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在位于“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省休宁县的“中国状元博物馆”里,品读到这封难忘的状元家书、聆听到那些来之不易的家书故事的,它就是被称作“镇馆之宝”的、非常珍罕的文物《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
金德瑛(1701—1762),清代状元、政治人物,字汝白,号桧门。原籍安徽休宁瓯山,寄籍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乾隆元年(173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右庶子、太常寺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官至一品左都御史。金德瑛为人正直、谨慎,为官清廉爱民,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得百姓的爱戴。他才华横溢,他所手书的家训楹联:“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可以认为是他一生道德、行為的高度概括,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据《清史稿》《国史馆列传》《徽州府志》)。
《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共32页、1281字,册页装裱,折子形式,上、下精木夹板装帧,32×20厘米,毛笔楷书写就,尾部钤有阴文刻章“金德瑛印”,和阳文刻章“桧门”(“桧门”为金德瑛的“号”)。家书全文引经据典,语重心长:从以静修身、以俭养德,到以活动健身、以劳动励志、以建功报恩,再到以赏美玉律德行;从学习书法须用心观察,到精通楷书则旁通行草;从圣人爱惜寸阴,我当爱惜分阴,到活着无益于社会,死后将默默无闻;从君子当端正衣冠注意仪容,切勿蓬头垢面自称旷达,到人常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作。以及从俭到奢易,从奢到俭难;终身让路给别人先行也不致有百步之差,终身退让不与别人争田界也不致失去一段田地;学者如失去礼义,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与一般民众一样,生活不过在衣食之间打滚,燕流行乐而已;前辈做事多周到详尽,后辈做事多缺失简略;人终身奉行的行为要领是“诚”,“诚”即从不讲瞎话开始等,都是一些哲理性强、普世性广的为人处世之道,字里行间贯穿着徽派儒文化思想的道德体系。
《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册页,写于1760年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学署,即交予开林大甥,仅此独件,在金氏家族代代相传而成传家之宝,直至今天,“来之不易”的故事便在其间。
《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在进入中国状元博物馆之前的长达249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在金德瑛家族后裔们的手中被当作“传家宝”代代薪传着。物换星移,这部《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随着金德瑛后裔中的《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珍藏者的迁徙足迹,走出国门,越洋过海,去到美国;并随着这些后裔成为“美籍华人”,使得这部《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更加“久藏异国人不知”了。后来,奇迹般地使得《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为人所知并演绎出无偿捐赠状元老家休宁县的“中国状元博物馆”壮举的,是金德瑛家族的第8世后裔、美籍华人金咸珩、金咸彬姐弟俩,时间是“中国状元博物馆”诞生之后的2009年11月13日,在此之前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这部《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一直珍藏在他俩的手中,都珍藏在异国他乡。
那么,又是谁促成了金咸珩、金咸彬姐弟俩的捐赠壮举的呢?是客居上海的金融工作者、金德瑛的第7世后裔金问淦先生,当时他的年纪已经是82岁高龄了。2005年,休宁隆重举办“中国状元博物馆落成盛典”的时候,金问淦夫妇携着20几位旅沪金氏族人,以“休宁状元金德瑛后裔”的名义,又一次应邀赶回家乡共襄盛亊,聊解乡愁。在参观馆藏展品的过程中,他们普遍感到遗憾的是:馆藏中关于金德瑛状元的文物实在少得可怜,只有一幅乾隆皇帝御赐给他的“福”字卷轴;而出自金德瑛之手的文物,则还是一个空白。此时的金问淦,已经非常有心计地在内心里筹划着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大事,他要为填补“中国状元博物馆”馆藏的空白出些力!
于是,打从休宁返回上海的那一天起,金问淦就立即投入到“多方协调、周密安排”地“为海阳献宝、为‘中国状元博物馆’馆藏填补空白”的努力中去,这个“宝”,就是那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
他对汪涛馆长说:我们金家的传家宝《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一直都珍藏在美国金咸珩、金咸彬姐弟俩的手中,其中金咸彬还是一位身在美国、心系祖国、曾经参与过长江三峡工程设计工作的高级工程师。随着年老体弱,他们姐弟俩也越发觉得自己手中珍藏着的这部《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是到了应该寻找到它的最佳归宿地的时候了。在此“中国状元博物馆”诞生之前,他们确实曾经先后有过捐赠给美国博物馆或上海博物馆的念头。但是,自从家乡建起了“中国状元博物馆”之后,金问淦觉得,这才是《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最佳的归宿宝地,他于是做起了这件“《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回归状元故里”的大事,促成了金咸珩的女儿、女婿曹策鋐夫妇的挺身而出,代表金咸珩、金咸彬姐弟俩,护送《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漂洋过海、回归休宁……
【附录:《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薄(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毂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纯漆,赤拟鸡冠,黄侔蒸栗,侧闻斯语,未见厥状,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高山景行,私所慕仰。然四宝邈焉已远,秦汉未闻有良比也。求之旷年,不遇厥真,私欲不果,饥渴未副。近日南阳朱宗会叔称:君侯昔有美玦 ,闻之惊喜。笑与抃会尝自白:书恐传言未审,是以令舍弟子建因荀仲茂时从容喻鄙旨,乃不忽遗厚见。周称:邺骑即到,宝玦初至,捧匣跪发,五内震骇;跳穷匣开,爛然满目。
……
邢州学署遗问,随意书成一帙,开林大甥侍坐,因以付之。庚辰四月初,桧门瑛识。(“金德瑛印”阴刻方章;“桧门”阳刻方章)
金德瑛(1701—1762),清代状元、政治人物,字汝白,号桧门。原籍安徽休宁瓯山,寄籍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乾隆元年(173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右庶子、太常寺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官至一品左都御史。金德瑛为人正直、谨慎,为官清廉爱民,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得百姓的爱戴。他才华横溢,他所手书的家训楹联:“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可以认为是他一生道德、行為的高度概括,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据《清史稿》《国史馆列传》《徽州府志》)。
《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共32页、1281字,册页装裱,折子形式,上、下精木夹板装帧,32×20厘米,毛笔楷书写就,尾部钤有阴文刻章“金德瑛印”,和阳文刻章“桧门”(“桧门”为金德瑛的“号”)。家书全文引经据典,语重心长:从以静修身、以俭养德,到以活动健身、以劳动励志、以建功报恩,再到以赏美玉律德行;从学习书法须用心观察,到精通楷书则旁通行草;从圣人爱惜寸阴,我当爱惜分阴,到活着无益于社会,死后将默默无闻;从君子当端正衣冠注意仪容,切勿蓬头垢面自称旷达,到人常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作。以及从俭到奢易,从奢到俭难;终身让路给别人先行也不致有百步之差,终身退让不与别人争田界也不致失去一段田地;学者如失去礼义,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与一般民众一样,生活不过在衣食之间打滚,燕流行乐而已;前辈做事多周到详尽,后辈做事多缺失简略;人终身奉行的行为要领是“诚”,“诚”即从不讲瞎话开始等,都是一些哲理性强、普世性广的为人处世之道,字里行间贯穿着徽派儒文化思想的道德体系。
《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册页,写于1760年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学署,即交予开林大甥,仅此独件,在金氏家族代代相传而成传家之宝,直至今天,“来之不易”的故事便在其间。
《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在进入中国状元博物馆之前的长达249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在金德瑛家族后裔们的手中被当作“传家宝”代代薪传着。物换星移,这部《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随着金德瑛后裔中的《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珍藏者的迁徙足迹,走出国门,越洋过海,去到美国;并随着这些后裔成为“美籍华人”,使得这部《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更加“久藏异国人不知”了。后来,奇迹般地使得《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为人所知并演绎出无偿捐赠状元老家休宁县的“中国状元博物馆”壮举的,是金德瑛家族的第8世后裔、美籍华人金咸珩、金咸彬姐弟俩,时间是“中国状元博物馆”诞生之后的2009年11月13日,在此之前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这部《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一直珍藏在他俩的手中,都珍藏在异国他乡。
那么,又是谁促成了金咸珩、金咸彬姐弟俩的捐赠壮举的呢?是客居上海的金融工作者、金德瑛的第7世后裔金问淦先生,当时他的年纪已经是82岁高龄了。2005年,休宁隆重举办“中国状元博物馆落成盛典”的时候,金问淦夫妇携着20几位旅沪金氏族人,以“休宁状元金德瑛后裔”的名义,又一次应邀赶回家乡共襄盛亊,聊解乡愁。在参观馆藏展品的过程中,他们普遍感到遗憾的是:馆藏中关于金德瑛状元的文物实在少得可怜,只有一幅乾隆皇帝御赐给他的“福”字卷轴;而出自金德瑛之手的文物,则还是一个空白。此时的金问淦,已经非常有心计地在内心里筹划着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大事,他要为填补“中国状元博物馆”馆藏的空白出些力!
于是,打从休宁返回上海的那一天起,金问淦就立即投入到“多方协调、周密安排”地“为海阳献宝、为‘中国状元博物馆’馆藏填补空白”的努力中去,这个“宝”,就是那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
他对汪涛馆长说:我们金家的传家宝《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一直都珍藏在美国金咸珩、金咸彬姐弟俩的手中,其中金咸彬还是一位身在美国、心系祖国、曾经参与过长江三峡工程设计工作的高级工程师。随着年老体弱,他们姐弟俩也越发觉得自己手中珍藏着的这部《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是到了应该寻找到它的最佳归宿地的时候了。在此“中国状元博物馆”诞生之前,他们确实曾经先后有过捐赠给美国博物馆或上海博物馆的念头。但是,自从家乡建起了“中国状元博物馆”之后,金问淦觉得,这才是《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最佳的归宿宝地,他于是做起了这件“《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回归状元故里”的大事,促成了金咸珩的女儿、女婿曹策鋐夫妇的挺身而出,代表金咸珩、金咸彬姐弟俩,护送《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漂洋过海、回归休宁……
【附录:《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薄(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毂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纯漆,赤拟鸡冠,黄侔蒸栗,侧闻斯语,未见厥状,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高山景行,私所慕仰。然四宝邈焉已远,秦汉未闻有良比也。求之旷年,不遇厥真,私欲不果,饥渴未副。近日南阳朱宗会叔称:君侯昔有美玦 ,闻之惊喜。笑与抃会尝自白:书恐传言未审,是以令舍弟子建因荀仲茂时从容喻鄙旨,乃不忽遗厚见。周称:邺骑即到,宝玦初至,捧匣跪发,五内震骇;跳穷匣开,爛然满目。
……
邢州学署遗问,随意书成一帙,开林大甥侍坐,因以付之。庚辰四月初,桧门瑛识。(“金德瑛印”阴刻方章;“桧门”阳刻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