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防排烟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建筑防排烟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防排烟系统;问题;对策
防排烟设施是建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可缺少的消防安全设施。但由于我国尚未出台关于防排烟系统方面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或标准,暖通设计人员主要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防排烟系统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由于部分设计、施工人员对防排烟设施的结构、作用、性能缺乏了解,对国家规范标准理解不够透彻,往往导致在设计、施工中出现防排烟系统设施配置被忽略或有配置而功能不全等现象。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未进行防烟设计
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中,为了满足规范要求的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常常需要在商业营业厅的中部设置封闭楼梯间。这些楼梯间由于设置在建筑内部,不具备自然通风、排烟条件,但建设方为了节省投资,增大营业面积,往往未按规范要求在楼梯间增设前室,且未设置机械送风系统,一旦发生火灾,烟气极易进入楼梯间,且又无法排出,造成人员无法通过楼梯安全疏散。
解决对策:将建筑物内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改设为带有前室的防烟楼梯间,并对楼梯间设置机械送风系统进行正压送风。
2.剪刀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未分别设置
随着目前高层住宅楼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能有效节省占地面积的剪刀楼梯间得到了普遍应用。实际工程中,由于风道布局困难,少数设计人员对剪刀楼梯间的2部疏散楼梯合用了1个风道,且对楼梯间的送风口每隔2层设置1个,实际只对其中一部剪刀梯进行加压送风。
解决对策:对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每层设置,才能保证向两部梯进行正压送风。同时加压送风量要按两部楼梯的送风量考虑,才能满足送风量的要求。
3.达到规定长度的内走道未设机械排烟设施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在实际工程中,尤其是一些后期改造装修的宾馆等场所中,内走道的长度超过了20m,但由于先天条件不足,仅能在内走道的一端开窗,或者虽在内走道的尽端和一侧开了2个窗户,但走道长度过长,走道内最远点距离其最近的窗户之间的水平距离超过了30m,这2种情况均不能形成烟气的有效对流,不利于排出火场高温烟气。
解决对策:对烟气不能有效对流的场所仍要增设机械排烟设施
4.防烟分区的划分不合理
①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暖通设计配合建筑设计,尚未和二次装饰设计配合。暖通设计时,考虑商场等大型营业场所不吊顶,那么暖通设计防排烟时,将梁作为划分防排烟的分区;但装饰做二次吊顶后,整个天花基本成一平面,梁将不能作为防烟分区的隔断。因此此时必须加设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发生火灾时,才能有效减缓烟气的蔓延到其它防烟分区的时间。②在实际工程中,另一种情况一些消防公司设计的防排烟,将防排烟系统当作排风一样设计。整个区域均布排烟口,排烟口又无任何控制,纯粹是一个风口,这样连防排烟的虚拟划分都没有,是一种均匀的排风。而防排烟的精神实质是:本区域烟感报警,电动自动打开该区域的排烟口,同时联动排烟风机启动。对该防烟分区排烟,而不是对整个商场(或大型营业场所)排烟。若如此,不该排的区域也排,该排的区域又排不干净。
解决对策:
①第一种情况:吊顶后的商场(或大型营业场所)不能将梁作为防烟分区的隔断应加设挡烟垂壁。
②第二种情况:不能将排烟系统当作排气一样设计。应将商场按不大于500m²每防烟分区来划分。每个防烟分区设一个常闭电动排烟口。该防烟分區的排烟口由该区的烟感控制打开。该区烟感报警,排烟口打开,同时联动启动排烟风机进行排烟。
5.自然排烟窗的位置设置、开启面积不准确
位置设置不当:在实际工程的二次装修中,业主出于美观、防盗的需要,往往在走道、阳台等的朝外部分设置大面积的固定玻璃,导致原设计的自然排烟条件丧失,需要增设机械排烟设施。
开启方式不便:部分楼梯间、中庭设置的可开启外窗虽然靠近顶部,但未在低处设置开窗装置,发生火灾时,外窗开启十分不便,形同虚设。
开启面积不够:规范对于建筑物中房间、内走道、楼梯间、前室、中庭等不同部位设置的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均有明确规定。但设计人员往往按整张窗户的结构尺寸核算排烟面积,忽视了如侧拉窗、高侧窗等许多外窗是只能局部推开排烟的,导致实际排烟面积不足。
解决对策:合理布置排烟口
为达到排烟效果,排烟口或排烟窗不应设置在低于室内净高一半以下的墙面上。当排烟口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时,排烟效果最好。
为避免出现单个排烟口直接将烟层下部的洁净空气而非烟气吸走的现象,在保持总排烟量和总排烟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排烟口的数量,且均匀布置在排烟分区内。对于总排烟量不大,防烟分区内只有单个排烟口的横向走道的排烟口设计,应尽量将排烟口设计在防烟分区的中间部位。
6.排烟口位置设置不当
设置高度不够。火灾时烟气温度很高,排烟口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时,才能有效将烟气排出。在实际施工中,却往往出现将排烟口或排烟窗的位置设置过低的情况,影响烟气排放效果。
与送风口的距离过近。送风口是将室外补充的风量送入室内,应设置在靠近地面的墙面上。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忽视排烟口和送风口的设置部位,将排烟口设置在较低的位置,送风口设置在较高部位,且两者设置距离很近,造成送、排气流互窜,影响送、排风效果。
布局不合理。在防烟分区面积较小、排烟量不大时,许多设计人员在一个防烟分区内仅设计一个排烟口。由于单个排烟口排烟流量过大,导致出现排烟口直接将烟层下部的洁净空气而非烟气吸走的现象。
解决对策:排风与排烟系统合用时,应满足火灾时排烟需求
将火灾时启动的排烟系统与平时通风系统合用,有助于节省工程造价,但其风机、风管、排烟口、防火阀的设置均应满足排烟系统的要求。平时,所有的排烟口均处于常开状态,用于通风换气。
7.排烟风机的电动控制不合理
联动控制不合理:在实际施工中,经常有技术员将排烟系统内任一排烟防火阀280℃的自动关闭联动排烟风机停运,造成排烟风机的过早停运。
未设置多线制控制方式:排烟风机作为排除火灾初期大量烟气的重要设备,必须要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施工中常见到只通过总线制联动排烟机的情况,一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出现故障,在控制室内便无法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停。
解决对策:合理设计排烟风机的电动控制
着火区域内的任一排烟口动作,均应能联动排烟风机启动;但只有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在280℃自动关闭时,才能联动排烟风机停运,以防止风机过早停运,不利于人员安全疏散。多线制控制方式是一种点对点敷设电气线路的控制方式,虽然增加了施工工作量,但相对于总线制控制方式更为安全可靠。在消防控制室内应能通过多线制控制方式及时启动排烟风机。
8.排风系统和排烟系统共用一套系统如何能保证排烟系统和排风系统均能达到效果?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节省投资,常将排风系统和排烟系统共用一套系统。但此类设计常常只能符合排风要求,不能满足排烟要求。如图1:
①当低速风机运转,排风符合要求。
②当高速风机运转,排烟不符合要求。
如何既满足排风又满足排烟呢?
将普通排风口改为常开电动排风口,火灾时,常闭电动排烟口打开,常开电动排风口连锁关闭,这样排烟系统亦符合要求。
9.空调系统与排烟系统共用一套系统,如何能保证平常空调送风和火灾时消防排烟呢?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节省投资,建设方通常要求利用空调风管作为排烟用。如图2:
图2
那么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①空调回风风机必须满足消防排烟用的排烟风机。
②回风口不可以作为排烟口。
③按最大的防烟分区不超过500m²计每个防烟分区设一个排烟口。排烟口必须电动常闭。
④防烟分区的任意一点到排烟口的距离不大于30m。
⑤排烟风机(空调回风机)必须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且能实现烟感报警便可启动排烟风机(空调回风机)
⑥图中阀1自动关闭,阀2自动打开,且阀1和阀2必须连锁。
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种各样,主要不能将上述6点全部保证。
总之,问题是不断随着情况出现而变化,对于消防监督工程师应该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消防技术规范,实事求是地看待技术规范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做到既不僵化执行,也不死搬硬套现有消防技术规范。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力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防排烟系统;问题;对策
防排烟设施是建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可缺少的消防安全设施。但由于我国尚未出台关于防排烟系统方面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或标准,暖通设计人员主要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防排烟系统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由于部分设计、施工人员对防排烟设施的结构、作用、性能缺乏了解,对国家规范标准理解不够透彻,往往导致在设计、施工中出现防排烟系统设施配置被忽略或有配置而功能不全等现象。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未进行防烟设计
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中,为了满足规范要求的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常常需要在商业营业厅的中部设置封闭楼梯间。这些楼梯间由于设置在建筑内部,不具备自然通风、排烟条件,但建设方为了节省投资,增大营业面积,往往未按规范要求在楼梯间增设前室,且未设置机械送风系统,一旦发生火灾,烟气极易进入楼梯间,且又无法排出,造成人员无法通过楼梯安全疏散。
解决对策:将建筑物内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改设为带有前室的防烟楼梯间,并对楼梯间设置机械送风系统进行正压送风。
2.剪刀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未分别设置
随着目前高层住宅楼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能有效节省占地面积的剪刀楼梯间得到了普遍应用。实际工程中,由于风道布局困难,少数设计人员对剪刀楼梯间的2部疏散楼梯合用了1个风道,且对楼梯间的送风口每隔2层设置1个,实际只对其中一部剪刀梯进行加压送风。
解决对策:对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每层设置,才能保证向两部梯进行正压送风。同时加压送风量要按两部楼梯的送风量考虑,才能满足送风量的要求。
3.达到规定长度的内走道未设机械排烟设施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在实际工程中,尤其是一些后期改造装修的宾馆等场所中,内走道的长度超过了20m,但由于先天条件不足,仅能在内走道的一端开窗,或者虽在内走道的尽端和一侧开了2个窗户,但走道长度过长,走道内最远点距离其最近的窗户之间的水平距离超过了30m,这2种情况均不能形成烟气的有效对流,不利于排出火场高温烟气。
解决对策:对烟气不能有效对流的场所仍要增设机械排烟设施
4.防烟分区的划分不合理
①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暖通设计配合建筑设计,尚未和二次装饰设计配合。暖通设计时,考虑商场等大型营业场所不吊顶,那么暖通设计防排烟时,将梁作为划分防排烟的分区;但装饰做二次吊顶后,整个天花基本成一平面,梁将不能作为防烟分区的隔断。因此此时必须加设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发生火灾时,才能有效减缓烟气的蔓延到其它防烟分区的时间。②在实际工程中,另一种情况一些消防公司设计的防排烟,将防排烟系统当作排风一样设计。整个区域均布排烟口,排烟口又无任何控制,纯粹是一个风口,这样连防排烟的虚拟划分都没有,是一种均匀的排风。而防排烟的精神实质是:本区域烟感报警,电动自动打开该区域的排烟口,同时联动排烟风机启动。对该防烟分区排烟,而不是对整个商场(或大型营业场所)排烟。若如此,不该排的区域也排,该排的区域又排不干净。
解决对策:
①第一种情况:吊顶后的商场(或大型营业场所)不能将梁作为防烟分区的隔断应加设挡烟垂壁。
②第二种情况:不能将排烟系统当作排气一样设计。应将商场按不大于500m²每防烟分区来划分。每个防烟分区设一个常闭电动排烟口。该防烟分區的排烟口由该区的烟感控制打开。该区烟感报警,排烟口打开,同时联动启动排烟风机进行排烟。
5.自然排烟窗的位置设置、开启面积不准确
位置设置不当:在实际工程的二次装修中,业主出于美观、防盗的需要,往往在走道、阳台等的朝外部分设置大面积的固定玻璃,导致原设计的自然排烟条件丧失,需要增设机械排烟设施。
开启方式不便:部分楼梯间、中庭设置的可开启外窗虽然靠近顶部,但未在低处设置开窗装置,发生火灾时,外窗开启十分不便,形同虚设。
开启面积不够:规范对于建筑物中房间、内走道、楼梯间、前室、中庭等不同部位设置的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均有明确规定。但设计人员往往按整张窗户的结构尺寸核算排烟面积,忽视了如侧拉窗、高侧窗等许多外窗是只能局部推开排烟的,导致实际排烟面积不足。
解决对策:合理布置排烟口
为达到排烟效果,排烟口或排烟窗不应设置在低于室内净高一半以下的墙面上。当排烟口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时,排烟效果最好。
为避免出现单个排烟口直接将烟层下部的洁净空气而非烟气吸走的现象,在保持总排烟量和总排烟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排烟口的数量,且均匀布置在排烟分区内。对于总排烟量不大,防烟分区内只有单个排烟口的横向走道的排烟口设计,应尽量将排烟口设计在防烟分区的中间部位。
6.排烟口位置设置不当
设置高度不够。火灾时烟气温度很高,排烟口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时,才能有效将烟气排出。在实际施工中,却往往出现将排烟口或排烟窗的位置设置过低的情况,影响烟气排放效果。
与送风口的距离过近。送风口是将室外补充的风量送入室内,应设置在靠近地面的墙面上。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忽视排烟口和送风口的设置部位,将排烟口设置在较低的位置,送风口设置在较高部位,且两者设置距离很近,造成送、排气流互窜,影响送、排风效果。
布局不合理。在防烟分区面积较小、排烟量不大时,许多设计人员在一个防烟分区内仅设计一个排烟口。由于单个排烟口排烟流量过大,导致出现排烟口直接将烟层下部的洁净空气而非烟气吸走的现象。
解决对策:排风与排烟系统合用时,应满足火灾时排烟需求
将火灾时启动的排烟系统与平时通风系统合用,有助于节省工程造价,但其风机、风管、排烟口、防火阀的设置均应满足排烟系统的要求。平时,所有的排烟口均处于常开状态,用于通风换气。
7.排烟风机的电动控制不合理
联动控制不合理:在实际施工中,经常有技术员将排烟系统内任一排烟防火阀280℃的自动关闭联动排烟风机停运,造成排烟风机的过早停运。
未设置多线制控制方式:排烟风机作为排除火灾初期大量烟气的重要设备,必须要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施工中常见到只通过总线制联动排烟机的情况,一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出现故障,在控制室内便无法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停。
解决对策:合理设计排烟风机的电动控制
着火区域内的任一排烟口动作,均应能联动排烟风机启动;但只有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在280℃自动关闭时,才能联动排烟风机停运,以防止风机过早停运,不利于人员安全疏散。多线制控制方式是一种点对点敷设电气线路的控制方式,虽然增加了施工工作量,但相对于总线制控制方式更为安全可靠。在消防控制室内应能通过多线制控制方式及时启动排烟风机。
8.排风系统和排烟系统共用一套系统如何能保证排烟系统和排风系统均能达到效果?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节省投资,常将排风系统和排烟系统共用一套系统。但此类设计常常只能符合排风要求,不能满足排烟要求。如图1:
①当低速风机运转,排风符合要求。
②当高速风机运转,排烟不符合要求。
如何既满足排风又满足排烟呢?
将普通排风口改为常开电动排风口,火灾时,常闭电动排烟口打开,常开电动排风口连锁关闭,这样排烟系统亦符合要求。
9.空调系统与排烟系统共用一套系统,如何能保证平常空调送风和火灾时消防排烟呢?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节省投资,建设方通常要求利用空调风管作为排烟用。如图2:
图2
那么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①空调回风风机必须满足消防排烟用的排烟风机。
②回风口不可以作为排烟口。
③按最大的防烟分区不超过500m²计每个防烟分区设一个排烟口。排烟口必须电动常闭。
④防烟分区的任意一点到排烟口的距离不大于30m。
⑤排烟风机(空调回风机)必须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且能实现烟感报警便可启动排烟风机(空调回风机)
⑥图中阀1自动关闭,阀2自动打开,且阀1和阀2必须连锁。
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种各样,主要不能将上述6点全部保证。
总之,问题是不断随着情况出现而变化,对于消防监督工程师应该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消防技术规范,实事求是地看待技术规范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做到既不僵化执行,也不死搬硬套现有消防技术规范。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力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