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语存在具有普遍性,习语又是语言的特殊表现形式,具有典型的浓厚的民族特色,它来自于人民群众,是劳动人民语言智慧的结晶。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大量习语。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论述了几种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习语 差异 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92-01
习语是通过群众口头形式产生的,是人们生活经验和规律的反映,承载着不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气息。由于生活习俗、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除了固定的短语或表达法外,还包括谚语、口语体、格言乃至一些俚语。正确领会和把握英汉习语是学好用好英语的关键。
一、英汉习语对比
(一)英汉习语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词语搭配。普通词语搭配是灵活多样的,而习语的搭配却是比较固定的,所以习语是搭配上的极端,基本上没有灵活性。
1.语义的同一性。习语是个固定的词组,相沿习用的定型化词组,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整体的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汇意义中揣测出来,如“露马脚”字面义为“露出马的脚”,喻义却为“露出破绽”。因此英语的习语也是如此,不能够逐字理解,而应该从整体去认识和理解其习惯性和特殊性如:to rain cats and dogs 字面意义为下雨时下的是“猫和狗”,喻义却为“倾盆大雨”。
2.结构的固定性。习语从其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其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如in the same boat(处境相同)。其中“boat”不能换用“ship”。又如汉语的“七嘴八舌”不能说成“八舌七嘴”,无论哪种语言的习语在其结构上所具有的稳定性都是它的又一鲜明特征。
(二)英汉习语的不同之处
1.文化风俗的不同。中国人和英国人对狗的态度明显不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了汉语言文化中,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常用它形容和比喻坏人恶行,如“狗腿子”“狼心狗肺”等。
2.宗教信仰方面的不同。在西方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所以英国人和中国人信仰是不同的,有不少习语与之相关,比如:power of the keys(教皇的权力),go to the church(做礼拜)。在中国,佛教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宗教,人们相信有“佛”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习语有不少来自佛教,比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临时抱佛脚”等。
3.文化历史背景方面的不同。英汉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习语的来源也各异。如:“Burn one’s boats (bridges)”,此成语中的“bridges”为美国人所采用。在汉语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三顾茅庐”“未雨绸缪”等。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有习语的语言风格、民族特色和比喻形象的方法,如“A distant relative is not as good as a near neighbor.”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是深明其义,而且是觉得很传神,因此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的正式语言。所以当原习语的诸多隐含意义很明显的时候,读者就可以通过它的字面领悟它的含义,去直译字面的意义,比如 “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能领悟。
(二)意译法
有不少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其比喻部分包含了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如人名、地名、典故,有的源于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或宗教等,无法找到其同义的习语来借用,那么这时就可以将原文的本来形象更换成读者们所熟知的另一个译文版本,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其隐含意义,比如“miss the bus”没搭上车,意为“错失良机”“失去机会”。
(三)借用法
借用法也就是英汉习语全同,由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举个例子,比如英语中的“Reckless youth makes rueful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习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对英汉的理解和掌握确非易事,要有原则性。总之,无论对英语还是汉语来说,习语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因此对习语的翻译既要有灵活性,又要有原则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习语,更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孙海运,方如玉.英语成语来龙去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2]陈柏松.英汉习语概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3]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茉禹.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4]单进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74.
[关键词]习语 差异 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92-01
习语是通过群众口头形式产生的,是人们生活经验和规律的反映,承载着不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气息。由于生活习俗、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除了固定的短语或表达法外,还包括谚语、口语体、格言乃至一些俚语。正确领会和把握英汉习语是学好用好英语的关键。
一、英汉习语对比
(一)英汉习语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词语搭配。普通词语搭配是灵活多样的,而习语的搭配却是比较固定的,所以习语是搭配上的极端,基本上没有灵活性。
1.语义的同一性。习语是个固定的词组,相沿习用的定型化词组,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整体的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汇意义中揣测出来,如“露马脚”字面义为“露出马的脚”,喻义却为“露出破绽”。因此英语的习语也是如此,不能够逐字理解,而应该从整体去认识和理解其习惯性和特殊性如:to rain cats and dogs 字面意义为下雨时下的是“猫和狗”,喻义却为“倾盆大雨”。
2.结构的固定性。习语从其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其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如in the same boat(处境相同)。其中“boat”不能换用“ship”。又如汉语的“七嘴八舌”不能说成“八舌七嘴”,无论哪种语言的习语在其结构上所具有的稳定性都是它的又一鲜明特征。
(二)英汉习语的不同之处
1.文化风俗的不同。中国人和英国人对狗的态度明显不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了汉语言文化中,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常用它形容和比喻坏人恶行,如“狗腿子”“狼心狗肺”等。
2.宗教信仰方面的不同。在西方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所以英国人和中国人信仰是不同的,有不少习语与之相关,比如:power of the keys(教皇的权力),go to the church(做礼拜)。在中国,佛教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宗教,人们相信有“佛”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习语有不少来自佛教,比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临时抱佛脚”等。
3.文化历史背景方面的不同。英汉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习语的来源也各异。如:“Burn one’s boats (bridges)”,此成语中的“bridges”为美国人所采用。在汉语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三顾茅庐”“未雨绸缪”等。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有习语的语言风格、民族特色和比喻形象的方法,如“A distant relative is not as good as a near neighbor.”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是深明其义,而且是觉得很传神,因此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的正式语言。所以当原习语的诸多隐含意义很明显的时候,读者就可以通过它的字面领悟它的含义,去直译字面的意义,比如 “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能领悟。
(二)意译法
有不少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其比喻部分包含了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如人名、地名、典故,有的源于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或宗教等,无法找到其同义的习语来借用,那么这时就可以将原文的本来形象更换成读者们所熟知的另一个译文版本,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其隐含意义,比如“miss the bus”没搭上车,意为“错失良机”“失去机会”。
(三)借用法
借用法也就是英汉习语全同,由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举个例子,比如英语中的“Reckless youth makes rueful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习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对英汉的理解和掌握确非易事,要有原则性。总之,无论对英语还是汉语来说,习语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因此对习语的翻译既要有灵活性,又要有原则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习语,更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孙海运,方如玉.英语成语来龙去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2]陈柏松.英汉习语概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3]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茉禹.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4]单进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