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园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ju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创造力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期开始。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潜能,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遵循创造力形成的规律,通过丰富幼儿表象材料、激发幼儿创造兴趣、鼓励幼儿实践操作、展示幼儿创造成果以及引导家长配合这一系列策略,科学合理培养幼儿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创造力;培养策略
  一、丰富幼儿表象材料
  心里学研究表明,任何创造都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正如心理学家考伯所述:“正是儿童期的幻想引发,才形成以后所有创造性活动。”想象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以表象又是展开想象的前提。没有表象就没有想象,更没有创造。表象是通过感知后形成并储存在记忆中的形象材料,是关于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的信息,诸如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表象信息通过感知获得,而幼儿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感知周围一切事物,这就为幼儿获得丰富的表象材料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充分尊重并利用好幼儿这种兴趣,给予幼儿充分接触外部世界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尽情感知。城市幼儿园处于繁华的都市中,现代化的物品琳琅满目;农村幼儿园周边特有的稻草、玉米皮、秸秆、河沙、泥巴、树叶等各种自然资源随处可见。所以,除了引导幼儿感知园内事物,教师还应该更多地把幼儿带到园外进行观察。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感知活动缺乏计划性和策略性,由他们自发地感知所获得的表象材料往往是零散不全面的,而这样的表象材料不利于创造想象的进行。为此,教师应该教会幼儿有计划、有系统的感知。教师可以言语提问来引导幼儿明确感知的重点和任务,也可以引导幼儿运用诸如空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大小顺序法等策略来系统感知事物,获得系统完整的表象信息。
  二、鼓励幼儿实践操作
  创造力作为一种能力,与任何能力的形成一样,都需要个体经历长期的实践锻炼才能形成。实践操作活动为儿童提供探索各种事物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锻炼幼儿的操作技能。任何新形象在大脑出现后,必须要通过人的实践操作来把它变成现实的作品,或者通过人的实践操作来验证它的合理性。没有人的操作活动,创造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更为重要的是,当幼儿处于特定的实践情境中,还会激发他们临场解决问题的动机和策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所以,幼儿的实践操作,既是为创造做准备,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活动。幼儿期主要运用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所以,幼儿操作活动对于培养幼儿创造力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教师要设计能吸引幼儿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动,要尽可能多地为幼儿创设操作机会和平台,要帮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取得成功和体验成就感,以此鼓励幼儿的实践操作和锻炼。
  三、展示幼儿创造成果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对此,教师首先应对幼儿作品应采用幼儿自评、分小组评价、全体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价,让幼儿获得客观、全面和多角度的评价;其次,教师要充分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创造性作品,对其中的不足,尽量用商量的口吻、提出期望的方式给予改进意见。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幼儿从中获得了成就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会逐渐树立创造的信心,发展主动创造的自觉。
  四、引导家长配合
  家园共育一直都是学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块,只有家长与幼儿园共同配合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幼儿。创造活动可借助的很多经济、快捷的原型如矿泉水瓶、易拉罐、牙膏盒等大多在幼儿家庭里,需要家长的组织和提供。有些家长不理解教师一天到晚都需要幼儿提交这些废旧物品的行为,并不支持和配合。农村幼儿园面临的家长因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不足,更不能理解教师让他们把家中不用的稻草、麦桔杆、玉米皮带到幼儿园的做法,开始对教师产生诸多抱怨。家长的抱怨往往是对教育的不明白,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帮他们弄明白。教师可以先和家长沟通,将教育知识一点一点的渗透给家长,让他们理解“生活就是教材”;其次就是需要家长带的东西应提前几天告知家长,并一项一项言辞恳切地写在通知书上,让家长清楚明了自己的任务并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最后,讲幼儿的创造性成果展示给家长,让家长看到幼儿的进步和自己付出的收获。家长们的抱怨就渐渐减少,开始积极配合幼儿园类似的工作。
  五、结语
  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创造力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期开始。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潜能,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遵循幼儿创造力自身形成的规律,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切实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周红梅.幼儿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2]刘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J].学周刊,2011(31).
  [3]施婷.解放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J].才智,2010(11).
  [4]吴春燕.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力[J].教育科研论坛,2010(0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浅析高中教学中抽象思维的培养。本文叙述了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性,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关系,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从而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抽象思维;培养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解题与考试的能
期刊
【摘 要】仲裁规则是实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保障器,也是法院支持和监督仲裁的依据,因此研究仲裁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湘潭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最近一次修改进行评析与解读,并提出些许完善之拙见,以期引起学界同仁对仲裁规则研究的重视。  【关键词】仲裁规则;制度;发展  一、《潭仲仲裁规则》的发展轨迹  1996年5月24日湘潭仲裁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潭仲仲裁规则》,同年7月19
期刊
【摘 要】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良好的音乐教育,更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本文旨在对音乐游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行音乐游戏的必要性,并提出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游戏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教学活动  一、音乐游戏的相关理论  (一)音乐游戏的定义  音乐游戏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将教育内容与游戏活动相融合,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
期刊
【摘 要】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要内容,键盘指法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小学计算机指法训练教学仍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已经影响到教学的正常开展,本文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指法;训练;问题;对策  一、前言  小学指法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比较枯燥单调的课程,但是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正确和熟练的键盘指法。目前教学中
期刊
【摘 要】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核心,一个人能否成为一名有用的人,与幼儿早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经验的产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游戏活动,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思维能力  一、从观察、记忆当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观察和记忆一样,主要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只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期刊
【摘 要】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发言,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师花时间、下功夫、采取多种形式与方法,逐步培养而成的。  【关键词】幼儿;倾听习惯;培养  一、幼儿倾听习惯的现状  倾听是语言表达的前奏,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理直气壮地发言。
期刊
【摘 要】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着一系列的教学误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让学前期的幼儿一味进行超前的学习,无疑给幼儿带来的影响是百害而无一利,同时也违背了学前教育的本意,阻碍着学龄前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  学前期正是幼儿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是为幼儿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重要历程。我国学前教育近年来在各方面都取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在艺术领域音乐活动中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主要从音乐活动内容的选择,重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打击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在音乐游戏和歌唱表演中引导幼儿感受合作乐趣;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音乐活动;引导幼儿;合作意识  对每个幼儿来说,合作是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但我们的幼儿往往缺乏这种合作的意识,在许多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新生入园会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家长的教养观念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入园前家长应提前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提前带着幼儿到幼儿园熟悉环境,训练幼儿的日常生活技能,为幼儿适应环境做好准备。入园后教师要尽快与幼儿建立新的依恋关系,通过游戏、玩具等方式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让幼儿尽快的习惯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关键词】新生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原
期刊
【摘 要】美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幼儿美育的目的、地位、作用为理论基础,对幼儿审美目标、内容、环境、心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指导幼儿美育教育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幼儿;美育教育  一、幼儿园美育的目的、地位和作用  (一)幼儿园美育的目的  幼儿园美育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
期刊