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应该不断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历史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针对具体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活跃思维,培养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情景教学;创设;模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82-01
情境教学不仅是历史学科自身教学的需要,更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因此,不断深入研究历史情境教学一直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运用语言情感,模拟历史角色,创设氛围,加深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印象
历史人物、事件众多,如何让他们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实践证明: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他们更强烈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学史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印象。比如,在讲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我设置了一个教学情景,让学生来表演秦始皇一统天下那种意气风发的样子,并设计他会见前来祝贺的各路诸侯时的台词。在几分钟的准备后,学生纷纷上台来表演,他们以极高的热情把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演义了一番,把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意义阐释得淋漓尽致,甚至把知识点拓展至中央集权制度,比起老师枯燥无味地讲述效果好多了。创设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去了解历史,在讲述和表演中去感受历史,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在合作探究中加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印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搜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背景资料,参观历史遗址、历史古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背景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历史纪录片、历史资料片等等。通过搜集这些资料,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参观历史遗迹、历史古迹,学生也能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历史。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通过分工合作,他们主动地通过各方面的途径寻找知识,在寻找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分析和鉴别材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材料组织成观点表达出来,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得以发挥。课堂上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来组织教学,以他们自己的感受去表现历史。如“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学生们以影视、诗歌、小品等等形式在课堂上表现了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一节课都由学生来完成,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充分发挥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了引导、点拨和总结评价的作用。情境教学为学生创造了锻炼能力的环境,体现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身的能力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运用情境教学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学生身临其境,实现情感教育
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要完成这一教育任务和目标,师生尤其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情景教学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实现情感教育。比如,讲述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南京大屠杀的片段:鲜血淋淋的场景,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给学生的心灵以极大的震动。这些场景画面,极大地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利于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这样一个历史片段,不仅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而且调动了他们的情绪,活跃了课堂,也实现了情感教育,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思维从疑问开始,教学过程就是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恰当质疑,会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识心理,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是在一节课的开头,通过提出有趣味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教材内容的兴趣。也可以选择在一节课的讲课途中和课的节尾,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其他学生来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达到教学效果。如辛亥革命一课上完后,可以留下一个问题: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标志辛亥革命的失败,那么孙中山是不是从此以后就放弃了他的革命斗争了呢?这样既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下节课作了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形式。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通过质疑、解疑的过程,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达到了教学效果。
当然,创设情境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学生的客观情况出发,不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情境的设置必须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多鼓励、多表扬,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让他们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表现自己,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咏梅.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2]邓小迁.如何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J].考试周刊,2011(69).
关键词:情景教学;创设;模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82-01
情境教学不仅是历史学科自身教学的需要,更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因此,不断深入研究历史情境教学一直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运用语言情感,模拟历史角色,创设氛围,加深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印象
历史人物、事件众多,如何让他们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实践证明: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他们更强烈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学史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印象。比如,在讲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我设置了一个教学情景,让学生来表演秦始皇一统天下那种意气风发的样子,并设计他会见前来祝贺的各路诸侯时的台词。在几分钟的准备后,学生纷纷上台来表演,他们以极高的热情把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演义了一番,把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意义阐释得淋漓尽致,甚至把知识点拓展至中央集权制度,比起老师枯燥无味地讲述效果好多了。创设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去了解历史,在讲述和表演中去感受历史,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在合作探究中加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印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搜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背景资料,参观历史遗址、历史古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背景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历史纪录片、历史资料片等等。通过搜集这些资料,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参观历史遗迹、历史古迹,学生也能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历史。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通过分工合作,他们主动地通过各方面的途径寻找知识,在寻找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分析和鉴别材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材料组织成观点表达出来,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得以发挥。课堂上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来组织教学,以他们自己的感受去表现历史。如“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学生们以影视、诗歌、小品等等形式在课堂上表现了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一节课都由学生来完成,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充分发挥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了引导、点拨和总结评价的作用。情境教学为学生创造了锻炼能力的环境,体现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身的能力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运用情境教学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学生身临其境,实现情感教育
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要完成这一教育任务和目标,师生尤其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情景教学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实现情感教育。比如,讲述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南京大屠杀的片段:鲜血淋淋的场景,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给学生的心灵以极大的震动。这些场景画面,极大地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利于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这样一个历史片段,不仅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而且调动了他们的情绪,活跃了课堂,也实现了情感教育,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思维从疑问开始,教学过程就是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恰当质疑,会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识心理,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是在一节课的开头,通过提出有趣味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教材内容的兴趣。也可以选择在一节课的讲课途中和课的节尾,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其他学生来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达到教学效果。如辛亥革命一课上完后,可以留下一个问题: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标志辛亥革命的失败,那么孙中山是不是从此以后就放弃了他的革命斗争了呢?这样既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下节课作了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形式。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通过质疑、解疑的过程,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达到了教学效果。
当然,创设情境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学生的客观情况出发,不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情境的设置必须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多鼓励、多表扬,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让他们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表现自己,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咏梅.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2]邓小迁.如何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J].考试周刊,20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