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国产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牛肺表面活性物质三种剂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研究对象共93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40-70 mg/kg,31例)、中剂量组(70-100 mg/kg,31例)和大剂量组(100-140 mg/kg,31例),比较三组患儿用药前后血气分析(p H,Pa O2,Pa CO2)的变化情况,记录三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Apgar评分、羊水情况、有无胎膜早破、需重复用药例数、需机械通气例数、需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转归、并发症及平均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儿比较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Apgar评分、羊水情况、有无胎膜早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首次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6 h后p H值及Pa O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a CO2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之间p H值、Pa O2及Pa 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之间比较治疗效果(需重复用药例数、需机械通气例数、需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之间比较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比较患儿的平均住院费用减少,与小剂量组比较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减少。结论三种剂量国产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中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比较可有效降低患儿的平均住院费用,与小剂量组比较可有效减少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