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麦田守望者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re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两个惊天大案的凶手,都与一本书有关,这本书叫《麦田里的守望者》。写这本书的作家,2010年1月27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1岁。他的名字叫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塞林格在他离世的地方,隐居了近60年。
  刺杀约翰·列侬的查普曼和刺杀里根总统的欣克利,随身都带着《麦田里的守望者》,对这本书百读不厌。查普曼在监狱中发表声明称:“我希望有一天你们都能读一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今后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因为这本非同寻常的书里有许多答案。”从这两个极端案例,可看出它对美国年轻人的影响之深。
  塞林格虽然逝去了,但对于世人而言他仍然是个谜 。
  他的生活经历比较简单。中学和大学都没读完,二战时应征入伍,参加过诺曼底登陆和阿登战役,战后回到纽约重新写作。在陆续发表几个短篇小说后,1950年7月,以“富二代”的故事为原型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使塞林格一举成名。
  不久,他便买了一块带小山的土地,隐居到新罕布什尔州乡间。他住在山顶的一座小屋里,四周都是树木,竖着高大的铁丝网,网上装着警报器。人们想拜访他,得事先递送信件 ,陌生人被他拒之门外是常事。他极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不接受媒体采访,即使出现在附近小镇上,也几乎不与人说话。几十年里,媒体要找到一张他的照片都很困难。
  《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十多年里他只出过三个中篇和一个短篇,1970年后便不再发表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功,让塞林格全无衣食之忧,这本小书至今每年在美国销量仍有20万册以上。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前,美国文学总是将童年理想化,孩提时代永远是快乐而天真的。塞林格的作品,使“成长”染上了一些悲剧色彩。
  小说主人公霍尔顿只有16岁,很像今天的中国“富二代”。他出身富裕家庭,但内心矛盾、精神空虚;他渴望找到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但没人能给他指导。他既是叛逆者,也是一个受害者。他对学校和教育的控诉,在今天看来仍然直指人心:“要你干的就是读书,求学问,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凯迪拉克;遇到橄榄球队比赛输了的时候,你还得装出挺在乎的样子;你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
  从着装谈吐到思维想法,霍尔顿的出现都是一次颠覆,年轻人认为这本书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塞林格因此成为美国战后一代的代言人。逃避还是面对,成为一代代年轻人总要探讨的话题。孩子们期望从社会中获得的是真诚、爱与善良,而道德沦丧与物欲横流的都市生活,总是把孩子们带离这些珍贵的价值。可以说,这种成长的无奈与迷茫,至今仍然困惑着年轻人。这本书对我们了解今天的中国“富二代”,仍具有启发性。
  几十年来,人们只要谈到社会对儿童自然纯真的破坏,就会想到塞林格这位孤独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想到书中的那道“悬崖”。“悬崖”上是孩子们纯真的童年,“悬崖”下则意味着世故的深渊。或许塞林格想永远守住自己的童年,所以他最后选择了逃避那个成人世界。这段话多么适合成为塞林格的墓志铭,愿塞林格在天堂能实现他的愿望:
  “那些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个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责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摘自《报刊精萃》2010.4)B⑨
其他文献
摘要终其一生,曼斯菲尔德都处于一种单纯而唯美的感性创作状态之中。无情节小说是他对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象征与对比的手法的广泛运用;结构上的从中间开始、迂回前进、瞬间高潮、零结尾等,都是其小说的特点。  关键词:艺术唯美象征对比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从《疲倦的孩子》到《金丝雀》,曼斯菲尔德的创作生涯不满14年。她最早的短篇小说集《在德国公寓里》是1909年旅居巴伐利亚时的试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