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上店家销售产品证明书行为侵权探析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日前一些网络销售平台上出现的销售其他公司出具的产品证明书的现象,笔者在现有法律规定下对网店销售真伪产品证明书的行为进行侵权分析,希望相关网络销售平台早日出台规定,杜绝这一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现象。
  产品证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官方机构、行业协会、专业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例如钻石等级鉴定证书,由专业钻石鉴定机构出具,列明钻石品名、成色、大小、重量、形状以及净度。另一类为商家自行为其产品出具的证明书,作为其产品的身份证,正品的保障书,标注其产地来源、品质、真实性。尤其是国外品牌的珠宝、手表、箱包等产品,大多会为其商品开具证明书,标注其产地、型号,并配有专门的产品号码。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外品牌产品的需求增大,不少网络销售平台的商家销售、代购国外品牌产品。与此同时,网上亦出现了专门销售国外品牌产品证明书的店铺,而且,该类证明书通常同对应品牌产品的包装盒、包装袋,甚至购物发票“套餐式”销售。仅以某一外国知名珠宝奢侈品品牌为例,截至2014年6月25日,在国内一C2C网络销售平台上搜索该品牌证明书,即出现45家商铺,65条链接(注:仅包括纯销售该品牌证明书的店家,其他销售仿冒该品牌产品同时出售证明书的店家及链接不在该统计数据内),价格基于其质量、品牌、种类等因素,几毛钱至上千元不等,关键词多为“某某品牌原版首饰包装盒子含纸袋证书”、“某某品牌专柜饰品盒套装钢印证书”、“某某品牌链项链盒子配套证书”。这类产品证明书,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看似并无用处,但月销售记录却达上百笔。而结合目前网上出现的售假产品配有相应证明书、包装的现象,难以排除此类产品证明书销售与售假产品之间的干系。
  通过对主要在线法律数据库的查询,笔者暂未查到关于销售其他公司产品证明书的判决或案例,此类案件在实践中出现的较少,也并未引起相关卖家、网络销售平台的重视,在销售假冒商标罪的案件中,也会出现对查获的假冒产品进行定罪,但并未对同时查获的产品证明书进行定罪的情况(主要由于案件中该证明书为假冒产品的“赠品”,并非单独销售,违法所得难以计算)。此类证明书的销售行为亦已经引起了部分品牌权利人的重视,笔者就该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一、销售伪造产品证明书
  1、涉嫌构成商标侵权
  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根据我国《商标法》相关规定,伪造的产品证明书上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应当构成商标侵权。然而,在实际向网络销售平台提起的投诉中,关于该行为侵犯了权利人何种商品上的商标权,不同网络销售平台存在不同理解。部分平台认为,伪造商标系使用在证明书、包装上,因此权利人应当提供第16类纸张、印刷品上的商标注册证明。如权利人并未在第16类纸张、印刷品商品上注册商标,则无相应权利。
  笔者认为,该认识是不正确的,是对商标标示的载体与商标所指向的商品的误认。笔者认为在判断伪造产品证明书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时,应当以相关证明书对应证明的产品为商品类别标准,而非以证明书、包装等所在的纸张、印刷品为注册的商品类别进行判断。因为此类证明书上使用的商标使用并非指向纸张,并非标明该证明书是某某品牌,而是指向对应证明的商品源自某某厂家,因此对应证明的商品系商标指代的客体。同时,侵权人伪造相应证明书的行为,目的意在使相关公众误认为其购买的仿冒产品系源自正规厂家,而非该证明书为某一品牌的印刷品。因此,网络销售平台在接受权利人投诉时,审查权利人在该证明书对应商品的注册商标权利,更为合理。
  2、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笔者认为,在网上销售伪造的产品证明书,首先,其行为明显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违背了最基本的商业道德。其次,销售伪造产品证明书的行为系通过不正当手段,为非正规产品、仿冒产品提供虚假的证明,以使消费者误以为其产品来源于正规厂家,不正当获得市场竞争利益,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及第五条规定,该行为故意造成消费者的误认和混淆,扰乱了市场秩序,应当构成不正当竞争。
  然而,在实践中,一般网络销售平台较难接受不正当竞争为理由的投诉,一方面由于相关诉由专业要求较高,批量审查具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面对大量网上投诉,较难安排专人逐案分析解决。
  3、其他责任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释义,第五十二条规定的“伪造”,是指无制作权的人,冒用他人的名义,非法制作企业证明文件、印章的行为。“变造”,是指用涂改、擦消、拼接等方法,对真实的证明文件、印章进行改制,变更其原来真实内容的行为。“买卖”,是指为了某种目的,非法购买或者销售企业证明文件、印章的行为。本条规定的“证明文件”,是指由企业等开具的证明其身份的文书等,如介绍信。这里规定的“印章”,是指刻有企业等名称的公章或者有某种特殊用途的专用章。从另外角度讲,本项规定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都是指真实、有效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本条第二项规定的处罚行为是,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企业等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行为。根据这一项的规定,本项要处罚的行为包括下列几种行为:(1)买卖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行为。(2)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行为。其中这里所说的“买卖”与第一项中所规定的“买卖”的含义是一致的。这里规定的“使用伪造、变造”的,是指行为人明知其所用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是虚假的,是经过伪造或者变造的,而继续使用,欺骗他人的行为。
  笔者认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及《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正是为了惩治擅自伪造他人证明文件,通过使他人误以为其具有合法证明效力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而网店销售伪造产品证明书正属于这一行为。
  尽管如上述释义所说,大多数情况下,“证明文件”多指公司介绍信,然而产品证明书实际上可以被解释为公司开具的证明文书,证明相关产品系其生产,该公司以其名义证明该产品的真实性和其他相关生产信息。同时,部分产品证明上会使用该公司的印章或钢印,证明其身份。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伪造产品证明符合上述所指使用伪造企业印章的行为。
  据此,销售伪造产品证明书的行为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如果构成犯罪,还可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进行处罚。
  然而实践中,由于此类证明书销售额较低,难以达到刑事犯罪的定罪标准,因此实践中此类刑事案件数量并不多。
  二、销售真实产品证明书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
  如卖家确实系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了产品,并获得了真实的产品证明书及相应产品包装、收据,将相关证书等材料在网上进行销售,该行为貌似为自由买卖行为。然而在实践中,确实出现了仿冒产品配有真实产品证书的情况。
  笔者认为,如果卖家直接将真实的产品证明书进行出售,则可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以其“买卖”企业“证明文件”行为,追究其行政责任。如果卖家对真实证明书进行修改,如涂改产品编码,则仍可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其“买卖”“变造”的企业“证明文件”行为,追究其行政责任。
  这种假货配真证明书的情况,增加了鉴定产品真伪的难度,扰乱了正常的销售市场,卖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论:产品证明书、收据、产品特有包装盒,皆具有证明产品的来源及真实性的特殊作用,未经权利人授权,擅自销售其他公司产品证明书,无论证明书真伪,其目的皆缺乏正当性,为他人销售仿冒产品提供了“证明依据”。尽管部分网络销售平台明令禁止“伪造变造的政府机构颁发的文件、证书”,但对于非政府机构的公司企业出具的产品证明书并无明确规定。然而,笔者认为,网络销售平台可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将产品证明书理解为企业“证明文件”,据此,无论产品证明书真伪,明确禁止销售此类证明书。既可净化销售市场,避免不法商家购买此类证明书为假货所用,又可减轻权利人的证明义务,降低维权成本。
其他文献
欧洲专利保护的地域范围将迎来历史性的  刻。从2015年3月1日起欧洲专利将扩大生效范围,首次延伸至非欧洲国家:摩洛哥(Morocco,国家代码:MA)。  欧专局局长Benot Battistelli以及摩洛哥工业,贸易、投资与数字经济部部长Moulay Hafid Elalamy于2015年1月19日宣布了关于批准欧洲专利在摩洛哥取得法律效力的协议,该协议将在2015年3月1日正式生效。  时
期刊
2013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对中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高层访问。英国方面对此次访问予以高度重视,配备了迄今两国交流史上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其中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探讨也为今后两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隔不到一年时间,2014年9月,在新上任的知识产权大臣娜薇尔-露芙女男爵的带领下,英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以知识产权问题为核心的访华团再次来到中国,为中英知识产权合作续航扬起新帆。  
期刊
数字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使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制度不断遭遇新的挑战。在新技术背景下,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与侵权责任的承担等问题日益成为法学界关注的重点。  技术推动的立法变革  9月20日,以 “网络技术进步与著作权法的变革”为主题的第三届卓亚法治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由北京卓亚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微软创新与知
期刊
如今,微信在华人世界大行其道。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店铺、微信支付等业务的相继开放,微信这一移动社交平台的“王国”正在逐渐崛起。腾讯公司2014年半年报显示,微信APP月活跃用户已经达4.38亿,稳坐中国移动社交应用第一大交椅。另有数据显示,微信在中国智能手机中渗透率已接近100%。  白互联网诞生以来,版权纠纷从来就没有断绝过。微信在满足用户社交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版权问题。公众帐号不
期刊
关键词  摄影作品  独创性  人工选择  摄影作品的独创性表现为摄影器材的选取、摄影参数的调整、摄影时机的选择和摄影者个性化的安排。不能体现个性化表达的制式照片不构成摄影作品;体现拍摄时机的抓拍照片可以构成摄影作品;由机器自动拍摄的照片一般不构成摄影作品,但体现了人工干预、人工选择的照片可以构成摄影作品。  原告上海川云食品有限公司系一家专业制作汤羹类产品的公司,主要经营畜禽类汤羹、果蔬类汤羹、
期刊
标准必要专利(SEP)是指标准化组织制定标准时必不可少的专利。第三方只有通过使用该专利技术,才能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  目前,标准必要专利的所有方可以将其专利告知标准化组织,并承诺按照FRAND条款(公平,合理和非歧视)将其许可给第三方使用。  遗憾的是,目前尚无具体方针来指导FRAND专利费的计算方法。FRAND条款的谈判困难重重,因而常常导致诉讼。  欧盟法院(CJEU)过去的立场是:标准必要
期刊
为了规范公司内外的商标使用,可以建立商标使用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少公司己经做出了典范。当然,商标使用的标准化管理,是一项跨部门,甚至跨公司的综合性工作。  1、一枚商标,一种形象  在有的公司,商标注册与使用似乎是两件完全不相关的事儿,既由不同的部门负责,而且不同部门的人也无需沟通,商标的使用显得比较随意。如果留意观察他们不同系列、不同层次的产品,会惊讶的发现,同样一个商标竟然有多种视觉形象。一家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同时强调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建立良好的专利与标准的协同关系,实现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以标准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赢得标准制定权,既是加快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专利与标准不协同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  改革
期刊
中国的第三方市场规模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是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提供商、移动运营商和卡组织在专利权人的排名中却并不靠前,关键技术仍旧掌握在国内外技术提供商的手中,平台服务商们每年为其技术支持和专利许可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  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为交易双方提供保障交易安全的便捷服务,具体包括网络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发行、银行卡收单及其他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是未来支付的一种重
期刊
不管是专注于电视盒子,还是搞垂直生态,事实证明,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公司之前,首先你得有故事,无论是通过自制内容还是引进版权资源。  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火车头,在这条产业链中,版权是灵魂。国外已经有迪士尼等成熟的电影衍生产业生态,而国内对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和授权还刚刚起步。几年前,当《喜羊羊》电影大热的时候,中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还不算强烈,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相关视频链接和内容。现在,侵权和盗版问题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