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一位网友在QQ群里发了上面这张图片,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淘来的,构图简明而含义深刻的图片立刻引起大家的热议。
“幼儿教育小学化!”一位网友愤愤地脱口而出,“急功近利的基础教育!”
“幼儿园里教小学内容,高深一点,让家长有机会夸孩子,呀,宝宝真棒!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一位网友调侃道。
“都被‘考试’绑架了。升小学要考试的,还不是为了考试!”一位网友忿忿地说。
“就是,就是……不然谁愿意自找麻烦啊?”一些网友附和道。
“曾经我家女儿不会做一道题,我迂腐,就去翻小学教材,真是,在一年级总复习部分才有……可女儿当时怎么也不会做,这就埋下了自卑的种子,从此对数学就是那么抗拒,总说自己数学不好。”一位网友诉说着亲身经历,引起了大家无可奈何的共鸣。
“孩子们都没有快乐的童年,每天都是学习,学习!被逼着学习!”
……
忽然想起一则漫天飞舞的短信:“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看到的人都很感动,但又感到非常无奈: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会留出足够的时间让教师、家长以及孩子自己来静待花开的。
现在的课程真的适合所有的孩子学习吗?我们猜一猜,漫画上破壳的鸡蛋里是小公鸡还是小母鸡?呵呵,估计谁也说不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不管是小公鸡还是小母鸡,就要求小鸡们都要学习“打鸣”的课程,结果可想而知。现实中,我们学校开设的课程何尝不是如此呢?根本不去考虑孩子们的特点、兴趣、爱好、需求,教育部门要求学生们学习统一的课程。有些课程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学习,有些孩子学不会,这是事实。我们那些有音乐细胞的孩子也各有特长,你看,他们有着天生的高音、低音、中音之分;对于那些运动细胞活跃的孩子,他们也有适合自己的不同项目——长跑、短跑等等。孩子们的天赋恰恰毁在了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之中。实际上,我们不知道亲手扼杀了多少马拉多纳、常昊、刘翔、那英、齐白石……
有人认为: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课程。那么,是不是按学段开设的课程就是适合孩子们学习的呢?其实不然,“其实老师们永远不会懂,有时候我们很认真地想过学习,但是却学不会;认真地付出过,却没有相应的分数回报。所以,我们被称为‘坏学生’。”因身处困境无法解脱而苦恼的学生们如是说。我们学校里的课程需要百分之百的学生学习吗?这些课程需要学生们百分之百地掌握吗?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在学校里是否百分之百地学会了每个学段的所有课程呢?是否百分之百地掌握了自己极其感兴趣的课程的每一部分内容呢?没有!这就是我们的真实答案!让我们难为情的答案!小时候,我们自己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了吗?没有!还是这个让我们痛苦不堪的答案!那么,我们拼命追求的百分之百、及格率、优秀率、人均分究竟有何意义呢?
目前,仅仅是我们设置的课程不能令人满意、不适合全体学生吗?实际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对于每种学科,我们都有相应的学科《课程标准》。看漫画中的“打鸣”课程及其教学,我们不知道正在教学的“老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有没有预设统一的教学目标,即打鸣的站立姿势、口型、发音部位、分贝等等。就像上述那则短信中的种子,为什么我们非要一厢情愿地期待他们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呢?为什么不能是美丽的鲜花种子?抑或就是不起眼的小草的种子呢?现实中,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教师们必须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完成那些专家、学者规定的教学内容,一定要达到规定的目标;学生们也必须达到这些目标,学会或者了解、理解、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具备人们想象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可是,总有不少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达标。
其二,一些学者、专家以及部分教师认为学科《课程标准》只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最低要求。一些教师特别是个别名师根据自己的“解读”,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研课)中抛开《课程标准》肆意拔高教学目标,增加学习难度。他们不顾学情沉醉于展示自我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得意于别人把自己的话语、行为奉为圭臬。许多教师的教学脱离了实际,更使得处于困境之中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学生们雪上加霜。实际上,由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许多教师的教学呈现出极其浓厚的个性化风格。既然我们可以认可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为什么我们不能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化学习呢?为什么我们自己曾经品尝过的痛苦还要再让孩子们去经历呢?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快乐呢?
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社会需求、人的存在(不仅是生存)、科学文化知识,三者之中谁更能左右我们的课程和教学呢?如果难以分清,我想,只有尊重生命的课程以及不把孩子从思想到行为上“教跑”——逃离课堂——的教学,才能构成真正的教育,至少“母鸡下蛋,公鸡打鸣”应该是我们的底线。
“幼儿教育小学化!”一位网友愤愤地脱口而出,“急功近利的基础教育!”
“幼儿园里教小学内容,高深一点,让家长有机会夸孩子,呀,宝宝真棒!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一位网友调侃道。
“都被‘考试’绑架了。升小学要考试的,还不是为了考试!”一位网友忿忿地说。
“就是,就是……不然谁愿意自找麻烦啊?”一些网友附和道。
“曾经我家女儿不会做一道题,我迂腐,就去翻小学教材,真是,在一年级总复习部分才有……可女儿当时怎么也不会做,这就埋下了自卑的种子,从此对数学就是那么抗拒,总说自己数学不好。”一位网友诉说着亲身经历,引起了大家无可奈何的共鸣。
“孩子们都没有快乐的童年,每天都是学习,学习!被逼着学习!”
……
忽然想起一则漫天飞舞的短信:“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看到的人都很感动,但又感到非常无奈: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会留出足够的时间让教师、家长以及孩子自己来静待花开的。
现在的课程真的适合所有的孩子学习吗?我们猜一猜,漫画上破壳的鸡蛋里是小公鸡还是小母鸡?呵呵,估计谁也说不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不管是小公鸡还是小母鸡,就要求小鸡们都要学习“打鸣”的课程,结果可想而知。现实中,我们学校开设的课程何尝不是如此呢?根本不去考虑孩子们的特点、兴趣、爱好、需求,教育部门要求学生们学习统一的课程。有些课程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学习,有些孩子学不会,这是事实。我们那些有音乐细胞的孩子也各有特长,你看,他们有着天生的高音、低音、中音之分;对于那些运动细胞活跃的孩子,他们也有适合自己的不同项目——长跑、短跑等等。孩子们的天赋恰恰毁在了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之中。实际上,我们不知道亲手扼杀了多少马拉多纳、常昊、刘翔、那英、齐白石……
有人认为: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课程。那么,是不是按学段开设的课程就是适合孩子们学习的呢?其实不然,“其实老师们永远不会懂,有时候我们很认真地想过学习,但是却学不会;认真地付出过,却没有相应的分数回报。所以,我们被称为‘坏学生’。”因身处困境无法解脱而苦恼的学生们如是说。我们学校里的课程需要百分之百的学生学习吗?这些课程需要学生们百分之百地掌握吗?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在学校里是否百分之百地学会了每个学段的所有课程呢?是否百分之百地掌握了自己极其感兴趣的课程的每一部分内容呢?没有!这就是我们的真实答案!让我们难为情的答案!小时候,我们自己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了吗?没有!还是这个让我们痛苦不堪的答案!那么,我们拼命追求的百分之百、及格率、优秀率、人均分究竟有何意义呢?
目前,仅仅是我们设置的课程不能令人满意、不适合全体学生吗?实际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对于每种学科,我们都有相应的学科《课程标准》。看漫画中的“打鸣”课程及其教学,我们不知道正在教学的“老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有没有预设统一的教学目标,即打鸣的站立姿势、口型、发音部位、分贝等等。就像上述那则短信中的种子,为什么我们非要一厢情愿地期待他们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呢?为什么不能是美丽的鲜花种子?抑或就是不起眼的小草的种子呢?现实中,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教师们必须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完成那些专家、学者规定的教学内容,一定要达到规定的目标;学生们也必须达到这些目标,学会或者了解、理解、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具备人们想象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可是,总有不少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达标。
其二,一些学者、专家以及部分教师认为学科《课程标准》只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最低要求。一些教师特别是个别名师根据自己的“解读”,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研课)中抛开《课程标准》肆意拔高教学目标,增加学习难度。他们不顾学情沉醉于展示自我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得意于别人把自己的话语、行为奉为圭臬。许多教师的教学脱离了实际,更使得处于困境之中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学生们雪上加霜。实际上,由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许多教师的教学呈现出极其浓厚的个性化风格。既然我们可以认可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为什么我们不能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化学习呢?为什么我们自己曾经品尝过的痛苦还要再让孩子们去经历呢?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快乐呢?
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社会需求、人的存在(不仅是生存)、科学文化知识,三者之中谁更能左右我们的课程和教学呢?如果难以分清,我想,只有尊重生命的课程以及不把孩子从思想到行为上“教跑”——逃离课堂——的教学,才能构成真正的教育,至少“母鸡下蛋,公鸡打鸣”应该是我们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