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领1号,请接力”“我已认领3号,请继续接力”……微信群里、手机“红樱桃·易善通”APP里,争抢的是10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心愿。2个小时内,100个心愿被抢一空,平均1.2分钟就有一个贫困家庭的愿望被实现。这是我国第3个“扶贫日”当天,山东烟台市福山区扶贫办、爱心办联合开展的第二批“一个都不能少”精准扶贫“微心愿”认领活动的火爆情景。
“‘微心愿’虽然只涉及一人一事,但却以最小的切入点,切切实实满足了贫困人口的心愿,以人人可行的小善举,为身处困境的群众送去一份生活上的温暖和情感上的慰藉,我认为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福山区扶贫办工作人员说到。
福山区地处胶东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因为老弱病残灾等特殊原因,一些群众生活相对贫困。经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和“回头看”工作,福山区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852户、贫困人口4049人。
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幸福,一直以来都是福山区委、区政府心中的大事。福山区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围绕“政策保障一户不漏、专项救助一个不少、社会帮扶一刻不松”三条主线,在统筹各方面资源、综合各方面力量上狠下功夫,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福山实际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全力打造“扶真贫,真扶贫”的“福山模式”。
扶贫开发+基层党建
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证明,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有了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和好的带头人,村子就有了主心骨,群众的生活才能有奔头,脱贫致富才会有盼头。福山区把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后进村党组织综合整治工程,一手抓综合扶贫开发,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全力补齐扶贫开发和农村发展的“短板”,破解村级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弱化、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
从2015年起,福山区共排查确定了36个后进村,其中有7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年安排108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每村30万元的标准,连续整治3年,既帮班子建设,又帮经济发展,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门楼镇两甲庄村是一个后进村,又是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全村成立大樱桃合作社党支部,筹建20余亩大樱桃育苗基地,免费为村民发放樱桃苗木,积极探索“电商+农户”营销新模式,大力发展大樱桃产业,创新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全村大樱桃种植面积2000余亩,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福山区扶贫办主任张新萌介绍,截至目前,纳入整治范围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共确定整治项目20项,整合投入资金92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一些困扰贫困村(居委会)发展的难题。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为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培养2名以上后备人才,有针对性地实施“压担子”培养,为脱贫攻坚积蓄后备力量,使党的组织资源和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促进贫困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推动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单位联村+干部联户
在福山区,农村中学生可享受到“免费午餐、免费寄宿、免费校服、免费校车”的政策;有19名患有股骨头坏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医疗扶贫救助,恢复了劳动能力;因电商扶贫的开展,大樱桃产业不断壮大,预计2020年全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率将由现在的3000元提高到6000元以上;依托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高疃镇两户残疾人不仅自己种植草莓增收致富,还带动周边6户残疾人联合创业创收,每亩草莓年收入超过6万元,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一件件激动人心的实事好事都与福山区持续开展的联村联户心连心工作有关。
福山区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原来镇村联户的基础上,再安排一名机关干部“一对一”包帮。全区161个机关事业单位每个单位至少联系一个村(居委会),从区级领导到一般干部,4700多名公职人员每人联系10—20户群众家庭,做到所有单位都联村、所有干部都联户。全区231个村(居委会)、社区都有单位联系,6.8万户群众家庭都有干部联系,实现了单位联村、干部联户“两个双向全覆盖”。
通过单位联村、干部联户,职能部门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持续不断地“输血”与“造血”,“扶贫”与“扶志”,引导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支持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生活、摆脱贫困。截至目前,福山区收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9400余条,为群众解疑释惑7.5万件,投入资金2亿多元,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3100余项。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福山区将扶贫作为一个动态的事务来抓,不局限于确定的贫困村、贫困户,而是跳出扶贫看扶贫,跳出扶贫抓扶贫,把落脚点放在了全域的提升上。为此,福山区始终坚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专门成立了爱心工作办公室,统筹推进全民爱心志愿行动。
正因为爱心工作办公室的成立,才有了文章开头爱心人士争相认领“微心愿”的感人情景。在福山一个个“微心愿”点亮了万家灯火,让守望相助成为社会新风。
福山区清洋街道吕格庄村村民王其超,一级盲残,失去劳动能力,女儿的视力也不太好,他希望能得到一些生活必需品(米、面、油)。他的“微心愿”第一时间被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福山籍航天员王亚平认领。
“我们最初点亮微心愿,活动是围绕困难家庭的孩子们开展的。孩子们的愿望很简单,可能是一个新书包、可能是一件新衣服;孩子们的心愿也很心酸,可能是对身患重病爷爷奶奶的祝福、可能是对奔波在外爸爸妈妈的思念。”爱心工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我们已经在社会各个层面广泛发起了‘认领微心愿·幸福你我他’活动,建立起‘收集—汇总—发布—认领’的爱心传递接力机制,掀起‘送温暖、献爱心、扶贫济困’的热潮。”
除了“微心愿”活动,福山区爱心工作办公室还在全区建起了“爱心墙”,唤起人间温情,让乐善好施成为城市底色。借助“爱心墙”,福山区爱心工作办公室把广大群众不穿的衣服、不看的旧书、不用的家电等物品集中起来,供需要的困难群众随取随用,让生活困难的群众感到温暖,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目前,福山区已建设“爱心墙”19面,爱心志愿者和慈善义工数量突破3.6万人,全社会参与“奉献爱心,扶贫助困”蔚然成风。
“‘微心愿’虽然只涉及一人一事,但却以最小的切入点,切切实实满足了贫困人口的心愿,以人人可行的小善举,为身处困境的群众送去一份生活上的温暖和情感上的慰藉,我认为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福山区扶贫办工作人员说到。
福山区地处胶东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因为老弱病残灾等特殊原因,一些群众生活相对贫困。经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和“回头看”工作,福山区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852户、贫困人口4049人。
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幸福,一直以来都是福山区委、区政府心中的大事。福山区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围绕“政策保障一户不漏、专项救助一个不少、社会帮扶一刻不松”三条主线,在统筹各方面资源、综合各方面力量上狠下功夫,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福山实际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全力打造“扶真贫,真扶贫”的“福山模式”。
扶贫开发+基层党建
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证明,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有了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和好的带头人,村子就有了主心骨,群众的生活才能有奔头,脱贫致富才会有盼头。福山区把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后进村党组织综合整治工程,一手抓综合扶贫开发,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全力补齐扶贫开发和农村发展的“短板”,破解村级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弱化、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
从2015年起,福山区共排查确定了36个后进村,其中有7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年安排108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每村30万元的标准,连续整治3年,既帮班子建设,又帮经济发展,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门楼镇两甲庄村是一个后进村,又是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全村成立大樱桃合作社党支部,筹建20余亩大樱桃育苗基地,免费为村民发放樱桃苗木,积极探索“电商+农户”营销新模式,大力发展大樱桃产业,创新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全村大樱桃种植面积2000余亩,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福山区扶贫办主任张新萌介绍,截至目前,纳入整治范围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共确定整治项目20项,整合投入资金92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一些困扰贫困村(居委会)发展的难题。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为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培养2名以上后备人才,有针对性地实施“压担子”培养,为脱贫攻坚积蓄后备力量,使党的组织资源和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促进贫困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推动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单位联村+干部联户
在福山区,农村中学生可享受到“免费午餐、免费寄宿、免费校服、免费校车”的政策;有19名患有股骨头坏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医疗扶贫救助,恢复了劳动能力;因电商扶贫的开展,大樱桃产业不断壮大,预计2020年全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率将由现在的3000元提高到6000元以上;依托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高疃镇两户残疾人不仅自己种植草莓增收致富,还带动周边6户残疾人联合创业创收,每亩草莓年收入超过6万元,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一件件激动人心的实事好事都与福山区持续开展的联村联户心连心工作有关。
福山区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原来镇村联户的基础上,再安排一名机关干部“一对一”包帮。全区161个机关事业单位每个单位至少联系一个村(居委会),从区级领导到一般干部,4700多名公职人员每人联系10—20户群众家庭,做到所有单位都联村、所有干部都联户。全区231个村(居委会)、社区都有单位联系,6.8万户群众家庭都有干部联系,实现了单位联村、干部联户“两个双向全覆盖”。
通过单位联村、干部联户,职能部门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持续不断地“输血”与“造血”,“扶贫”与“扶志”,引导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支持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生活、摆脱贫困。截至目前,福山区收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9400余条,为群众解疑释惑7.5万件,投入资金2亿多元,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3100余项。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福山区将扶贫作为一个动态的事务来抓,不局限于确定的贫困村、贫困户,而是跳出扶贫看扶贫,跳出扶贫抓扶贫,把落脚点放在了全域的提升上。为此,福山区始终坚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专门成立了爱心工作办公室,统筹推进全民爱心志愿行动。
正因为爱心工作办公室的成立,才有了文章开头爱心人士争相认领“微心愿”的感人情景。在福山一个个“微心愿”点亮了万家灯火,让守望相助成为社会新风。
福山区清洋街道吕格庄村村民王其超,一级盲残,失去劳动能力,女儿的视力也不太好,他希望能得到一些生活必需品(米、面、油)。他的“微心愿”第一时间被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福山籍航天员王亚平认领。
“我们最初点亮微心愿,活动是围绕困难家庭的孩子们开展的。孩子们的愿望很简单,可能是一个新书包、可能是一件新衣服;孩子们的心愿也很心酸,可能是对身患重病爷爷奶奶的祝福、可能是对奔波在外爸爸妈妈的思念。”爱心工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我们已经在社会各个层面广泛发起了‘认领微心愿·幸福你我他’活动,建立起‘收集—汇总—发布—认领’的爱心传递接力机制,掀起‘送温暖、献爱心、扶贫济困’的热潮。”
除了“微心愿”活动,福山区爱心工作办公室还在全区建起了“爱心墙”,唤起人间温情,让乐善好施成为城市底色。借助“爱心墙”,福山区爱心工作办公室把广大群众不穿的衣服、不看的旧书、不用的家电等物品集中起来,供需要的困难群众随取随用,让生活困难的群众感到温暖,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目前,福山区已建设“爱心墙”19面,爱心志愿者和慈善义工数量突破3.6万人,全社会参与“奉献爱心,扶贫助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