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宗教:名异而质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vv9vv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和宗教都是以人为本,两者在诸多方面是互通的,平衡人的心灵,为人类的灵魂提供皈依之处。宗教经典本身就是文学作品。在后现代,文学再次转向宗教。宗教意识是判断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文学与宗教,名称虽异,而功用、本质则是同一的。
  关键词:文学;宗教;以人为本;同一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一、文学与宗教的同一
  文学是作家创造性的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其内心情感、心灵世界的艺术,以人为本。宗教亦以人为本,如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中记载:“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再如,《圣经》旧约创世记二:“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可见,人佛(神)同气,宗教亦以“人”为本。文学作品和宗教经籍亦皆是采用形象运思,凭借联想、想象等创设或再现一个个异于现实的世界、图景,从而获得潜移情感、心智,触动灵魂的目的,两者在实质、运思模式、最终价值等诸方面是相通的。
  柏拉图认为诗人靠神灵附身而创作。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认为诗歌是上帝永恒创造的一部分,借助尘世凡物朦胧地影射高层次的、神域的光耀,最终目的皈向上帝,融于无穷。[1]丰子恺在《我与弘一大师》一文中写到: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艺术的精神,正是宗教的。
  二、文学经典与宗教
  科学技术解决人在现世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而人的内心的平衡、人生价值的探寻、灵魂的归宿仰赖于文学与宗教。因为均具有形象思维的想象性和蕴情性等特征,文学与宗教在审美的层面上彼此兼融、渗透,皆属于超验的形而上的范畴,赋予人的存在以意义与价值,都是精神对现实的超越。
  有些重要的宗教经典,本身就经典的文学作品,如流传百世、影响深远的《圣经》既是宏大的宗教典籍的汇编,同时亦是一部绚烂奇异的文学艺术精品。它深邃广阔地滋养了基督教世界的文学。其中一些人物和故事,还成为许多作家进行创作的题材来源。
  此外,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以来,对中国的语言、词汇,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政治概念、人生立场、生存方式,乃至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各个畛域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历史上的文学大家如王维、苏东坡等,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近代的吕澄、李淑同等美学家和艺术家从美育走向了宗教。《西游记》《红楼梦》无不蕴含着佛理,流动着禅意,如果不了解佛教,很难透彻明了其意蕴。
  谢林把神看成是一切艺术的绝对根源。[2]鲁迅在《摩罗诗力说》里高度评议了希伯来文学:“虽多涉信仰教诫,而文章以幽邃庄严胜,教宗文术,此其源泉,灌溉人心,迄今兹未艾。”宗教不仅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题材,而且为文学加添了异样的审美风格和意蕴,而文学又以审美的形式助推了宗教的弘扬和传播。假设没有佛教的弘传,中国文学史上的很多奇绝的篇章恐怕将不复存在,或完全是另一个面目;同样,如果不是基督教的深远侵染,西方文学也定非今日之面目。
  三、后现代的宗教转向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的反叛和纠正,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解构;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石,申述以人为本,遵照人性经验的统领作用,时空的一致性与赓续性,历史的互渗性、散漫化、自由化。对给定文本、表征和符号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怀疑主义的产生。而人类理性又不允许自我主体建立在无底的深渊或永恒的废墟之上,而是要寻找确定的根基作为栖身之所。谷鹏飞关莉丽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的“‘后现代之后’西方文学理论的宗教转向”[3]一文中认为德里达解构形而上学而又乞灵于超验与信仰。并罗列了自1999年威利斯的《哲学及其宗教转向》至2010年的由尼尔森等人合编的《犹在镜中:圣灵的受难与文学及理论的崇高》为止的七本阐明文学理论的宗教转向的书籍。文学作为人的一种自我确证的经验表达,不可能抛却对自身价值与意义的探究。艺术为后现代散乱破碎的心灵提供了整合的可能性,艺术成为现代人渴返身回归的故乡,艺术成为现代人抵御人性深度沦丧的家园,发挥着类似宗教的功能。海德格尔认为,诗人是站在人和神之间,传达神的声音。诗使人生站到澄明的境域之中,追寻诗意,追寻对道的体悟,借之超越此在的烦的境域,返归存在的澄明境界。[4]
  四、总结
  T. S.艾略特论认为“永恒性”和“普遍性”是评价判断一部文学作品并其创作者是否伟大的首要准则,缺乏宗教内在的文学作品难以达到如此的高度。[5]在托尔斯泰看来,宗教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中的先进、杰出的人物所能达到的对人生最高的认识,宗教意识是判断艺术活动所传达的感情好坏价值的标准。[6]马克思恩格斯也认为宗教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之前提。叔本华说艺术的终极功用是解脱灵魂。因此,可以说,文学与宗教,名称虽异,而功用、本质则是同一的。
  参考文献:
  [1]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p133.
  [2]朱志荣著.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1. p180.
  [3]http://news.cssn.cn/wx/wx_wtjj/201412/t20141211_1438432.shtml.
  [4]趙利民主编.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p65.
  [5]林季杉.T. S.艾略特论“文学与宗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07.
  [6]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p173.
其他文献
摘 要: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成功地塑造了鲁滨逊这个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他不安现状、勇于冒险;勤奋踏实,务实肯干;坚韧不拔、自信乐观,终于创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获得了成功。  关键词:鲁滨逊;性格;积极因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1719
摘 要:玛丽·弗里曼是美国十九世纪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著作因描写十九世纪末新英格兰地区的女性日常生活而著名。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其代表作《母亲的反抗》中萨拉的人物形象,并进一步解读玛丽·弗里曼对女性解放道路的认识,即女性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等待他人来解放自己。  关键词:萨拉;女性主义;玛丽·弗里曼  作者简介:安芮影(1993-),女,汉族,陕西宝鸡人,文学硕士,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
摘 要:彼得阿克诺德是当代英国文坛的一位大家,他注重历史的传承,对整个民族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通过对伦敦的描写来表达英国性是他的作品中永存的主题。本文将通过对三兄弟这本书中三位主人公的人物命运的分析,来探讨他们身上体现的多面的英国性。  关键词:三兄弟;伦敦;英国性  作者简介:郭欣宇(1993.2-),女,河北省承德市人,河北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王彤(
目的: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构建高性能的眼科临床网络信息化平台.方法采用适当的计算机与网络硬件产品组建网络连接,作好网络设置,再针对需要开发、安装适用的数据库与应用
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发病极具地域和人群特色的恶性疾病,主要高发于中国南方、东南亚和非洲北部等地区,中国广东省的发病率居世界首位.目前尚不
目的:探讨超早期静脉注射溶拴合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3组(对照组、尿激酶组、溶栓合剂组)用自体栓子阻塞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梗塞动物模型.
企业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知识经济的核心价值其实是创造力经济,因为“知识”只是工具,人们使用知识来工作的最高目的就是创造,“工业人没有未来”.赚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
摘 要:美国印第安民族经历了民族同化与回归的洗礼,当代印第安文学创作者受到民族使命的感召,从印第安文学复兴以来,不断地将印第安民族的传统文化,伦理认知,哲学理解融入的到他们的文学创作当中。这种做法使一度趋于边缘的印第安文学逐渐实现了文化重建。  关键词:民族意识;性别解读;自然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纵
摘 要:世界文学史上,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西方是最著名的史诗。本文通过对《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作品的分析,来阐述荷马史诗如何论述宇宙空间观的。  关键词:荷马史诗;宇宙空间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一、引言  史诗是人类最早的文学形式,亦为世界各地普遍的文化现象。上古社会,人们保存先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过程中肿瘤地下铁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与脑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TI)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