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δT细胞对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配体识别研究的进展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γδT细胞是T细胞的一个亚群,其抗原受体在包括抗病原体、抗肿瘤、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免疫应答中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是其受体的主要配体之一.目的 通过在体研究已经发现γδT细胞识别抗原的模式具有多态性.对其中的MHC Ⅰ类分子的研究回顾,是了解γδT细胞受体和抗原识别模式部分特征的途径之一. 内容 介绍γδT细胞受体免疫学特点,总结可作为配体被其受体识别的MHC Ⅰ类分子. 趋向 MHC Ⅰ类分子作为γδT细胞受体配体的一种类型,其对γδT细胞受体识别模式研究的不断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糖尿病性脑内微小病变大鼠模型,进一步进行病理学分析.方法 健康雄性1月龄Wistar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模型组(n=6),参照赵宝珍改良的2型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患儿及家长围手术期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的患儿100例,家属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分别于患儿术前4h内、术前等候区、麻醉诱导期依据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干预.采用改良耶鲁焦虑量表(mYPAS)、诱导期合作程度量表(ICC)分别在术
目的 探讨XAGE-1b和CD133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50例前列腺癌为病例组,以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二组XAGE-1b的表达,并分析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XAGE-1b和CD133在病例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XAGE-1b和CD133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远处转移等
背景 黑皮质素系统在调节能量平衡、食物摄取、心血管功能和性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黑皮质素4受体(melanocortin receptor 4,MC4R). 目的 阐明MC4R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为寻找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靶点提供思路. 内容 MC4R与阿片受体、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
已知肥胖与多种疾病相关,白色脂肪棕色化作为可能治疗肥胖的新靶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白色脂肪棕色化过程中,线粒体的数量和功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线粒体自噬是调控线粒体数量和控制线粒体质量的重要方式。目前有研究证实,抑制线粒体自噬可阻断脂肪干细胞向白色脂肪细胞分化和促进成熟白色脂肪细胞向米色脂肪细胞转化,但线粒体自噬和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关系尚不确定,还需进一步探索。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发生.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气管切开手术患者60例,分析总结其护理方法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全部顺利完成,术后总共出现19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31.7%,19例并发症患者经积极的处理措施后均获得妥善处理,拔管后患者均无特殊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对于气管切开手术之后患者的护理关键是在于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
背景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包括短链非编码RNA(microRNAs,mi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二者均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从而影响脑功能. 目的 探讨ncRNAs对脑功能的影响.内容 阐述ncRNAs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趋向 随着新的ncRNAs被发现,其对脑功能影响的研
近年来,健康睡眠与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备受关注,诸多研究提示,睡眠健康对糖、脂代谢紊乱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睡眠稳态包括睡眠时间、质量、结构等的破坏,均会引起糖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136例产妇及家属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母婴床旁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产妇在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效果、健康教育知识的正确率和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不仅能提升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对84例腺性膀胱炎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Ⅰ组:经尿道电切;Ⅱ组:经尿道电切+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随访各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获得随访79例,总治愈率为75.9%(60/79),随访0.5 ~1年,Ⅰ组的治愈率为78.8% (41/52),Ⅱ组的治愈率70.4% (19/27).诱因明确的17例患者在清除病因后全部治愈,诱因不明确者总治愈率为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