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mda-7/IL-24)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腺病毒mda-7/IL-24进行病毒的扩增、纯化和滴度测定.将纯化好的腺病毒mda-7/IL-24感染乳腺癌细胞,用Western印迹方法 检测mda-7/IL-2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晶紫和4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观察腺病毒mda-7/IL-24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Hoechst
【机 构】
:
226001,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26001,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26001,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26001,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26001,江苏省南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mda-7/IL-24)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腺病毒mda-7/IL-24进行病毒的扩增、纯化和滴度测定.将纯化好的腺病毒mda-7/IL-24感染乳腺癌细胞,用Western印迹方法 检测mda-7/IL-2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晶紫和4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观察腺病毒mda-7/IL-24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Hoechst染色和膜联蛋白(Aanexin)V检测腺病毒mda-7/IL-24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在裸鼠上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 腺病毒mda-7/IL-24感染的乳腺癌细胞上清液中可以检测到mda-7/IL-24蛋白的表达;腺病毒mda-7/IL-24能明显地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Hochest染色和Annexin V提示腺病毒mda-7/IL-24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腺病毒mda-7/IL-24可以显著抑制裸鼠乳腺癌荷瘤的生长.结论 腺病毒mda-7/IL-24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成人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受体术中发生大量输血的术前预测因子.方法 回顾性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268例成人终末期良性肝病(ESLD)肝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对术中输血量≥12 U(MBT组)和12 U(NBT组)两组受体的术前各项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术中大量输血发生的预测因素;分析5组麻醉医生对术中输血量的影响.结
目的 探讨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与腹腔镜Butch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与近远期并发症,评价压力性尿失禁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尿道高活动性压力性尿失禁行TVT手术67例,腹腔镜Butch手术37例.入选标准为单纯尿道高活动型压力性尿失禁,无尿失禁手术史.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手术疗效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年龄、年龄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类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IBD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遗传易感者在环境因素和肠道菌群作用下,免疫和炎症反应失调所致。
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力学的研究已从器官、组织水平深入到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力学生物学.与生物力学不同,力学生物学将研究重心从力学移到生物学,研究机械应力如何调控组织的形态和结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机械应力可以调节细胞的多种功能,如细胞增殖、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分泌[1]。
因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三聚氰胺与泌尿系结石问题的高度重视,如何确切的认识三聚氰胺导致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机制和如何及时处理由此引起的泌尿系结石,消除对健康的影响,是目前急需回答的科学问题。
目的 探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融合技术指导立体定向下脑运动皮层区小病灶切除的方法.方法 15例额叶后部-中央前回病灶患者,病变直径1.5~3 cm,采用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BOLD-fMRI、DTI和计算机结合完成图像融合,直观显示病灶、运动皮层和皮质脊髓束结构,明确它们之间的相邻关系,设计手术入路和立体定向下病灶切除的策略.结果
患儿男,11个月.双下肢无力3个月.体格检查:神志清,反应稍差,前囟未闭,张力略高,鼻根部增宽、隆起呈进行性加重,四肢肌张力略高,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侧巴氏征(+),共济检查不合作.家族史及孕产史无异常.头颅X线检查显示颅骨额顶部肥厚,颅底和面颅骨硬化,鼻旁窦和乳突气化不良(图1).颅脑MRI显示Chiari畸形,幕上脑室扩张,颅骨增厚变形(图2).长骨(上、下肢)X线检查显示长骨干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转移性盆腔恶性肿瘤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接受手术、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后盆腔复发/转移恶性肿瘤患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31~85岁,中位年龄为55岁.可评价病灶32个,病灶最大径3.0~12.2 cm,平均值4.8 cm.病例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PG)为
目的 研究50%体表面积(TBSA)烧伤休克早期口服补液对脏器功能和伤后72 h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Beagle犬18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51.2±2.6)%TBSA Ⅲ度烧伤.随机分为不补液组、口服补液组和静脉补液组,每组6只.不补液组伤后24 h内无治疗;口服补液组和静脉补液组于伤后30 min开始分别从胃管和静脉输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补液量和速率依据Parkland公式确定
艾滋病患者可能同时合并肺结核或在治疗过程中感染结核,而以利福平为基础的抗结核治疗会降低血浆奈韦拉平和依法韦仑浓度,故同时应用后者抗病毒效果尚不明确.最近<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对联合应用以利福平为基础的抗结核治疗和以奈韦拉平或依法韦仑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进行了评价(JAMA,2008,300:53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