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目前为止,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有10年,内蒙古进入新课改也近3年,有人曾说,“课改最主要的是改课堂,唯有课堂改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课改’。”行走在课改的路上,几年来,我守护着我的学生,思考着我的课堂,一次次相信自己、一次次又否定自己、一次次又怀疑自己。回望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迷茫,我深知践行课改新理念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几年的公开课见证了我在课改路上思考、探索、成长的印迹。
2005年,区教育局教研室来校听课,学校安排我讲一节公开课,所授科目是“将进酒”。当时课改之风还没有吹到内蒙古,我自认为有着渊博的知识、与学生心照不宣的默契,一定能上节好课。于是,那节课上,我在课堂上自信满满,用激情演绎李白狂放之态、失意之情,并且博采知识,纵论捭阖,一节课下来很少与学生互动,即使有学生回答,也是零星的点缀。课后,评课教师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游刃有余”“知识渊博”“具有感染力”“课上得大气”,沉浸在别人赞美的喜悦中,自己似乎感觉到真正成熟了,依然用渊博的知识就像说“单口相声”一样“征服”着我的学生,不关乎学生内心的渴求,自信着自己的教学方式。
2006年,我执教“相信未来”一课,对于诗歌教学的理解一如当初,总是希望依靠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一节课下来,尽管大汗淋漓,但对自己的课堂还是自我感觉良好。评课时,没想到听我课的张区长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几个省市已经进入新课改了,课改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这节课从传统课堂来看是节好课,但教师只顾自我陶醉,关注学生太少,讨论放不开手脚,流于形式。”作为一名分管教育的区长,许多人称他是专家型领导,他的一席话让我开始了对课堂最初的反思。随后,区教育局邀请了20多位教育专家在一年内举办了20多场“教育新理念”报告会,我倍加珍惜学习机会,与《有效教师》作者肖成全、清华附中韩军等老师探讨教学、探讨课堂,并利用闲暇时间从教育书籍以及国内比较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中取金取策。心里也认为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了,但自己又担心学生刚开始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课堂表现影响教学的进度,于是,矛盾中尝试着教学方式的改变。
2007年,我首次承担了全区高中语文公开课,讲的篇目是“窦娥冤”,课上与学生对“窦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赏析时,当许多学生运用了“善良”一词评价窦娥时,一个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说:“窦娥并不善良,像她‘亢旱三年’的誓愿……”。面对课堂突然生成的问题,我没有直接把自己的理解告诉他,而是借机安排了一个“窦娥是否善良,结合时代、身份用事实加以佐证”的辩论题,随后把意见不同的学生分成正反方,让持中立观点的学生当评委。2分钟后,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有的学生认为“窦娥身份卑微,她只能通过自己誓愿甚至是毒誓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与无辜”,有的学生认为“善良之人应该有博大的爱心,她把自己的痛苦强加到无辜百姓的头上,只能看作是自私”,……辩论持续了5分钟,我对学生点不到位的地方做了小结。课后,听课教师一致肯定了我的教学机智,并羡慕学生的优秀。其实,那个班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并不高,我想:学生之所以有这样好的课堂表现,在于学习教学新理念方面,我比同事提前走了一步。同时,我也意识到:基于学生的实际教学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质疑探究是激发学生兴趣、张扬课堂活力的最佳方式。
2009年暑假,从中语会组织的“名师育名师”班学习回来后,“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达成教学效果的需要设计起点和终点”“学生被动的听觉接受,那是在浪费生命”“教学设计因人定学,依文而教,才能科学有效”等话语多次在耳边回荡。随后,内蒙古教育厅也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并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那个假期,带着对“通过教学我们要实现什么?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原则是什么?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高效课堂?”问题的思考,我边在网上学习,边研读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的教学案例。师生互动式、探究式课堂作为教学追求的一个梦再次在我心中扎根。
2009年11月,我上了新课改背景下的第一节公开课,篇目是“祝福”,在课堂导入或者其他环节的设置,我尽可能去引导和调动学生,尽可能地尊重学生也许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课堂时而热闹、时而沉静。听课教师都认为这节课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随后,我在全区新课改、新理念报告会上做了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新理念应用的一节尝试课”的报告,其中谈到,教师课上必备的“四有”: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课堂、心中有目标、心中有自己,受到了老师的普遍认同。
几年课堂改革探索的路上,坚守传统固有的教学观念还是适应课标新理念的要求,我和许多课改践行者一样曾经彷徨过、犹豫过。但令人欣喜的是努力之后,学生与我都变了:学生从课改前学习的“独行侠”,变成了互助学习的小团体;我也从慷慨激昂的主讲者变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不用扬鞭自奋蹄,千淘万漉始得金”,我始终相信这两句话。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白云区第十八中学)
2005年,区教育局教研室来校听课,学校安排我讲一节公开课,所授科目是“将进酒”。当时课改之风还没有吹到内蒙古,我自认为有着渊博的知识、与学生心照不宣的默契,一定能上节好课。于是,那节课上,我在课堂上自信满满,用激情演绎李白狂放之态、失意之情,并且博采知识,纵论捭阖,一节课下来很少与学生互动,即使有学生回答,也是零星的点缀。课后,评课教师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游刃有余”“知识渊博”“具有感染力”“课上得大气”,沉浸在别人赞美的喜悦中,自己似乎感觉到真正成熟了,依然用渊博的知识就像说“单口相声”一样“征服”着我的学生,不关乎学生内心的渴求,自信着自己的教学方式。
2006年,我执教“相信未来”一课,对于诗歌教学的理解一如当初,总是希望依靠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一节课下来,尽管大汗淋漓,但对自己的课堂还是自我感觉良好。评课时,没想到听我课的张区长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几个省市已经进入新课改了,课改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这节课从传统课堂来看是节好课,但教师只顾自我陶醉,关注学生太少,讨论放不开手脚,流于形式。”作为一名分管教育的区长,许多人称他是专家型领导,他的一席话让我开始了对课堂最初的反思。随后,区教育局邀请了20多位教育专家在一年内举办了20多场“教育新理念”报告会,我倍加珍惜学习机会,与《有效教师》作者肖成全、清华附中韩军等老师探讨教学、探讨课堂,并利用闲暇时间从教育书籍以及国内比较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中取金取策。心里也认为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了,但自己又担心学生刚开始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课堂表现影响教学的进度,于是,矛盾中尝试着教学方式的改变。
2007年,我首次承担了全区高中语文公开课,讲的篇目是“窦娥冤”,课上与学生对“窦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赏析时,当许多学生运用了“善良”一词评价窦娥时,一个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说:“窦娥并不善良,像她‘亢旱三年’的誓愿……”。面对课堂突然生成的问题,我没有直接把自己的理解告诉他,而是借机安排了一个“窦娥是否善良,结合时代、身份用事实加以佐证”的辩论题,随后把意见不同的学生分成正反方,让持中立观点的学生当评委。2分钟后,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有的学生认为“窦娥身份卑微,她只能通过自己誓愿甚至是毒誓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与无辜”,有的学生认为“善良之人应该有博大的爱心,她把自己的痛苦强加到无辜百姓的头上,只能看作是自私”,……辩论持续了5分钟,我对学生点不到位的地方做了小结。课后,听课教师一致肯定了我的教学机智,并羡慕学生的优秀。其实,那个班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并不高,我想:学生之所以有这样好的课堂表现,在于学习教学新理念方面,我比同事提前走了一步。同时,我也意识到:基于学生的实际教学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质疑探究是激发学生兴趣、张扬课堂活力的最佳方式。
2009年暑假,从中语会组织的“名师育名师”班学习回来后,“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达成教学效果的需要设计起点和终点”“学生被动的听觉接受,那是在浪费生命”“教学设计因人定学,依文而教,才能科学有效”等话语多次在耳边回荡。随后,内蒙古教育厅也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并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那个假期,带着对“通过教学我们要实现什么?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原则是什么?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高效课堂?”问题的思考,我边在网上学习,边研读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的教学案例。师生互动式、探究式课堂作为教学追求的一个梦再次在我心中扎根。
2009年11月,我上了新课改背景下的第一节公开课,篇目是“祝福”,在课堂导入或者其他环节的设置,我尽可能去引导和调动学生,尽可能地尊重学生也许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课堂时而热闹、时而沉静。听课教师都认为这节课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随后,我在全区新课改、新理念报告会上做了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新理念应用的一节尝试课”的报告,其中谈到,教师课上必备的“四有”: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课堂、心中有目标、心中有自己,受到了老师的普遍认同。
几年课堂改革探索的路上,坚守传统固有的教学观念还是适应课标新理念的要求,我和许多课改践行者一样曾经彷徨过、犹豫过。但令人欣喜的是努力之后,学生与我都变了:学生从课改前学习的“独行侠”,变成了互助学习的小团体;我也从慷慨激昂的主讲者变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不用扬鞭自奋蹄,千淘万漉始得金”,我始终相信这两句话。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白云区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