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他,所以想为他做选择。然而爱他,更重要的是尊重他的选择。很想平复内心的替代感,却又常常情不自禁,在这一点上,其实我们都一样。
纪录片
地点:儿童游乐场
场景1. 孩子们在跳跳屋里玩得正高兴,有些父母开始忍不住介绍起来:“咱们去玩玩别的吧?瞧,这儿还有小商店,那儿还有小火车,咱们已经玩了很久了,去玩玩别的吧。”
场景2. 宝贝开心地从旋转木马上下来,爷爷奶奶姑姑一拥而上,这个建议宝贝玩会儿这个,那个建议宝贝玩会儿那个。孩子本来挺高兴的,被大人们七嘴八舌地一通建议,反而变得很紧张,不知道玩什么好了。最后的结果是,紧紧地贴在妈妈身上,再也不肯下去了。
点评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很多时候,父母都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替代感”,用自己的感受去替代孩子的感受。这是因为大人们会觉得自己的经验是宝贵的,他们乐意贡献自己的经验,为了孩子少受一点苦,多享一点乐。然而,成长就是有苦有甜,有顺利也有挫折,如果过分替代孩子的感受,他就相对少了自主的机会。
控制替代感,3大策略来帮忙
尊重孩子自发纯粹的兴趣
困惑:我的孩子怎么不爱看书呢?
分享:回想一下,您是和孩子一起坐下来,按照自己的习惯从头到尾把一本书念完吗?还是应孩子的要求,将他喜欢的一个故事,或者某一页反复念给他听?
仔细观察
试试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替代感吧,尊重孩子的兴趣,在给孩子念书的时候,注意观察孩子的眼睛在看哪里,从而琢磨出他的兴趣在哪里,然后根据他的兴趣,给他念故事。这样,孩子才会觉得看书、听故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只有当孩子有兴趣的时候,他才能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将书上的物体、故事和自己能理解的事物、生活联系起来。这才是更有效的学习。
甘当配角
值得我们提醒自己的是,当我们陪孩子玩的时候,孩子才是真正的主体,我们只是陪同伙伴。让我们听从孩子的指挥,让孩子自己掌控注意力和兴趣的方向,调节大脑接受信息的节奏,并且有观察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吧。这样才能保护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愿望,并且有助于孩子专注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如果一定要让孩子按照成人的想法来玩,那就主次颠倒了。
欣赏孩子灵光闪现之前的专注
困惑:我女儿18个月了,非常喜欢玩一个钓鱼的玩具。可是,我发现她经常把鱼竿和鱼钩的方向弄反,老钓不上鱼。我真替她着急,就去帮她把鱼竿转过来。可是,这个孩子很倔,每次我一帮她,她就再也不玩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们不应该教孩子一些知识、一些技能吗?
分享:没错,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是父母的职责。让孩子自由玩耍,并不意味着赞同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游戏,对他们放任自流。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教?是直接介入他们的活动,毫无悬念地教给他们知识或技能,还是耐心地等一等,给孩子自己发现的时间?
忍住,不强行加入
忍不住告诉孩子正确答案,正是我们常常控制不住的替代感不小心又冒了出来。孩子正在专注地游戏,她的思维不会因为专注而停滞,她正在开动脑筋,思索为什么鱼就是不上钩呢?而妈妈的出现干扰了她正在进行的活动,如此一来,孩子当然会不高兴。当我们有空的时候,就会想兴致勃勃地加入孩子的游戏:“你在干什么啊?我来陪你玩吧!”忍住!在开口之前,看看孩子的状态吧,她是专注的,还是想沟通,意图寻求帮助了呢?如果妈妈可以在旁边观察孩子,等孩子要求自己帮助时再去帮助,孩子就不会不高兴了。如果孩子没有来求助,还是不要急于帮助她吧。
等待,孩子在成长
让孩子专注地尝试一件事,也许今天18个月的宝贝还不能发现鱼钓不上来的原因,但是由于妈妈耐心地等待,赋予宝贝灵光闪现之前的观察和探索的时间,可能下个月的时候,宝贝就在多次尝试以后,自己发现问题了!这种发现带给孩子的快乐和成就感,会比父母直接教给她强烈得多。以后她再碰到问题,就还会先尝试自己努力解决。这种良性循环会让孩子学习更多,强化孩子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正是孩子探索世界奥秘的最强劲的动力。
NO.3 赋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
困惑:托马斯火车的拱桥轨道一定要当轨道吗?如果孩子把拱桥放到耳朵边“打电话”,我要不要纠正他?
分享:如果我的宝贝能有这样的做法,我一定会为他的想象力感到高兴。我会学他的样子,拿起另一个拱桥,假装和他通电话。这样的认同会更加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抛开条条框框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观察、体验这个世界,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不是用成人的条条框框、“正确”的玩法来限制他们。我们都希望孩子是充满想象力的,因为想象力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帮助孩子汲取更多有关世界的知识,并且,想象力还是创造力的源泉。在早期重视孩子的想象力发展,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想象力的培养正是要从细节出发,先让我们抛开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吧。
不怕累不怕脏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里常常是好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这样的养育方式很容易对孩子照顾得过于周到和精细,当孩子想去外面玩水或者玩土的时候,我们就会说:“不要玩那个,太脏了!”当孩子想自己拿勺子吃饭,我们就会说:“你自己吃饭会掉得到处都是,算了算了,我来喂你吧。”我们和孩子出去散步,怕孩子跌倒,就会紧紧牵着孩子的手或者干脆抱着。其实,这种怕孩子累了、脏了的做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剥夺了孩子一些感觉发展的机会。
结语
0~6岁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怀有极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我们做家长的,适当有意识地控制一下自己的替代感,配合他们的兴趣,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引导,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各种感官的能力,为他们的探索能力、思维能力做好准备。
纪录片
地点:儿童游乐场
场景1. 孩子们在跳跳屋里玩得正高兴,有些父母开始忍不住介绍起来:“咱们去玩玩别的吧?瞧,这儿还有小商店,那儿还有小火车,咱们已经玩了很久了,去玩玩别的吧。”
场景2. 宝贝开心地从旋转木马上下来,爷爷奶奶姑姑一拥而上,这个建议宝贝玩会儿这个,那个建议宝贝玩会儿那个。孩子本来挺高兴的,被大人们七嘴八舌地一通建议,反而变得很紧张,不知道玩什么好了。最后的结果是,紧紧地贴在妈妈身上,再也不肯下去了。
点评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很多时候,父母都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替代感”,用自己的感受去替代孩子的感受。这是因为大人们会觉得自己的经验是宝贵的,他们乐意贡献自己的经验,为了孩子少受一点苦,多享一点乐。然而,成长就是有苦有甜,有顺利也有挫折,如果过分替代孩子的感受,他就相对少了自主的机会。
控制替代感,3大策略来帮忙
尊重孩子自发纯粹的兴趣
困惑:我的孩子怎么不爱看书呢?
分享:回想一下,您是和孩子一起坐下来,按照自己的习惯从头到尾把一本书念完吗?还是应孩子的要求,将他喜欢的一个故事,或者某一页反复念给他听?
仔细观察
试试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替代感吧,尊重孩子的兴趣,在给孩子念书的时候,注意观察孩子的眼睛在看哪里,从而琢磨出他的兴趣在哪里,然后根据他的兴趣,给他念故事。这样,孩子才会觉得看书、听故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只有当孩子有兴趣的时候,他才能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将书上的物体、故事和自己能理解的事物、生活联系起来。这才是更有效的学习。
甘当配角
值得我们提醒自己的是,当我们陪孩子玩的时候,孩子才是真正的主体,我们只是陪同伙伴。让我们听从孩子的指挥,让孩子自己掌控注意力和兴趣的方向,调节大脑接受信息的节奏,并且有观察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吧。这样才能保护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愿望,并且有助于孩子专注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如果一定要让孩子按照成人的想法来玩,那就主次颠倒了。
欣赏孩子灵光闪现之前的专注
困惑:我女儿18个月了,非常喜欢玩一个钓鱼的玩具。可是,我发现她经常把鱼竿和鱼钩的方向弄反,老钓不上鱼。我真替她着急,就去帮她把鱼竿转过来。可是,这个孩子很倔,每次我一帮她,她就再也不玩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们不应该教孩子一些知识、一些技能吗?
分享:没错,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是父母的职责。让孩子自由玩耍,并不意味着赞同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游戏,对他们放任自流。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教?是直接介入他们的活动,毫无悬念地教给他们知识或技能,还是耐心地等一等,给孩子自己发现的时间?
忍住,不强行加入
忍不住告诉孩子正确答案,正是我们常常控制不住的替代感不小心又冒了出来。孩子正在专注地游戏,她的思维不会因为专注而停滞,她正在开动脑筋,思索为什么鱼就是不上钩呢?而妈妈的出现干扰了她正在进行的活动,如此一来,孩子当然会不高兴。当我们有空的时候,就会想兴致勃勃地加入孩子的游戏:“你在干什么啊?我来陪你玩吧!”忍住!在开口之前,看看孩子的状态吧,她是专注的,还是想沟通,意图寻求帮助了呢?如果妈妈可以在旁边观察孩子,等孩子要求自己帮助时再去帮助,孩子就不会不高兴了。如果孩子没有来求助,还是不要急于帮助她吧。
等待,孩子在成长
让孩子专注地尝试一件事,也许今天18个月的宝贝还不能发现鱼钓不上来的原因,但是由于妈妈耐心地等待,赋予宝贝灵光闪现之前的观察和探索的时间,可能下个月的时候,宝贝就在多次尝试以后,自己发现问题了!这种发现带给孩子的快乐和成就感,会比父母直接教给她强烈得多。以后她再碰到问题,就还会先尝试自己努力解决。这种良性循环会让孩子学习更多,强化孩子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正是孩子探索世界奥秘的最强劲的动力。
NO.3 赋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
困惑:托马斯火车的拱桥轨道一定要当轨道吗?如果孩子把拱桥放到耳朵边“打电话”,我要不要纠正他?
分享:如果我的宝贝能有这样的做法,我一定会为他的想象力感到高兴。我会学他的样子,拿起另一个拱桥,假装和他通电话。这样的认同会更加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抛开条条框框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观察、体验这个世界,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不是用成人的条条框框、“正确”的玩法来限制他们。我们都希望孩子是充满想象力的,因为想象力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帮助孩子汲取更多有关世界的知识,并且,想象力还是创造力的源泉。在早期重视孩子的想象力发展,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想象力的培养正是要从细节出发,先让我们抛开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吧。
不怕累不怕脏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里常常是好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这样的养育方式很容易对孩子照顾得过于周到和精细,当孩子想去外面玩水或者玩土的时候,我们就会说:“不要玩那个,太脏了!”当孩子想自己拿勺子吃饭,我们就会说:“你自己吃饭会掉得到处都是,算了算了,我来喂你吧。”我们和孩子出去散步,怕孩子跌倒,就会紧紧牵着孩子的手或者干脆抱着。其实,这种怕孩子累了、脏了的做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剥夺了孩子一些感觉发展的机会。
结语
0~6岁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怀有极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我们做家长的,适当有意识地控制一下自己的替代感,配合他们的兴趣,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引导,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各种感官的能力,为他们的探索能力、思维能力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