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龄专家认为,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可支配资金充足、与子女沟通不充分,这“三大软肋”是导致老年人成为骗子目标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且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可支配的闲余资金较多,很多老人名下还拥有房产等固定资產,而且不少老人退休在家,时间较为充裕,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同时,老人具备健康长寿、社会认同和惠及子孙等心理需求,也具有图实惠、易轻信、盲目从众等心理特点,容易被诈骗分子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
下面就来给老年朋友们盘点一些近年来常见的骗局,争取做到2021年我们不上当、不吃亏!
案例1 老人轻信“洗钱”电话被骗30万元
近日,70岁的陈女士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地民警,随后将姓名和身份证号与陈女士进行核实,陈女士便相信了对方的身份。这时,对方告诉陈女士有人使用她的身份证办了一张用来洗钱的银行卡,现在公安机关要审查陈女士的所有银行卡。陈女士听到这里,早已慌了神,于是她按照“民警”的说法,在电脑上进行了一系列操作。最后,对方还不忘教陈女士将电脑上可能留下痕迹的软件全部卸载。当晚,陈女士的女婿回到家,打开电脑却发现浏览器、杀毒软件都没有了。在女婿的询问下,她这才将事件的经过讲给女婿听,女婿感觉不对,急忙查询陈女士的银行卡,可惜为时已晚,银行卡内的30多万元已被转走。
防诈提示: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了,需第一时间拨打中国银联专线电话95516请求帮助,并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同时还可以在电话银行输入你汇款的目标账号(骗子账号),在提示密码连续5次输入错误时,该账号会自动锁定24小时,这24小时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避免损失扩大,也为警方破案提供宝贵的时间。
案例2“VIP 体检”忽悠老人存钱买保健品
86岁的李女士接到电话,邀请她参加由“军队医院专家刘主任”主讲的健康讲座,并免费赠送超豪华体检套餐。讲座中,“刘主任”介绍了一些常见疾病并教授了治疗疾病的小窍门。最后,他拿出几款某“海军医学院”最新研制的“保健床垫”,说这对于心血管病、类风湿病、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病症都有很好的疗效。这时,听众席里有两位老人站起来说,他们是该公司的终身会员,用了保健床垫,身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讲座结束后,主办方还为李女士安排了一对一的“VIP”身体检查,几个“专家”分别用几台“国内少有”的仪器给她做了体检。检查后,“刘主任”说李大妈体内癌细胞比较活跃,而某保健品可以扼杀癌细胞,因为是“军队专用”保健品,所以比较贵,如果将一万元存进公司,成为会员,不仅能拿到较高的利息,购买保健品时还能享优惠,在“刘主任”的忽悠下,李女士糊里糊涂地存了一万块钱,还买了保健床垫。
防诈提示:保健养生类型的诈骗案中,犯罪分子经常打着“军队牌”,宣称所谓军队专家、军队医院研制的专用保健品,雇佣一些同龄老年人现身说法夸大保健品的疗效,使得一些半信半疑的老年人打消顾虑,购买其产品,同时鼓励老人向公司存钱,承诺给予较高利息,存钱的老人买保健品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或者可以免费使用保健品。对此,建议大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健品,不要轻易听信“托儿”的话,对虚假宣传要谨慎,遇有身体不适,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
案例3 认个“干儿子”,伤感情也伤钱包
71岁的梁女士与老伴在一次旅游途中结识了同在一个旅游团的小王,旅游结束后,小王便经常到梁大妈家嘘寒问暖,对他们关怀备至,这让老两口觉得自己多了一个“干儿子”。一天,小王以自己经营的公司周转有困难为由,向梁大妈借款60万元,承诺支付高额利息。因涉及金额数目较大,梁女士有点犹豫,小王拿出事先伪造的房屋产权证作为抵押。梁女士心想借款有担保,就和小王签订了“借款协议”,随后又在小王的带领下,办理了虚假的《房产公证书》。但当梁女士将款项汇入小王的账户后,小王就再也没出现过,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防诈提示:子女与老人的沟通不充分,缺乏与父母的有效沟通,不了解老人的所思所想,或者利用物质条件的给予代替情感交流,忽视精神层面对老年人的关心,致使部分老人孤独感较强。老年人精神世界匮乏,容易在感情上被骗子“俘获”。作为子女,应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弥补老人心灵的空缺,不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案例4 独居老人“黄昏恋”丢了退休金
年近七旬的贾女士中年丧偶,女儿已成家搬出,自己一人独居,平时喜欢去公园晨练。一天,贾女士在公园晨练时偶遇一位衣着讲究、能说会道的60岁左右的刘姓男子,贾女士对其产生了好感。在相处过程中,刘某有意无意地与贾女士说自己是做生意的,离异,有3套房,并且还要往她存折里打25万元,但是不久后,男子骗走了贾女士的身份证和银行存折,此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防诈提示:骗婚骗财类型的骗局多以痛陈失败婚恋史或不幸生活、虚构自己拥有雄厚的财富等骗取同情或博取好感,同时编造虚假身份或人际关系信息作虚假承诺或索要财物。儿女不在身边,老人长期缺乏关爱和温暖,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样的机会,逐步获取老人的信任从而实施诈骗行为。老年人在交友和婚姻中,要注意妥善保管个人的合法财产,做好财产规划,遇到对方多次索要钱财,无论对方是以何种目的,都要谨慎对待,与子女进行商量。
案例5 低价旅游团,让人防不胜防
市民孙先生之前和老伴各花100元报团参加某公司推出的4日游,结果是两天赶路,半天游览,一天半都在购物,没看到什么风景,光买买买就花了5000元。而对于出发前是否告知购物行程,孙先生和组织旅游的相关公司各执一词。这种低价旅游团看上去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实际上是游客“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防诈提示:现在,越来越多老年人希望能经常出门旅游。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更看重价格优惠,缺乏维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不足,更容易被说服等特点,设下层层圈套,让人防不胜防。各种“超低团费”“零团费”旅行项目让很多老年人吃了哑巴亏,不光被强制购物浪费了钱,好端端的一趟旅行还被彻底毁了。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人想跟团出游时,请务必选择正规旅行社推出的老年游项目,这样玩起来会更加安全、更加放心。
案例6 短视频互动,被借机兜售理财产品
李阿姨最近在某短视频平台关注了一个账号,账号所有者自称某演艺明星,是李阿姨多年的偶像。“偶像”会定期发布视频并在字幕里与粉丝们互动,几次点赞、评论后,李阿姨收到了“偶像”的私信,邀请其加入“铁粉群”。“铁粉群”实行会员制,根据充值金额划分“铁粉”等级,等级高的“铁粉”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互动机会,还可以“入股”偶像的投资项目。李阿姨出于对该明星的喜爱,办理了“铁粉群会员”,后多次转账购买其推荐的“高收益理财产品”。直到被家人发现,李阿姨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防诈提示: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中老年人对短视频平台缺乏了解和对特定明星的喜爱精准定位受众,通过换脸技术、篡改视频字幕等手段仿冒明星身份,伪造账号与该明星之间的关联,借机兜售虚假理财产品、三无产品甚至直接要求转账等。对此子女应多关心老人的日常生活,多进行安全教育宣传与网络社交科普,让他们对网络诈骗手段有所了解,有所防范。
案例6 微信集赞泄露信息,银行账户被转近万元
“XX精品店点赞得奖金,快来集赞!”赵姐在微信群内看到这条信息,连忙转发,迅速集满了30个赞。添加了店员微信后,店员告知其需提供个人姓名、电话、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用于核实获奖人身份,赵姐把个人信息发给对方后,迟迟未收到奖金,并发现对方已将自己拉黑。数日后,赵姐因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户被不法分子转出近万元。
防诈提示:微信使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平台,借助微信实施诈骗,手段五花八门。与陌生人交流中,切忌向对方透露个人私密信息(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遇到微信诈骗,保存聊天记录及对方提供的信息,及时报警。
案例7 虚假“便民”常出现,放松警惕就中招
近日,于阿姨的家里突然来了两位自称是燃气公司工作人员的男子,为用户统一安装“防煤气泄漏报警器”。于阿姨将他们请进了门,两人将一个白色小盒子安装到厨房里,然后向于阿姨索要350元安装费,但没有开具发票。之后于阿姨拨打燃气公司电话确认,却被告知没有此事,方知上当。
防诈提示:老人独自在家,骗子会假扮暖气、物业、电信、燃气等公司工作人员以“便民检修”,统一安装“报警器”等名义上门,过程中谎称电器零件损坏需要维护设备为由,收取维修费、安装费等。也有骗子冒充小区物业,以“小区统一安装”为由,强制向老年人收取设备安装费用。事实上,煤气、水、电、有线电视、电信等社会服务部门的相关活动,一般会经社区提前发布通知,或在社区管理人员的配合下陪同。所以老人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应尽量不要开门,可以让他们等子女回家后再来。
案例8 老人机发出诈骗短信,本人却一无所知
近日,成都一市民因收到一条短信而被诈骗资金6400余元。诈骗短信来自一个攀枝花地区的手机号。攀枝花市公安局东区分局接到线索之后,经调查确认:号主是一位使用智能手机的75岁退休老人,但老人根本不会发短信。警方调查发现,这位老人的手机被植入了木马程序,有人利用外部服务器控制手机向外发送诈骗短信。3个多月时间里,老人的手机已经向200多个手机号发送短信380余条,还有大量2G上网流量记录,但老人对此一无所知。
防诈提示:针对老年手机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除了专业人员的强制打击,从保护隐私而言,用户应尽可能少向第三方平台提供自己的隐私信息。如果某些App(应用软件)只是临时使用,建议用完后删除App之前,先注销账号;尽量从大的应用市场来安装App,不要安装第三方不明来源的App;對于长期使用的App,要有好的密码习惯,定期对常用App的密码进行更改,尽量不要在公共网络使用不明来源的wifi。
案例9 七旬老人在“美容美发店”被骗数十万
前阵子,江苏省泰州市的周女士反映,她的父亲近三年来在市区一家美容院消费了近70万元,其中最高的一笔消费达28万元。相关部门深入调查后发现,周女士口中的美容院只是一家“美容美发店”,而周大爷第一次在这家店的消费就是它们开业办理的2000元会员卡。但这不是全部,这家“美容美发店”还把周大爷带到了另一家医美机构,并给他推荐了一系列美容项目,祛眼袋、除皱、除颈纹等几个项目就花掉了约28万元,且这些项目一点都没有起到效果。
防诈提示:大家都知道,不正规的医疗美容可能会出人命的,此前就有许多悲剧酿成。虽然我国大多数人已经可以接受医疗美容,对医美和整容的观念也逐渐开放,但在安全性上永远不可放松。老年人无论是选择理疗还是医美,都需去正规单位进行,切不可因一些甜言蜜语就落入圈套中,在任何有关签字或交钱的项目上,都最好先跟家人商量一下。
以前,我们总是说老年人容易被保健品销售人员骗。现在,不良商家诱骗、网络诱骗老年人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了,让人防不胜防。但是,尽管这些骗局形式多样,但其实都有着相似的套路,都是利用了老年人关注健康、渴望被关注等心理特点,让老年人一步步落入圈套。日常生活中身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对父母多些关心,多些陪伴,也应经常对父母进行防骗知识的普及,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