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浅析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分别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心理状况评分及满意度。结果:经相应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病患的抑郁、偏执、焦虑等各项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患的总满意度为97.62%,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6.19%,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干预;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133-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维持肾功能的主要方法,该治疗过程十分漫长,甚至伴随病患的一生。改治疗方式不仅给病患的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还会给病患带来精神压力。双重压力下,病患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压力,如抑郁、焦虑、暴躁等问题,不仅影响到治疗,还给家人带来了伤害。因此,本文就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84例维挣陛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选病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已排除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其他病情。随机将84例病患均分成实验组(n=42)与对照组(n=42),实验组病患中有25例男性,17例女性;病患年龄20-77岁,平均(41.3±4.8)岁。对照组病患中有22例男性,20例女性;病患年龄21-76岁,平均(40.8±4.6)岁。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研究的分析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患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病患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具体如下:与病患加强交流,在交流中增加信任感,从而提高病患的依从性,有利于帮助预后。其次,病患因长期的进行血液透析,心态上难免会有一些消极的想法,暴躁、易怒、悲伤等情绪,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或者亲属加以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与病患家属保持沟通,随时掌握病患的状况,以便“对症用药”,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为病患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使其保持身心愉悅,避免感染。并对病患的饮食、运动等进行指导,帮助其恢复。
1.3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本组数据,分别以百分率(%)与(均数±标准差)代表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验证组间数据差异,P<0.05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对比两组病患的各项心理评分
经相应护理后,实验组病患的抑郁、偏执、焦虑等各项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据表2可知,接受心理护理的实验组病患的总满意度为97.62%,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6.19%,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项研究表明,实施血液透析的病患,其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远远低于正常水平,通常表现为抑郁、偏执、焦虑、暴躁等症状,而抑郁状况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是最为常见的,该症状对病患自身及其亲属都会带来不良影响,严重时将会产生轻生的意念。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医护人员要从其心理状况的治疗人手,加强交流,随时注意病患的心理动向,并作出及时且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病患从心理阴影中走出,重新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良好的心理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及病患家属的共同努力,两者协调互助,方能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相应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病患的抑郁、偏执、焦虑等各项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患的总满意度为97.62%,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6.19%,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R0.05)。实验表明,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患的抑郁、偏执等不良情绪,帮助其恢复信心,同时可提高病患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与刘建英等人的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依从性与满意度,可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干预;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133-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维持肾功能的主要方法,该治疗过程十分漫长,甚至伴随病患的一生。改治疗方式不仅给病患的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还会给病患带来精神压力。双重压力下,病患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压力,如抑郁、焦虑、暴躁等问题,不仅影响到治疗,还给家人带来了伤害。因此,本文就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84例维挣陛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选病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已排除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其他病情。随机将84例病患均分成实验组(n=42)与对照组(n=42),实验组病患中有25例男性,17例女性;病患年龄20-77岁,平均(41.3±4.8)岁。对照组病患中有22例男性,20例女性;病患年龄21-76岁,平均(40.8±4.6)岁。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研究的分析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患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病患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具体如下:与病患加强交流,在交流中增加信任感,从而提高病患的依从性,有利于帮助预后。其次,病患因长期的进行血液透析,心态上难免会有一些消极的想法,暴躁、易怒、悲伤等情绪,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或者亲属加以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与病患家属保持沟通,随时掌握病患的状况,以便“对症用药”,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为病患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使其保持身心愉悅,避免感染。并对病患的饮食、运动等进行指导,帮助其恢复。
1.3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本组数据,分别以百分率(%)与(均数±标准差)代表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验证组间数据差异,P<0.05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对比两组病患的各项心理评分
经相应护理后,实验组病患的抑郁、偏执、焦虑等各项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据表2可知,接受心理护理的实验组病患的总满意度为97.62%,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6.19%,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项研究表明,实施血液透析的病患,其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远远低于正常水平,通常表现为抑郁、偏执、焦虑、暴躁等症状,而抑郁状况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是最为常见的,该症状对病患自身及其亲属都会带来不良影响,严重时将会产生轻生的意念。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医护人员要从其心理状况的治疗人手,加强交流,随时注意病患的心理动向,并作出及时且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病患从心理阴影中走出,重新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良好的心理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及病患家属的共同努力,两者协调互助,方能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相应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病患的抑郁、偏执、焦虑等各项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患的总满意度为97.62%,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6.19%,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R0.05)。实验表明,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患的抑郁、偏执等不良情绪,帮助其恢复信心,同时可提高病患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与刘建英等人的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依从性与满意度,可用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