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帮扶办实事 扶心扶智助脱贫

来源 :党的生活·青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村、班家湾村,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郑家沟村,黄南藏族自治州古德村、多哇村5个贫困村是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精准扶贫点。按照省委统一部署,2015年9月,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派出10名工作人员组成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长期派驻贫困村。近三年来,队员们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切实推进了帮扶工作,目前,红崖村已于2017年脱贫,处于脱贫巩固期;班家湾村2017底开展脱贫验收工作;多哇村、古德村、郑家沟村将于2018年底脱贫。
  进村入户摸查实情
  驻村工作队员一进村就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充分了解村情、民情,调查了解各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黄南州同仁县古德、多哇两村贫困形势非常严峻,且两村均为藏族村,近一半村民听不懂汉语,语言不通阻碍了对外交流发展。村里马路都是简易土路,无公共垃圾处理点、公共厕所、排水管网、路灯等公共设施。村民大多居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住房安全得不到保障。村里缺乏规模化的特色产业,加之位于高海拔地区,草场和耕地面积很少,村民自己种植的粮食作物不够全家口粮,还需从市场购买粮食作物来满足全年吃饭问题。由于村民技能单一加之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村民增加收入的渠道单一,同时缺乏实现脱贫的志向。
  郑家沟村位于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东部5公里处,海拔2800米,属典型的半浅山地区。全村共有108户,耕地面积600余亩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经济收入以小麦、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来源。
  互助县红崖村、班家湾村同样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脏、乱、差,红崖村还是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之一。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
  经过近一个月的走访和调研,工作队准确掌握了村里的实际情况,随后,经过深入的分析论证,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围绕各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等方面着手制定了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并采取个人申请、评议、公示等方式,精准识别贫困户374户、贫困人口1308人。
  除此之外,工作队不仅注重经济上的扶贫,同时注重文化扶贫,以文化整合扶贫资源,帮扶贫困人口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带动扶贫对象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的能力。
  产业扶贫持续发展
  “前年,驻村工作队利用合作社组织村民种植当归,卖掉之后的收入比种其他农作物高得多,每年的收入多了好几千元,比在外面打工还强”,郑家沟村贫困户郑生得笑容满面地说道。
  2016年初,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郑家沟村成立了“惠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考察研究,决定发展中药材当归种植,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试行农户土地入股。在合作社的精心指导下,2017年,全村的当归产量达7万余公斤,按照每公斤9元的行情,全村當归种植收入达到63万元左右。扣除成本后,每户平均每亩净收入6000元左右。今年,郑家沟驻村工作队又综合市场行情,利用50万元资金发展高原特色肉驴养殖,从甘肃省引入55头肉驴进行繁育和育肥,肉驴目前长势喜人,预计年内便可实现出栏盈利。
  在同仁县多哇村,多哇曲库温泉成为驻村工作队第一个精心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第一次到多哇曲库温泉,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山遍野的白色垃圾。随处搭建的帐房,没有公共厕所和垃圾收集点,人们随地大小便,整个温泉成了一个垃圾场,温泉生态和生产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合理开发温泉经济,工作队带领村“两委”规划温泉经营思路,以争取国家扶贫项目资金,改善温泉基础设施为目的,利用多哇村温泉生态资源成立“同仁县曲库乎乡藏医药文化保健养生中心”,对温泉加强生态、设施及人员管理,将绿色、生态、环保发展理念注入温泉建设和经营中。温泉经村“两委”经营一年后,全村收益分红68万元,每户分红达到几千元至上万元,极大地提高了村民自我脱贫的信心和决心。温泉也从当初的脏乱差及县乡政府的维稳盲点和问题点,一跃成为当地政府的经济增长点和扶贫产业的亮点,帮助多哇村村民走出一条脱贫不再返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精准扶贫工作体现了绿色发展。
  此外,工作队还从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制定脱贫计划。多哇村根据当地虫草经济的实际,指导村民采取虫草经营合作模式,取得较好收益;郑家沟村为村民发放母牛、摩托车、微型双排车、农用三轮车等增加致富渠道;红崖村、班家湾村购买商铺进行出租分红。红崖村还利用地处互助县城郊的地理优势,鼓励群众发展洗车行、修车行、农家院等服务业,同时引导群众种植高经济作物“互助红”麦种,增加收入。下一步,班家湾村还将在引进“鲁冰花海”花卉种植项目的基础上,以门票+餐饮消费+花卉出售的模式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昔日的穷山村焕发出生机活力……
  夯实基础促进工作
  村民富裕了,基础设施也要跟上。经过驻村队员的共同努力,现如今古德村全村通水、通电,实现了网络覆盖,并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卫生室。红崖村对5社新村村道进行硬化,打通村内断头路,在村内主要道路安装路灯,村里重点部位安装监控设备,并开展以整治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郑家沟村先后多次与县电信、土地、供电等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在实施农村网络通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将落实235万元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多哇村协调落实项目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其中包括美丽乡村建设、自驾游营地、老年养护院、幼儿园、太阳能路灯、公共厕所、垃圾集中处理站、文化广场、饮水工程、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发展当地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文化扶贫“扶志”“扶智”   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逐步帮助贫困户实现经济脱贫的同时,队员们充分调动文化新闻出版厅的一切资源,开展文化扶贫工作。
  古德村工作队从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争取到一套音响和几十套藏族服饰,组织省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为古德村民进行慰问演出;联系了省摄影家协会一行22人为全村老百姓免费拍摄制作全家福。
  红崖村工作队为村民们联系送去了4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春节期间邀请省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现场为村民写春联、赠福字;协调资金30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郑家沟村工作队协调帮扶单位为村民购置了演出服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精神扶贫”的同时,工作队积极入户拉家常,宣讲国家扶贫政策,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帮助应届大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组织村民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对外联系就业渠道。为帮助村民争取更广阔的发展,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鼓励有条件的贫困群众免费学习汽车驾驶、厨师、美容美发、挖掘机驾驶等技术,学习科学种植、牛羊猪鸡等畜禽养殖知识,组织贫困劳力外出务工,将有责任心的贫困户纳入林业管护员、草原管护员和公路养护员的公益性岗位,并通过“雨露计划”“阳光工程”项目,帮助因贫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在多哇村,通過两年的“扶志”“扶智”,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技能培训从当初村民每天挣20元参加,变为现在学真技能积极参加,学生从当初上不上大学都一样,转变为必须上大学。去年寒假期间,村民还自发聘请授课老师对全村初高中学生进行了为期20天的集中辅导。村里无事闲逛的人少了,学习生产技能的人多了。借助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多次组织开展科普宣传系列主题活动,并邀请文博专家对本村年代久远的建筑和藏品价值进行调查研究,设想开展非遗文化产品开发项目……
  党建扶贫凝聚合力
  为确保精准扶贫到位,多哇村大力推行“党建+扶贫”,以支部作引领,统筹安排部署,科学制定规划,强化督促落实,明确第一书记带头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按照“第一书记带头抓”的工作思路,落实帮扶责任人,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观念。
  班家湾工作队针对“两委”班子年龄老化,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强的实际,把致富能手、优秀青年纳入到党员队伍中来,为该村基层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三年来,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机关党委慰问5个贫困村老党员、困难党员50名2.5万元,支持5个村加强党组织建设5000元。
  落实“双帮”大办实事
  近三年来,驻村同志用心化解民忧,用情真心帮扶,真帮实促、真抓实干,扎实推进驻村工作,赢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拥护。
  “原来我家是60平方米的土坯旧房,现在土屋变新房,要不是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我们不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郑家沟村贫困户郑得奎老人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去年与他家一起实施危旧房改造的共有6户。驻村工作队在2017年初按照上级安排,逐户摸排贫困户住房情况,将需要改造的贫困户住房资料上报相关部门,按照精准扶贫政策,在验收结束后,为每户补贴改造资金4.5万元。
  班加湾村工作队在了解到该村大学生白永皓一家因车祸父亲去世、母亲高位截瘫的情况后,借助省内外媒体进行深度的宣传报道,呼吁全社会进行捐助。白永皓同学被省委宣传部树立为“最美青海人”,获得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多哇村贫困户尕特措患股骨头坏死,手术费预计20多万元。多哇村工作队经请示省厅资助了3万元医疗费。


  红崖村联系省厅为贫困户带来2万元现金,30套学生用品、1000册图书音像等物资,并联系结对帮扶干部为77户贫困户送去化肥,帮扶春耕生产。
  三年来,厅系统党员干部先后对370户贫困家庭开展结对认亲帮扶慰问3次以上,帮扶单位和结对干部为5个贫困村捐款、捐赠图书、农耕物资、学习用品等折合人民币近200余万元。2017年,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机关压缩办公经费100万元,支持5个精准扶贫村项目建设。
  这样的帮扶例子还有很多。自从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扶贫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队所有队员集思广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各级政府的一致肯定。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对工作队的成绩给予高度的评价,各驻村所在的县委组织部纷纷致信对派出单位表示感谢和敬意。
  看着昔日的穷山村如今焕发活力,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全村摘掉贫困帽指日可待,驻村工作队员们的脸上都泛起笑意。三年来,他们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驻村干部轮换调整时,村民们与他们依依惜别,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扶贫攻坚仍在持续发力。随着新一轮工作推进,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驻村工作队将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让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敞亮,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机关党委供稿)
其他文献
李云鹏是省政府办公厅行政处调研员。2015年10月,他根据组织安排,进驻化隆回族自治县石大仓乡沙让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17年4月回办公厅工作。工作期间,他与村“两委”团结协作,认真落实党的脱贫攻坚政策,2016年沙让村顺利脱贫,2017年巩固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点赞。  沙让村74户321人均为回族,李云鹏进驻时全村59院住房只有2院砖房,其余均为土木结构房,且大部分为危房
期刊
2015年10月,青海省科技厅干部白海龙被选派到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履职以来,他牢记第一书记的使命与责任,在全面了解掌握村庄情况的基础上,从改善村容村貌、帮扶贫困人员、寻找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入手,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察村情体民意对扶贫“望闻问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开展好巴音村扶贫工作,白海龙带领村干部进村入户拉网式调查摸底,通过和村民交谈,他深
期刊
近年来,青海省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党员“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坚持精准调控与质量提升并重,强化过程性监督与落实责任追究兼施,切实加强了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调控,从源头上提升了全省党员队伍整体质量。  月报告、季调整,确保总量控制。坚持把发展党员计划作为首要环节,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下达的发展党员总量计划,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根据各地区各单位党员队伍特点和
期刊
省公路局 掀起学习郑德荣等先进事迹热潮  根据省委、厅党组要求,省公路局党委及时下发通知,对全局开展向郑德荣等7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学习活动进行安排,要求各级党组织将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担当有为,主动作为,推动公路养管事业高质量发展。  局属各单位立足实际
期刊
一  渭河上游有一个偏僻宁静的小村镇——鸳鸯镇。1936年秋天,这个沉寂了千百年的小镇沸腾了,一支几万人的红军队伍,经过长途艰苦转战,来到鸳鸯镇一带的渭河岸边。他们从这里涉水北上,向红旗招展的会宁城进发。  一位年轻的红军指挥员,威严地站立在渭河岸的一处高坎上,正向部队行进的前方山岭眺望。他就是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参谋长陈伯稚。由于长途征战,他面容消瘦,脸色黝黑,但仍然显得英姿勃勃,气宇轩昂。他年方2
期刊
为全面准确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以及中央、省市委对于农村工作的新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西宁市抽调2245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全市912个村开展“两讲三促”百日活动,在田间地头以讲政策、拉家常、办实事等方式与村民一起追忆生活变化,描绘美好未来。在访贫问苦中了解民情,在把握实际中推动发展,以真蹲实驻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  多入户走访拉家常,不流于形式
期刊
西宁市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结束后,市委书记王晓同志在开班式、结业式的讲话精神,在城东区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第一时间聆听讲话精神的全体县级、党(工)委书记内心受到震撼,心灵受到洗礼,党性修养和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践行“两个绝对”这一根本问题上绝不含糊、毫不犹豫、坚定不移、持
期刊
省体育局 运用网上督办推动工作落实  为推动“710”工作制度落实,确保“710”政务督办系统全覆盖,加强督查督办工作,近日,省体育局组织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督查专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局政务督办系统培训。  在培训中,省政府督查室技术专家就“710”工作制度及政务督办系统的重要性对大家进行了再强调,重点对该局新上线的政务督办系统进行了具体指导。培训中大家就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了交流并
期刊
玉树市巴塘乡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目标,通过“四个结合”,积极推动党的十九大明确的各项任务在基层落地生根。  结合村级换届选举。巴塘乡党委将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的落脚点,年初即召开乡党委专题会议,将村党组织和第十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超前谋划、通盘考虑,扎实推行“六项”举措,为此次村党组织和第十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
期刊
精准扶贫,是国之大策,民之所需。在扶贫攻坚这场大战中,青海有无数干部撸起袖子、俯下身子,使出浑身解数,力争带领所驻村村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在驻村第一书记这支精干、实干的队伍中,不仅有热血男儿,也有巾帼英雄。这些女干部,志向不输男儿,干劲不输男儿,成绩同样也不输男儿,她们是驻村第一书记队伍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曹静是一位美丽干练的女性,也是一位出色的驻村扶贫第一书记。2015年10月19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