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娱乐市场对临场感、沉浸感的追求,动画受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观念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顺应动画受众期待,营建审美“心流”,在对电子游戏思维和审美形式的借鉴中,当代动画逐渐显示出一种美学新动向,即在动画叙事上出现了规定情境的世界观化、性格动力的情结化以及意蕴的场景化,从而打通了动画与游戏之间的墙壁,实现了动画跨文本叙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娱乐市场对临场感、沉浸感的追求,动画受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观念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顺应动画受众期待,营建审美“心流”,在对电子游戏思维和审美形式的借鉴中,当代动画逐渐显示出一种美学新动向,即在动画叙事上出现了规定情境的世界观化、性格动力的情结化以及意蕴的场景化,从而打通了动画与游戏之间的墙壁,实现了动画跨文本叙事.
其他文献
谍战剧《叛逆者》以革命叙事改造了小说的新历史主义叙事范式,以寻求革命信仰的主旨置换了小说的悲剧人性呈现.该剧的具体改编策略体现为:将复杂的人物性格纯净化与一元化;将林楠笙追求革命信仰的偶然过程处理为必然追求;以道德法则替换欲望法则.置换与改造背后体现出电视剧传达、维护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诉求和满足大众欲望与审美的文化诉求.
少数民族非遗纪录片《畲家霓裳》以畲族服饰这一非遗文化为叙事切入点,沿着当年畲族人迁徒的路线进行了还原拍摄,全方位展现了畲族民俗风情、山水风光以及生产生活场景,辅以现代化电视制作的技术手段,生动展示了畲家服饰的渊源、变迁、演变和流传,完成了独特的叙事美学.
文献类纪录片利用影像符号储存历史故事,输出文化记忆,发挥了媒介的文化存输功能;利用媒介技术实现跨时空场景输送精神纽带,激活集体记忆,发挥了媒介的场景连接功能;采用意涵丰富的影像符号,强化群体认同,体现了媒介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传媒矩阵建构仪式景观,集体记忆产生共振,实现了媒介的仪式建构功能.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特殊历史时刻,涌现出许多党史题材大型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在叙事表达、美学表达上有明显突破,呈现出制播主体多元化、题材丰富且契合时代发展的特征,注重以审美完成历史教育,以事实明确前进方向,以情感实现价值塑造.
非遗微纪录片作为非遗传播的轻骑兵,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一些作品存在第一人称画外音叙事方式的同质化、对传统元素的创新表达不够以及叙事的互动性不强等问题.全媒体传播语境下,非遗微纪录片要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在叙事上需要通过引入年轻视角、多维度的话语叙事以及情境化叙事等方式来实现表达创新.
全媒体时代,注意力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主持人作为传播者,目标是让用户注意、认识、了解、追随主持人,吸引有效且长久的注意力.面对智能技术的冲击和媒介传播形态的变化,主持人可以从印象管理、集体记忆、文化品牌等方面建构持久性的佘众记忆.
融媒体时代,动漫传播呈现出自由性、互文性、速效性等特征.媒体融合视域下,动画全产业链开发不断推进,动漫产业逐步向玩具行业、旅游行业以及餐饮行业等传统行业进行扩展,向游戏、小说以及电视等领域衍生,呈现出多样性的跨界融合发展模式.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创新,需要以IP为核心,推进动漫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有效互动和融合,实现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带动动漫领域及其相关领域产业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产业生态链.
国产教育题材新媒体纪录片处于行业IP运营的脉络之中,虽起步稍晚,但该题材延展性好、创作群起点高,有望成长为行业又一 IP池.教育题材新媒体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追求高品质、国际化,以适应中高端用户的品位,实现以IP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运营.
家长的及时规训和引导,能够有效避免动画片暴力内容产生价值偏差进而误导儿童.在生产端鼓励低暴力内容动画片的生产,在需求端引入组织化的规训以弥补家庭人际传播规训的不足,是兼顾儿童健康成长和动画片发展需要的必要措施.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将对流行动画片暴力内容的鉴赏和规训引入课堂,作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必修课.
中国特殊儿童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群体逐渐扩大,纪录片数量可观,然质量参差不齐.特殊儿童题材纪录片藉由特殊儿童群体从侧面反映了制度化教育的诸多不足,也充分体现着纪录片人文发现、关爱弱势和反思现实的使命.聚焦阅读障碍症儿童的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在创作观念、纪录伦理与叙事话语层面探讨了特殊儿童题材纪录片存在的问题,拓展了此类纪录片的创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