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族是新疆的13个世居民族之一,有着光荣和漫长的历史,在18世纪中叶以后,清朝派驻新疆的官兵及其眷属陆续来到新疆,保卫边疆,屯垦戍边,使满族分布于全疆各地。由于满族的不断迁徙,在新疆渐渐地形成了一些满族人相对集中的居住地区,如巴里坤的满城,乌鲁木齐的老满城(今农业大学一带),乌鲁木齐的皇城(今团结路),伊犁的惠远城,以及在南疆的疏勒,东疆的吐鲁番,北疆的塔城、玛纳斯、精河等地。早在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曾在新疆的吐鲁番一带驻扎过满族军队。但在辛亥革命后,大部分“满营”兵丁散于民间,四处迁徙,满族人相对集中居住区,渐渐消失。还有一部分满族人,是解放后支援新疆建设调来的,然而,他们也是居住在新疆各民族之间,没有形成居民区。今天,新疆各地约3万满族人,大多是他们的后裔。
如今,在伊犁伊宁市的潘津乡仍保留着一个叫“苏拉工”的满族村,这是新疆最后一个满族相对比较集中的村落。苏拉工村距伊宁市约20公里,柏油马路直通到村里。
从2005年到2011年,我曾多次访问了这个村庄,第一次,是新疆社会科学院满族研究员萨克达·东晟(2011年因病去世)和我一起去的,他的家乡就在苏拉工村,这里有他童年美好的记忆,也有许多他的乡亲,我就从第一次走访苏拉工说起,说说它的特色。
满族人礼大
“苏拉”是满语,意为“没有当兵的闲散人员”。“工”是屯垦单位。据记载,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1766年~1722年),满族官兵被允许带家眷在伊犁惠远和东大村(即惠宁城在今巴彦岱)驻防,这些人就是现在伊犁满族人的前辈。伊犁将军长庚在伊犁大力推行屯垦,解决军需、民食。按照清政府对八旗官兵“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两事,未尝偏废”的要求,将一部分老年体弱的兵丁派往苏拉工和苏拉一起屯垦,这就是今天伊宁县潘津乡苏拉工村的由来。240多来过去了,当年的“苏拉”的后裔仍坚守着这块土地,同当地的各族人民一道团结一致,开荒造田,艰苦奋斗建设家乡,在这里繁衍生息。
走进苏拉工村,无论从服饰、居住和语言上以及礼节上,看到满族的遗留下来的一些文化,已不是很多了。我们走门串户,访问了许多满族人家庭,我们见面时,已不见传统的满族人行“打千”礼,即屈右膝半跪,右手沿膝下垂,女子是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他们说那是旧的礼节。现在都行握手礼,见面后都热情握手并问候:“你好!”萨克达·东晟见了乡亲,却不一样了,他们见面,行抱见礼。抱见礼,满族古老的男性礼俗,也称抱腰接面相见大礼,是请安礼节之一。是满族中最亲密的大礼,常用于至亲的人久别重逢、重要宾客前来或重要的外交场合,以表示亲昵。其形式是,右手抱腰,左手抚背,并互相贴面。小辈见长辈叩头抱脚,长辈抱小辈的背,平辈彼此抱肩。也有小辈抱长辈膝,也可在马上行抱见礼。看来,满族的的大礼形式还挺复杂的。
2011年11月,我参加苏拉工举行的庆祝颁金节活动时,满族同胞见了我也行抱见礼,显得格外亲切,让我颇有感触。我想这主要是我去多了,和他们成了好朋友的缘故。满族是一个重礼仪、讲文明的民族,俗话所说“满族人礼大”,200多年来,这里的满族人虽然和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也融入其他民族的习俗,但对于自己民族的热情好客的重要礼节,却一直保持着,这在全国其他满族人聚集区都不是能看到的景象啊。
苏拉工的满族人家小院
昔日主要是满族人的村落,达千余人,如今的苏拉工村已成为多民族的村落,全村有4200多人,满族有80余户,225人,其余大部分是维吾尔族,还有少量的哈萨克族、回族和汉族。据当地一些满族老人回忆说,前辈们讲,“苏拉工”村原是一片荒凉的地方,人烟稀少,“苏拉”们在这里开荒造田时,主要是满族人,后来从南疆陆续来了“塔兰奇”(维吾尔语,开荒种地者的意思),他们同维吾尔族农民一起共同开发这片土地,后来渐渐地又来了其他民族,使这个村落民族和人口和民族成分渐渐增多。
由于他们四周居住的都是维吾尔族,许多维吾尔族的文化元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多种文化元素。我们看了许多满族人新盖的民居,其房屋建筑形式融合很多维吾尔族的文化元素,家家都有一个小院,小院的南侧有一字排开的房屋,一般有5、6间土木结构的平房,不少人家已盖起了砖混结构房屋,外面还贴了瓷砖。屋前搭有较大的葡萄架,葡萄不仅自给有余,还可以酿酒或出售。夏天多在葡萄架下乘凉或是待客。住房的右侧是牛羊牲畜的棚圈或是鸡舍,葡萄架的前方有半亩左右的菜地,种有果树、花卉和蔬菜。甚至连外墙刷的颜色也是维吾尔族喜欢的灰蓝色。不过,室内的布局仍是满族人习惯,西房为主卧,其他房则为儿女的房间,屋内有立柜、五斗橱、床、桌子、椅子等家具。从外面看人们还以为是维吾尔族的民居,不过,在村里有一座满族风格的建筑,有300多平方米,在的建筑正门上。用汉满两种文字雕刻有苏拉工村满族文化中心的字样,那是1996年由县里资助和满族同胞捐款修建的。
颁金节与满族特色食品
每年的农历10月13日,全村的满族同胞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在“满族文化中心”庆祝满族传统节日——“颁金节”。2011年的颁金节,我又来到了苏拉工村,这天,全村热闹起来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满族文化中心”,除了满族同胞表演了传统的民间歌舞外,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汉族等民族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人们载歌载舞庆祝满族的颁金节。在这个村里个民族之间相亲相爱,如同一家人。
满族人除了在庆祝节日时表演歌舞节目外,还有个内容就是做满族的传统的食品,庆贺节日。我们来到满族同胞张国兴家,听说他的妻子何桂芬要做满族的传统食品三样包子,真令人高兴,平时,他们也没有时间做满族食品,只有过年过节他们才会露一手。这次,恰是颁金节,所以才会起满族食品,机会难得呀!
我们坐在客厅,主人很快给我们端上了茶,接着,又端上了酥皮点心和萨琪玛,今年已近50岁的何桂芬告诉我,这些点心是前几天就做好的,都是满族的传统食品。我问她:“那些满族的食品还会做吗?”她笑了笑说:“会做,没有忘记。我们这里的许多满族人都会做,我们的妈妈、奶奶教给我们的。”接着,她又说:“满族人不会做满族的食品,怎么算满族人?现在,我23岁的女儿婷婷,也都会做满族食品,我们就这样一代传一代往下传下去,这种传统不能丢呀!” 我们尝了一下何桂芬做的酥皮点心和萨琪玛,味道真不错,点心里还有豆沙和枣泥,外皮酥松可口,吃到嘴里就化了,多年未吃到这种点心了,那味儿真不错。
接着,我来到厨房,只见有四五个满族妇女埋头在干活,桌上摆了七八个盆子,有的已装上了剁好的肉馅,有的已摆上了切碎的白菜和土豆丝,有的在盆里搅拌切成小丁的羊尾油和沙糖及芝麻,有的在案板上揉面,大家配合的很默契,有条不紊。这些东西虽然还没有做熟,还未吃到嘴,但厨房里已飘荡阵阵诱人的香味。
原来,今天她们要做满族传统的“三样包子”,还有“双合饼”及“锅贴”。这时,何桂芬说话了:“满族的食品很多,鸡鸭鱼肉都有各种吃法,象最讲究的有‘满汉全席’那种饭我们做不了,那是宫廷和达官贵人吃的,我们老百姓吃的是家常饭。另外,我们还有粘豆包、粘糕、撒糕、淋浆糕、松仁糕、打糕等各种糕,但是我们这里条件有限,有的我们也不会做,今天给你们做的是满族人百姓吃的三样包子,另外还加了一种肉包子。”
那么什么是“三样包子”呢?原来是糖包子、油包子、菜包子,今天又加了一种肉包子,这样算起来就有四种包子了。糖包子的馅有羊尾油、白糖、炒熟的面粉、核桃仁、芝麻、葡萄干、红枣;油包子的馅有羊尾油、香豆子、炒熟的面粉、盐等;菜包子的馅有白菜、大葱、羊肉(或者是牛肉),花椒、姜粉、清油(植物油)和盐。肉包子的馅主要是羊肉和白菜、葱等。
双合饼是把炒好的菜卷到饼子里再吃,而炒的菜有讲究,一般有白菜粉条、青萝卜丝、土豆丝、炒绿豆芽、油泼蒜泥、熏马肉、卤肉等。不过,我看到她们在烙饼子时,很有意思,饼子擀得很薄,直径约有20厘米,她们在烙饼子时,不是一张一张地在平底锅上烙,而是把两张饼子摞起来一起烙,这面烤熟了,再烤另一面,这样两张饼子同时熟了,这样饼子很软,容易把菜卷住。今天她们还准备了羊肉葫芦馅的锅贴,看来真是丰富多彩,叫人饱尝口福啊!
据我了解,按着满族人的习惯,逢年过节都要吃猪肉,这次为什么没有猪肉呢?何桂芬给我作了解释。她说,过去,我们这里的满族人都吃猪肉,也养猪,后来,这里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逐渐多起来,他们是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不吃猪肉,渐渐地我们也随了他们,不吃猪肉,现在也习惯了,吃猪肉反而不习惯了。我们将猪肉改成羊肉,猪油改成羊尾油,在我们的饮食里吸收了不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饮食的花样。现在,各民族互来互往,都在一起吃饭、喝茶,都不避讳,生活的很融洽。
我想,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生活在一个人口较多的民族中,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在保持原来的、传统的习俗之外,还会吸纳和融合不少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这大概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一个特点,也是新疆满族的一个特点。
这边包子还没有吃几个,主人又端上来了葫芦馅的锅贴,馅中有羊肉,这种锅贴似饺子,但比饺子大的多,外面焦黄,油亮生辉,香喷喷的,顿时勾起了我们的食欲,大家又纷纷开始尝锅贴,那味道一个赛一个,吃的大家心花怒放。
等我们吃的差不多时,主人将桌上的包子和锅贴全部端走了,接着,又给我们端上来六个菜,还有蒜泥和油炸辣面子,中间放一盘薄饼,主人说,这叫“双合饼子”。接着给我们示范,先将白菜丝、萝卜丝、土豆丝等菜放在饼子的中间,然后再调上蒜泥、油炸辣面子,用筷子夹住饼子的边,逆时针卷起来,然后抽出筷子就成了。我们按着主人的教给我们的技巧,把饼子卷起来了,吃一口,哇!真香。住在城里的人,已多年没有吃过满族农家的饭,这次,让我既饱尝了口福,又饱尝了眼福。
平时,这里的满族人都吃些什么?都是满族的传统的食品吗?我们来到72岁的满族老人敖原清家里做客,他的妻子为我们炒了两个菜,在羊肉菜里喜欢放“皮牙孜”(洋葱)和辣皮子,做了正宗的维吾尔族的拉条子,拉的又细又长,味道可真够足的。他们说,维吾尔族的饭菜很香,他们已经习惯了,喜欢做抓饭、薄皮包子、拉条子、手抓肉、喝奶茶、吃酥油、烤馕等维吾尔族的饮食。不过,满族人的饽饽、三样饺子、包子、大饼等也会做,只是逢年过节或是来了客人,才会做满族的饮食,以显示满族的热情。
新疆满族人的生存智慧
节日里,我们来到满族同胞张国兴家里做客时,我们发现不时有维吾尔族老乡来串门。他的妻子何桂芬告诉我们,他的丈夫张国兴开过磨坊、榨过油,在村里是先富起来的农民,几年来已把10吨多的面粉免费送给了贫穷的维吾尔族乡亲,而何桂芬也收养了三个维吾尔族的孤儿,十几年来一直精心地照料他们,直到帮他们成家立业,所以维吾尔族老乡十分尊敬和感激他们,有了好吃的好喝的总是要请他们去尝尝,有事也总愿意找他们聊聊。
在苏拉工村,像张国兴这样的家庭还不少,大家都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我们在了解中还发现,这里的满族人已不穿长袍或旗袍,平时的服饰几乎跟其他民族没有设么两样,从服饰上已很难分清他们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区别,只有到了节日才穿出自己的民族服装。在一些满族人家里还保留着长辈们留下来的旧服饰,由于年代过久,已无法穿了,一些中年人和青年人做了新的满族服饰,只有到了节日或是喜庆的活动时,才穿出来亮一亮。
如今这里的满族人娶媳妇,找对象已不限于在满族范围,而扩大到其他民族之中。我们来到一个叫阿茹甫·达吾提的家里,这位40多岁的维吾尔族汉子告诉我们,他爷爷是正宗的满族,到了他这一代已信仰了伊斯兰教,他娶了一位维吾尔族妻子,名叫艾丽拉,现在有5个孩子,种了9亩地,有自己的小院,养了两头奶牛,日子过得挺红火的。这里的满族人不仅和当地的的其他民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还进行联姻。据了解,这里的满族人除了和维吾尔族联姻外,还有和汉族、回族、锡伯族和蒙古族联姻的。这里的满族人原来有1000多人,后来有的到外地读书,有的到了北京、乌鲁木齐、伊宁工作,成了工作中的骨干。目前,这里的满族人只有200多人,在苏拉工满族人外出的越来越多,满族人口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下一代的健康,这也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里的满族同胞告诉我们,他们已不识满文和不会讲满语,这里也没有满族的学校。他们的孩子现在都在汉语学校读书。有趣的是,在和维吾尔族的交往中,满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讲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他们不仅跟维吾尔族人打交道时讲维吾尔语,而且连满族同胞之间也用维吾尔语对话,他们觉得这样交流更方便和准确,更有趣的是许多满族人除了自己汉文的名字外,还有一个维吾尔族名字。他们说这样和维吾尔族打交道更加便捷,也容易记得住。
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还十分惦念这个出生和养育过的地方,经常回来看看父母和亲人,看看家乡的变化,倾吐对家乡深厚的情感,也祝福家乡的美好的前景。在这里已生活了200多年的苏拉工的满族,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已传承了几代人,不仅适应了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还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同时还较好地保留着自己传统的饮食文化,这可真是一件可贺可喜的事情啊!
如今,在伊犁伊宁市的潘津乡仍保留着一个叫“苏拉工”的满族村,这是新疆最后一个满族相对比较集中的村落。苏拉工村距伊宁市约20公里,柏油马路直通到村里。
从2005年到2011年,我曾多次访问了这个村庄,第一次,是新疆社会科学院满族研究员萨克达·东晟(2011年因病去世)和我一起去的,他的家乡就在苏拉工村,这里有他童年美好的记忆,也有许多他的乡亲,我就从第一次走访苏拉工说起,说说它的特色。
满族人礼大
“苏拉”是满语,意为“没有当兵的闲散人员”。“工”是屯垦单位。据记载,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1766年~1722年),满族官兵被允许带家眷在伊犁惠远和东大村(即惠宁城在今巴彦岱)驻防,这些人就是现在伊犁满族人的前辈。伊犁将军长庚在伊犁大力推行屯垦,解决军需、民食。按照清政府对八旗官兵“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两事,未尝偏废”的要求,将一部分老年体弱的兵丁派往苏拉工和苏拉一起屯垦,这就是今天伊宁县潘津乡苏拉工村的由来。240多来过去了,当年的“苏拉”的后裔仍坚守着这块土地,同当地的各族人民一道团结一致,开荒造田,艰苦奋斗建设家乡,在这里繁衍生息。
走进苏拉工村,无论从服饰、居住和语言上以及礼节上,看到满族的遗留下来的一些文化,已不是很多了。我们走门串户,访问了许多满族人家庭,我们见面时,已不见传统的满族人行“打千”礼,即屈右膝半跪,右手沿膝下垂,女子是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他们说那是旧的礼节。现在都行握手礼,见面后都热情握手并问候:“你好!”萨克达·东晟见了乡亲,却不一样了,他们见面,行抱见礼。抱见礼,满族古老的男性礼俗,也称抱腰接面相见大礼,是请安礼节之一。是满族中最亲密的大礼,常用于至亲的人久别重逢、重要宾客前来或重要的外交场合,以表示亲昵。其形式是,右手抱腰,左手抚背,并互相贴面。小辈见长辈叩头抱脚,长辈抱小辈的背,平辈彼此抱肩。也有小辈抱长辈膝,也可在马上行抱见礼。看来,满族的的大礼形式还挺复杂的。
2011年11月,我参加苏拉工举行的庆祝颁金节活动时,满族同胞见了我也行抱见礼,显得格外亲切,让我颇有感触。我想这主要是我去多了,和他们成了好朋友的缘故。满族是一个重礼仪、讲文明的民族,俗话所说“满族人礼大”,200多年来,这里的满族人虽然和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也融入其他民族的习俗,但对于自己民族的热情好客的重要礼节,却一直保持着,这在全国其他满族人聚集区都不是能看到的景象啊。
苏拉工的满族人家小院
昔日主要是满族人的村落,达千余人,如今的苏拉工村已成为多民族的村落,全村有4200多人,满族有80余户,225人,其余大部分是维吾尔族,还有少量的哈萨克族、回族和汉族。据当地一些满族老人回忆说,前辈们讲,“苏拉工”村原是一片荒凉的地方,人烟稀少,“苏拉”们在这里开荒造田时,主要是满族人,后来从南疆陆续来了“塔兰奇”(维吾尔语,开荒种地者的意思),他们同维吾尔族农民一起共同开发这片土地,后来渐渐地又来了其他民族,使这个村落民族和人口和民族成分渐渐增多。
由于他们四周居住的都是维吾尔族,许多维吾尔族的文化元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多种文化元素。我们看了许多满族人新盖的民居,其房屋建筑形式融合很多维吾尔族的文化元素,家家都有一个小院,小院的南侧有一字排开的房屋,一般有5、6间土木结构的平房,不少人家已盖起了砖混结构房屋,外面还贴了瓷砖。屋前搭有较大的葡萄架,葡萄不仅自给有余,还可以酿酒或出售。夏天多在葡萄架下乘凉或是待客。住房的右侧是牛羊牲畜的棚圈或是鸡舍,葡萄架的前方有半亩左右的菜地,种有果树、花卉和蔬菜。甚至连外墙刷的颜色也是维吾尔族喜欢的灰蓝色。不过,室内的布局仍是满族人习惯,西房为主卧,其他房则为儿女的房间,屋内有立柜、五斗橱、床、桌子、椅子等家具。从外面看人们还以为是维吾尔族的民居,不过,在村里有一座满族风格的建筑,有300多平方米,在的建筑正门上。用汉满两种文字雕刻有苏拉工村满族文化中心的字样,那是1996年由县里资助和满族同胞捐款修建的。
颁金节与满族特色食品
每年的农历10月13日,全村的满族同胞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在“满族文化中心”庆祝满族传统节日——“颁金节”。2011年的颁金节,我又来到了苏拉工村,这天,全村热闹起来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满族文化中心”,除了满族同胞表演了传统的民间歌舞外,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汉族等民族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人们载歌载舞庆祝满族的颁金节。在这个村里个民族之间相亲相爱,如同一家人。
满族人除了在庆祝节日时表演歌舞节目外,还有个内容就是做满族的传统的食品,庆贺节日。我们来到满族同胞张国兴家,听说他的妻子何桂芬要做满族的传统食品三样包子,真令人高兴,平时,他们也没有时间做满族食品,只有过年过节他们才会露一手。这次,恰是颁金节,所以才会起满族食品,机会难得呀!
我们坐在客厅,主人很快给我们端上了茶,接着,又端上了酥皮点心和萨琪玛,今年已近50岁的何桂芬告诉我,这些点心是前几天就做好的,都是满族的传统食品。我问她:“那些满族的食品还会做吗?”她笑了笑说:“会做,没有忘记。我们这里的许多满族人都会做,我们的妈妈、奶奶教给我们的。”接着,她又说:“满族人不会做满族的食品,怎么算满族人?现在,我23岁的女儿婷婷,也都会做满族食品,我们就这样一代传一代往下传下去,这种传统不能丢呀!” 我们尝了一下何桂芬做的酥皮点心和萨琪玛,味道真不错,点心里还有豆沙和枣泥,外皮酥松可口,吃到嘴里就化了,多年未吃到这种点心了,那味儿真不错。
接着,我来到厨房,只见有四五个满族妇女埋头在干活,桌上摆了七八个盆子,有的已装上了剁好的肉馅,有的已摆上了切碎的白菜和土豆丝,有的在盆里搅拌切成小丁的羊尾油和沙糖及芝麻,有的在案板上揉面,大家配合的很默契,有条不紊。这些东西虽然还没有做熟,还未吃到嘴,但厨房里已飘荡阵阵诱人的香味。
原来,今天她们要做满族传统的“三样包子”,还有“双合饼”及“锅贴”。这时,何桂芬说话了:“满族的食品很多,鸡鸭鱼肉都有各种吃法,象最讲究的有‘满汉全席’那种饭我们做不了,那是宫廷和达官贵人吃的,我们老百姓吃的是家常饭。另外,我们还有粘豆包、粘糕、撒糕、淋浆糕、松仁糕、打糕等各种糕,但是我们这里条件有限,有的我们也不会做,今天给你们做的是满族人百姓吃的三样包子,另外还加了一种肉包子。”
那么什么是“三样包子”呢?原来是糖包子、油包子、菜包子,今天又加了一种肉包子,这样算起来就有四种包子了。糖包子的馅有羊尾油、白糖、炒熟的面粉、核桃仁、芝麻、葡萄干、红枣;油包子的馅有羊尾油、香豆子、炒熟的面粉、盐等;菜包子的馅有白菜、大葱、羊肉(或者是牛肉),花椒、姜粉、清油(植物油)和盐。肉包子的馅主要是羊肉和白菜、葱等。
双合饼是把炒好的菜卷到饼子里再吃,而炒的菜有讲究,一般有白菜粉条、青萝卜丝、土豆丝、炒绿豆芽、油泼蒜泥、熏马肉、卤肉等。不过,我看到她们在烙饼子时,很有意思,饼子擀得很薄,直径约有20厘米,她们在烙饼子时,不是一张一张地在平底锅上烙,而是把两张饼子摞起来一起烙,这面烤熟了,再烤另一面,这样两张饼子同时熟了,这样饼子很软,容易把菜卷住。今天她们还准备了羊肉葫芦馅的锅贴,看来真是丰富多彩,叫人饱尝口福啊!
据我了解,按着满族人的习惯,逢年过节都要吃猪肉,这次为什么没有猪肉呢?何桂芬给我作了解释。她说,过去,我们这里的满族人都吃猪肉,也养猪,后来,这里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逐渐多起来,他们是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不吃猪肉,渐渐地我们也随了他们,不吃猪肉,现在也习惯了,吃猪肉反而不习惯了。我们将猪肉改成羊肉,猪油改成羊尾油,在我们的饮食里吸收了不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饮食的花样。现在,各民族互来互往,都在一起吃饭、喝茶,都不避讳,生活的很融洽。
我想,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生活在一个人口较多的民族中,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在保持原来的、传统的习俗之外,还会吸纳和融合不少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这大概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一个特点,也是新疆满族的一个特点。
这边包子还没有吃几个,主人又端上来了葫芦馅的锅贴,馅中有羊肉,这种锅贴似饺子,但比饺子大的多,外面焦黄,油亮生辉,香喷喷的,顿时勾起了我们的食欲,大家又纷纷开始尝锅贴,那味道一个赛一个,吃的大家心花怒放。
等我们吃的差不多时,主人将桌上的包子和锅贴全部端走了,接着,又给我们端上来六个菜,还有蒜泥和油炸辣面子,中间放一盘薄饼,主人说,这叫“双合饼子”。接着给我们示范,先将白菜丝、萝卜丝、土豆丝等菜放在饼子的中间,然后再调上蒜泥、油炸辣面子,用筷子夹住饼子的边,逆时针卷起来,然后抽出筷子就成了。我们按着主人的教给我们的技巧,把饼子卷起来了,吃一口,哇!真香。住在城里的人,已多年没有吃过满族农家的饭,这次,让我既饱尝了口福,又饱尝了眼福。
平时,这里的满族人都吃些什么?都是满族的传统的食品吗?我们来到72岁的满族老人敖原清家里做客,他的妻子为我们炒了两个菜,在羊肉菜里喜欢放“皮牙孜”(洋葱)和辣皮子,做了正宗的维吾尔族的拉条子,拉的又细又长,味道可真够足的。他们说,维吾尔族的饭菜很香,他们已经习惯了,喜欢做抓饭、薄皮包子、拉条子、手抓肉、喝奶茶、吃酥油、烤馕等维吾尔族的饮食。不过,满族人的饽饽、三样饺子、包子、大饼等也会做,只是逢年过节或是来了客人,才会做满族的饮食,以显示满族的热情。
新疆满族人的生存智慧
节日里,我们来到满族同胞张国兴家里做客时,我们发现不时有维吾尔族老乡来串门。他的妻子何桂芬告诉我们,他的丈夫张国兴开过磨坊、榨过油,在村里是先富起来的农民,几年来已把10吨多的面粉免费送给了贫穷的维吾尔族乡亲,而何桂芬也收养了三个维吾尔族的孤儿,十几年来一直精心地照料他们,直到帮他们成家立业,所以维吾尔族老乡十分尊敬和感激他们,有了好吃的好喝的总是要请他们去尝尝,有事也总愿意找他们聊聊。
在苏拉工村,像张国兴这样的家庭还不少,大家都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我们在了解中还发现,这里的满族人已不穿长袍或旗袍,平时的服饰几乎跟其他民族没有设么两样,从服饰上已很难分清他们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区别,只有到了节日才穿出自己的民族服装。在一些满族人家里还保留着长辈们留下来的旧服饰,由于年代过久,已无法穿了,一些中年人和青年人做了新的满族服饰,只有到了节日或是喜庆的活动时,才穿出来亮一亮。
如今这里的满族人娶媳妇,找对象已不限于在满族范围,而扩大到其他民族之中。我们来到一个叫阿茹甫·达吾提的家里,这位40多岁的维吾尔族汉子告诉我们,他爷爷是正宗的满族,到了他这一代已信仰了伊斯兰教,他娶了一位维吾尔族妻子,名叫艾丽拉,现在有5个孩子,种了9亩地,有自己的小院,养了两头奶牛,日子过得挺红火的。这里的满族人不仅和当地的的其他民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还进行联姻。据了解,这里的满族人除了和维吾尔族联姻外,还有和汉族、回族、锡伯族和蒙古族联姻的。这里的满族人原来有1000多人,后来有的到外地读书,有的到了北京、乌鲁木齐、伊宁工作,成了工作中的骨干。目前,这里的满族人只有200多人,在苏拉工满族人外出的越来越多,满族人口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下一代的健康,这也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里的满族同胞告诉我们,他们已不识满文和不会讲满语,这里也没有满族的学校。他们的孩子现在都在汉语学校读书。有趣的是,在和维吾尔族的交往中,满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讲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他们不仅跟维吾尔族人打交道时讲维吾尔语,而且连满族同胞之间也用维吾尔语对话,他们觉得这样交流更方便和准确,更有趣的是许多满族人除了自己汉文的名字外,还有一个维吾尔族名字。他们说这样和维吾尔族打交道更加便捷,也容易记得住。
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还十分惦念这个出生和养育过的地方,经常回来看看父母和亲人,看看家乡的变化,倾吐对家乡深厚的情感,也祝福家乡的美好的前景。在这里已生活了200多年的苏拉工的满族,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已传承了几代人,不仅适应了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还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同时还较好地保留着自己传统的饮食文化,这可真是一件可贺可喜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