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得益于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和“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实施,我国农村沼气建设发展迅猛。但随着沼气池和沼气用户数量的增加,沼气后续服务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农户建池的积极性和农村生态能源建设的开展。加强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研究,因地制宜探索推广新型沼气服务模式,不仅关乎广大建池农户的切身利益,更是农村沼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选择。本文依托世界银行贷款生态家园项目,通过调研及文献资料归纳整理,总结出当前我国农村沼气服务的20余种模式。
1、沼气服务能人
是指沼气专业管理队伍还没有成立的小区域范围内,部分沼气管护能人或技术人员,或者沼气物业管理个体经营者,利用自身的特长和空余时间为用户提供服务。他们不一定以沼气服务管理为主要职业,也不一定以此为主要收入,却在沼气建设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模式服务方式灵活,简便易行,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但由于沼气服务能人自身力量薄弱,其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因而难以做大做强。
2、村级沼气服务队
是指沼气用户聘请1~3名专职技术员为管理服务人员,成立村级沼气服务队。沼气用户每年交纳一定费用后,日常的检测维修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免费提供发酵液、免费抽沼液、“三沼”综合利用技术传授等一系列服务。沼气服务队的另外一种模式是“个体企业”模式,这种方式实质是由个人出资成立的“个体企业”,实行有偿服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种模式服务方式直接,针对性强,有利于培养农村沼气服务能人,是农村沼气技术传授的重要渠道。但其技术力量薄弱。难以做大做强,需要不断完善和改造提升。
3、沼气物业服务站
由地方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负责对辖区内沼气系统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对沼气物资实行统一供应和调配,为沼气用户提供业务指导、配件销售、管护维修、信息反馈等综合服务。它的组建可以达到省、市、县、乡(镇)、村5级,重点是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其余为村级站服务。收入来源主要有财政补贴、专项服务有偿收费、以物业管理会员制的形式收费和承揽户用沼气池或城镇沼气修建工程及出售配件、配套终端产品的销售等。目前全国不少地方均采用这种模式,主要是其得到政府的支持较多,资金、业务较有保障,但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社会化程度最低。
4、乡村物业综合服务站
这种模式是以村为单元,建立物业管理站或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招聘专人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并负责沼气、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服务。乡村物业综合服务模式与城镇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基本相似,目前已有个别地区探索采纳这种模式,如广西容县小区物业化管理服务模式。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农业休闲产业的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物业管理模式将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模式组建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服务质量好,便于政府管理,适宜在小区物业管理较发达的地区推广。缺点是对物业管理发育程度要求较高,在沼气入户率较高的地区,其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5、农村沼气协会
农村沼气协会是由沼气用户、沼气技术员、沼气建设带头人等自愿组成的、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宗旨的民间社会团体。通常以乡镇统一建立和分片区建立,采取有偿服务形式。农村沼气协会的会员主要包括修建沼气池和使用沼气池的农户,会员可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互相交流经验,共同进步和提高。沼气协会的主要特征是:(1)公益性;(2)非盈利性;(3)实行民主管理;(4)自愿入会,按时交纳会费。这种模式组织化程度较高,管理民主,适合当前大部分地区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和实际,但业务量和经费偏小,管理相对松散。
6、沼气专业合作社
是指沼气专业技术人员、沼气用户等通过资金、劳力、技术或生产资料入股的方式,在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协作服务的基础上,以约定共营的形式组建的民间自助服务性经济合作组织。主要为社员提供沼气技术、物资和信息等服务。合作社既有深厚的社会群众基础,又能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在提升沼气产业化水平以及综合利用农村资源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作为沼气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全国仅四川、河南、河北、福建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如果缺少领办沼气专业合作社的能人、企业或组织.则很难组织和建立起来。
7、沼气物业服务公司
作为农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业化公司,沼气物业服务公司一般由个人或企业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组建,下设村级连锁服务网点,主要承担建池施工、后续维修、管护服务,遵循有偿、自愿的原则,为农户提供各类服务。现阶段沼气物业服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服务费、建池费和配件销售利润等。沼气物业服务公司一般与沼气用户签订合同。按合同要求承包施工建池、加料出料、维护维修、配件供应等服务,并获取相应的服务报酬。这种模式采用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代表了沼气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因此无论从业务量还是公司效益而言,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服务模式。但其对沼气发展水平、技术和管理水平等都要求较高。
8、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
所谓股份合作制,是指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实行劳动联合和资金联合相结合的一种资产经营形式或经济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内涵,就是通过产权界定形成新的投资主体和分配关系,使生产力各要素得以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就曾出现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股份合作制又开始恢复和发展,并逐渐向农村各行各业、各种经济成份扩散。这种模式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管理民主,能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但其对沼气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都要求较高,且由于实行股权平等,因此可能不利于短期内管理效率的提高。 9、产业化经营
主要是指沼气池建设、设备生产企业或公司,通过“公司/企业 用户”、“协会 用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展沼气管理服务。沼气池建设或设备生产龙头企业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重视发挥企业在沼气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通过此模式建立起来的沼气服务管理,在技术方面更有保障。沼气龙头企业与沼气用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两者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这些龙头企业均以生态为目标,走生态高效农业的路子。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能源生态循环经济。凭着这种动力机制,沼气龙头企业更贴近农户、贴近生产实践,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比较积极。但这种模式对沼气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对龙头企业的依赖性较强,如果缺少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则较难实施或难于持久运行。
10、托管服务
一是“全托服务”。凡合同户和人社会员,只需定期缴纳一定服务费用,即可享受建池施工、产品安装、进料出料、故障排除、更换配件、综合利用指导等全面托管式系列化服务,保证沼气池一年四季处于完好状态,正常产气。目前,河北、河南、内蒙、湖北、广西等省区均开展了这种模式的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半托服务”。即为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沼气用户提供单项服务或部分服务,这种模式可作为全托服务的补充,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三是“零售服务”。即对未入社的沼气用户提供有偿服务,有按政府定价收费,如进料、抽渣、运渣等,也有按市场价收费,如配件安装及维修。这种模式推行傻瓜式、保姆式管理,适合在没有管理能力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推广,只要群众认识到位,收费合理,即可开展这种服务。但缺点是对沼气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契约化程度都要求较高。
11、社会公益模式
社会公益型沼气服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开展公益性服务;二是政府政策扶持引导,提供物资支持;三是实行农民消费,政府买单。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典型模式:一是将职能纳入村委会,由村委会指定几名村干部为全村范围内的沼气用户提供服务;二是乡镇农技服务站开展免费服务,服务人员为农技站正式在册的工作人员,由政府支付工资。这种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沼气服务,经费、人员、待遇等均有保障,有利于沼气后续服务的稳定开展。但对政府依赖性强,社会化程度低,尤其是当沼气服务需求过旺的情况下,易导致地方财政负担过重.对后续发展不利。
12、一站式服务
是指沼气池建设、沼气应用技术指导、沼气建后服务均由相对固定的农村沼气站点来完成,以保证沼气原料供给、沼气能源使用和沼液、沼渣利用达到良性循环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其最大特点是“建管合一”,即农户的沼气池由谁建,建后服务就由谁承担,承建单位在修建沼气池之后,就与农户建立了建后服务关系,农户在使用沼气池的过程中,碰到相应的问题,均有专人上门帮助解决。这种模式服务主体明确,服务网络完善,适合人多地少、农户家庭饲养规模小、沼气原料缺乏、沼气服务需求旺盛的地区,但对沼气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要求较高。
13、区域联动型
区域联动型沼气服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区域内部联动,即在某个特定区域(市、县、乡、村)内,沼气服务组织围绕建池、物资供应、维修、管护、综合利用等内容开展协作经营,扩大业务覆盖范围,推动区域沼气事业发展;二是跨区域联动,即沼气服务组织依托自身的资源、产品、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优势,开展跨区域合作开发,发挥联动效应,实现区域间沼气服务的互补与优化,培植和开拓沼气服务市场,发展沼气产业经济。这种模式打破区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间资源、产品、技术、信息的合理流动,做大做强沼气产业经济。但对体制、机制、政策等设定要求较高,实践中极有可能出现“难于联动”或“只联不动”的现象。
14、大中型沼气工程
主要是指围绕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以及联户沼气项目而开展的沼气管理服务。其组织形式一是由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牵头,自上而下组建市、县、乡镇、村4级沼氣服务体系;二是成立沼气物业管理合作社,提供全天候服务;三是以当地农技站为依托.组织农技人员成立大中型沼气服务队;四是成立专门的运营公司,提供沼气托管运营服务。这种模式实行集中化管理,资金、技术有保障,管理较为完善,适合于农村用地紧张、城镇化及新农村规划建设、农户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缺点是对沼气专业化、标准化、设施化、规范化要求较高,实践中有可能出现因维护成本过高、服务收费过高、农户无法承受而难以为继的状况。
15、超市服务
主要是在沼气用户相对集中的乡、集镇或中心村建立“超市”业态综合型服务门店,并以此为平台与沼气技工合二为一 “超市”首先是服务网点,由乡镇能源服务站指导业务,其次是一个商业门店,可以采用股份制让沼气技工持股;也可以是沼气技工个体或私营的形式,政府在工商、税务等方面予以优惠。超市里主要销售有关沼气配件,配备沼气维修工具,承接沼气池建设、技术咨询、维修服务等相关业务。此外也销售种子、农药、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既提供沼气建后综合服务,也提供农机、种养技术等服务。这种模式就近就地提供服务,一店多能,方便快捷,但门店经营范围有限,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加之农户经济收入低,购买力有限,个别经营者有可能通过非法途径购进劣质产品坑农害农,影响门店和超市的发展。
16、流动服务
主要是以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阵地,以农技服务为纽带,以“流动式”农技服务人员为主体,充分利用农技人员走村串户,在为农户提供农技服务的同时,开展“流动式”户用沼气后续服务。特点是农技人员走村串户,通过定期巡查的方式解决农户沼气问题,采取预防性服务,加强农户沼气使用技术指导,引导农户自我服务,同时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服务。这种模式具有公益性服务的特征,资金、技术、人员均有保障,且服务方式灵活,能满足农户的现实需求。缺点是对沼气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要求较高,实践中有可能受限于体制、机制等因素而难以持久运行。
17、创建安全管理模式
主要是以沼气安全生产为目标,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以行政管理为手段,通过自上而下、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制等措施,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运转高效、安全有序的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体系,为提高农村沼气使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提供安全保障。这种模式以行政手段强化沼气安全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杜绝沼气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占有过多的行政资源,不利于基层行政体制改革的开展;另外,行政干预过多,容易激化干群关系,阻碍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
18、双轨双制服务
是指沼气管理模式上有行政引导的技术支撑和协会两个系统,通过沼气协会将政府扶持的公益性服务和社区农民的自我服务以及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引导、协会搭桥、联合农户、民办公助的发展格局,切实解决农村沼气管理、使用中遇到的难题,推动农村沼气事业良性发展。这种模式把行政管理与民间管理、条块管理和农民自我管理、社会化服务和公益性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行政、技术与农户之间的有效对接。同时,将工作重心下移村级,有利于开展有偿服务,拓展村级服务产业。但对体制、机制以及沼气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实践中有可能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影响农村沼气事业健康发展。
19、农户自我服务
主要是指农户通过自学或参加县、乡、村能源站(点)组织的专门培训,熟练掌握沼气管理、安全使用等技术知识。可以自行处置自家沼气池管理、使用中遇到的维修、保养等难题,确保沼气池正常稳定使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达到改善环境、利用能源、促进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这种模式以农户自我服务为主,方便快捷,且农户通过管理和服务,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缺点是沼气服务对专业仪器设备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模式的发展,加之农户文化素质偏低,与专业人员相比,更容易引发安生产事故。
20、其他服务模式
除上述沼气服务模式外,各地在具体实践中还探索形成了如下一些模式,如湖北省房县多模式并举(协会式、卡片式、合同式、产业拉动式)沼气服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经纪人沼气服务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旗县农村沼气预约式服务等。
1、沼气服务能人
是指沼气专业管理队伍还没有成立的小区域范围内,部分沼气管护能人或技术人员,或者沼气物业管理个体经营者,利用自身的特长和空余时间为用户提供服务。他们不一定以沼气服务管理为主要职业,也不一定以此为主要收入,却在沼气建设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模式服务方式灵活,简便易行,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但由于沼气服务能人自身力量薄弱,其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因而难以做大做强。
2、村级沼气服务队
是指沼气用户聘请1~3名专职技术员为管理服务人员,成立村级沼气服务队。沼气用户每年交纳一定费用后,日常的检测维修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免费提供发酵液、免费抽沼液、“三沼”综合利用技术传授等一系列服务。沼气服务队的另外一种模式是“个体企业”模式,这种方式实质是由个人出资成立的“个体企业”,实行有偿服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种模式服务方式直接,针对性强,有利于培养农村沼气服务能人,是农村沼气技术传授的重要渠道。但其技术力量薄弱。难以做大做强,需要不断完善和改造提升。
3、沼气物业服务站
由地方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负责对辖区内沼气系统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对沼气物资实行统一供应和调配,为沼气用户提供业务指导、配件销售、管护维修、信息反馈等综合服务。它的组建可以达到省、市、县、乡(镇)、村5级,重点是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其余为村级站服务。收入来源主要有财政补贴、专项服务有偿收费、以物业管理会员制的形式收费和承揽户用沼气池或城镇沼气修建工程及出售配件、配套终端产品的销售等。目前全国不少地方均采用这种模式,主要是其得到政府的支持较多,资金、业务较有保障,但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社会化程度最低。
4、乡村物业综合服务站
这种模式是以村为单元,建立物业管理站或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招聘专人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并负责沼气、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服务。乡村物业综合服务模式与城镇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基本相似,目前已有个别地区探索采纳这种模式,如广西容县小区物业化管理服务模式。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农业休闲产业的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物业管理模式将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模式组建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服务质量好,便于政府管理,适宜在小区物业管理较发达的地区推广。缺点是对物业管理发育程度要求较高,在沼气入户率较高的地区,其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5、农村沼气协会
农村沼气协会是由沼气用户、沼气技术员、沼气建设带头人等自愿组成的、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宗旨的民间社会团体。通常以乡镇统一建立和分片区建立,采取有偿服务形式。农村沼气协会的会员主要包括修建沼气池和使用沼气池的农户,会员可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互相交流经验,共同进步和提高。沼气协会的主要特征是:(1)公益性;(2)非盈利性;(3)实行民主管理;(4)自愿入会,按时交纳会费。这种模式组织化程度较高,管理民主,适合当前大部分地区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和实际,但业务量和经费偏小,管理相对松散。
6、沼气专业合作社
是指沼气专业技术人员、沼气用户等通过资金、劳力、技术或生产资料入股的方式,在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协作服务的基础上,以约定共营的形式组建的民间自助服务性经济合作组织。主要为社员提供沼气技术、物资和信息等服务。合作社既有深厚的社会群众基础,又能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在提升沼气产业化水平以及综合利用农村资源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作为沼气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全国仅四川、河南、河北、福建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如果缺少领办沼气专业合作社的能人、企业或组织.则很难组织和建立起来。
7、沼气物业服务公司
作为农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业化公司,沼气物业服务公司一般由个人或企业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组建,下设村级连锁服务网点,主要承担建池施工、后续维修、管护服务,遵循有偿、自愿的原则,为农户提供各类服务。现阶段沼气物业服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服务费、建池费和配件销售利润等。沼气物业服务公司一般与沼气用户签订合同。按合同要求承包施工建池、加料出料、维护维修、配件供应等服务,并获取相应的服务报酬。这种模式采用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代表了沼气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因此无论从业务量还是公司效益而言,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服务模式。但其对沼气发展水平、技术和管理水平等都要求较高。
8、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
所谓股份合作制,是指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实行劳动联合和资金联合相结合的一种资产经营形式或经济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内涵,就是通过产权界定形成新的投资主体和分配关系,使生产力各要素得以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就曾出现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股份合作制又开始恢复和发展,并逐渐向农村各行各业、各种经济成份扩散。这种模式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管理民主,能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但其对沼气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都要求较高,且由于实行股权平等,因此可能不利于短期内管理效率的提高。 9、产业化经营
主要是指沼气池建设、设备生产企业或公司,通过“公司/企业 用户”、“协会 用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展沼气管理服务。沼气池建设或设备生产龙头企业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重视发挥企业在沼气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通过此模式建立起来的沼气服务管理,在技术方面更有保障。沼气龙头企业与沼气用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两者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这些龙头企业均以生态为目标,走生态高效农业的路子。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能源生态循环经济。凭着这种动力机制,沼气龙头企业更贴近农户、贴近生产实践,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比较积极。但这种模式对沼气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对龙头企业的依赖性较强,如果缺少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则较难实施或难于持久运行。
10、托管服务
一是“全托服务”。凡合同户和人社会员,只需定期缴纳一定服务费用,即可享受建池施工、产品安装、进料出料、故障排除、更换配件、综合利用指导等全面托管式系列化服务,保证沼气池一年四季处于完好状态,正常产气。目前,河北、河南、内蒙、湖北、广西等省区均开展了这种模式的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半托服务”。即为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沼气用户提供单项服务或部分服务,这种模式可作为全托服务的补充,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三是“零售服务”。即对未入社的沼气用户提供有偿服务,有按政府定价收费,如进料、抽渣、运渣等,也有按市场价收费,如配件安装及维修。这种模式推行傻瓜式、保姆式管理,适合在没有管理能力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推广,只要群众认识到位,收费合理,即可开展这种服务。但缺点是对沼气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契约化程度都要求较高。
11、社会公益模式
社会公益型沼气服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开展公益性服务;二是政府政策扶持引导,提供物资支持;三是实行农民消费,政府买单。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典型模式:一是将职能纳入村委会,由村委会指定几名村干部为全村范围内的沼气用户提供服务;二是乡镇农技服务站开展免费服务,服务人员为农技站正式在册的工作人员,由政府支付工资。这种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沼气服务,经费、人员、待遇等均有保障,有利于沼气后续服务的稳定开展。但对政府依赖性强,社会化程度低,尤其是当沼气服务需求过旺的情况下,易导致地方财政负担过重.对后续发展不利。
12、一站式服务
是指沼气池建设、沼气应用技术指导、沼气建后服务均由相对固定的农村沼气站点来完成,以保证沼气原料供给、沼气能源使用和沼液、沼渣利用达到良性循环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其最大特点是“建管合一”,即农户的沼气池由谁建,建后服务就由谁承担,承建单位在修建沼气池之后,就与农户建立了建后服务关系,农户在使用沼气池的过程中,碰到相应的问题,均有专人上门帮助解决。这种模式服务主体明确,服务网络完善,适合人多地少、农户家庭饲养规模小、沼气原料缺乏、沼气服务需求旺盛的地区,但对沼气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要求较高。
13、区域联动型
区域联动型沼气服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区域内部联动,即在某个特定区域(市、县、乡、村)内,沼气服务组织围绕建池、物资供应、维修、管护、综合利用等内容开展协作经营,扩大业务覆盖范围,推动区域沼气事业发展;二是跨区域联动,即沼气服务组织依托自身的资源、产品、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优势,开展跨区域合作开发,发挥联动效应,实现区域间沼气服务的互补与优化,培植和开拓沼气服务市场,发展沼气产业经济。这种模式打破区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间资源、产品、技术、信息的合理流动,做大做强沼气产业经济。但对体制、机制、政策等设定要求较高,实践中极有可能出现“难于联动”或“只联不动”的现象。
14、大中型沼气工程
主要是指围绕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以及联户沼气项目而开展的沼气管理服务。其组织形式一是由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牵头,自上而下组建市、县、乡镇、村4级沼氣服务体系;二是成立沼气物业管理合作社,提供全天候服务;三是以当地农技站为依托.组织农技人员成立大中型沼气服务队;四是成立专门的运营公司,提供沼气托管运营服务。这种模式实行集中化管理,资金、技术有保障,管理较为完善,适合于农村用地紧张、城镇化及新农村规划建设、农户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缺点是对沼气专业化、标准化、设施化、规范化要求较高,实践中有可能出现因维护成本过高、服务收费过高、农户无法承受而难以为继的状况。
15、超市服务
主要是在沼气用户相对集中的乡、集镇或中心村建立“超市”业态综合型服务门店,并以此为平台与沼气技工合二为一 “超市”首先是服务网点,由乡镇能源服务站指导业务,其次是一个商业门店,可以采用股份制让沼气技工持股;也可以是沼气技工个体或私营的形式,政府在工商、税务等方面予以优惠。超市里主要销售有关沼气配件,配备沼气维修工具,承接沼气池建设、技术咨询、维修服务等相关业务。此外也销售种子、农药、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既提供沼气建后综合服务,也提供农机、种养技术等服务。这种模式就近就地提供服务,一店多能,方便快捷,但门店经营范围有限,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加之农户经济收入低,购买力有限,个别经营者有可能通过非法途径购进劣质产品坑农害农,影响门店和超市的发展。
16、流动服务
主要是以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阵地,以农技服务为纽带,以“流动式”农技服务人员为主体,充分利用农技人员走村串户,在为农户提供农技服务的同时,开展“流动式”户用沼气后续服务。特点是农技人员走村串户,通过定期巡查的方式解决农户沼气问题,采取预防性服务,加强农户沼气使用技术指导,引导农户自我服务,同时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服务。这种模式具有公益性服务的特征,资金、技术、人员均有保障,且服务方式灵活,能满足农户的现实需求。缺点是对沼气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要求较高,实践中有可能受限于体制、机制等因素而难以持久运行。
17、创建安全管理模式
主要是以沼气安全生产为目标,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以行政管理为手段,通过自上而下、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制等措施,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运转高效、安全有序的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体系,为提高农村沼气使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提供安全保障。这种模式以行政手段强化沼气安全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杜绝沼气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占有过多的行政资源,不利于基层行政体制改革的开展;另外,行政干预过多,容易激化干群关系,阻碍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
18、双轨双制服务
是指沼气管理模式上有行政引导的技术支撑和协会两个系统,通过沼气协会将政府扶持的公益性服务和社区农民的自我服务以及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引导、协会搭桥、联合农户、民办公助的发展格局,切实解决农村沼气管理、使用中遇到的难题,推动农村沼气事业良性发展。这种模式把行政管理与民间管理、条块管理和农民自我管理、社会化服务和公益性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行政、技术与农户之间的有效对接。同时,将工作重心下移村级,有利于开展有偿服务,拓展村级服务产业。但对体制、机制以及沼气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实践中有可能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影响农村沼气事业健康发展。
19、农户自我服务
主要是指农户通过自学或参加县、乡、村能源站(点)组织的专门培训,熟练掌握沼气管理、安全使用等技术知识。可以自行处置自家沼气池管理、使用中遇到的维修、保养等难题,确保沼气池正常稳定使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达到改善环境、利用能源、促进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这种模式以农户自我服务为主,方便快捷,且农户通过管理和服务,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缺点是沼气服务对专业仪器设备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模式的发展,加之农户文化素质偏低,与专业人员相比,更容易引发安生产事故。
20、其他服务模式
除上述沼气服务模式外,各地在具体实践中还探索形成了如下一些模式,如湖北省房县多模式并举(协会式、卡片式、合同式、产业拉动式)沼气服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经纪人沼气服务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旗县农村沼气预约式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