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校园每一个子系统的和谐与发展。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火花最容易碰撞的地方,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空间。以宿舍为阵地开展学生工作,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崭新教育、管理与服务途径,既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校工作的渠道,也给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阐述了宿舍文化的内涵,总结了宿舍文化的特点和建设意义,最后提出了和谐宿舍文化的创建路径,以期为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和谐校园 大学生 宿舍文化
[作者简介]靳小平(1964- ),女,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侯振虎(1976- ),男,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9-0045-02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校园每一个子系统的和谐与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延伸到宿舍文化建设上,就是要通过创建和谐宿舍来实现校园结构稳定、教育教学有效、师生关系融洽、同学团结友爱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火花最容易碰撞的地方,也应该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特定空间。学生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情操的交流大多发生在宿舍,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喜好以及生活习惯在宿舍里表现得较为真实,相互间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心理与情感问题以及诱发各种不良现象和突发事件的苗头也常常最先在宿舍里发现和酝酿。因此,关注学生宿舍,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与心理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的一大拓展。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学分制的实施,学生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有了一定的选择性。以宿舍为阵地,开展学生工作,是一条适应形势发展的崭新教育、管理与服务途径,这既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校工作的渠道,也给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将宿舍文化的建设与学校整体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一、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校园是指经过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建设与发展,在学校内部形成的一种以协调、平衡、有序为基本态势的存在状态和发展面貌。也就是说,构成校园整体结构的内部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组合状态。其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和谐。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和谐校园是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形成的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和协调状态,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为宗旨的一种整体效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等学校是社会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和谐校园就是在和谐社会建设视角下对学校存在与发展状态的一种审视、度量和要求,它不仅事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与综合素质提高,也事关高等学校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二)宿舍文化的基本内涵
宿舍文化是学生宿舍内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在思想特征、价值取向、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属性和实际功能的文化类型。宿舍文化作为一种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高雅追求与休闲体验,是校园文化的延伸、家庭文化的迁移、社会文化的浓缩、个性色彩的汇聚以及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是由宿舍成员共同建立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也是学校管理理念与服务模式的重要体现。①其主要表现为三大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即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卫生状况、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和谐;二是制度文化,即各项规章制度,如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合理化及其执行过程中与学校达成的共识;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指由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构成的反映宿舍人格的载体状态,是宿舍文化的灵魂与关键。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特点与建设意义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特点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互感性。大学生宿舍文化使得宿舍成员在感情及情绪的相互交流和感染过程中产生了心理认同,并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二是倾向性。宿舍成员受他人直接或间接影响而形成自己的判断,或出现遵从和模仿再现他人的看法和行为,从而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或做法,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看法或喜好等。三是易变性。大学生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事物的看法与认识以及自身的兴趣等容易产生变化,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易变状态。四是潜在性。大学生宿舍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不是通过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等外部强制力量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宿舍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于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虽不具强制性,却能引起个体的情感共鸣,使个体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五是消遣性。宿舍是学生放松、休息的地方,也是老乡、同学、朋友交往的重要场所。为了使自己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学生们会在允许的范围内寻找各种方式进行娱乐和消遣。②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1.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道德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分辨善恶、为人处世的能力和品格。宿舍环境的文明程度、格调高低,既反映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风貌,又对大学生身心产生影响。当今快捷的传媒增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足不出室便可获得大量信息。大学生头脑中容纳了来自多方面、多途径的社会信息,而宿舍便成了评价和交流这些信息的主要场所。学生们常常在宿舍里发表观点或争辩某些敏感问题,这些无疑有利于宿舍成员开阔视野,活跃思想,也有利于他们提高识别能力。一个文明优雅、融洽和谐、团结友爱的和谐集体,其成员容易达成一致的奋斗目标。饭后闲聊,睡前卧谈,都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建立友谊,形成良好的心境,从而使道德情操得以升华。③
2.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宿舍是除课堂之外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展示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场所。相对于课堂而言,宿舍比较宽松、自由,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文明优雅、融洽和谐、团结友爱的宿舍,其成员在心理、智力水平上相对均衡,学习和学术探讨容易轻松、自然地进行。这种同学间的相互探讨,一方面,强化了课堂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在交流中增长见识,相互提高;另一方面,又能创造良好的宿舍学术气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若能解决宿舍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问题,班级就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和睦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以及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而和睦的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宿舍的重要特征。一个文明优雅、融洽和谐、团结友爱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应该是非常和谐的。人际交往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修课,而宿舍是一个小社会,是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场所。和谐共处、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其形成更广泛的人际关系。④
4.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智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应付环境和生活压力的能力。和谐的宿舍生活环境有助于大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和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学生年龄相仿,文化素质接近,容易产生心理互动。若宿舍氛围不和谐,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也很大。一个和谐的宿舍,对学生而言,就是他们四年生活的“家”,就是一个避风的港湾。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它能提供信心和力量;在情绪低落时,它能提供温暖和支持。如果宿舍成员彼此不和睦、互不理睬,那么宿舍成员就不会有归属感和自豪感,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生活就容易形成孤僻、自私的个性。但也应该看到,宿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保护圈,容易使宿舍成员产生防备、排斥外界的心理,这样也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的创建路径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发展,总的趋势是实现由“大学生宿舍文化”向“大学生宿舍文明”的过渡和发展。大学生宿舍文明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教育目标。我们要从一个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行为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价值,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具体来说,当前高校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要从如下层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观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总是仅将宿舍建设作为宿舍的基础设施与基本环境建设来看待,认为高校的文化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主要是在宿舍以外的区域进行的,对学校文化和宿舍文化的关系认识不到位,从而不能科学地理解宿舍文化建设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这就大大影响了实际工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关于学生宿舍的社会化,领导更多关心的是宿舍的基本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对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在指导思想、工作安排、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多方面都予以忽视。对此,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在具体工作中重视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与阵地建设。
(二)注重调查研究,把握工作规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开展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内容的调查研究,把握其内在特点和运行规律。要了解大学生在宿舍内除了吃饭、睡觉还干些什么?为什么有些同学在教室内穿得干干净净、风度翩翩,而其居住的宿舍却又脏又乱,甚至不堪入目?为什么有些同学在班级里少言寡语,而在宿舍内却能滔滔不绝?无论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具体问题,还是理论探讨,都有待于我们深入调查,认真研究。
(三)制定宿舍公约,强化制度约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宿舍成员除应认真执行校规校纪外,还应遵守宿舍公约,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的言谈举止。学校要把大学生在宿舍里的表现列入德育考核,并认真实施,严格管理。要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宿舍行为,从而为学生在宿舍内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奖罚分明,调动大学生创建文明宿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文化品位
在进行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新情况,分析新问题,采取新措施。比如,当看到宿舍成员在消费上彼此攀比时,就应该结合实际从修身处世的角度进行节俭教育;当看到学生宿舍存在过度的偶像崇拜时,就应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当看到宿舍里庸俗文化泛滥时,就应该引导或组织学生欣赏高雅文化,让高雅文化占领学生的宿舍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作用于人的大脑,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需要、意志等,进而影响人的各种活动。当周围的环境与学生发生共鸣时,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得以感化和陶冶,进而提高其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⑤
(五)优化管理队伍,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爱心去从事教育和管理工作,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在教育中做学生的师长,在管理中做学生的朋友,在服务中做学生的亲人。在学生有困难时,在学生对宿舍的管理以及服务有意见时,都能给予学生认真的帮助、周到的服务和耐心的解释,力争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家”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有人情味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主要依靠专职学生工作干部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忽视通过大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造成对大学生宿舍的管理、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这是今后需要改进和加强的。
(六)发挥学生作用,强化自我教育
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教师、宿舍管理人员、政工队伍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是当事人,是开展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依靠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同时,发挥每个宿舍长的作用是宿舍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并通过他们团结更多的同学,影响更多的同学,使广大同学都能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去努力和发展。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也应定期对学生骨干进行培训,和他们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联系。
[注释]
①许益锋,刘新秀.论和谐视野下的高校宿舍文化创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5.
②金鑫.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B/OL].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17&CurRec=1,2002-04-19.
③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9(4):74-76.
④梁晓燕,黄燕,魏岚.宿舍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43-45.
⑤范双利.浅议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J].现代教育论丛,2003(4):35.
[关键词]和谐校园 大学生 宿舍文化
[作者简介]靳小平(1964- ),女,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侯振虎(1976- ),男,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9-0045-02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校园每一个子系统的和谐与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延伸到宿舍文化建设上,就是要通过创建和谐宿舍来实现校园结构稳定、教育教学有效、师生关系融洽、同学团结友爱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火花最容易碰撞的地方,也应该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特定空间。学生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情操的交流大多发生在宿舍,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喜好以及生活习惯在宿舍里表现得较为真实,相互间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心理与情感问题以及诱发各种不良现象和突发事件的苗头也常常最先在宿舍里发现和酝酿。因此,关注学生宿舍,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与心理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的一大拓展。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学分制的实施,学生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有了一定的选择性。以宿舍为阵地,开展学生工作,是一条适应形势发展的崭新教育、管理与服务途径,这既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校工作的渠道,也给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将宿舍文化的建设与学校整体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一、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校园是指经过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建设与发展,在学校内部形成的一种以协调、平衡、有序为基本态势的存在状态和发展面貌。也就是说,构成校园整体结构的内部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组合状态。其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和谐。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和谐校园是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形成的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和协调状态,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为宗旨的一种整体效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等学校是社会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和谐校园就是在和谐社会建设视角下对学校存在与发展状态的一种审视、度量和要求,它不仅事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与综合素质提高,也事关高等学校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二)宿舍文化的基本内涵
宿舍文化是学生宿舍内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在思想特征、价值取向、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属性和实际功能的文化类型。宿舍文化作为一种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高雅追求与休闲体验,是校园文化的延伸、家庭文化的迁移、社会文化的浓缩、个性色彩的汇聚以及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是由宿舍成员共同建立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也是学校管理理念与服务模式的重要体现。①其主要表现为三大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即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卫生状况、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和谐;二是制度文化,即各项规章制度,如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合理化及其执行过程中与学校达成的共识;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指由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构成的反映宿舍人格的载体状态,是宿舍文化的灵魂与关键。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特点与建设意义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特点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互感性。大学生宿舍文化使得宿舍成员在感情及情绪的相互交流和感染过程中产生了心理认同,并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二是倾向性。宿舍成员受他人直接或间接影响而形成自己的判断,或出现遵从和模仿再现他人的看法和行为,从而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或做法,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看法或喜好等。三是易变性。大学生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事物的看法与认识以及自身的兴趣等容易产生变化,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易变状态。四是潜在性。大学生宿舍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不是通过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等外部强制力量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宿舍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于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虽不具强制性,却能引起个体的情感共鸣,使个体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五是消遣性。宿舍是学生放松、休息的地方,也是老乡、同学、朋友交往的重要场所。为了使自己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学生们会在允许的范围内寻找各种方式进行娱乐和消遣。②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1.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道德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分辨善恶、为人处世的能力和品格。宿舍环境的文明程度、格调高低,既反映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风貌,又对大学生身心产生影响。当今快捷的传媒增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足不出室便可获得大量信息。大学生头脑中容纳了来自多方面、多途径的社会信息,而宿舍便成了评价和交流这些信息的主要场所。学生们常常在宿舍里发表观点或争辩某些敏感问题,这些无疑有利于宿舍成员开阔视野,活跃思想,也有利于他们提高识别能力。一个文明优雅、融洽和谐、团结友爱的和谐集体,其成员容易达成一致的奋斗目标。饭后闲聊,睡前卧谈,都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建立友谊,形成良好的心境,从而使道德情操得以升华。③
2.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宿舍是除课堂之外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展示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场所。相对于课堂而言,宿舍比较宽松、自由,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文明优雅、融洽和谐、团结友爱的宿舍,其成员在心理、智力水平上相对均衡,学习和学术探讨容易轻松、自然地进行。这种同学间的相互探讨,一方面,强化了课堂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在交流中增长见识,相互提高;另一方面,又能创造良好的宿舍学术气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若能解决宿舍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问题,班级就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和睦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以及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而和睦的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宿舍的重要特征。一个文明优雅、融洽和谐、团结友爱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应该是非常和谐的。人际交往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修课,而宿舍是一个小社会,是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场所。和谐共处、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其形成更广泛的人际关系。④
4.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智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应付环境和生活压力的能力。和谐的宿舍生活环境有助于大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和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学生年龄相仿,文化素质接近,容易产生心理互动。若宿舍氛围不和谐,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也很大。一个和谐的宿舍,对学生而言,就是他们四年生活的“家”,就是一个避风的港湾。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它能提供信心和力量;在情绪低落时,它能提供温暖和支持。如果宿舍成员彼此不和睦、互不理睬,那么宿舍成员就不会有归属感和自豪感,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生活就容易形成孤僻、自私的个性。但也应该看到,宿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保护圈,容易使宿舍成员产生防备、排斥外界的心理,这样也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的创建路径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发展,总的趋势是实现由“大学生宿舍文化”向“大学生宿舍文明”的过渡和发展。大学生宿舍文明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教育目标。我们要从一个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行为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价值,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具体来说,当前高校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要从如下层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观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总是仅将宿舍建设作为宿舍的基础设施与基本环境建设来看待,认为高校的文化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主要是在宿舍以外的区域进行的,对学校文化和宿舍文化的关系认识不到位,从而不能科学地理解宿舍文化建设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这就大大影响了实际工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关于学生宿舍的社会化,领导更多关心的是宿舍的基本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对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在指导思想、工作安排、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多方面都予以忽视。对此,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在具体工作中重视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与阵地建设。
(二)注重调查研究,把握工作规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开展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内容的调查研究,把握其内在特点和运行规律。要了解大学生在宿舍内除了吃饭、睡觉还干些什么?为什么有些同学在教室内穿得干干净净、风度翩翩,而其居住的宿舍却又脏又乱,甚至不堪入目?为什么有些同学在班级里少言寡语,而在宿舍内却能滔滔不绝?无论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具体问题,还是理论探讨,都有待于我们深入调查,认真研究。
(三)制定宿舍公约,强化制度约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宿舍成员除应认真执行校规校纪外,还应遵守宿舍公约,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的言谈举止。学校要把大学生在宿舍里的表现列入德育考核,并认真实施,严格管理。要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宿舍行为,从而为学生在宿舍内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奖罚分明,调动大学生创建文明宿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文化品位
在进行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新情况,分析新问题,采取新措施。比如,当看到宿舍成员在消费上彼此攀比时,就应该结合实际从修身处世的角度进行节俭教育;当看到学生宿舍存在过度的偶像崇拜时,就应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当看到宿舍里庸俗文化泛滥时,就应该引导或组织学生欣赏高雅文化,让高雅文化占领学生的宿舍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作用于人的大脑,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需要、意志等,进而影响人的各种活动。当周围的环境与学生发生共鸣时,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得以感化和陶冶,进而提高其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⑤
(五)优化管理队伍,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爱心去从事教育和管理工作,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在教育中做学生的师长,在管理中做学生的朋友,在服务中做学生的亲人。在学生有困难时,在学生对宿舍的管理以及服务有意见时,都能给予学生认真的帮助、周到的服务和耐心的解释,力争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家”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有人情味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主要依靠专职学生工作干部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忽视通过大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造成对大学生宿舍的管理、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这是今后需要改进和加强的。
(六)发挥学生作用,强化自我教育
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教师、宿舍管理人员、政工队伍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是当事人,是开展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依靠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同时,发挥每个宿舍长的作用是宿舍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并通过他们团结更多的同学,影响更多的同学,使广大同学都能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去努力和发展。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也应定期对学生骨干进行培训,和他们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联系。
[注释]
①许益锋,刘新秀.论和谐视野下的高校宿舍文化创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5.
②金鑫.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B/OL].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17&CurRec=1,2002-04-19.
③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9(4):74-76.
④梁晓燕,黄燕,魏岚.宿舍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43-45.
⑤范双利.浅议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J].现代教育论丛,20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