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产力迅速发展带来消费结构升级,势必要求生产结构超前升级。使生产消费效率得到提升,本文针对当前生产不适应消费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对宏观调控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 生产结构 消费结构 农民收入 消费不足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GDP已经名列世界第三。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居民的消费特征及消费趋势,反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的研究有利于指导生产。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必然不断升级换代,消费结构必然随之发展变化。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比2006年上升 0.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比2006年上升0.5%个百分点。
一 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消费结构现状
第一,住房消费比重上升较快。第二,交通通讯支出持续增长。第三,医疗、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比重上升趋势明显。第四,衣食在消费中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2.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消费结构随经济发展出现较快的升级过程也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房价偏高住房成交量萎缩。第二,高油价将导致汽车销售萎缩。第三,教育、医疗体制需进一步理顺。
二 产销不对称的分析
1.消费拉动生产的能力有待提高
(1)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对未来的住房、养老、医疗等各项支出的预期大增,将过多的收入用于防范未来风险。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和支出预期上升,使得人们倾向于更多的储蓄。当期消费过度转入远期消费,导致当前消费需求不足,既对当前经济的良性循环和适度快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也客观上阻碍着居民消费结构的顺畅升级。
(2)过高的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居民消费倾向。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运行报告显示到2007年2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12.78万亿元。高储蓄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3)保守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政策的制约。人们“攒钱消费”的传统思想,严重的制约了提前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2.生产消费脱节引起国内市场消费梗阻
消费升级过程中,消费品生产行业的供给结构要适时做出调整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发展。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它应该随着消费品供给结构变化作出及时调整,厂商应该敏锐地观察到新的消费热点而及早地进行事前投资,否则就会跟不上消费需求变化的进程。而我国消费品生产行业正是因为投资方向的失误而在一次次的消费升级中错失良机。经济增长不外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来源于投入资源的增加,另一个是来源于效率的提高。如果不是靠投资效率来维持增长,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增长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
3.产品结构升级规划引导滞后导致生产低效率造成消费不足
氢能汽车已具有经济技术可行性,目前缺乏的只是技术标准支撑,这使生产者无能为力,政府部门超前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平台的构造将尤为重要。
4.贫富差距明显导致出现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市场和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达到了0.46。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这样势必出现两个市场两种生产。比重较大的居民收入较低必然导致消费能力不足。
三、据消费结构优化生产结构的对策
为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前在优化消费结构方面应当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抓好住房、汽车生产
偏高的房价与收入两极分化密切相关,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是适合我国多数居民现时消费水平的重大举措也是处理生产消费结构失调的重要措施,住房保障体系的核心是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这些产品和现实消费结构是适应的。
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石油短缺涨价将使汽车消费成本上升要求尽早调整生产结构,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车既经济又环保。
2.推行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消费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国内消费。我国外汇储备已超万亿美元,税收总额巨大持续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准备了基本条件。
我国工资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大概在10%多一点,而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工资收入占的比重则高得多。另外工资占企业成本比重更低,我们是20%,美国等发达国家是50%到60%。通俗地说,就是老百姓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过度时期出现了“储蓄过多、消费不足”的现象。(1)工资水平太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剩余只是被少数人占有,实际是富裕了一部分人,而国民收入差距扩大,这样,高收入者消费高档的进口品,国内消费市场仍然处于萎缩状态。(2)工资水平太低,低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造成恶性循环。如果人们的收入大部分只是用于解决温饱问题,那么个人就没有能力进行自我投资,或是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3)工资水平太低,不利于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多用低成本的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对低工资政策并非主张要采取高工资政策,而是认为工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效率相适应,有利于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对接
(1)发展与消费结构适应的生产结构,注重生产结构升级换代。从总体上判断,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基本平稳、大体正常,居民购买力实现程度稳中有升。但由于收入分布不均,使不同阶层实现购买力程度不同,突出表现为收入高的群体实现程度低,收入低的阶层实现程度高。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和税收政策:引导高收入群体,创造投资环境,促进大额消费;改善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预期;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购买力。消费升级的过程也是消费品结构调整的过程,食品、服装、住房、汽车在人们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随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依次上升,這使消费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2)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政府部门要以高远的视觉洞察产业发展方向和动态。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是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较好地满足市场需要。但是实践证明,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性,其对产业发展的调节往往滞后,因而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有鉴于此,中国坚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实行政府的宏观控制,即发展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就能克服单纯的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3)做好宏观市场细分,针对各个消费群体制订不同宏观规划和政策引导。首先,城乡消费结构变化的主题不同。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主题是增加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消费,而农村则是增加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消费。其次,不同收入阶层消费增长空间不同。低收入家庭主要集中在传统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和娱乐文教服务上;中、高等收入家庭主要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教、居住乃至奢侈品消费。最后,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热点也不同,如中老年偏重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消费,年轻人偏重于服装、娱乐、教育、时尚消费。要区别对待不同市场,分别加以引导和扶植。政策引导主要是税收、信贷支持。
4.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消费能力升级
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生产力,有针对的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教育使其成为生产力的主导。国民储蓄率较高,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较大,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存在问题是农民手中可再生性收入较少。可再生性收入直接来自于农民的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接受的职业技术教育水平。
优化消费环境,增加农民对电器、电子、运输机械等耐用生产、消费品的需求;引导农村进行“居住革命”,增加农民对卫生设施等各种附加设备、器具、用品的需求;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促进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研究在农村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业保险,消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尊重和维护农民的消费权利。
生产与消费结构的适应干系重大,多种对策兼顾对我国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将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 生产结构 消费结构 农民收入 消费不足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GDP已经名列世界第三。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居民的消费特征及消费趋势,反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的研究有利于指导生产。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必然不断升级换代,消费结构必然随之发展变化。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比2006年上升 0.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比2006年上升0.5%个百分点。
一 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消费结构现状
第一,住房消费比重上升较快。第二,交通通讯支出持续增长。第三,医疗、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比重上升趋势明显。第四,衣食在消费中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2.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消费结构随经济发展出现较快的升级过程也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房价偏高住房成交量萎缩。第二,高油价将导致汽车销售萎缩。第三,教育、医疗体制需进一步理顺。
二 产销不对称的分析
1.消费拉动生产的能力有待提高
(1)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对未来的住房、养老、医疗等各项支出的预期大增,将过多的收入用于防范未来风险。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和支出预期上升,使得人们倾向于更多的储蓄。当期消费过度转入远期消费,导致当前消费需求不足,既对当前经济的良性循环和适度快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也客观上阻碍着居民消费结构的顺畅升级。
(2)过高的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居民消费倾向。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运行报告显示到2007年2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12.78万亿元。高储蓄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3)保守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政策的制约。人们“攒钱消费”的传统思想,严重的制约了提前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2.生产消费脱节引起国内市场消费梗阻
消费升级过程中,消费品生产行业的供给结构要适时做出调整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发展。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它应该随着消费品供给结构变化作出及时调整,厂商应该敏锐地观察到新的消费热点而及早地进行事前投资,否则就会跟不上消费需求变化的进程。而我国消费品生产行业正是因为投资方向的失误而在一次次的消费升级中错失良机。经济增长不外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来源于投入资源的增加,另一个是来源于效率的提高。如果不是靠投资效率来维持增长,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增长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
3.产品结构升级规划引导滞后导致生产低效率造成消费不足
氢能汽车已具有经济技术可行性,目前缺乏的只是技术标准支撑,这使生产者无能为力,政府部门超前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平台的构造将尤为重要。
4.贫富差距明显导致出现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市场和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达到了0.46。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这样势必出现两个市场两种生产。比重较大的居民收入较低必然导致消费能力不足。
三、据消费结构优化生产结构的对策
为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前在优化消费结构方面应当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抓好住房、汽车生产
偏高的房价与收入两极分化密切相关,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是适合我国多数居民现时消费水平的重大举措也是处理生产消费结构失调的重要措施,住房保障体系的核心是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这些产品和现实消费结构是适应的。
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石油短缺涨价将使汽车消费成本上升要求尽早调整生产结构,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车既经济又环保。
2.推行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消费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国内消费。我国外汇储备已超万亿美元,税收总额巨大持续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准备了基本条件。
我国工资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大概在10%多一点,而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工资收入占的比重则高得多。另外工资占企业成本比重更低,我们是20%,美国等发达国家是50%到60%。通俗地说,就是老百姓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过度时期出现了“储蓄过多、消费不足”的现象。(1)工资水平太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剩余只是被少数人占有,实际是富裕了一部分人,而国民收入差距扩大,这样,高收入者消费高档的进口品,国内消费市场仍然处于萎缩状态。(2)工资水平太低,低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造成恶性循环。如果人们的收入大部分只是用于解决温饱问题,那么个人就没有能力进行自我投资,或是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3)工资水平太低,不利于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多用低成本的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对低工资政策并非主张要采取高工资政策,而是认为工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效率相适应,有利于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对接
(1)发展与消费结构适应的生产结构,注重生产结构升级换代。从总体上判断,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基本平稳、大体正常,居民购买力实现程度稳中有升。但由于收入分布不均,使不同阶层实现购买力程度不同,突出表现为收入高的群体实现程度低,收入低的阶层实现程度高。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和税收政策:引导高收入群体,创造投资环境,促进大额消费;改善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预期;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购买力。消费升级的过程也是消费品结构调整的过程,食品、服装、住房、汽车在人们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随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依次上升,這使消费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2)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政府部门要以高远的视觉洞察产业发展方向和动态。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是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较好地满足市场需要。但是实践证明,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性,其对产业发展的调节往往滞后,因而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有鉴于此,中国坚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实行政府的宏观控制,即发展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就能克服单纯的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3)做好宏观市场细分,针对各个消费群体制订不同宏观规划和政策引导。首先,城乡消费结构变化的主题不同。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主题是增加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消费,而农村则是增加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消费。其次,不同收入阶层消费增长空间不同。低收入家庭主要集中在传统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和娱乐文教服务上;中、高等收入家庭主要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教、居住乃至奢侈品消费。最后,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热点也不同,如中老年偏重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消费,年轻人偏重于服装、娱乐、教育、时尚消费。要区别对待不同市场,分别加以引导和扶植。政策引导主要是税收、信贷支持。
4.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消费能力升级
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生产力,有针对的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教育使其成为生产力的主导。国民储蓄率较高,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较大,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存在问题是农民手中可再生性收入较少。可再生性收入直接来自于农民的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接受的职业技术教育水平。
优化消费环境,增加农民对电器、电子、运输机械等耐用生产、消费品的需求;引导农村进行“居住革命”,增加农民对卫生设施等各种附加设备、器具、用品的需求;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促进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研究在农村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业保险,消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尊重和维护农民的消费权利。
生产与消费结构的适应干系重大,多种对策兼顾对我国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将发挥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