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 :艺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ook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来迅速发展、内容不断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对自身发展进程中得失成败进行反思的结果。所谓可持续发展,是“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这样一种发展观,当然地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4年,中国政府以白皮书的形式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顺利迈向21世纪的指导性文件。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ast 30 years, the contents of the ever-expanding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the result of human society’s reflection o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in the process of its own development. The so-call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ns “not to meet the interests of the present generation at the expense of the interests of future generations.” Such a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of course, highly valued by our government. In 1994,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ublished “China’s Agenda 21” in the form of a white paper, proposing the overall strategy, countermeasures and action pla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is is the guiding document for our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move smoothly toward the 21st century.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2010
其他文献
大连中华工学会的新文化活动大连中华工学会(下简称“工学会”),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大连,全国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和随之而来的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
在现代社会中,小额纠纷广泛存在,由于小额诉讼程序具有的诸多优点,目前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之外设立小额诉讼程序已经成为理论界和事务界的一个基本共识。本文对构建科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更应是师生间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种交流过程必然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特征。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必须体现课程和教学的国家意志,必须承担“引导人”、“塑造人”、“提升人”的责任,这又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于是,预设与生成就构成了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行政公益诉讼何去何从,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近年来,围绕行政公益诉讼问题可谓是观点纷呈。热吹捧者有之,冷思考者有之,反对者也
每年都有一批大学生分配到我校,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教师队伍不断地向年轻化发展。如何使青年教师胜任本职工作,如何使这所年轻的学校得到更快的发展,是摆在学校领导面前
[案例1]李某系某邮政企业劳务工,在邮政窗口负责办理基础邮政业务。在其供职期间,企业财务发生短款,后经企业调查,发现李某违反财务纪律,未将业务款及时回笼。基于上述事实,
90年代中期,云南省委有关领导提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大省”的想法,“文化大省”的概念便率先在全国提出。在中共云南省委六届六次全会上,根据党的十五大关于建设有中国特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丰碑,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要调动平时的语文积累和生活经验,拉近与古代诗词的情感距离,并从思想情感、人格情操、民族文化等方面去感知其价值;
个体户、私营企业之间因合伙发生的纠纷日趋增多。这类案件,双方争议大,对立情绪严重,而证据却很缺乏,法院查清事实的难度相当大。笔者通过查阅近300个案例总结发现,合伙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