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封单卡压裂工艺技术探讨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封单卡压裂工艺已逐渐成为国内水平井分段压裂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国内很多油田对它了解并不多,也极少人对它通过论文的形式进行过技术探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经过多方调研和现场应用,本文详细说明了双封单卡压裂工艺的管柱结构、工艺原理、技术指标、适用条件、施工要求,探讨了其工具设计时所涉及到的3项关键技术,即耐温耐压性能、耐磨性能和防卡与脱卡设计,同时介绍了长城钻探在三塘湖的应用情况,从而展现了该压裂工艺技术的优缺点,为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双封单卡 工艺原理 水平井分段 压裂工艺
  双封单卡压裂工艺技术最先由大庆油田研发,20世纪90年代广泛用于直井分层压裂,随着水平井的发展,通过对双封单卡压裂工具的深入研究和改进,2006年开始用于水平井分段压裂,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水平井分段压裂的重要工艺技术,尤其是大庆油田,双封单卡压裂技术在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中应用比例达到75%以上。
  一、工艺管柱结构及工艺原理
  1.工艺管柱结构
  双封单卡工艺管柱主要由安全接头、扶正器、水力锚、K344型封隔器、导压喷砂器、导向丝堵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1.安全接头;2.扶正器;3.水力锚;4.K344型封隔器;5.导压喷砂器;6.导向丝堵
  图1 双封单卡工艺管柱图
  2.工艺原理
  压裂时,一定流速的高压液体经过导压喷砂封隔器内的节流嘴形成压降,在管柱内外造成节流壓差,使上下封隔器坐封,隔离目的层,对该层进行压裂。压裂完停泵,管柱内外无压差,上下封隔器自动解封即可上提管柱进行另一层段的压裂[1]。该层段压裂完成后,停泵,胶筒自然回收,控制油管闸门放喷,放喷结束,反洗后上提管柱至下一段压裂位置,憋压重新坐封封隔器,完成对下一段的压裂。重复上述过程,通过层层上提,完成对多个层段的逐级压裂[2]。
  同时优良材质的采用,提高了喷嘴耐磨性和封隔器耐温性及抗压强度,为一趟管柱施工多个层(段)提供了可能。
  二、技术指标、适用条件及施工要求
  1.技术指标和特点
  1.1封隔器耐温95℃、耐压差70MPa;
  1.2单层(段)加砂量可达到60m3;
  1.3通过层层上提,一趟管柱可施工多段;
  1.4工具短而小,具有锚定和扶正功能;
  1.5具有防卡、解卡机构,可液压解卡。
  目前最高施工指标为:一趟管柱最多实现15段压裂,最大卡距112m,重复坐封次数最多达到20次。
  2.适用条件
  2.1可应用于直井或水平井;
  2.2套管完井,固井质量较高;
  2.3施工层段井温<95℃,施工时油套压差<70MPa
  3.施工要求
  3.1前段压裂完后,需控制放喷,放至压力为零,反洗井一周半确保井段无沉砂,上提管柱至新压裂井段,重复如此过程从而完成多段压裂。
  3.2压裂设备能满足连续加砂要求,加砂后不能停泵;
  3.3若套管出液要立即反洗;
  3.4出现砂堵要立即反洗。
  三、关键技术
  1.耐温、耐压性能
  1.1胶筒材料上采用共混纳米胶料,制造工艺上采用尼龙+钢丝帘线模压成型,极大的提高了耐温性能,使耐温达到95℃。
  1.2对封隔器胶筒运用肩部保护技术,对胶筒下钢碗采用可移动设计,优化了封隔器结构,改善了胶筒受力状况,使得耐压差达到70MPa。
  在100℃,70MPa条件下,室内油浸试验6小时,结果表明:胶筒外径变形率4.36%,能够满足高温高压井施工要求。
  2.耐磨性能
  通过优化喷嘴、导压孔及整体结构,优选内衬套材质及涂镀特种合金,提高了喷砂器耐磨蚀性能,为工艺管柱实现大卡距及多层段压裂提供了技术保证。
  3.锚定和扶正
  3.1采用了水力锚锚定技术。通过水力锚锚定,防止了封隔器因位移较大导致胶筒破损封隔器失效,起到保护胶筒提高管柱密封性能的目的。
  3.2采用了扶正器扶正技术。通过扶正器的运用,“横躺着”的封隔器下部就不会因重力作用太贴近水平井井筒下部壁面,上部悬空太历害,使得坐封时受力较均匀,提高了封隔器坐封可靠性。
  4.防卡与脱卡
  4.1防卡设计
  4.1.1工具设计时,对封隔器等配套工具外径和长度都进行了优化,将它们减小到最小,以提高造斜段通过能力强。统计水平井完钻数据,最小曲率半径84.5m,允许组合管串工具最大长度2.81m,而双封单卡单级管串长度为2m左右,符合要求。
  4.1.2水力锚采用防砂管内衬设计,可防止压裂砂进入锚爪内部,阻碍锚爪的顺利回收。
  4.1.3水力锚和扶正器均有螺旋冲砂通道。避免支撑剂堆积,反洗冲砂效果更好,从而保护封隔器的起下,提高封隔器密封及回收性能。
  4.2脱卡设计
  4.2.1工具管串上部设计有安全接头,可投球打压丢手。如管柱遇卡、砂埋等情况时,可通过安全接头实现丢手,方便打捞、钻洗等后续工作的进行。
  4.2.2设计有反循环通道,并优化喷砂口距离,每个层段压后通过反洗,将卡距内沉砂冲净,可有效预防或解除砂卡。
  四、现场应用
  在三塘湖油田应用该压裂工艺3井次,共顺利完成10段压裂施工,共加砂334.6m3,泵入压裂液2439.1m3。压裂施工均很顺利,分段技术可靠。但其中有1口井在第2段施工完后,起管时出现卡钻,未卡死,可在14m的区间内活动,卡的原因可能是工具回缩差或套管变形。处理无效后从安全接头处丢开,起出上部管柱后,下入一套新工具完成了后2段施工。
  五、结论和认识
  1.双封单卡压裂工艺可应用于直井或水平井,需套管完井,对固井质量要求较高。
  2.该压裂工艺通过层层上提管柱,实现多层(段)压裂,通过多趟管柱的组合,可实现任意层段数的分段控制压裂施工,减少了压裂设备进出场次数,作业连续,大大降低了施工生产成本[3]。
  3.因每施工一个新的层段,需要先放喷,再上提管柱,因此施工周期稍长。
  4.该压裂工艺存在卡钻风险,需考虑各个工序的防卡措施。
  5.该技术可与连续油管、裸眼完井等技术相结合,实现低渗、低品位储层的有效开发,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胡俊卿.大庆外围油田斜直井分层压裂工艺研究与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24(5):98-100
  [2]荣莽,罗君.页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管柱技术探讨[J]石油机械,2010,38(9):65-67
  [3]景亮,肖春金.双封隔器机械分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2):116-117
  作者简介:张群双(1981年-)男,籍贯湖北黄冈,毕业于长江大学,工学学士学位,现工作于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压裂公司压裂酸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师职称,主要从事油气井增产技术研究、压裂酸化施工设计工作。
其他文献
“危候”是对病情极重,精气将竭,脏腑衰微,濒于死亡的临床征象的概括。危候的出现,是患者生命垂危的标志,医者若早期发现危候,对于抢救生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对
摘 要:作为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的大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病性更强、适应性更广的大麦新品种。而大麦的棱数和芒形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芒形和棱数的遗传分析是必要的。利用大粒麦×印度矮生杂交组合进行穗部两对性状(二棱与六棱、钩芒与直芒)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对性状均属单基因控制,二棱是显性,六棱是隐性;钩芒是显性,直芒是隐性。F1表现
笔者2006年6月~2006年10月,对8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足底按摩及开塞露灌肠,治疗剖宫产术后所致的腹胀,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