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和宗教都是以人为本,两者在诸多方面是互通的,平衡人的心灵,为人类的灵魂提供皈依之处。宗教经典本身就是文学作品。在后现代,文学再次转向宗教。宗教意识是判断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文学与宗教,名称虽异,而功用、本质则是同一的。
关键词:文学;宗教;以人为本;同一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一、文学与宗教的同一
文学是作家创造性的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其内心情感、心灵世界的艺术,以人为本。宗教亦以人为本,如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中记载:“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再如,《圣经》旧约创世记二:“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可见,人佛(神)同气,宗教亦以“人”为本。文学作品和宗教经籍亦皆是采用形象运思,凭借联想、想象等创设或再现一个个异于现实的世界、图景,从而获得潜移情感、心智,触动灵魂的目的,两者在实质、运思模式、最终价值等诸方面是相通的。
柏拉图认为诗人靠神灵附身而创作。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认为诗歌是上帝永恒创造的一部分,借助尘世凡物朦胧地影射高层次的、神域的光耀,最终目的皈向上帝,融于无穷。[1]丰子恺在《我与弘一大师》一文中写到: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艺术的精神,正是宗教的。
二、文学经典与宗教
科学技术解决人在现世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而人的内心的平衡、人生价值的探寻、灵魂的归宿仰赖于文学与宗教。因为均具有形象思维的想象性和蕴情性等特征,文学与宗教在审美的层面上彼此兼融、渗透,皆属于超验的形而上的范畴,赋予人的存在以意义与价值,都是精神对现实的超越。
有些重要的宗教经典,本身就经典的文学作品,如流传百世、影响深远的《圣经》既是宏大的宗教典籍的汇编,同时亦是一部绚烂奇异的文学艺术精品。它深邃广阔地滋养了基督教世界的文学。其中一些人物和故事,还成为许多作家进行创作的题材来源。
此外,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以来,对中国的语言、词汇,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政治概念、人生立场、生存方式,乃至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各个畛域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历史上的文学大家如王维、苏东坡等,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近代的吕澄、李淑同等美学家和艺术家从美育走向了宗教。《西游记》《红楼梦》无不蕴含着佛理,流动着禅意,如果不了解佛教,很难透彻明了其意蕴。
谢林把神看成是一切艺术的绝对根源。[2]鲁迅在《摩罗诗力说》里高度评议了希伯来文学:“虽多涉信仰教诫,而文章以幽邃庄严胜,教宗文术,此其源泉,灌溉人心,迄今兹未艾。”宗教不仅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题材,而且为文学加添了异样的审美风格和意蕴,而文学又以审美的形式助推了宗教的弘扬和传播。假设没有佛教的弘传,中国文学史上的很多奇绝的篇章恐怕将不复存在,或完全是另一个面目;同样,如果不是基督教的深远侵染,西方文学也定非今日之面目。
三、后现代的宗教转向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的反叛和纠正,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解构;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石,申述以人为本,遵照人性经验的统领作用,时空的一致性与赓续性,历史的互渗性、散漫化、自由化。对给定文本、表征和符号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怀疑主义的产生。而人类理性又不允许自我主体建立在无底的深渊或永恒的废墟之上,而是要寻找确定的根基作为栖身之所。谷鹏飞关莉丽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的“‘后现代之后’西方文学理论的宗教转向”[3]一文中认为德里达解构形而上学而又乞灵于超验与信仰。并罗列了自1999年威利斯的《哲学及其宗教转向》至2010年的由尼尔森等人合编的《犹在镜中:圣灵的受难与文学及理论的崇高》为止的七本阐明文学理论的宗教转向的书籍。文学作为人的一种自我确证的经验表达,不可能抛却对自身价值与意义的探究。艺术为后现代散乱破碎的心灵提供了整合的可能性,艺术成为现代人渴返身回归的故乡,艺术成为现代人抵御人性深度沦丧的家园,发挥着类似宗教的功能。海德格尔认为,诗人是站在人和神之间,传达神的声音。诗使人生站到澄明的境域之中,追寻诗意,追寻对道的体悟,借之超越此在的烦的境域,返归存在的澄明境界。[4]
四、总结
T. S.艾略特论认为“永恒性”和“普遍性”是评价判断一部文学作品并其创作者是否伟大的首要准则,缺乏宗教内在的文学作品难以达到如此的高度。[5]在托尔斯泰看来,宗教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中的先进、杰出的人物所能达到的对人生最高的认识,宗教意识是判断艺术活动所传达的感情好坏价值的标准。[6]马克思恩格斯也认为宗教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之前提。叔本华说艺术的终极功用是解脱灵魂。因此,可以说,文学与宗教,名称虽异,而功用、本质则是同一的。
参考文献:
[1]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p133.
[2]朱志荣著.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1. p180.
[3]http://news.cssn.cn/wx/wx_wtjj/201412/t20141211_1438432.shtml.
[4]趙利民主编.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p65.
[5]林季杉.T. S.艾略特论“文学与宗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07.
[6]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p173.
关键词:文学;宗教;以人为本;同一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一、文学与宗教的同一
文学是作家创造性的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其内心情感、心灵世界的艺术,以人为本。宗教亦以人为本,如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中记载:“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再如,《圣经》旧约创世记二:“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可见,人佛(神)同气,宗教亦以“人”为本。文学作品和宗教经籍亦皆是采用形象运思,凭借联想、想象等创设或再现一个个异于现实的世界、图景,从而获得潜移情感、心智,触动灵魂的目的,两者在实质、运思模式、最终价值等诸方面是相通的。
柏拉图认为诗人靠神灵附身而创作。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认为诗歌是上帝永恒创造的一部分,借助尘世凡物朦胧地影射高层次的、神域的光耀,最终目的皈向上帝,融于无穷。[1]丰子恺在《我与弘一大师》一文中写到: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艺术的精神,正是宗教的。
二、文学经典与宗教
科学技术解决人在现世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而人的内心的平衡、人生价值的探寻、灵魂的归宿仰赖于文学与宗教。因为均具有形象思维的想象性和蕴情性等特征,文学与宗教在审美的层面上彼此兼融、渗透,皆属于超验的形而上的范畴,赋予人的存在以意义与价值,都是精神对现实的超越。
有些重要的宗教经典,本身就经典的文学作品,如流传百世、影响深远的《圣经》既是宏大的宗教典籍的汇编,同时亦是一部绚烂奇异的文学艺术精品。它深邃广阔地滋养了基督教世界的文学。其中一些人物和故事,还成为许多作家进行创作的题材来源。
此外,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以来,对中国的语言、词汇,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政治概念、人生立场、生存方式,乃至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各个畛域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历史上的文学大家如王维、苏东坡等,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近代的吕澄、李淑同等美学家和艺术家从美育走向了宗教。《西游记》《红楼梦》无不蕴含着佛理,流动着禅意,如果不了解佛教,很难透彻明了其意蕴。
谢林把神看成是一切艺术的绝对根源。[2]鲁迅在《摩罗诗力说》里高度评议了希伯来文学:“虽多涉信仰教诫,而文章以幽邃庄严胜,教宗文术,此其源泉,灌溉人心,迄今兹未艾。”宗教不仅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题材,而且为文学加添了异样的审美风格和意蕴,而文学又以审美的形式助推了宗教的弘扬和传播。假设没有佛教的弘传,中国文学史上的很多奇绝的篇章恐怕将不复存在,或完全是另一个面目;同样,如果不是基督教的深远侵染,西方文学也定非今日之面目。
三、后现代的宗教转向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的反叛和纠正,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解构;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石,申述以人为本,遵照人性经验的统领作用,时空的一致性与赓续性,历史的互渗性、散漫化、自由化。对给定文本、表征和符号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怀疑主义的产生。而人类理性又不允许自我主体建立在无底的深渊或永恒的废墟之上,而是要寻找确定的根基作为栖身之所。谷鹏飞关莉丽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的“‘后现代之后’西方文学理论的宗教转向”[3]一文中认为德里达解构形而上学而又乞灵于超验与信仰。并罗列了自1999年威利斯的《哲学及其宗教转向》至2010年的由尼尔森等人合编的《犹在镜中:圣灵的受难与文学及理论的崇高》为止的七本阐明文学理论的宗教转向的书籍。文学作为人的一种自我确证的经验表达,不可能抛却对自身价值与意义的探究。艺术为后现代散乱破碎的心灵提供了整合的可能性,艺术成为现代人渴返身回归的故乡,艺术成为现代人抵御人性深度沦丧的家园,发挥着类似宗教的功能。海德格尔认为,诗人是站在人和神之间,传达神的声音。诗使人生站到澄明的境域之中,追寻诗意,追寻对道的体悟,借之超越此在的烦的境域,返归存在的澄明境界。[4]
四、总结
T. S.艾略特论认为“永恒性”和“普遍性”是评价判断一部文学作品并其创作者是否伟大的首要准则,缺乏宗教内在的文学作品难以达到如此的高度。[5]在托尔斯泰看来,宗教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中的先进、杰出的人物所能达到的对人生最高的认识,宗教意识是判断艺术活动所传达的感情好坏价值的标准。[6]马克思恩格斯也认为宗教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之前提。叔本华说艺术的终极功用是解脱灵魂。因此,可以说,文学与宗教,名称虽异,而功用、本质则是同一的。
参考文献:
[1]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p133.
[2]朱志荣著.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1. p180.
[3]http://news.cssn.cn/wx/wx_wtjj/201412/t20141211_1438432.shtml.
[4]趙利民主编.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p65.
[5]林季杉.T. S.艾略特论“文学与宗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07.
[6]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p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