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qwjt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阅读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个或多个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然后进行理解和分析。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总结,找到相同点和差异点,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提升了自身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总结不同的文章提炼出更精华的知识,进而将语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下文是对几种较重要且实用的方法加以总结:
  一、比较文章内容
  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观念、情感体验的不同,即使写同一内容的文章也会在选材、立意、情感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同样是描写“秋天”的诗词,在杜甫的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是一种于苍凉中大气雄浑的秋色;而何其芳的《秋天》是“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充满了生活的小情趣。相同的秋色,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情感。
  二、比较文章作者
  1.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
  由于作者个人经历是不断变化的,反映到作品上是不同时期的作品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更为全面、深刻地了解作者。
  比如,鲁迅先生同样描写家乡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中我们可以读出对自由生活、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而《故乡》与《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则感受到了忧国、爱国的思想。
  2.不同作者的同一题材文章
  即使题材相同、不同作者在写作风格等方面也不相同,我们可以拿来进行比较阅读,并告诉学生这是因为作者价值观念与所处时代不同所造成的。作者可以挖掘和整理材料的不同方面,并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写出题材相同但不同风格的文章。比较阅读可以是教材课文之间的,也可以是课文同课外读物之间的作品。例如,在教授《三峡》一文时,笔者就将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比较,比较后,学生深刻体会每个作品的不同风格。再如,关于“日出”的话题,许多作家都有相关作品,像巴金的《海上的日出》,刘白羽的《日出》,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我们会发现,同样是描写日出,每个作家的角度、描写手法都大有不同。
  三、比较文章体裁
  1.同一题材的不同体裁
  描写春季景色的文章中,可以把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同朱自清的现代散文《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认识到,同一题材的文章可以用不同体裁来完成。但是不同体裁的文章给学生带来的阅读感受也不相同,这是因为它们受到各自的要求制约。总之,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获得了更多的知识积累。
  2.同一体裁的不同文章
  在文章题材、体裁都相同的情况下,文章也有细节结构方面的区别。例如,学习老舍《济南的冬天》时,就可以拿出以前学过的《海滨仲夏夜》进行比较。这两篇文章的标题都以绘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为主,都对时间和空间进行了限制。不同作家的具体描述方法又有很大不同,这就为比较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平台。
  四、比较阅读法的应用策略
  1.精心选择可供比较的文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较阅读本质上知识性、趣味性较强,教师应当创造一种使学生积极参加的、有利于进行比较阅读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比较阅读的趣味性。另外,教师在上课前,要挑选出可供比较阅读的文章,确立比较的对应点,使得学生在对比学习的过程目标更明确,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过程中注重知识迁移
  在学习文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迁移能力。比较阅读的迁移指导可分为三个过程:比较求同促理解、扩散求异举创新、积极思辨达优化。只有在反复的比较、归纳、总结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将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最终达到使学生获得文章知识板块比较学习的目标。此外,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创造力并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优化。
  3.比较阅读时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比较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品读、讲解、引导点拨的过程。如果没有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就很容易陷入盲目之中。笔者在进行比较阅读教学时,非常注重问题的设置和启发,以引导学生横向和纵向比较,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在对《金色花》和《纸船》进行比较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这两首诗中的母亲分别具备怎样的特点?同学们更喜欢哪位母亲?通过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认真研读,体会两首诗歌的区别,课堂收获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可见,比较阅读法是建筑在“学导式”的基础之上的。
  比较是思维与理解的基础,通过比较阅读可以把新旧经验、新旧知识、横向纵向关系清楚地梳理出来,或是同中求异,或是异中求同。让学生的思维在深度与广度上得到扩展,使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进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最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顺义区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于急性盆腔炎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10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治疗,全部患者住院10-20天治愈或缓解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急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积极的、必要的药物治疗,辅以各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对治疗和减少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急性盆腔炎;护理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
针对现有规范中自由膨胀率试验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了在规范基础之上得到更为精准且具有代表性的自由膨胀率试验结果,在满足规范试验要求的基础之上,将某工程地基中的低黏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学思维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空间,使得很多学生只能进行机械性、被动性的阅读,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系统提高,进而陷入了阅读教学的误区。笔者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以及改进对策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一、高中语文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经1987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8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1996年7月5日,《档案法》在第八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教学理论和教育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媒体对于促进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我校是寄宿制初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班额过大、学生多,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单一和教学方法的死板,一直影响着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而现在信息技术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它以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以大容量、多内容的特点,显示
为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基于水利工程施工期特点,从子工作与风险因素两方面同时分析了影响进度的风险程度。通过构建WBS-RBS矩阵,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的风险因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