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的出现,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小学教师角色形成了严峻挑战,要求小学教师能及时调整自身角色,转变观念,改变已有的行为方式.本文分析了在信息时代环境下教师的新角色,并就如何帮助小学教师转变角色,完成适应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信息时代小学教师角色适应
“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要求各省在2007 年以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 使绝大多数小学教师普遍接受不低于50 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并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认证.”这就明确要求广大小学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技术知识, 从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过程以达到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目标.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角色转换,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少地区小学教师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培训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都会很努力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并尝试设计新的教学模式, 但在培训之后,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会走回自己一直习惯沿用的教学模式.在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的教师培训工作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因此引导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到角色转化的重要性并发挥自主性积极实现角色转化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时代对传统小学教师角色的挑战
”网络的出现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和重要标志, 网络技术迅速地闯入我们的生活, 正在对教育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 网络将促使教师的”教”产生巨大的变化.网络技术带给教师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唯一教育信息来源, 教师作为主要教育信息资源的地位将逐渐减弱, 促使教学由课堂讲授式向协同式学习转变.同时, 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也被打破.在网络时代, 谁也无法垄断知识,教学将更多地关注师生间的平等和信息共享.其次, 对学生的”学”也将带来巨大的冲击.在网络时代, 学生学习的概念将不再是老师如何教, 而是怎样学做自己的老师.由于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 网络教育的内容具有明显的信息化的特征, 它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学生在运用网络进行学习时, 将在教师引导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个体积极思维和实践, 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时代从各个方面对传统教师角色形成了挑战.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它是对所有人开放的, 学生也可以借助于網络方便快捷地查阅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 这就导致了学生获得并掌握的知识信息可能会比老师还多, 传统的教师知识权威受到极大地挑战.这无疑对我们网络时代的教师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在角色认同上,传统的教师角色被神圣化, 而在网络时代,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的榜样, 而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的朋友, 同时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
在价值取向上,由于受中国社会传统” 命定论” 的影响, 价值取向比较保守, 教师在成长过程中, 往往只重视经验的积累而忽略了专业智能的提升, 在工作中很多教师都是一本教案好多年不变, 知识陈旧, 不愿接受新事物,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出现, 而网络时代的到来, 需要教师思维灵活, 观念更新, 从” 闭关锁国” 走向” 改革开放”, 有接纳新生事物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力量.
2.信息时代小学教师角色新定位
网络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按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途径以达到自身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些优点是传统教学教师难以达到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寻找有效利用的网络资源,这就需要有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有效指导,因此,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如何确定自己在网络教学中的位置尤为重要.
2.1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更快,学习者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
传统教学中,国家统一编写教材规范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网络时代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
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2.3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
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通过网络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培养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艺术家.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教师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网络形成的开放式教育系统,有利于师生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教师作为人际关系艺术家,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4适应者转变为创新者
适应型教师的特征主要是稳定性和保守性.教师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形成了对某种教学模式的依赖, 其行为方式相对比较稳定, 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 但其思维往往比较僵化, 缺乏创新意识.这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多元文化纵横交错的时代是不能与时俱进的.在网络时代, 计算机及其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方式, 首先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这种方式; 其次要教会他们如何查找知识、发现知识.然后, 教师要能够在学生面对众多信息不知所措时, 帮助他们选择知识、组织知识.最后, 教师要教会学生以一种兼有批判、创新精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而要做到这些, 教师首先自己要拥有丰富全面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文化感知能力和判断力、以及严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型教师的主要特征就是创造性、生成性与开放性.教师共同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积极积累创建关于教育教学的专业意识、价值理念、知识结构、情绪反应、行为规范等综合形式.创造型文化不拒斥权威, 关注教师个体的体验与反应, 因而每个教师都是文化创建主体, 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传递知识, 思维发散灵活, 时刻保持一种敏感度, 善于观察反思, 在学习工作中自己经验的积累以及与他人思想的碰撞容易产生新思想, 不拘泥于” 惯性思维势力”, 大胆求
新网络时代, 信息技术高速发达, 教师们应该保持一种敏感度、敏锐心, 能主动抓住技术变化的趋向.教师们还应该抱有一种生成感、一种历史感, 他们不仅要能感知到技术最新变化的趋向, 更应该能横向、纵向地梳理出技术发展的脉络, 及时地把握住科学术的时代变化走向与内在精髓.再进一步, 教师们更应该有一种高瞻远瞩的视角和高度的使命感, 更要能及时地感知到在新时代学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思维, 并及时给予指导.
3.促进小学教师角色适应的有效途径
3.1转变教师的观念
要实现信息时代小学教师角色的转换, 必须先要转变教师自己的观念, 教师如果认识不到信息社会的来临, 不能更新观念, 则无法适应.面对网络教育的强大攻势, 教师更应自觉转变的教育观念, 从当代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出发,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于信息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 信息社会急切需要具有高度创造性、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检索、获取、分析与处理能力的新型人才.所以, 教师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 更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信息时代知识的膨胀与迅速更替的特点, 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变更以训练记忆、累积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模式, 注重培养综合性和适应性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方法, 有效地服务于教育.在完成教育观念转变的基础上, 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进而带动角色的转变.
3.2引导教师自主提高信息素养
”在网络社会里,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再是相对稳定的经验知识, 而是不断翻新的信息知识.” 随着网络环境扩张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网络时代的教师所注重的主要不仅仅是学科专业知识, 同时也应考虑不断变化的”信息知识”.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 除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 尤其要具有优秀的信息素质.网络环境下, 教师要发展、适应社会, 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结合教师的工作特点, 教师的信
息素养应是指教师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对网络信息进行识别收集、加工管理、创新使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3.3开展针对性培训, 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单位在开展培训任务之前, 要深入调查和走访培训人员及其学校, 并对受训教师的
教育技术水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受训教师的”毕业专业”“是否经常使用计算机”“是否使用、制作过课件”“是否接受过教育技术培训”“是否了解建构主义理论”等多个方面的情况.根据这些调查情况,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3.3.1 确立多样化的学习目标
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分成很多小板块供教师选修, 并且每一板块内容根据使用率的高低确定相应的学分.如:Windows 操作记8 分、Word 操作记8分、PowerPoint 操作记8 分、数码摄像操作入门记4 分、IP 与局域网记4 分、建构主义理论记10 分等, 而且这些内容随时都可以增加.我们根据教师年龄的不同, 要求教师完成相应的学分: 35 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要求积分为50 分; 35~50 岁的教师要求积分为40 分; 50 岁以上的教师要求积分为30 分.
3.3.2实行分组教学
我们根据报名时受训教师所填报的情况, 将水平相近的受训教师分到相同的小组中, 这样小组成员之间既可以互相帮助, 又可以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对水平较好的
受训小组, 我们在快速复习巩固当前的基本知识后, 讲解一些如Authorware, Flash, Photoshop 等较为复杂的课件编制软件, 以便他们返校后能作为指导者去指导其他教师继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对水平较差的受训小组, 我们除了要耐心讲解外, 还要增加辅导教师人数, 通过”手把手”的方式教给他们基本知识, 使他们真正有所提高.
3.3.3强化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培训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我们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授课者的培训, 并在全市、全省范围内聘请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担任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长期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同时由于教育技术本身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要求授课老师不断接受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 才能保证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3.4建立交流平台
处于各学校系统内的教师, 不仅渴望与同一个系统内的教师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 还渴望与受训时的其他小学教师( 此时他们属于不同的学校系统) 进行交流, 渴望与培训教师等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人际关系的需要, 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这一点也提醒我们对教师培训后的工作加以关注.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受训教师建立起一个虚拟的教师学习社区, 这个社区也可依托于培训中所用的教学平台.这个学习社区的成员主要包括历届的受训学员、培训教师, 以及其他感兴趣的人员.在这个社区中,成員群体的划分主要以相近的学科背景为主, 培训教师则是以专家的角色出现在各个群体之中, 为大家提供各种帮助.在各群体内部, 各位成员可以超越学校的界限, 可以跨越不同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 如跨越三种不同模式配备所形成的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 ,可以就大家感兴趣的本学科内的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既可以解决某个具体的教学问题, 也可以了解到如何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教授同一内容的信息等) , 还可以从互联网这一浩瀚的海洋中汲取大量的养分.在这个虚拟的教师学习社区中, 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的是利群行为和合作等关系.这些关系能够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也能够带动各个学校系统共同发展.
实现信息时代下小学教师的角色适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以及教师本人的共同扶持和努力的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同时,建构科学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也是促进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一项重要工作.评价体系可能一时难以做到绝对科学和完善,但不能因为做不到绝对完善就不去做.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不断努力去完善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教师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跃军,李鹏伟. 河南省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问题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4期
[2]郭炎鑫,陈奕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的定位.继续教育研究,2008,(3)
[3]杨改学, 张炳林.信息时代教育的思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4 卷第6 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小学教师角色适应
“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要求各省在2007 年以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 使绝大多数小学教师普遍接受不低于50 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并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认证.”这就明确要求广大小学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技术知识, 从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过程以达到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目标.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角色转换,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少地区小学教师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培训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都会很努力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并尝试设计新的教学模式, 但在培训之后,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会走回自己一直习惯沿用的教学模式.在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的教师培训工作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因此引导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到角色转化的重要性并发挥自主性积极实现角色转化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时代对传统小学教师角色的挑战
”网络的出现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和重要标志, 网络技术迅速地闯入我们的生活, 正在对教育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 网络将促使教师的”教”产生巨大的变化.网络技术带给教师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唯一教育信息来源, 教师作为主要教育信息资源的地位将逐渐减弱, 促使教学由课堂讲授式向协同式学习转变.同时, 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也被打破.在网络时代, 谁也无法垄断知识,教学将更多地关注师生间的平等和信息共享.其次, 对学生的”学”也将带来巨大的冲击.在网络时代, 学生学习的概念将不再是老师如何教, 而是怎样学做自己的老师.由于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 网络教育的内容具有明显的信息化的特征, 它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学生在运用网络进行学习时, 将在教师引导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个体积极思维和实践, 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时代从各个方面对传统教师角色形成了挑战.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它是对所有人开放的, 学生也可以借助于網络方便快捷地查阅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 这就导致了学生获得并掌握的知识信息可能会比老师还多, 传统的教师知识权威受到极大地挑战.这无疑对我们网络时代的教师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在角色认同上,传统的教师角色被神圣化, 而在网络时代,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的榜样, 而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的朋友, 同时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
在价值取向上,由于受中国社会传统” 命定论” 的影响, 价值取向比较保守, 教师在成长过程中, 往往只重视经验的积累而忽略了专业智能的提升, 在工作中很多教师都是一本教案好多年不变, 知识陈旧, 不愿接受新事物,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出现, 而网络时代的到来, 需要教师思维灵活, 观念更新, 从” 闭关锁国” 走向” 改革开放”, 有接纳新生事物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力量.
2.信息时代小学教师角色新定位
网络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按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途径以达到自身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些优点是传统教学教师难以达到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寻找有效利用的网络资源,这就需要有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有效指导,因此,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如何确定自己在网络教学中的位置尤为重要.
2.1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更快,学习者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
传统教学中,国家统一编写教材规范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网络时代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
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2.3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
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通过网络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培养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艺术家.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教师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网络形成的开放式教育系统,有利于师生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教师作为人际关系艺术家,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4适应者转变为创新者
适应型教师的特征主要是稳定性和保守性.教师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形成了对某种教学模式的依赖, 其行为方式相对比较稳定, 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 但其思维往往比较僵化, 缺乏创新意识.这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多元文化纵横交错的时代是不能与时俱进的.在网络时代, 计算机及其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方式, 首先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这种方式; 其次要教会他们如何查找知识、发现知识.然后, 教师要能够在学生面对众多信息不知所措时, 帮助他们选择知识、组织知识.最后, 教师要教会学生以一种兼有批判、创新精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而要做到这些, 教师首先自己要拥有丰富全面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文化感知能力和判断力、以及严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型教师的主要特征就是创造性、生成性与开放性.教师共同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积极积累创建关于教育教学的专业意识、价值理念、知识结构、情绪反应、行为规范等综合形式.创造型文化不拒斥权威, 关注教师个体的体验与反应, 因而每个教师都是文化创建主体, 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传递知识, 思维发散灵活, 时刻保持一种敏感度, 善于观察反思, 在学习工作中自己经验的积累以及与他人思想的碰撞容易产生新思想, 不拘泥于” 惯性思维势力”, 大胆求
新网络时代, 信息技术高速发达, 教师们应该保持一种敏感度、敏锐心, 能主动抓住技术变化的趋向.教师们还应该抱有一种生成感、一种历史感, 他们不仅要能感知到技术最新变化的趋向, 更应该能横向、纵向地梳理出技术发展的脉络, 及时地把握住科学术的时代变化走向与内在精髓.再进一步, 教师们更应该有一种高瞻远瞩的视角和高度的使命感, 更要能及时地感知到在新时代学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思维, 并及时给予指导.
3.促进小学教师角色适应的有效途径
3.1转变教师的观念
要实现信息时代小学教师角色的转换, 必须先要转变教师自己的观念, 教师如果认识不到信息社会的来临, 不能更新观念, 则无法适应.面对网络教育的强大攻势, 教师更应自觉转变的教育观念, 从当代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出发,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于信息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 信息社会急切需要具有高度创造性、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检索、获取、分析与处理能力的新型人才.所以, 教师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 更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信息时代知识的膨胀与迅速更替的特点, 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变更以训练记忆、累积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模式, 注重培养综合性和适应性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方法, 有效地服务于教育.在完成教育观念转变的基础上, 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进而带动角色的转变.
3.2引导教师自主提高信息素养
”在网络社会里,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再是相对稳定的经验知识, 而是不断翻新的信息知识.” 随着网络环境扩张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网络时代的教师所注重的主要不仅仅是学科专业知识, 同时也应考虑不断变化的”信息知识”.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 除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 尤其要具有优秀的信息素质.网络环境下, 教师要发展、适应社会, 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结合教师的工作特点, 教师的信
息素养应是指教师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对网络信息进行识别收集、加工管理、创新使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3.3开展针对性培训, 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单位在开展培训任务之前, 要深入调查和走访培训人员及其学校, 并对受训教师的
教育技术水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受训教师的”毕业专业”“是否经常使用计算机”“是否使用、制作过课件”“是否接受过教育技术培训”“是否了解建构主义理论”等多个方面的情况.根据这些调查情况,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3.3.1 确立多样化的学习目标
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分成很多小板块供教师选修, 并且每一板块内容根据使用率的高低确定相应的学分.如:Windows 操作记8 分、Word 操作记8分、PowerPoint 操作记8 分、数码摄像操作入门记4 分、IP 与局域网记4 分、建构主义理论记10 分等, 而且这些内容随时都可以增加.我们根据教师年龄的不同, 要求教师完成相应的学分: 35 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要求积分为50 分; 35~50 岁的教师要求积分为40 分; 50 岁以上的教师要求积分为30 分.
3.3.2实行分组教学
我们根据报名时受训教师所填报的情况, 将水平相近的受训教师分到相同的小组中, 这样小组成员之间既可以互相帮助, 又可以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对水平较好的
受训小组, 我们在快速复习巩固当前的基本知识后, 讲解一些如Authorware, Flash, Photoshop 等较为复杂的课件编制软件, 以便他们返校后能作为指导者去指导其他教师继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对水平较差的受训小组, 我们除了要耐心讲解外, 还要增加辅导教师人数, 通过”手把手”的方式教给他们基本知识, 使他们真正有所提高.
3.3.3强化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培训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我们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授课者的培训, 并在全市、全省范围内聘请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担任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长期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同时由于教育技术本身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要求授课老师不断接受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 才能保证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3.4建立交流平台
处于各学校系统内的教师, 不仅渴望与同一个系统内的教师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 还渴望与受训时的其他小学教师( 此时他们属于不同的学校系统) 进行交流, 渴望与培训教师等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人际关系的需要, 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这一点也提醒我们对教师培训后的工作加以关注.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受训教师建立起一个虚拟的教师学习社区, 这个社区也可依托于培训中所用的教学平台.这个学习社区的成员主要包括历届的受训学员、培训教师, 以及其他感兴趣的人员.在这个社区中,成員群体的划分主要以相近的学科背景为主, 培训教师则是以专家的角色出现在各个群体之中, 为大家提供各种帮助.在各群体内部, 各位成员可以超越学校的界限, 可以跨越不同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 如跨越三种不同模式配备所形成的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 ,可以就大家感兴趣的本学科内的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既可以解决某个具体的教学问题, 也可以了解到如何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教授同一内容的信息等) , 还可以从互联网这一浩瀚的海洋中汲取大量的养分.在这个虚拟的教师学习社区中, 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的是利群行为和合作等关系.这些关系能够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也能够带动各个学校系统共同发展.
实现信息时代下小学教师的角色适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以及教师本人的共同扶持和努力的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同时,建构科学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也是促进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一项重要工作.评价体系可能一时难以做到绝对科学和完善,但不能因为做不到绝对完善就不去做.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不断努力去完善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教师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跃军,李鹏伟. 河南省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问题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4期
[2]郭炎鑫,陈奕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的定位.继续教育研究,2008,(3)
[3]杨改学, 张炳林.信息时代教育的思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4 卷第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