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买椟还珠”即楚国有一个商人将其珍珠卖给郑国的人,而郑国人看到装珍珠的盒子精美,就买了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楚国人。当下,将“买椟还珠”的含义引申,可以理解为很多的寓意,有些寓意甚至还被赋予了很强的时代特色,值得我们深思。下面,本文就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对“买椟还珠”进行分析,力求在它的不同寓意中找出给与我们的文化经济学启示。
关键词 文化经济学买椟还珠启示
第一,“椟”即盛物载物的盒子,“珠”即价值连城的珍珠,盒子是普通人生活必备的物质产品,而珍珠却是达官贵人享受的奢侈品。
郑人买了“椟”而还了“珠”,可以理解为选择了基本的物质条件,而放弃了精神产品和奢侈品。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发展。” 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民的日常生活得到满足,并且有盈余的时候,人们才会有基础进行精神文化的消费,以至于奢侈品的消费。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人们用于精神文化产品的支出也越来越多。
古时候,经济条件有限,郑人选择了更加实用的“椟”,而当代,物质极大丰富,人们或许会更倾向于选择“珠”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吧。
第二,这个“椟”可不是普通的盒子,它是用木兰树制成的,用桂椒香薰过的,拿美玉点缀其上,并且还用翠鸟的羽毛进行装饰。
楚人将“椟”变的如此夺目耀眼,初衷是为了将珍珠更好的卖出去,可见,在珍珠市场,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竞争。然而,经过商人这一番精心的装饰,“椟”便不仅仅是盛物载物的盒子了,而是被赋予了制作者的奇思妙想和创意,使“椟”变成了一种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变成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变成一件具有精神性和文化性的文化产品了。
文化商品的“消费主体占有消费对象,都为着满足自己精神的和心理的需要”,“文化商品之所以是文化商品,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的文化性和意识形态性” ,郑人得到经过商人富有创意的装饰之后的盒子,会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这便构成了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实现了文化商品的价值。
经过楚人精心装饰的“椟”,体现的是人的精神性存在,而这种精神性的存在要想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就必须进入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在市场的流通中被采纳。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郑人以“珠”的价格买回精美的“椟”的时候,会向周围的人炫耀“椟”的漂亮,周围的人受其影响会产生连锁效应,此时,郑人对“椟”的个体性消费就极有可能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消费。文化生产决定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又会反作用于文化生产。需求的增大势必引起生产的增多,进而引起竞争的产生,而楚人要想保住自己的竞争位置,就必须对“椟”进行再创新和更新换代。由此,历经了创意——生产——市场——消费——价值实现各个环节,便形成了文化经济。
文化商品是复杂的精神劳动的产物,所以“它的价值和价值量也就无法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以测定,而是以体现在个别劳动中的精神世界的发现和精神世界的创造所达到的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高度为依据,由凝结在文化商品中的精神发现和精神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程度决定的”,而这种“高度”和“程度”却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精心装饰的作为文化产品的“椟”的价值超过了普通盒子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珠宝的价值,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凝结在里面的精神创造性劳动是无法简单的进行量化的。所以,可以说精神产品是“有价格而无价值”,郑人用买“珠”的价格买了“椟”,因此在这一交易中,“椟”的价值由“珠”的价值来体现,而在其他的交易中,“椟”的价值就有可能由它所依附的其他物质产品的价值来体现了。艺术品的价格因比较而产生,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此外,在营销过程中,在普通的商品上面加入文化元素或者加入一些创意,提升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可以使商品增值。例如一个普通的盘子,价值可能在十元到二十元左右,而如果在盘子上精心繪制中国的山水画,或者临摹古代画家的作品,那盘子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价值就会远远大于其本来的价值。再如,被称为“中国画框大王”的王斌,在设计相框方面独有创意,就使得王斌相框成为全国最大的相框专业出口企业 。这些在生产普通商品时的文化创意活动,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内涵,也显著提升了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商人对“椟”的创意性改造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此。
第三,最后一点,主要是从国际文化贸易的角度来分析。“椟”装饰得再精美、再夺目,它也仅仅是包装,它是为“珠”服务的,最终是为了衬托出珠宝的美丽。因此,“珠”才是核心。
在我国的国际文化贸易中,一方面要吸收借鉴外国优秀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做强做大自己的文化产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就是让我国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在全球领域参与竞争。而在这一领域,“买椟还珠”现象却一直存在,我们的文化“产品生产重技术甚于重内容”。例如在电影方面,我们学习好莱坞,制作大量的商业大片,运用先进的科技特效手段,将电影在视觉和感觉上做的美轮美奂,可在剧情的编排、细节的处理、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度挖掘上却没有对畅销的欧美大片进行细致研究,只重外表却不重内涵。再如,我国的图书、报刊的印制水平比之国际水准毫不逊色,可“内容却多为重复、炒冷饭或者平庸之作”,“我们的文化出口不但进不了欧美的主流社会,甚至连主要出口对象——亚太地区,对我国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多集中在教材教辅、体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器材和用具方面”,究其原因,还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不强,重技术不重内容,重形式而忽略意义。希望我国文化市场和对外文化贸易中能减少“买椟还珠”的现象。“椟”再耀眼,也只是一时的吸引眼球,“珠”才是长久竞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李康华.文化经济学[M].书海出版社,2006:3.
[2]胡惠林,李康华.文化经济学[M].书海出版社,2006:146.
[3]胡惠林,李康华.文化经济学[M].书海出版社,2006:156.
[4]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1.(编辑郑云东)
关键词 文化经济学买椟还珠启示
第一,“椟”即盛物载物的盒子,“珠”即价值连城的珍珠,盒子是普通人生活必备的物质产品,而珍珠却是达官贵人享受的奢侈品。
郑人买了“椟”而还了“珠”,可以理解为选择了基本的物质条件,而放弃了精神产品和奢侈品。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发展。” 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民的日常生活得到满足,并且有盈余的时候,人们才会有基础进行精神文化的消费,以至于奢侈品的消费。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人们用于精神文化产品的支出也越来越多。
古时候,经济条件有限,郑人选择了更加实用的“椟”,而当代,物质极大丰富,人们或许会更倾向于选择“珠”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吧。
第二,这个“椟”可不是普通的盒子,它是用木兰树制成的,用桂椒香薰过的,拿美玉点缀其上,并且还用翠鸟的羽毛进行装饰。
楚人将“椟”变的如此夺目耀眼,初衷是为了将珍珠更好的卖出去,可见,在珍珠市场,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竞争。然而,经过商人这一番精心的装饰,“椟”便不仅仅是盛物载物的盒子了,而是被赋予了制作者的奇思妙想和创意,使“椟”变成了一种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变成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变成一件具有精神性和文化性的文化产品了。
文化商品的“消费主体占有消费对象,都为着满足自己精神的和心理的需要”,“文化商品之所以是文化商品,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的文化性和意识形态性” ,郑人得到经过商人富有创意的装饰之后的盒子,会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这便构成了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实现了文化商品的价值。
经过楚人精心装饰的“椟”,体现的是人的精神性存在,而这种精神性的存在要想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就必须进入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在市场的流通中被采纳。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郑人以“珠”的价格买回精美的“椟”的时候,会向周围的人炫耀“椟”的漂亮,周围的人受其影响会产生连锁效应,此时,郑人对“椟”的个体性消费就极有可能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消费。文化生产决定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又会反作用于文化生产。需求的增大势必引起生产的增多,进而引起竞争的产生,而楚人要想保住自己的竞争位置,就必须对“椟”进行再创新和更新换代。由此,历经了创意——生产——市场——消费——价值实现各个环节,便形成了文化经济。
文化商品是复杂的精神劳动的产物,所以“它的价值和价值量也就无法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以测定,而是以体现在个别劳动中的精神世界的发现和精神世界的创造所达到的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高度为依据,由凝结在文化商品中的精神发现和精神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程度决定的”,而这种“高度”和“程度”却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精心装饰的作为文化产品的“椟”的价值超过了普通盒子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珠宝的价值,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凝结在里面的精神创造性劳动是无法简单的进行量化的。所以,可以说精神产品是“有价格而无价值”,郑人用买“珠”的价格买了“椟”,因此在这一交易中,“椟”的价值由“珠”的价值来体现,而在其他的交易中,“椟”的价值就有可能由它所依附的其他物质产品的价值来体现了。艺术品的价格因比较而产生,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此外,在营销过程中,在普通的商品上面加入文化元素或者加入一些创意,提升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可以使商品增值。例如一个普通的盘子,价值可能在十元到二十元左右,而如果在盘子上精心繪制中国的山水画,或者临摹古代画家的作品,那盘子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价值就会远远大于其本来的价值。再如,被称为“中国画框大王”的王斌,在设计相框方面独有创意,就使得王斌相框成为全国最大的相框专业出口企业 。这些在生产普通商品时的文化创意活动,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内涵,也显著提升了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商人对“椟”的创意性改造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此。
第三,最后一点,主要是从国际文化贸易的角度来分析。“椟”装饰得再精美、再夺目,它也仅仅是包装,它是为“珠”服务的,最终是为了衬托出珠宝的美丽。因此,“珠”才是核心。
在我国的国际文化贸易中,一方面要吸收借鉴外国优秀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做强做大自己的文化产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就是让我国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在全球领域参与竞争。而在这一领域,“买椟还珠”现象却一直存在,我们的文化“产品生产重技术甚于重内容”。例如在电影方面,我们学习好莱坞,制作大量的商业大片,运用先进的科技特效手段,将电影在视觉和感觉上做的美轮美奂,可在剧情的编排、细节的处理、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度挖掘上却没有对畅销的欧美大片进行细致研究,只重外表却不重内涵。再如,我国的图书、报刊的印制水平比之国际水准毫不逊色,可“内容却多为重复、炒冷饭或者平庸之作”,“我们的文化出口不但进不了欧美的主流社会,甚至连主要出口对象——亚太地区,对我国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多集中在教材教辅、体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器材和用具方面”,究其原因,还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不强,重技术不重内容,重形式而忽略意义。希望我国文化市场和对外文化贸易中能减少“买椟还珠”的现象。“椟”再耀眼,也只是一时的吸引眼球,“珠”才是长久竞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李康华.文化经济学[M].书海出版社,2006:3.
[2]胡惠林,李康华.文化经济学[M].书海出版社,2006:146.
[3]胡惠林,李康华.文化经济学[M].书海出版社,2006:156.
[4]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1.(编辑郑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