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项目教学法为理论支撑,以国家文件为政策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提出构建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的“三协同模式”,并对其教学环节、构成要素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保健专业 “三协同模式”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63-02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契合,究其原因,在于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实现。高职教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重点在于学生职业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最佳途径则是实践教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校要注重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以及参与式教学。”这为高职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创新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但在实际中如何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何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这些都是当前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并需要不断调整创新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情况,构建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
一、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的设计依据
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是指以产学研训相互融合为依托,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构建与企业行业协调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项目教学法为理论支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项目教学法逐渐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力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得到了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普遍认同。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通过师生对一系列完整项目的共同操作完成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围绕项目进行开展,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
(二)以国家的文件政策为导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提出:高职院校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的评价和制度建设。培养职业的适应能力,综合的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的设计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出发点,通过与营养、康复、损伤的企业行业专家一起对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工作任务及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归纳其岗位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要求,并对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界定分析,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与之相匹配,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二、高职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教学环节的分析
“三协同模式”设置了三个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均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企业行业专家的共同参与下、合作企业的配合下分析完成的。第一个环节为模拟项目的一体化教学,第二个环节为真实情境的实地教学,第三个环节为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通过三个环节的逐层递进,教学内容贴近真实工作岗位,逐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一)模拟项目一体化教学环节的设置。模拟一体化教学是指学习工作一体化、实践理论一体化以及教室工厂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过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将知识体系框架进行重新组合,以企业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为导向,将其工作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工作任务来进行教学,并有所选择地将知识点与技能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安排进教学内容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术、领会要点。模拟一体化教学环节尽管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整个教学活动是在学校的实训室中完成。
(二)实地教学环节的设置。实地教学环节是以单项的实际工作任务来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场所以体育保健专业相关的医疗、康复、保健会所或跟随专业运动队随队出发为主,将企业行业的工作任务作为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校内教师与企业行业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
(三)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设置。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时,均安排第六学期整个学期为顶岗实习时间,在此期间完成实践教学活动。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则在第四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至行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个时期主要实施与“学研”相融合的集中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对其所掌握的技术技能有所研修。在第五、第六学期实施与“学训”相融合的集中顶岗实习,在此期间,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技术技能的熟练程度,对工作环境的情感代入以及对工作责任的逐渐领悟。通过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的安排,一方面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消化所学知识,熟悉所学技巧,体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节约了企业的用人成本,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三、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构建要素的分析
(一)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三协同模式”开展的基础。在资源依赖的视阈下,世界上所有的组织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个与其他组织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网络体系之中。教学活动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在改变,各行各业不再单纯地注重学历,而是以能力优先,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以及特殊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则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温床与基础。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首先应根据体育保健专业的专业特点建设与之相匹配的一体化实训室,按照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所来布置教学环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与流程来组织教学。其次,应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方面将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与核心课程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可满足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所需的实习岗位要求及校外指导教师的要求,以确保实习质量。 (二)“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是“三协同模式”开展的核心。如何将学生培养成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解决“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考核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实现均离不开“双师型”教师的引导与参与。“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具备较好的教育素质与专业素质,精通特定专业的技术技能,并熟悉其原理定理,能够胜任教育与职业培训工作任务的教育者。加大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同企业建立相融性的校企合作关系,从企业不断引进长期工作在一线岗位的“能工巧匠”到校授课;另一方面还需推进双岗双职、双向兼职,有计划、有梯次地安排校内专任教师到企业培训或挂职锻炼,拓展校内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的内培外引,来提升整个“双师型”教学团队的素质,并形成梯次培养的计划,以保证“三协同模式”的始终都有一批高质量的校内外指导教师参与其中,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是“三协同模式”开展的必要保障。体育保健专业“三协同模式”开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挥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其作用,而不仅仅是为学校提供一个实习实训场所就完成了所谓的“校企合作”。当今的职业教育除了教育育人这一教育的基本属性外,还具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当地行业建设、丰富就业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属性。但企业的经营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因此在当前的校企合作关系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双方的合作理念不尽相同、对指导教师的使用与管理上缺少必要的协调与统筹、对一些利益的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均影响到了“三协同模式”的开展效果。如何有效地协调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其合作内容,达到双赢的目的,则成了许多校企合作单位所需考虑的问题。在体育保健专业方面,由于其专业对人力资源的特殊要求,可通过以完成单次项目为主的产学、产训以及产教活动,对不同难度、不同客人、不同要求的项目选取不同水平的学生以及指导教师完成项目任务,对于水平尚不足以完成项目的学生,使其采取观摩或学生之间相互操作的方式以增强其职业技能。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又能使企业的收益达到最大,并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真正地完成校企合作的本质目标。
综上,“三协同模式”的开展,对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均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合作企业的利益保障、自身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推进效果,同时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梯队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整个人才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湛杰.综合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高尔夫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2]丁金昌.高职系统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23)
[3]斯格特.组织理论性: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08
[4]金东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三维五化”教学模式[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2013JGZ169)
【作者简介】朱晓东(1983— ),男,黑龙江五大连池人,硕士,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全民健身。
(责编 卢 雯)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保健专业 “三协同模式”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63-02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契合,究其原因,在于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实现。高职教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重点在于学生职业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最佳途径则是实践教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校要注重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以及参与式教学。”这为高职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创新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但在实际中如何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何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这些都是当前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并需要不断调整创新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情况,构建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
一、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的设计依据
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是指以产学研训相互融合为依托,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构建与企业行业协调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项目教学法为理论支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项目教学法逐渐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力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得到了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普遍认同。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通过师生对一系列完整项目的共同操作完成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围绕项目进行开展,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
(二)以国家的文件政策为导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提出:高职院校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的评价和制度建设。培养职业的适应能力,综合的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的设计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出发点,通过与营养、康复、损伤的企业行业专家一起对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工作任务及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归纳其岗位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要求,并对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界定分析,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与之相匹配,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二、高职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教学环节的分析
“三协同模式”设置了三个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均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企业行业专家的共同参与下、合作企业的配合下分析完成的。第一个环节为模拟项目的一体化教学,第二个环节为真实情境的实地教学,第三个环节为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通过三个环节的逐层递进,教学内容贴近真实工作岗位,逐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一)模拟项目一体化教学环节的设置。模拟一体化教学是指学习工作一体化、实践理论一体化以及教室工厂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过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将知识体系框架进行重新组合,以企业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为导向,将其工作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工作任务来进行教学,并有所选择地将知识点与技能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安排进教学内容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术、领会要点。模拟一体化教学环节尽管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整个教学活动是在学校的实训室中完成。
(二)实地教学环节的设置。实地教学环节是以单项的实际工作任务来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场所以体育保健专业相关的医疗、康复、保健会所或跟随专业运动队随队出发为主,将企业行业的工作任务作为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校内教师与企业行业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
(三)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设置。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时,均安排第六学期整个学期为顶岗实习时间,在此期间完成实践教学活动。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则在第四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至行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个时期主要实施与“学研”相融合的集中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对其所掌握的技术技能有所研修。在第五、第六学期实施与“学训”相融合的集中顶岗实习,在此期间,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技术技能的熟练程度,对工作环境的情感代入以及对工作责任的逐渐领悟。通过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的安排,一方面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消化所学知识,熟悉所学技巧,体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节约了企业的用人成本,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三、体育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三协同模式”构建要素的分析
(一)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三协同模式”开展的基础。在资源依赖的视阈下,世界上所有的组织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个与其他组织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网络体系之中。教学活动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在改变,各行各业不再单纯地注重学历,而是以能力优先,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以及特殊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则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温床与基础。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首先应根据体育保健专业的专业特点建设与之相匹配的一体化实训室,按照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所来布置教学环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与流程来组织教学。其次,应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方面将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与核心课程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可满足分段式集中顶岗实习所需的实习岗位要求及校外指导教师的要求,以确保实习质量。 (二)“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是“三协同模式”开展的核心。如何将学生培养成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解决“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考核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实现均离不开“双师型”教师的引导与参与。“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具备较好的教育素质与专业素质,精通特定专业的技术技能,并熟悉其原理定理,能够胜任教育与职业培训工作任务的教育者。加大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同企业建立相融性的校企合作关系,从企业不断引进长期工作在一线岗位的“能工巧匠”到校授课;另一方面还需推进双岗双职、双向兼职,有计划、有梯次地安排校内专任教师到企业培训或挂职锻炼,拓展校内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的内培外引,来提升整个“双师型”教学团队的素质,并形成梯次培养的计划,以保证“三协同模式”的始终都有一批高质量的校内外指导教师参与其中,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是“三协同模式”开展的必要保障。体育保健专业“三协同模式”开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挥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其作用,而不仅仅是为学校提供一个实习实训场所就完成了所谓的“校企合作”。当今的职业教育除了教育育人这一教育的基本属性外,还具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当地行业建设、丰富就业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属性。但企业的经营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因此在当前的校企合作关系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双方的合作理念不尽相同、对指导教师的使用与管理上缺少必要的协调与统筹、对一些利益的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均影响到了“三协同模式”的开展效果。如何有效地协调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其合作内容,达到双赢的目的,则成了许多校企合作单位所需考虑的问题。在体育保健专业方面,由于其专业对人力资源的特殊要求,可通过以完成单次项目为主的产学、产训以及产教活动,对不同难度、不同客人、不同要求的项目选取不同水平的学生以及指导教师完成项目任务,对于水平尚不足以完成项目的学生,使其采取观摩或学生之间相互操作的方式以增强其职业技能。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又能使企业的收益达到最大,并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真正地完成校企合作的本质目标。
综上,“三协同模式”的开展,对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均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合作企业的利益保障、自身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推进效果,同时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梯队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整个人才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湛杰.综合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高尔夫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2]丁金昌.高职系统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23)
[3]斯格特.组织理论性: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08
[4]金东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三维五化”教学模式[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2013JGZ169)
【作者简介】朱晓东(1983— ),男,黑龙江五大连池人,硕士,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全民健身。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