及他事。’然后知其所以驱中材之主入于其阱而不得出者,惟以至柔之道縻繫之,因而驰骋之,蔑不胜矣。”仇士良是唐代著名大宦官,曾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贪酷二十余年。王船山认为,唐代宦官之所以能成气候,为祸甚烈,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擅用老子的以柔克刚之术。一个至高无上的堂堂天子,竟被身为“半个女人”的太监以“至柔之道”弄得服服帖帖,这老子之术确实厉害得很呀。
看似潜于渊,实则可腾天,老子实为一条低调的“强龙”。
【《诗经》里的“用脚投票”】
用脚投票,古已有之。谓予不信,且看《诗经》之《硕鼠》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翻译过来,就是: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劳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这是《硕鼠》的第一段。第二、三段的末句分别是“适彼乐国”“适彼乐郊”,意为“去那乐国有仁爱”“去那乐郊有欢笑”。诗人把剥削者称为硕鼠,因备受硕鼠剥削,便发誓要离开故土、故国、故郊,到让人欢乐的地方去。用今天时兴的话说,就是打算用脚投票。
史学家陈垣先生对《诗经》这一经义非常重视,抗战期间,他在论说民心问题时,引用过“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八个字,并申说道:“何为出此言乎?其故可深长思也。”(《通鉴胡注表微·民心篇》)原因说来也简单,硕鼠当道,民不堪命,怎能不思“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关于民心、政治、爱国之间的关系,陈先生又提出一精辟见解,认为国民党当局提倡爱国,应以人民福祉为依归,以善政凝聚民心,这样人民才会不轻去其国。他说:“民心者人民心理之向背也。人民心理之向背,大抵以政治之善恶为依归,夷夏之防(即民族意识),有时并不足恃,是可惕然者也。”又说:“恩泽不下于民,而责人民之不爱国,不可得也。夫国必有可爱之道,而后能令人爱之。”陈先生实际是希望国民政府以史为鉴,实行善政,善待人民,以凝聚人民的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这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真正的获取民心之道,是领导抗战者应当奉行的为政方针。 【孔、关二圣与名人变形】
钱玄同给胡适写信说:“明清两代,社会上所景仰之古人,就是孔丘、关羽两位”,“不但愚夫愚妇信仰‘关老爷’,即文人学士亦崇拜‘关夫子’。”也就是说,明清时代最敬奉孔、关二圣。
孔圣、关圣,实际主要为思想之圣人也。孔子虽有教育上的事功,但成为“圣人”,主要靠思想。他是忠君和仁义礼智信的代表,故受崇仰。关羽哪有什么思想,但硬被弄成了孔子思想的门徒。一手捋胡须,一手持《春秋》,乃一忠义典范也。单靠武功,关羽成不了“关夫子”。关圣乃孔子思想之民间版、普及版。
孔、关二圣乃明清意识形态的两个关键人物。帝王对意识形态影响虽大,如朱元璋、康雍乾对其时政治思想影响巨大,但若论最基本的封建政治理念、纲常名教、伦理道德,还是孔、关二圣影响大。皇帝也敬服二圣人,清朝尤敬服关羽。意识形态多载于书本,但也人物化、偶像化了——明清之际,孔庙、关庙多如牛毛,即官方意识形态之人物化、偶像化。
历史名人死后,常被塑造得变形,变得真假杂糅。真孔子和真关羽,是春秋时代、三国时代的的孔子、关羽。明清时的孔、关,已非原装的孔、关,乃是异化了的孔、关。孔子是当道者捧起来的孔子,关羽是被演义了的、化过妆的关羽。批林批孔时的孔子,更是被弄得面目全非。
真歷史名人在可靠的史料中,真假杂糅的历史名人在小说、戏剧、传说和宣传材料中。孔子、关羽即如此。又如,赵匡胤、杨业、包拯、岳飞,是民間熟知的宋代四大名人,但老百姓所知者多非其信史,他们心里装着的,实为小说、戏曲、传说中的赵、杨、包、岳。
从历史上看,有时历史人物的名声越大,随着时间推移,变形就可能越大。小人物比大人物容易保存历史原貌。把名人搞得真假杂糅,或不经意,或是有意,或因崇拜,或因憎恶,或有其它原因。为贤者尊者讳,贤者尊者便愈贤愈尊,也越来越不真。破鼓众人捶,谁成了破鼓,就被越捶越破。
【提壶】
历史人物之品题,向有二偏向:一曰隐恶扬善,一曰隐善扬恶。所谓隐者扬者,余拟以一俗词概言之,曰“提壶”。析而言之:隐恶,即哪壶不开不提哪壶;扬善,哪壶开提哪壶;隐善,哪壶开不提哪壶;扬恶,哪壶不开提哪壶。隐之扬之,全在提壶之间耳。
浏览书、刊、报、网,妄加提壶之文多矣。誉人欲增其美,只提开水壶,毁人欲益其恶,只提凉水壶。品题尊者贤者,只提开水壶,讳提凉水壶;品题问题人物,只提凉水壶,讳提开水壶。秦皇暴虐,然有大功,喜秦皇者便只提装有大功之开水壶,不提装有暴虐之凉水壶;厌秦皇者则相反。如此提壶,则此秦皇非全人也,自亦非史上之真秦皇也。“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章太炎《检论》),亦提此壶不提彼壶之故也。此曾氏自亦非全人真人也。
善恶功过集于一人,本常态耳,若片面提壶,妄加抑扬,则距真人远矣。论人之原则,唯在顾及全人,辩证论人,所谓实事求是也。品题人物,居心为第一。秉大公者,天然具有辩证倾向;反之,则必为妄加提壶者也。
(作者系《北京日报》原编委、理论部主任,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