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持续良好发展,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根据对于送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在施工工艺革新、施工机具的开发与应用以及施工技术理论研究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送电线路;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2-0185-01
1概述
关于送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工作基本上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方面,实现施工机械化这个主题开展的。下面仅就施工工艺、施工机具、施工技术理论及计算机的开发应用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1施工工艺方面
1)土石方施工。以前,送电线路杆塔坑等土石方挖掘基本上是人力大开挖,不仅耗用大量人力,而且影响基础稳定。针对此问题,线路施工者们探索用原状土基础,替代人力大开挖的基础。目前此项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①对于土坑,部分地区有了掏挖或半掏挖的基础型式;对于岩石坑,采用嵌固或直锚式基础。为此,许多施工单位会同设计单位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为了推广原状土基础,研制了一些机械,如钻扩机等。②对于岩石坑的爆破成型,例如,延时光面爆破技术,减少了石方歼挖:500KV某工程上采用非电起爆的成孔技术,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节省了炸药。③关于淤泥和流砂地带来推广混凝土灌注桩基础,该基础的技术难题是需用无损探伤技术,判断桩体有无质量缺陷。经过多年努力,一些单位先后试验成功了水电效应法、超声波检测法、超声脉冲检测法等,基本解决了桩基础质量判断的难题。
2)混凝土基础施工。①在一些线路工程上,特别是500kV线路的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中推广用搅拌机搅拌混凝土,用插入式震捣器捣固混凝土。推广机械搅拌、机械振捣的关键问曩是解决适应送电线路野外作业及复杂地形条件下施工的小型机械。②混凝土的养护在目前仍以人工淋水养护为主。③混凝土基础实现了由定型钢模板代替木模板,既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又节省了模板施工费用。针对各种不同型式的杆塔基础施工,由华中电管局基建处组织,由南方16省的送变电公司分工合作,1994年编写出版了《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基础施工技术规定》,总结了经验,规范了工艺,为提高基础施工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3)杆塔施工。以前,杆塔工程主要采用分解组立的施工方法,劳动强度大、高空作业多、事故频繁、安装质量差。经过不断努力,杆塔吊装工艺实现了3个转变:变分解组立为整体组立,变落地拉线为内拉线,变高空作业为低空作业。①目前,对于混凝土电杆及轻型铁塔推广了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组立,并基本实现了工艺规范化。对于特殊杆塔型式、特殊地形条件的整立有了局部改进。例如,拉V塔自由整立,定长吊点绳整立,500kV混凝土电杆双人字抱杆整立等,丰富了整立杆塔的工艺。②分解组塔方法有了创新。一般大、重型的铁塔多采用分解组立的方法,以前均用外抱杆带落地拉线,由于拉线较难控制,常发生安全及质量事故,特别是山区组塔更加困难。针对这一难题,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方法和内摇臂通天抱杆分解组塔,大大改善了拉线控制方法。2种方法在500kV线路铁塔组立中得到了发展和改进。③对于铁塔特别是高塔组立创立了半倒装和全倒装组塔的新工艺。实践证明,倒装组塔将高空作业变为低空作业,施工安全有保证,烃济效益好。为了适应倒装工艺,由电力建设研究所研制了液压提升新机具,使倒装组塔新工艺再上一个新台阶。
4)架线施工。以前,架线施工基本上是采用人力放线,绞磨牵引紧线的方法。跨电力线路架线基本上是全停电或半停电方式,跨通航河流架线基本上是全封航或半封航。虽然个别工程也曾使用过拖拉机或汽车及其他机械放线,但总体机械化水平很低。目前,张力架线新工艺的出现改变了架线施工的面貌。
1.2施工机具方面
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技术的进步,施工机具也随之进行了革新。目前,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主要牵引和吊装机械。在施工机具轻型化方面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革新项目。
1.3施工技术理论方面
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大多是从工艺革新开始的,而每一项工艺的革新都必须以技术理论作指导,才能使这项新工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的目标。多年实践证明,线路施工技术理论来源于线路施工的现场实践,反过来,它又推动了施工工艺的完善和变革。
1)杆塔组立的技术理论。杆塔组立的理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整立施工设计,二是分解组立施工设计。笔者在解析方法与电算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整立杆塔的施工计算提出了通用图表法,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种更简捷的方法。有些同志还研究了单吊点、双吊点、三吊点等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电算程序。分解组立铁塔一直是施工人员沿用的方法。为了适应不同地形条件及不同杆塔犁式的需要,各地在落地拉线外抱杆组宴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在工艺改革的同时,分解组立的簏工计算理论得到了不断完善。
2)架线施工的技术理论。架线施工的技术理论可归纳为非张力架线计算和张力架线计算2部分。在此重点阐述如下几个问题:①地面划印架线是架线工艺中的一项革新,该项工艺的技术关键是不同挂点的架线线长计算。如江苏送变电公司在南京跨长江的220kV线路架线施工中成功地使用了地面划印架线法,为大跨越架线积累了新的经验。实践证明,地面划印架线对减少高空作业有很大意义。②装配式架线是一项架线新工艺,它的技术关键是精确丈量和计算架空线线长。装配式架线新工艺,对架空线线长计算提出了更精确的要求,笔者经反复研究、计算、比较,对各种线长公式的精确度有了明确认识,为新工艺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③跳线长度的计算。为了在不登杆丈量的情况下,精确计算耐张杆塔的跳线长度,线路施工者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使跳线长度的计算理论逐步进展。④张力架线的施工计算等方面为送电线路的架线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1.4计算机的开发应用
计算机的开发应用主要表现在:杆塔组立计算方面,已开发了整立杆塔施工设计软件,它可以实现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合理吊点及选择工器具等。架线施工计算方面,不少单位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了张力架线计算,地面划印计葬,跳线长度计算等软件。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和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一些单位相继开发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HIS),使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总结
1)线路施工者对线路施工技术,我们仍应鼓励线路施工者联系实际、面向现场、面向未来,去钻研技术、钻研理论。
2)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线路施工技术问题的解决不能只靠施工单位一家,而必须走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相结合的道路。
3)线路施工工艺的变革,需要电力系统各单位协作攻关,特别是设计单位的大力配合。例如推广使用原状土基础必须从设计角度首先推广:又如跨越不能停电的电力线架线,设计单位应从路径方案、杆塔型式、跨越档档距、跨越点位置等方面为不停电架线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
4)技术和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关键词送电线路;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2-0185-01
1概述
关于送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工作基本上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方面,实现施工机械化这个主题开展的。下面仅就施工工艺、施工机具、施工技术理论及计算机的开发应用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1施工工艺方面
1)土石方施工。以前,送电线路杆塔坑等土石方挖掘基本上是人力大开挖,不仅耗用大量人力,而且影响基础稳定。针对此问题,线路施工者们探索用原状土基础,替代人力大开挖的基础。目前此项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①对于土坑,部分地区有了掏挖或半掏挖的基础型式;对于岩石坑,采用嵌固或直锚式基础。为此,许多施工单位会同设计单位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为了推广原状土基础,研制了一些机械,如钻扩机等。②对于岩石坑的爆破成型,例如,延时光面爆破技术,减少了石方歼挖:500KV某工程上采用非电起爆的成孔技术,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节省了炸药。③关于淤泥和流砂地带来推广混凝土灌注桩基础,该基础的技术难题是需用无损探伤技术,判断桩体有无质量缺陷。经过多年努力,一些单位先后试验成功了水电效应法、超声波检测法、超声脉冲检测法等,基本解决了桩基础质量判断的难题。
2)混凝土基础施工。①在一些线路工程上,特别是500kV线路的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中推广用搅拌机搅拌混凝土,用插入式震捣器捣固混凝土。推广机械搅拌、机械振捣的关键问曩是解决适应送电线路野外作业及复杂地形条件下施工的小型机械。②混凝土的养护在目前仍以人工淋水养护为主。③混凝土基础实现了由定型钢模板代替木模板,既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又节省了模板施工费用。针对各种不同型式的杆塔基础施工,由华中电管局基建处组织,由南方16省的送变电公司分工合作,1994年编写出版了《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基础施工技术规定》,总结了经验,规范了工艺,为提高基础施工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3)杆塔施工。以前,杆塔工程主要采用分解组立的施工方法,劳动强度大、高空作业多、事故频繁、安装质量差。经过不断努力,杆塔吊装工艺实现了3个转变:变分解组立为整体组立,变落地拉线为内拉线,变高空作业为低空作业。①目前,对于混凝土电杆及轻型铁塔推广了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组立,并基本实现了工艺规范化。对于特殊杆塔型式、特殊地形条件的整立有了局部改进。例如,拉V塔自由整立,定长吊点绳整立,500kV混凝土电杆双人字抱杆整立等,丰富了整立杆塔的工艺。②分解组塔方法有了创新。一般大、重型的铁塔多采用分解组立的方法,以前均用外抱杆带落地拉线,由于拉线较难控制,常发生安全及质量事故,特别是山区组塔更加困难。针对这一难题,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方法和内摇臂通天抱杆分解组塔,大大改善了拉线控制方法。2种方法在500kV线路铁塔组立中得到了发展和改进。③对于铁塔特别是高塔组立创立了半倒装和全倒装组塔的新工艺。实践证明,倒装组塔将高空作业变为低空作业,施工安全有保证,烃济效益好。为了适应倒装工艺,由电力建设研究所研制了液压提升新机具,使倒装组塔新工艺再上一个新台阶。
4)架线施工。以前,架线施工基本上是采用人力放线,绞磨牵引紧线的方法。跨电力线路架线基本上是全停电或半停电方式,跨通航河流架线基本上是全封航或半封航。虽然个别工程也曾使用过拖拉机或汽车及其他机械放线,但总体机械化水平很低。目前,张力架线新工艺的出现改变了架线施工的面貌。
1.2施工机具方面
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技术的进步,施工机具也随之进行了革新。目前,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主要牵引和吊装机械。在施工机具轻型化方面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革新项目。
1.3施工技术理论方面
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大多是从工艺革新开始的,而每一项工艺的革新都必须以技术理论作指导,才能使这项新工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的目标。多年实践证明,线路施工技术理论来源于线路施工的现场实践,反过来,它又推动了施工工艺的完善和变革。
1)杆塔组立的技术理论。杆塔组立的理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整立施工设计,二是分解组立施工设计。笔者在解析方法与电算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整立杆塔的施工计算提出了通用图表法,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种更简捷的方法。有些同志还研究了单吊点、双吊点、三吊点等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电算程序。分解组立铁塔一直是施工人员沿用的方法。为了适应不同地形条件及不同杆塔犁式的需要,各地在落地拉线外抱杆组宴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在工艺改革的同时,分解组立的簏工计算理论得到了不断完善。
2)架线施工的技术理论。架线施工的技术理论可归纳为非张力架线计算和张力架线计算2部分。在此重点阐述如下几个问题:①地面划印架线是架线工艺中的一项革新,该项工艺的技术关键是不同挂点的架线线长计算。如江苏送变电公司在南京跨长江的220kV线路架线施工中成功地使用了地面划印架线法,为大跨越架线积累了新的经验。实践证明,地面划印架线对减少高空作业有很大意义。②装配式架线是一项架线新工艺,它的技术关键是精确丈量和计算架空线线长。装配式架线新工艺,对架空线线长计算提出了更精确的要求,笔者经反复研究、计算、比较,对各种线长公式的精确度有了明确认识,为新工艺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③跳线长度的计算。为了在不登杆丈量的情况下,精确计算耐张杆塔的跳线长度,线路施工者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使跳线长度的计算理论逐步进展。④张力架线的施工计算等方面为送电线路的架线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1.4计算机的开发应用
计算机的开发应用主要表现在:杆塔组立计算方面,已开发了整立杆塔施工设计软件,它可以实现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合理吊点及选择工器具等。架线施工计算方面,不少单位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了张力架线计算,地面划印计葬,跳线长度计算等软件。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和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一些单位相继开发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HIS),使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总结
1)线路施工者对线路施工技术,我们仍应鼓励线路施工者联系实际、面向现场、面向未来,去钻研技术、钻研理论。
2)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线路施工技术问题的解决不能只靠施工单位一家,而必须走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相结合的道路。
3)线路施工工艺的变革,需要电力系统各单位协作攻关,特别是设计单位的大力配合。例如推广使用原状土基础必须从设计角度首先推广:又如跨越不能停电的电力线架线,设计单位应从路径方案、杆塔型式、跨越档档距、跨越点位置等方面为不停电架线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
4)技术和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