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将军”王仲平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g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在华东南地区,各界民众有口皆碑地传诵着铁血男儿王仲平抗日救国的英雄事迹。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各大新闻媒体,都详尽地报道了王仲平赴汤蹈火的抗日故事。称赞他为铁骨铮铮的“铁血将军”。
  
  一
  
  王仲平(1896—1963年),瑶族,恭城县朝川乡(现属西岭乡)杨溪村人,大革命时期投笔从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政治部工作员,第十五军四十五师政训处处长,广西驿运站(陆川)站长,天河县县长等职。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王仲平毅然辞去任职仅半年的天河县县长,奔赴广州寻求抗日救国之路。不久,上海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一•二八”事变,日寇悍然用武力侵略上海,驻沪的中国第十九路军奋起反击。王仲平义愤填膺,立即在广州海珠桥头河南街张贴海报,招募有志军人和爱国青年,组织“铁血敢死团”,准备前往上海支援十九路军抗战。第三天,报名参加敢死团的志愿者就增加到300多人。王仲平很受感动,急忙去找有关当局,解决敢死团的粮饷、武器和活动经费等问题。
  这天上午,王仲平来到粤省主席陈济棠公馆,正巧广州市警备司令陈铭枢也在主席公馆。大革命时期,王仲平在第七军政治部供职时,曾随李济深多次拜会过陈济棠和陈铭枢。按理说,陈济棠会很快接见他,可王仲平将名片和关于铁血团的情况报告交值班副官送进去后,坐在公馆门口的石凳上,一直等了1个多小时,也未听见传唤。他心里不由得着急起来,恼火地背着双手,在大门口的洋灰地板上来回溜达。直到近午时分,值班副官终于出来了,将关于铁血团的情况报告递回给王仲平,板着脸说:
  “王先生,陈将军公务繁忙,没有时间接见你了。将军托我转告你,关于组织铁血团敢死队一事,官方不予支持。至于淞沪抗战,此乃国家大事,蒋委员长自会妥善安排,用不着你们咸吃萝卜淡操心。你若想带领铁血团参加粤军,明天可找警备司令部接洽……”
  “岂有此理!不让我们抗日救国打鬼子,还要收编我们,你们这是……”
  王仲平气得怒火中烧,正要与值班副官论个青红皂白,却被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打断了。他转头一看,一辆锃亮的“雪铁龙”黑色高级轿车,“吱”的一声停在旁边,一位中校军官跳下车打开车门。从车上走下一位西装革履、戴着水晶眼镜、身材魁梧、腰杆挺直的中年汉子。这位先生好面熟呀,是谁呢?没等王仲平脑中的问号拉直,那人却笑容可掬地先打招呼:
  “哈哈,是仲平老弟呀,久违了,别来无恙吧?是什么风把你由西(广西)吹到东(广东)来了呀?”
  听着这诙谐幽默的谈吐,王仲平心中的问号顿时拉直成了惊叹号:此公正是自己当年的老上级、英名响彻南国的李济深将军!他忙激动地上前几步,一把抓住李将军的手,感叹道:
  “唉!李将军,国难当头之际,一言难尽啊!”
  大革命时期,王仲平在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任职,与军长李济深志同道合,结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分别多年,两人彼此都有不少知心的话想说,可此刻此地不是谈话之时、也非交心之处。王仲平将关于铁血团的情况报告递给老朋友,长叹一声:
  “我们要去上海抗日,两位陈将军都不予支持,报国无门啊!”
  李济深接过报告粗略地浏览了一遍又问清了王仲平眼下的住处,交待道:
  “陈济棠约我来有事相商,中午我给上海十九路军的蔡廷锴将军写封信,请老弟你带去上海。信写好后,让副官下午给你送去。”
  “好,谢谢。”王仲平忙感激地点点头。
  傍晚,天上乌云密布,地下寒风呼啸,江中惊涛拍岸,暴风雨很快就要来临。王仲平忧心忡忡地伫立在珠江岸沿的大理石栏杆边,怔望着黑云下白浪翻卷的江面,心潮如江涛般翻滚、激荡。
  下午,李济深将军的副官送来了托王仲平转交蔡廷锴将军的信,还带来了100块大洋。王仲平明白,有李将军的关照,铁血团要在广东呆下去是没有问题的,可要去上海支持十九路军参加抗战,那真是困难重重呀。粮饷、武器且不说,就连几百人赴上海的车船费也拿不出来。午饭后,他安排了10多位有点“关系”的铁血团成员外出活动,拉“赞助”,可到开晚饭人员回来时都没有收获。铁血团的人议论纷纷,说什么话的都有,个别人甚至想打退堂鼓了,这能不叫王仲平着急吗?可光着急有什么用,急也急不出钱来帮助铁血团去上海打鬼子呀!他气得连晚饭都吃不下,独自一人跑到江边想主意来了。
  “王团长,王团长,天大的好消息呀!”
  突然,背后传来欢快的喊叫声,把面对江水冥思苦想的王仲平“唤醒”过来了。他转头一看,是昨天刚参加铁血团的本地小伙子阿坤。他忙转过身来,问道:“有什么好消息?”
  “我下午联系募捐的张老板,刚才到团里找我们来啦!”阿坤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咽了一下口水,又激动地说道:“他答应用小火轮免费送我们去上海打鬼子!”
  “啊,真的?”王仲平不相信似地反问道:“他答应免费送我们去上海?”
  “是呀,张老板找到我们驻地来了。”阿坤说:“他是东北旅顺人,去年“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血洗旅顺,他家20多口人都遇难了,只有他一个人在外跑船才幸免于难。所以,张老板摸清我们的底细后,才答应免费送我们去上海打鬼子,为亲人报仇雪恨……”
  “好,带我去见见张老板。”王仲平惊喜地拉着阿坤,朝铁血团驻地跑去。
  
  二
  
  1932年2月中旬,铁血团全体壮士乘搭张老板的两艘小火轮,从广州直达战火纷飞的上海,登岸后驻扎在郊区一所学生已放假的小学校里。第二天,大部分团员分头上街张贴海报,发表演讲,进行募捐,先后筹得银洋1100多元。王仲平则一人去前线指挥部拜会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将军。
  蔡廷锴和李宗仁、李济深是志同道合的党国干臣,与王仲平在大革命时期也有数面之交。所以,在指挥战事的百忙中,他很快抽空接见了王仲平。看完李济深的亲笔推荐信后,他略作思考就果断地决定:调拨2600名官兵给王仲平,组建一个名副其实的铁血团。粮饷、枪械等与其它建制团同等待遇,并当即任命王仲平为铁血团中校团长。铁血团的主要任务是:经过短训后专门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后勤补给和通讯联络,以及肃清内部汉奸等。
  接受任务后,王仲平组织铁血团边整训边投入对敌斗争,并精挑细选成立了10多个特别敢死队,专门训练格斗杀敌本领和奇袭作战,以便更好执行前线指挥部交给的各项对敌破坏任务和肃奸行动。一时间,淞沪战场上日军的运输车辆屡屡遭劫、弹药库被炸、后勤仓库被焚、电话线刚架上不久便没了踪影、媚敌的孬种受到警告、通敌的汉奸暴尸街头……侵略者及汉奸们又惊又怕,听到铁血团敢死队的名字就头皮发麻,中国军民则扬眉吐气、拍手称快,更坚定了把敌人赶出去的信心和决心。
  
  铁血团敢死队在当地百姓的帮助支持下,肃奸除恶和对敌袭击连连得手,受到蔡廷锴将军的特别嘉奖,国内外不少报刊都作了特别报道。铁血团官兵们的心就像三伏天饱餐了一顿红瓤西瓜,别提多爽了。
  一天夜晚,王仲平带领两个小队的敢死队员,成功地炸毁了敌人一个藏有100多吨枪械弹药的中转仓库,回到驻地时天已大亮。王仲平填饱了肚子,正要睡个安稳觉,却被蔡廷锴将军派来的一辆吉普车接到了前线指挥部。
  “淞沪前线的战况有重大变化,”一进指挥部,蔡将军就把王仲平领到一间密室里,开门见山地说:“蒋介石派特使准备今天和小日本签定停战协定,淞沪抗战就要结束了,你和铁血团准备怎么办?”
  “什么!要停战?仗打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停战?”王仲平吃了一惊,不得其解地盯着脸色苍白、眼睛里布满血丝的蔡将军,没好气地问:“没钱、没粮,还是你的部队顶不住了?”
  “是蒋委员长的决定。唉,这就是他妈的政治,政治内部黑着呢!”蔡将军摇头叹道:“不是打胜打败的事,你也不必多打听,只要考虑自己的去向就行了,是跟我部去福建继续当你的中校团长,还是解甲归田回广西老家去?”
  “既不想跟你去福建,也没有脸面回广西见父老乡亲。”王仲平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咬咬牙道:“我哪里也不去,就呆在这上海滩,看看蒋委员长到底还要玩些什么鬼名堂!”
  “要不,”蔡将军稍作迟疑,又建议道:“我介绍你去张家口,找冯玉祥和方振武将军,听说他们正积极组织发动民众,准备公开树帜抗日呢。”
  “好呀,你咋不早讲呢。”王仲平反忧为喜,激动得从坐椅上跳起来,催促道:“只要能打鬼子,去哪里都一样。快写封介绍信吧,我带着铁血团的弟兄们找冯玉祥将军去!”
  “哈哈,别着急,不是马上去。信我已帮你写好了,只要冯玉祥他们的大旗一举,我就通知你们出发。”蔡将军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和一串钥匙说:“这是朋友托我代管的大楼钥匙,你们就住在这楼里等我的通知,我让军需处预付你们半年的伙食费,等会让副官带你去看看这栋楼房。”
  “谢谢,谢谢!”王仲平双手接过信和钥匙,激动得连连点头。
  
  三
  
  1936年初夏,吉鸿昌与冯玉祥、方振武三位将军,联合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竖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正在上海给人看守楼房和靠买卖字画勉强度日的王仲平,密切关注抗战大局,闻讯后十分高兴,连忙辞掉赖以生存的工作,联系了10多位铁血团战友,日夜兼程地赶往张家口。
  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对王仲平早已闻名,又经蔡廷锴来电极力推荐,所以王仲平一到张家口,便受到三位将军的隆重欢迎,并被任命为铁血团中校团长,任务也是破袭敌人的后勤补给线和通讯设备,伺机惩治通敌分子和汉奸卖国贼。
  然而,这个铁血团的军事素质远不如淞沪抗战时的铁血团。眼下的铁血团成员大部分是刚征召起来的泥腿子庄稼汉,没有经过起码的军事训练,杀敌精神可嘉,但刺杀射击等技能却几乎等于零。王仲平从正规部队请来20多位教官,训练了半个月也收效不大。可战事吃紧,任务必须完成。王仲平只好硬着头皮“顶”着。他白天抓训练,晚上还要带队出征。为了打鬼子,再苦再累他也心甘情愿。
  此刻抗日同盟军正腹背受敌,处境危险。正面要对付日本鬼子的猖狂进攻,背后要防备蒋介石的暗箭伤害。这样苦苦地支撑了3个多月,在日寇和蒋介石反动派内外勾结的联合攻击下,同盟军被打垮了,铁血团也被遣散。
  王仲平抗日救国壮志未酬,心有不甘,便应蔡廷锴、李济深之邀,离开张家口南下福州,参加蒋光鼐、蔡廷锴、李济深在福州联合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继续进行抗日反蒋活动。1944年秋,福州革命政府被蒋介石以优势兵力所击败,王仲平返回恭城老家,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1949年初冬的一天清晨,天刚放亮,王仲平就起床朝村前的小河边跑去。回故乡这几年来,除刮风下雨或生病外,他基本上每天都来小河边晨练,不是跑步就是练剑或打太极拳。乡亲们都说他这是“出早操”。
  王仲平跑到小河边没练上几招太极拳,一位细高挑个儿的年轻小伙子也跑步赶来了。小伙子虚岁18,叫王以彭,是乡长的小公子,在邻县一所省立高中读书时加入了共产党。因解放大军南下直逼广西,学校停课,他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成立农民翻身会,迎接解放。王以彭把目光盯准了抗日反蒋、有满腔热血的王仲平,接连陪他“出操”晨练了一个星期,渐渐跟他讲了很多革命道理,剖析了王仲平走南闯北几度抗日反蒋无功而退的教训,准备发展他加入翻身会,参加革命工作。
  两人并肩慢跑了一阵后,背靠河沿的一棵大樟树,在裸露的樟树根上坐下。王仲平颇为激动地说:
  “以彭呀,这几天晚上我都睡不好,心里头思来想去,自己闯荡了大半辈子,为什么一事无成呢?共产党为什么能打败日本鬼子,连被美国佬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反动派,都被共产党赶下海,躲到台湾岛上去了呢?关键一点就是相信和依靠工农大众,我没做到这一点,真惭愧啊!”
  “好呀,你能这样认识就对了。”王以彭高兴地一拍巴掌。迟疑片刻,他问道:“你能不能参加村里的农民翻身会,为农民大众做点有益的事情呢?”
  “可以呀!”王仲平愉快地答应道:“可我能为大家做点什么呢?”
  “来翻身会当秘书。你在省城和县里、乡里都有很多熟人,门路清,收集情报、做宣传和统战工作有很好的基础。这些工作也是你得心应手的‘拿手戏’。”王以彭又交待了一些其他事项,两人就起身回家吃早饭了。
  打这以后,王仲平就担任了村农民翻身会秘书,为民众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1953年12月,王仲平应聘为广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63年病故于南宁。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